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九年級上學期歷史與社會期末復習專題:16 “七七”事變與日本全面侵華戰爭的爆發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九年級上學期歷史與社會期末復習專題:16 “七七”事變與日本全面侵華戰爭的爆發

資源簡介

九年級上學期歷史與社會期末復習專題:16 “七七”事變與日本全面侵華戰爭的爆發
一、單選題
1.(2020九上·鄞州期中)《我的抗戰》一書寫道:北平淪陷后,城門緊閉,教室里已沒有了《禮記 禮運》的讀書聲,取而代之的是學生們剛剛學會的日本國歌。與此現象相關的背景是( )
A.“九一八”事變 B.西安事變
C.盧溝橋事變 D.“一 二八”事變
【答案】C
【知識點】“七七”事變與日本全面侵華戰爭的爆發
【解析】【分析】題干材料反映的是北平淪陷后的概況。1937年7月7日,日軍制造了盧溝橋事變,發動了全面侵華戰爭,7月底,平津相繼失陷。
ABD三項與題干現象無關,不符合題意;
C項盧溝橋事變與題干現象相關,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盧溝橋事變的影響及學生準確解讀材料信息和分析問題的能力。關鍵信息有“北平淪陷后,城門緊閉”、“學生們剛剛學會的日本國歌”。
2.(2020九上·諸暨月考)某抗日將領在一次戰役時寫給妻子的信說:新秋入序,暑氣漸消,尤以夜間氣爽,……昨日,又由日運來援軍五萬余口………匯山碼頭(黃浦江下游西岸)為我軍占領,敵人雖有大部援軍,無法登陸……寇日內再不解決,或即參加戰斗也。這位將領參加的戰役(  )
A.打破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
B.標志著日本全面侵華戰爭的開始
C.是國民黨軍隊抗戰以來的第一次大勝利
D.粉碎了日本“三個月滅亡中國”的企圖
【答案】D
【知識點】“七七”事變與日本全面侵華戰爭的爆發
【解析】【分析】據材料“匯山碼頭(黃浦江下游西岸)為我軍占領”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黃浦江下游屬于上海地區,故這位將領參加的戰役是淞滬會戰,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淞滬會戰發生于1937年8月到11月,粉碎了日軍三個月滅亡中國的企圖。
ABC三項均與關鍵詞“匯山碼頭(黃浦江下游西岸)”無關,不符合題意;
D項,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抗日戰爭的相關知識及學生準確解讀材料信息和分析問題的能力。關鍵信息是“匯山碼頭(黃浦江下游西岸)為我軍占領,敵人雖有大部援軍,無法登陸…寇日內再不解決,或即參加戰斗也”。
3.(2019九上·柯橋月考)今年是北京大學辦學120周年。下表中北京大學校名及辦學地點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
時間 學校名稱 辦學地點
1912年 北京大學 北平
1937年 臨時大學(北京大學與清華大學、南開大學共同組成) 長沙
1938年 國立西南聯合大學 昆明
A.專制瓦解 B.外來侵略 C.國共合作 D.軍閥割據
【答案】B
【知識點】“七七”事變與日本全面侵華戰爭的爆發
【解析】【分析】依據所學知識可知,北京大學創辦于1898年,初名京師大學堂,辛亥革命后,于1912年改為北京大學;1937年盧溝橋事變后,北京大學與清華大學、南開大學南遷長沙,不久,臨時大學又遷到昆明,改稱國立西南聯合大學;抗戰勝利后遷回北京。北京大學校名及辦學地點變化的原因是遭受日本的侵略。
ACD三項都不是題干表中北京大學校名及辦學地點變化的主要原因,不符合題意;
B項外來侵略是題干表中北京大學校名及辦學地點變化的主要原因,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以近代北京大學校名及辦學地點多次變化為切入點,主要考查發生變化的最主要原因及學生解讀圖片獲取信息的能力。理解并識記近代北京大學的相關史實。
4.(2019九上·蕭山期中)2018年是北大辦學一百二十周年。下表中北大校名及辦學地點變化的原因是(  )
