資源簡介 1《影子的游戲》設計思路:本課運用到“多媒體”輔助教學,可以讓學生欣賞到更多“影子的游戲”的美術作品,拓展學生的思維,豐富他們的“素材”,激活他們的“創作欲望”。讓學生通過欣賞、分析、總結、創作方式感悟、表現更多的“影子的游戲”。課時教學的設計線索:借助學生熟悉臉譜與觀察大師的作品來啟迪學生從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轉變,并通過圖像符號來表達自己對物象變形感知。從學生熟悉的動畫片導入,感受普通物品的變幻,分析大師畢加索作品,初步了解世界藝術的發展,通過作品的欣賞分析,讓學生感受到變形藝術特征及其思維方式。二.教學目標:1、通過描畫自己的影子,感受圖形的外形美。2、通過描畫和添加的表現手法,對簡潔圖形的藝術美有初步的了解。3、在描畫中,能運用合理的構圖、豐富的想象進行添加和組合。三.教學重難點:1、通過合理的構圖使影子圖形作為主體鮮明、2、飽滿的反映在畫紙上。3、產生對事物外形變化的觀察興趣,提高學生的藝術感受力和理解力。四.教學準備:教師:準備皮影、剪影作品、錄像,準備投影儀。學生:收集剪影作品,在大自然中尋找影子。準備手電筒、彩色紙、畫板、作業紙、鉛筆。五。教學過程:(一)導入:1、同學們都看過電影嗎?今天丁老師今天帶來一段影片大家來欣賞一下,看看和你們以前看過的影片有什么不同之處?學生回答(運用影子組成了各種造型)板書:影子2、出示孩子活動照片,提問:看看這些同學在干什么?學生回答:踩影子師:這是一種影子的游戲,出示課題——影子的游戲。(二)新授:1、提問:在什么情況下會出現影子?學生回答,教師小結,影子和光有很大的關系。2、讓我們一起觀看影片《我的影子》,了解光和影子的關系。3、欣賞生活中形形色色的影子,讓學生了解影子的基本特點。4、影子的小游戲,通過游戲讓學生發現影子的特點。影子的外形輪廓和實物是一樣的,影子沒有色彩是黑色的。5、欣賞歐洲剪影藝術作品。6、我們發現的影子以千姿百態呈現在我們身邊,看看我們的藝術家們是怎樣留住這些美麗的影子的。介紹馬蒂斯,運用色彩的結合和變化,完成具有裝飾意味的影子畫。。欣賞馬蒂斯剪紙作品,分析和剪影作品的區別,感受影子的變化,以及感知抽象美。7.欣賞中國剪紙作品,師生總結其特點。8、同學們欣賞了國內外大師的作品下面我們來一起看看小朋友的創想。欣賞小朋友的作品,讓孩子進行點評,分析。9、提問:如果你是一位藝術大師,你會用什么樣的方式來創作你的藝術作品呢?學生回答:繪畫,剪紙等。10、教師示范刮畫創作影子,提示創作流程和注意要點。11、教師示范剪紙過程,對稱連續紋樣。12、學生創作作品,教師指導。13、對學生作品進行點評。(三)課后拓展1、同學們,我們國家還有一種藝術形式是利用光和影的原理制作出來的,它就是皮影戲。又稱“影子戲”或“燈影戲”,是一種以獸皮或紙板做成的人物剪影。皮影戲是中國民間古老的傳統藝術,據史書記載,皮影戲始于戰國,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2011年中國皮影戲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2、欣賞皮影戲作品。3、師:下課前老師送給你們一句羅丹的名言“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希望每一位同學都擁有一雙善于發現美的眼睛。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