時間 學校名稱 辦學地點
1912年 北京大學 北平
1937年 臨時大學(北大與清華、南開共同組成) 長沙
1938年 國立西南聯合大學 昆明
A.政權更迭 B.外來侵略 C.國共合作 D.軍閥割據
【答案】B
【知識點】“七七”事變與日本全面侵華戰爭的爆發
【解析】【分析】北京大學創辦于1898年,初名京師大學堂,辛亥革命后,于1912年改為北京大學。1937年盧溝橋事變后,北京大學與清華大學、南開大學南遷長沙,不久,臨時大學又遷到昆明,改稱國立西南聯合大學。抗戰勝利后遷回北京。北京大學校名及辦學地點變化的原因是遭受日本的侵略。
ACD三項不是北大校名及辦學地點變化的原因,不符合題意;
B項外來侵略是北大校名及辦學地點變化的原因,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北大的有關內容。注意準確識記北京大學與抗戰的有關內容。
5.(2019九上·諸暨月考)《大公報》載文說:”幾千年來,中國人所懷抱民族意識和國家觀念,始終沒有打入我們老百姓的骨髓里……今天,我們從亡國滅種的危機中,開始覺悟了中國民族的整體性和不可分性。這是民族自覺史的開端,是真正的新中國國家的序幕。”該文發表的歷史背景應該是(  )
A.甲午戰爭爆發 B.中華民國建立
C.抗日戰爭爆發 D.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答案】C
【知識點】“七七”事變與日本全面侵華戰爭的爆發
【解析】【分析】日本占領東北后不想侵略的魔爪伸向華北。1933年1月,日軍攻克山海關向南推進,中國軍隊奮起抵抗,在長城一線、察合爾等地與日軍作戰,收復多倫等地。1935年下半年,日本策劃是為華北自治運動,妄圖使華北五省脫離中國版圖。中國國民政府對日采取不抵抗的妥協政策,中華民族面臨亡國滅種的危險,在這種情形之下,“我們……開始覺悟了中國民族的整體性和不可分性。這是民族自覺史的開端, 是真正的新中國國家的序幕”,中國要全面抗戰。
C項抗日戰爭爆發應該是題干文章發表的歷史背景,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抗日戰爭的相關知識及學生準確解讀歷史材料的能力。注意掌握日本全面侵華的相關史實。
6.(2018九上·上城期末)下圖是浙江大學1937年一1945年西遷路線圖。直接導致1937年9月浙大開始遷徙之路的原因是(  )
A.九一八事變的爆發 B.淞滬會戰的爆發
C.南京大屠殺 D.蔣介石對革命根據地的圍剿
【答案】B
【知識點】“七七”事變與日本全面侵華戰爭的爆發
【解析】【分析】1937年七七盧溝橋事變,日本開始了全面侵華的戰爭;8月“淞滬戰役”失利,民國政府西遷陪都重慶,日本帝國主義侵略戰火彌浸中華半壁河山;國立浙江大學師生在著名地理氣象學家在著名地理氣象學家、教育家竺可楨校長率領下,懷著“教育救國,科學興邦”理想,踏上漫漫西遷路程。
A項九一八事變的爆發于1931年,和題干時間不符,不符合題意;
B項淞滬會戰的爆發直接導致1937年9月浙大開始遷徙之路,符合題意;
CD兩項都不是直接導致1937年9月浙大開始遷徙之路的原因,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淞滬會戰的影響及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解題的關鍵是掌握基礎知識。
7.(2018九上·杭州期中)2017年7月7日是七七事變80周年。80年前的這一天中華兒女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苦難和屈辱,也是這一天中華兒女開啟了史無前例的團結與抗爭,下列反映此歷史事件的詩句(  )
A.湘西會戰雪峰山,浴血拼來喜報傳
B.鐘山風雨起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
C.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D.宛平城外狼狗叫,盧溝橋上槍聲激
【答案】D
【知識點】“七七”事變與日本全面侵華戰爭的爆發
【解析】【分析】解答此類歷史題首先要根據時間確定歷史事件從題干“ 2017年7月7日是七七事變80周年 ”,可以看出該題考查“七七事變”這一史實。然后理解詩句描寫的歷史事件, A項“湘西會戰雪峰山,浴血拼來喜報傳”描寫的是抗戰后期的雪峰山會戰,不符合; B項“鐘山風雨起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描寫的是渡江戰役,不符合; C項“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出自唐代詩人王昌齡《從軍行》(其四),不符合;D項“宛平城外狼狗叫,盧溝橋上槍聲激”從適中“宛平城”可知描寫的是”七七事變“,該選項正確,故答案選D。
【點評】該題屬于普通題,解答這類題先要確定考查的歷史事件,然后理解詩句內容。
8.(2018九上·金華月考)著名作家臧克家在《紅血洗過的戰場》中寫道:“在這里,我們發揮了震天的威力!……在這里,我們擊退寇兵!……”因指揮臺兒莊戰役而載入史冊的將領是(  )
A.佟麟閣 B.趙登禹 C.李宗仁 D.彭德懷
【答案】C
【知識點】“七七”事變與日本全面侵華戰爭的爆發
【解析】【分析】1938年春,李宗仁指揮中國軍隊在山東臺兒莊與日軍展開激戰,取得了抗戰以來的重大勝利;臺兒莊戰役的勝利,增強了全國軍民抗戰必勝的信心,鼓舞了抗日軍隊的士氣。
A項佟麟閣在盧溝橋事變中指揮29軍浴血奮戰,不符合題意;
B項趙登禹在盧溝橋事變中指揮29軍浴血奮戰,不符合題意;
C項李宗仁指揮臺兒莊戰役,符合題意;
D項彭德懷指揮百團大戰,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臺兒莊戰役的相關知識及學生調動運用所學知識進行判斷分析的能力。
9.(2018九上·椒江月考)下面能直接反映中國全面抗日戰爭開始的事件是(  )
A.柳條湖淚訴曾經,北大營灰磚哽咽
B.宛平城外狼狗叫,盧溝橋上槍聲急
C.鮮血凝固的那個時候,長江嗚咽,鐘山悲泣……三十萬冤魂,在地獄中哭泣
D.電影《甲午風云》
【答案】B
【知識點】“七七”事變與日本全面侵華戰爭的爆發
【解析】【分析】A項柳條湖淚訴曾經,北大營灰磚哽咽是指九一八事變,是局部抗戰的開始,不符合題意;
B項宛平城外狼狗叫,盧溝橋上槍聲急是指盧溝橋事變,是全面抗戰的開始,符合題意;
C項鮮血凝固的那個時候,長江嗚咽,鐘山悲泣……三十萬冤魂,在地獄中哭泣是指南京大屠殺,不符合題意;
D項電影《甲午風云》是指甲午中日戰爭,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七七事變的有關知識。
10.(2018九上·浙江月考)觀看紀錄片,是學習歷史的重要途徑。2017年是“七七事變”爆發80周年,了解并緬懷這段歷史,下列紀錄片中最合適的是(  )
A. B.
C. D.
【答案】B
【知識點】“七七”事變與日本全面侵華戰爭的爆發
【解析】【分析】A項《勿忘記9.18》指的是1931年爆發的九一八事變,不符合題意;
B項《烽火1937》與七七事變有關,符合題意;
C項《一份報紙的抗戰》與抗日戰爭有關但不能明確是否與七七事變有關,不符合題意;
D項《解放:人民的選擇》反映的是解放戰爭,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七七事變的相關知識。
11.(2017九上·瑞安期末)觀看紀錄片,是學習歷史的重要途徑。2017年是“七七事變”爆發80周年,了解并緬懷這段歷史,下列紀錄片中最合適的是(  )
A. 《勿忘記9·18》
B. 《烽火1937》
C. 《一份報紙的抗戰》
D. 《解放:人民的選擇》
【答案】B
【知識點】“七七”事變與日本全面侵華戰爭的爆發
【解析】【分析】A項《勿忘記9·18》反映的是九一八事變,不符合題意。
B項《烽火1937》反映的是盧溝橋事變(七七事變),符合題意。
C項《一份報紙的抗戰》是中國首部以中國報人和新聞記者的獨特視角反映中國抗戰及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影片,不符合題意。
D項《解放:人民的選擇》是為獻禮中國共產黨建黨95周年打造的大型系列紀錄片,反映的是解放戰爭,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七七事變的相關知識。
12.(2017·杭州模擬)2017年7月7日是七七事變80周年,80年前的這一天中華民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苦難和屈辱,也是這一天中華兒女開啟了史無前例的團結與抗爭。下列哪首詩反映了此歷史事件(  )
A.湘西會戰雪峰山, 浴血拼來喜報傳
B.鐘山風雨起蒼黃, 百萬雄師過大江
C.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D.宛平城外狼狗叫,盧溝橋上槍聲激
【答案】D
【知識點】“七七”事變與日本全面侵華戰爭的爆發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七七事變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七七事變又稱“盧溝橋事變”,日本為發動全面侵華戰爭于1937年7月7日在北平西南宛平縣盧溝橋制造的軍事沖突。日軍挑起事端、進而發動大規模侵華戰爭后,中國軍隊在平津地區奮起抗擊日軍侵略的作戰,稱為盧溝橋抗戰。“七七事變”標志著抗日戰爭的全面開始。故選擇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七七事變的了解。
二、材料分析題
13.(2018九上·金華月考)某校九年級1班學生搜集到以下史料,進行探究活動,請你一起來參與。
材料一:
材料二:某歷史愛好者繪制了二戰以來中美交往的有關情況,如下圖所示:
(1)根據材料一推斷,美國郵政總署發行這枚抗戰首日封的意圖是什么?
(2)近期,美國總統特朗普在貿易問題和臺灣問題上對中國發表強硬言論,震動一時。結合材料二,運用正反兩方面的史實分析中美發展友好關系的重要性?
【答案】(1)為了紀念中國“七七”抗戰五周年;向中國軍民頑強抗日的精神致敬;密切中美關系,鞏固反法西斯同盟;激勵抗日斗志,爭取抗戰勝利等。
(2)正面如:中美等國建立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取得勝利;中美關系正常化以來,兩國貿易往來密切,促進兩國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反面如:美國發動朝鮮戰爭給中美兩國人民帶來深重災難;介入臺灣問題和南海問題,干涉中國內政和侵犯中國主權;貿易摩擦時有發生不利于兩國關系健康發展。
中美兩國和則兩利,斗則兩傷,中美兩國發展友好關系符合兩國的根本利益,也符合當今世界和平與發展的主題,有利于維護世界和平,促進經濟發展,兩國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知識點】“七七”事變與日本全面侵華戰爭的爆發
【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抗日戰爭的相關知識。根據史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美國郵政總署發行這枚抗戰首日封的意圖是:為了紀念中國“七七”抗戰五周年;向中國軍民頑強抗日的精神致敬;密切中美關系,鞏固反法西斯同盟;激勵抗日斗志,爭取抗戰勝利等。
(2)本題考查中美關系的相關知識及學生的歸納綜合能力。第一問屬于開放性試題,學生言之有理。第二問圍繞“中美兩國是世界大國,同時也是社會制度與意識形態不同的兩個大國,兩國關系直接影響到世界和平與穩定;隨著世界經濟全球化的趨勢加強,兩國之間應該加強合作、發展友好關系。”去談即可。
故答案為:(1)為了紀念中國“七七”抗戰五周年;向中國軍民頑強抗日的精神致敬;密切中美關系,鞏固反法西斯同盟;激勵抗日斗志,爭取抗戰勝利等。
(2)正面如:中美等國建立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取得勝利;中美關系正常化以來,兩國貿易往來密切,促進兩國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反面如:美國發動朝鮮戰爭給中美兩國人民帶來深重災難;介入臺灣問題和南海問題,干涉中國內政和侵犯中國主權;貿易摩擦時有發生不利于兩國關系健康發展。
中美兩國和則兩利,斗則兩傷,中美兩國發展友好關系符合兩國的根本利益,也符合當今世界和平與發展的主題,有利于維護世界和平,促進經濟發展,兩國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點評】本題有一定難度,考查抗日戰爭、中美關系等相關知識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1 / 1九年級上學期歷史與社會期末復習專題:16 “七七”事變與日本全面侵華戰爭的爆發
一、單選題
1.(2020九上·鄞州期中)《我的抗戰》一書寫道:北平淪陷后,城門緊閉,教室里已沒有了《禮記 禮運》的讀書聲,取而代之的是學生們剛剛學會的日本國歌。與此現象相關的背景是( )
A.“九一八”事變 B.西安事變
C.盧溝橋事變 D.“一 二八”事變
2.(2020九上·諸暨月考)某抗日將領在一次戰役時寫給妻子的信說:新秋入序,暑氣漸消,尤以夜間氣爽,……昨日,又由日運來援軍五萬余口………匯山碼頭(黃浦江下游西岸)為我軍占領,敵人雖有大部援軍,無法登陸……寇日內再不解決,或即參加戰斗也。這位將領參加的戰役(  )
A.打破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
B.標志著日本全面侵華戰爭的開始
C.是國民黨軍隊抗戰以來的第一次大勝利
D.粉碎了日本“三個月滅亡中國”的企圖
3.(2019九上·柯橋月考)今年是北京大學辦學120周年。下表中北京大學校名及辦學地點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
時間 學校名稱 辦學地點
1912年 北京大學 北平
1937年 臨時大學(北京大學與清華大學、南開大學共同組成) 長沙
1938年 國立西南聯合大學 昆明
A.專制瓦解 B.外來侵略 C.國共合作 D.軍閥割據
4.(2019九上·蕭山期中)2018年是北大辦學一百二十周年。下表中北大校名及辦學地點變化的原因是(  )
時間 學校名稱 辦學地點
1912年 北京大學 北平
1937年 臨時大學(北大與清華、南開共同組成) 長沙
1938年 國立西南聯合大學 昆明
A.政權更迭 B.外來侵略 C.國共合作 D.軍閥割據
5.(2019九上·諸暨月考)《大公報》載文說:”幾千年來,中國人所懷抱民族意識和國家觀念,始終沒有打入我們老百姓的骨髓里……今天,我們從亡國滅種的危機中,開始覺悟了中國民族的整體性和不可分性。這是民族自覺史的開端,是真正的新中國國家的序幕。”該文發表的歷史背景應該是(  )
A.甲午戰爭爆發 B.中華民國建立
C.抗日戰爭爆發 D.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6.(2018九上·上城期末)下圖是浙江大學1937年一1945年西遷路線圖。直接導致1937年9月浙大開始遷徙之路的原因是(  )
A.九一八事變的爆發 B.淞滬會戰的爆發
C.南京大屠殺 D.蔣介石對革命根據地的圍剿
7.(2018九上·杭州期中)2017年7月7日是七七事變80周年。80年前的這一天中華兒女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苦難和屈辱,也是這一天中華兒女開啟了史無前例的團結與抗爭,下列反映此歷史事件的詩句(  )
A.湘西會戰雪峰山,浴血拼來喜報傳
B.鐘山風雨起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
C.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D.宛平城外狼狗叫,盧溝橋上槍聲激
8.(2018九上·金華月考)著名作家臧克家在《紅血洗過的戰場》中寫道:“在這里,我們發揮了震天的威力!……在這里,我們擊退寇兵!……”因指揮臺兒莊戰役而載入史冊的將領是(  )
A.佟麟閣 B.趙登禹 C.李宗仁 D.彭德懷
9.(2018九上·椒江月考)下面能直接反映中國全面抗日戰爭開始的事件是(  )
A.柳條湖淚訴曾經,北大營灰磚哽咽
B.宛平城外狼狗叫,盧溝橋上槍聲急
C.鮮血凝固的那個時候,長江嗚咽,鐘山悲泣……三十萬冤魂,在地獄中哭泣
D.電影《甲午風云》
10.(2018九上·浙江月考)觀看紀錄片,是學習歷史的重要途徑。2017年是“七七事變”爆發80周年,了解并緬懷這段歷史,下列紀錄片中最合適的是(  )
A. B.
C. D.
11.(2017九上·瑞安期末)觀看紀錄片,是學習歷史的重要途徑。2017年是“七七事變”爆發80周年,了解并緬懷這段歷史,下列紀錄片中最合適的是(  )
A. 《勿忘記9·18》
B. 《烽火1937》
C. 《一份報紙的抗戰》
D. 《解放:人民的選擇》
12.(2017·杭州模擬)2017年7月7日是七七事變80周年,80年前的這一天中華民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苦難和屈辱,也是這一天中華兒女開啟了史無前例的團結與抗爭。下列哪首詩反映了此歷史事件(  )
A.湘西會戰雪峰山, 浴血拼來喜報傳
B.鐘山風雨起蒼黃, 百萬雄師過大江
C.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D.宛平城外狼狗叫,盧溝橋上槍聲激
二、材料分析題
13.(2018九上·金華月考)某校九年級1班學生搜集到以下史料,進行探究活動,請你一起來參與。
材料一:
材料二:某歷史愛好者繪制了二戰以來中美交往的有關情況,如下圖所示:
(1)根據材料一推斷,美國郵政總署發行這枚抗戰首日封的意圖是什么?
(2)近期,美國總統特朗普在貿易問題和臺灣問題上對中國發表強硬言論,震動一時。結合材料二,運用正反兩方面的史實分析中美發展友好關系的重要性?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識點】“七七”事變與日本全面侵華戰爭的爆發
【解析】【分析】題干材料反映的是北平淪陷后的概況。1937年7月7日,日軍制造了盧溝橋事變,發動了全面侵華戰爭,7月底,平津相繼失陷。
ABD三項與題干現象無關,不符合題意;
C項盧溝橋事變與題干現象相關,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盧溝橋事變的影響及學生準確解讀材料信息和分析問題的能力。關鍵信息有“北平淪陷后,城門緊閉”、“學生們剛剛學會的日本國歌”。
2.【答案】D
【知識點】“七七”事變與日本全面侵華戰爭的爆發
【解析】【分析】據材料“匯山碼頭(黃浦江下游西岸)為我軍占領”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黃浦江下游屬于上海地區,故這位將領參加的戰役是淞滬會戰,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淞滬會戰發生于1937年8月到11月,粉碎了日軍三個月滅亡中國的企圖。
ABC三項均與關鍵詞“匯山碼頭(黃浦江下游西岸)”無關,不符合題意;
D項,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抗日戰爭的相關知識及學生準確解讀材料信息和分析問題的能力。關鍵信息是“匯山碼頭(黃浦江下游西岸)為我軍占領,敵人雖有大部援軍,無法登陸…寇日內再不解決,或即參加戰斗也”。
3.【答案】B
【知識點】“七七”事變與日本全面侵華戰爭的爆發
【解析】【分析】依據所學知識可知,北京大學創辦于1898年,初名京師大學堂,辛亥革命后,于1912年改為北京大學;1937年盧溝橋事變后,北京大學與清華大學、南開大學南遷長沙,不久,臨時大學又遷到昆明,改稱國立西南聯合大學;抗戰勝利后遷回北京。北京大學校名及辦學地點變化的原因是遭受日本的侵略。
ACD三項都不是題干表中北京大學校名及辦學地點變化的主要原因,不符合題意;
B項外來侵略是題干表中北京大學校名及辦學地點變化的主要原因,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以近代北京大學校名及辦學地點多次變化為切入點,主要考查發生變化的最主要原因及學生解讀圖片獲取信息的能力。理解并識記近代北京大學的相關史實。
4.【答案】B
【知識點】“七七”事變與日本全面侵華戰爭的爆發
【解析】【分析】北京大學創辦于1898年,初名京師大學堂,辛亥革命后,于1912年改為北京大學。1937年盧溝橋事變后,北京大學與清華大學、南開大學南遷長沙,不久,臨時大學又遷到昆明,改稱國立西南聯合大學。抗戰勝利后遷回北京。北京大學校名及辦學地點變化的原因是遭受日本的侵略。
ACD三項不是北大校名及辦學地點變化的原因,不符合題意;
B項外來侵略是北大校名及辦學地點變化的原因,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北大的有關內容。注意準確識記北京大學與抗戰的有關內容。
5.【答案】C
【知識點】“七七”事變與日本全面侵華戰爭的爆發
【解析】【分析】日本占領東北后不想侵略的魔爪伸向華北。1933年1月,日軍攻克山海關向南推進,中國軍隊奮起抵抗,在長城一線、察合爾等地與日軍作戰,收復多倫等地。1935年下半年,日本策劃是為華北自治運動,妄圖使華北五省脫離中國版圖。中國國民政府對日采取不抵抗的妥協政策,中華民族面臨亡國滅種的危險,在這種情形之下,“我們……開始覺悟了中國民族的整體性和不可分性。這是民族自覺史的開端, 是真正的新中國國家的序幕”,中國要全面抗戰。
C項抗日戰爭爆發應該是題干文章發表的歷史背景,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抗日戰爭的相關知識及學生準確解讀歷史材料的能力。注意掌握日本全面侵華的相關史實。
6.【答案】B
【知識點】“七七”事變與日本全面侵華戰爭的爆發
【解析】【分析】1937年七七盧溝橋事變,日本開始了全面侵華的戰爭;8月“淞滬戰役”失利,民國政府西遷陪都重慶,日本帝國主義侵略戰火彌浸中華半壁河山;國立浙江大學師生在著名地理氣象學家在著名地理氣象學家、教育家竺可楨校長率領下,懷著“教育救國,科學興邦”理想,踏上漫漫西遷路程。
A項九一八事變的爆發于1931年,和題干時間不符,不符合題意;
B項淞滬會戰的爆發直接導致1937年9月浙大開始遷徙之路,符合題意;
CD兩項都不是直接導致1937年9月浙大開始遷徙之路的原因,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淞滬會戰的影響及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解題的關鍵是掌握基礎知識。
7.【答案】D
【知識點】“七七”事變與日本全面侵華戰爭的爆發
【解析】【分析】解答此類歷史題首先要根據時間確定歷史事件從題干“ 2017年7月7日是七七事變80周年 ”,可以看出該題考查“七七事變”這一史實。然后理解詩句描寫的歷史事件, A項“湘西會戰雪峰山,浴血拼來喜報傳”描寫的是抗戰后期的雪峰山會戰,不符合; B項“鐘山風雨起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描寫的是渡江戰役,不符合; C項“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出自唐代詩人王昌齡《從軍行》(其四),不符合;D項“宛平城外狼狗叫,盧溝橋上槍聲激”從適中“宛平城”可知描寫的是”七七事變“,該選項正確,故答案選D。
【點評】該題屬于普通題,解答這類題先要確定考查的歷史事件,然后理解詩句內容。
8.【答案】C
【知識點】“七七”事變與日本全面侵華戰爭的爆發
【解析】【分析】1938年春,李宗仁指揮中國軍隊在山東臺兒莊與日軍展開激戰,取得了抗戰以來的重大勝利;臺兒莊戰役的勝利,增強了全國軍民抗戰必勝的信心,鼓舞了抗日軍隊的士氣。
A項佟麟閣在盧溝橋事變中指揮29軍浴血奮戰,不符合題意;
B項趙登禹在盧溝橋事變中指揮29軍浴血奮戰,不符合題意;
C項李宗仁指揮臺兒莊戰役,符合題意;
D項彭德懷指揮百團大戰,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臺兒莊戰役的相關知識及學生調動運用所學知識進行判斷分析的能力。
9.【答案】B
【知識點】“七七”事變與日本全面侵華戰爭的爆發
【解析】【分析】A項柳條湖淚訴曾經,北大營灰磚哽咽是指九一八事變,是局部抗戰的開始,不符合題意;
B項宛平城外狼狗叫,盧溝橋上槍聲急是指盧溝橋事變,是全面抗戰的開始,符合題意;
C項鮮血凝固的那個時候,長江嗚咽,鐘山悲泣……三十萬冤魂,在地獄中哭泣是指南京大屠殺,不符合題意;
D項電影《甲午風云》是指甲午中日戰爭,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七七事變的有關知識。
10.【答案】B
【知識點】“七七”事變與日本全面侵華戰爭的爆發
【解析】【分析】A項《勿忘記9.18》指的是1931年爆發的九一八事變,不符合題意;
B項《烽火1937》與七七事變有關,符合題意;
C項《一份報紙的抗戰》與抗日戰爭有關但不能明確是否與七七事變有關,不符合題意;
D項《解放:人民的選擇》反映的是解放戰爭,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七七事變的相關知識。
11.【答案】B
【知識點】“七七”事變與日本全面侵華戰爭的爆發
【解析】【分析】A項《勿忘記9·18》反映的是九一八事變,不符合題意。
B項《烽火1937》反映的是盧溝橋事變(七七事變),符合題意。
C項《一份報紙的抗戰》是中國首部以中國報人和新聞記者的獨特視角反映中國抗戰及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影片,不符合題意。
D項《解放:人民的選擇》是為獻禮中國共產黨建黨95周年打造的大型系列紀錄片,反映的是解放戰爭,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七七事變的相關知識。
12.【答案】D
【知識點】“七七”事變與日本全面侵華戰爭的爆發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七七事變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七七事變又稱“盧溝橋事變”,日本為發動全面侵華戰爭于1937年7月7日在北平西南宛平縣盧溝橋制造的軍事沖突。日軍挑起事端、進而發動大規模侵華戰爭后,中國軍隊在平津地區奮起抗擊日軍侵略的作戰,稱為盧溝橋抗戰。“七七事變”標志著抗日戰爭的全面開始。故選擇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七七事變的了解。
13.【答案】(1)為了紀念中國“七七”抗戰五周年;向中國軍民頑強抗日的精神致敬;密切中美關系,鞏固反法西斯同盟;激勵抗日斗志,爭取抗戰勝利等。
(2)正面如:中美等國建立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取得勝利;中美關系正常化以來,兩國貿易往來密切,促進兩國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反面如:美國發動朝鮮戰爭給中美兩國人民帶來深重災難;介入臺灣問題和南海問題,干涉中國內政和侵犯中國主權;貿易摩擦時有發生不利于兩國關系健康發展。
中美兩國和則兩利,斗則兩傷,中美兩國發展友好關系符合兩國的根本利益,也符合當今世界和平與發展的主題,有利于維護世界和平,促進經濟發展,兩國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知識點】“七七”事變與日本全面侵華戰爭的爆發
【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抗日戰爭的相關知識。根據史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美國郵政總署發行這枚抗戰首日封的意圖是:為了紀念中國“七七”抗戰五周年;向中國軍民頑強抗日的精神致敬;密切中美關系,鞏固反法西斯同盟;激勵抗日斗志,爭取抗戰勝利等。
(2)本題考查中美關系的相關知識及學生的歸納綜合能力。第一問屬于開放性試題,學生言之有理。第二問圍繞“中美兩國是世界大國,同時也是社會制度與意識形態不同的兩個大國,兩國關系直接影響到世界和平與穩定;隨著世界經濟全球化的趨勢加強,兩國之間應該加強合作、發展友好關系。”去談即可。
故答案為:(1)為了紀念中國“七七”抗戰五周年;向中國軍民頑強抗日的精神致敬;密切中美關系,鞏固反法西斯同盟;激勵抗日斗志,爭取抗戰勝利等。
(2)正面如:中美等國建立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取得勝利;中美關系正常化以來,兩國貿易往來密切,促進兩國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反面如:美國發動朝鮮戰爭給中美兩國人民帶來深重災難;介入臺灣問題和南海問題,干涉中國內政和侵犯中國主權;貿易摩擦時有發生不利于兩國關系健康發展。
中美兩國和則兩利,斗則兩傷,中美兩國發展友好關系符合兩國的根本利益,也符合當今世界和平與發展的主題,有利于維護世界和平,促進經濟發展,兩國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點評】本題有一定難度,考查抗日戰爭、中美關系等相關知識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洞头县| 元朗区| 潜山县| 泸定县| 裕民县| 乌什县| 澎湖县| 玛曲县| 吴堡县| 正阳县| 汉寿县| 马尔康县| 苍山县| 星座| 绵竹市| 达尔| 通渭县| 淮北市| 涟源市| 涿鹿县| 关岭| 兴城市| 克东县| 阿城市| 如东县| 乌兰察布市| 武胜县| 淮滨县| 福清市| 体育| 凉城县| 太原市| 和田县| 江门市| 汉沽区| 阜宁县| 即墨市| 仁寿县| 衡山县| 岳西县| 海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