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登錄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 助您教考全無憂初中歷社九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第三課《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同步練習一、新文化運動1.舟山是一座名城,名人輩出。曾擔任中國近代上海工商界領袖、上??偵虝L的定海人朱葆三(1848-1926年),就是其中一位著名的代表人物。下列歷史事件,他可能見證到的是( ?。?br/>A.鴉片戰爭 B.新文化運動 C.九一八事變 D.渡江戰役2.胡適在《文學改良芻議》中說:“務去濫調套語、不講對仗、不用典、不避俗字俗語”。由此可知,新文化運動( ?。?br/>A.反對儒家學說 B.主張白話寫作C.宣傳民主科學 D.提倡平等自由3.陳獨秀在《新青年》上發表文章說:“要鞏固共和,非先將國民的腦子里所有反對共和的舊思想洗刷干凈不可。”由此,反映了前期的新文化運動( ?。?br/>A.主張在思想上打破封建束縛B.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做了思想準備C.要在中國建立共和政體D.給災難深重的中國人民指明了真正的出路4.新文化運動與1915年在陳獨秀的領導下開始發展并取得一定成效,它所依托的文化刊物是( )A.《新青年》 B.《民報》C.《共產黨宣言》 D.《時務報》5.(2017九上·瑞安期末)“這是一群激情蕩漾的文人,這是一所海納百川的學校,正是這群人和這所學校,在20世紀初的中國大地上掀起了一次思想解放的狂瀾。”這次“思想解放的狂瀾”是指( ?。?br/>A.洋務運動 B.維新變法 C.新文化運動 D.北伐戰爭二、“五四”運動6.下面這幅漫畫反映的史實成為哪一運動的導火線?( ?。?br/>A.太平天國運動 B.義和團運動C.五四運動 D.國民革命運動7.五四運動中,各個階級和階層扮演了不同的角色,其中擔當起先鋒隊作用的是( ?。?br/>A.農民階級 B.工人階級C.民族資產階級 D.學生8.五四運動時,人們走上街頭,舉行聲勢浩大的示威游行。下列口號在游行中不可能出現的是( ?。?br/>①“外爭國權,內除國賊”②“廢除二十一條”③“打倒列強,除軍閥”④“停止內戰,聯共抗日”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9.(2018九上·杭州期中)學者指出“五四運動是第一場歷史巨變的補課,又是第二次歷史巨變的起點。這里“補課”“起點”的含義分別是( )A.明確反封建,實現各革命階級的聯合斗爭B.明確反對帝國主義,無產階級登上歷史舞臺C.徹底反帝反封建,無產階級政黨開始領導革命D.開始宣揚民主科學,大力宣傳馬克思主義10.(2017九上·瑞安期末)1919年6月《新聞報》載:“此次滬(上海)上風潮始由學生罷課,繼由商人罷市,近日將有勞動工人同盟罷工。初因青島外交……后即以釋放京師被捕學生,并罷斥曹汝霖等三人為要求條件?!鄙鲜鲂侣勚型嘎对擄L潮的信息有( ?。?br/>①已擴展到上海 ②爆發的導火線 ③學生是運動的先鋒 ④運動具有反帝愛國性質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三、中國共產黨的誕生11.“革命聲傳畫舫中,誕生共黨慶工農。重來正值清明節,煙雨迷蒙訪舊蹤”(1964年董必武同志題詩)。詩中“畫舫”的所在地是在( ?。?br/>A.上海 B.嘉興 C.北京 D.武漢12.(2018九上·金華月考)某班級準備開展慶?!捌咭弧被顒樱埬銥樗麄冞x擇主題詞( ?。?br/>A.開天辟地,黨的誕生 B.青春火炬,熱血救國C.民主科學,思想解放 D.辛亥革命,廢除帝制13.中國共產黨第一次明確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的會議是( ?。?br/>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國民黨一大 D.遵義會議14.(2017九上·嘉興期中)“四十年前會上逢,南湖泛舟語從容。濟南名士知多少,君與恩銘不老松(注:君指王盡美)?!边@是董必武同志于1961年寫的一首詩。詩中“南湖泛舟”有可能是在( ?。?br/>A.商討黨的綱領和工作計劃 B.躲避國內敵對勢力的屠殺C.謀劃建立南湖革命根據地 D.紀念中國共產黨周年誕辰15.(2017九上·嘉興期中)1920年2月陳望道在義烏翻譯《共產黨宣言》,完成后回上海交給指導長江以南建黨活動的領導人審閱。這一領導人是( ?。?br/>A.李大釗 B.陳獨秀 C.毛澤東 D.周恩來四、材料探究16.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民國早期的特征是道德淪落、軍閥割據……明顯地,采取共和體制而帶來的政治面貌,并不足以革新國家,還需要有一些更基本的東西來喚醒國家及人民。受過西方教育或影響的新知識分子,進行一場激烈的社會變革。這場思想革命有時被描述為“中國的文藝復興”。——徐中約《中國近代史》材料二:思想革命開始改變中國人民的精神面貌。1919年在巴黎和會上遇到不公正待遇時,中國人不再沉默。發出了“誓死力爭,還我青島”,“外爭主權、內除國賊”、取消“二十一條”的抗議。材料三:1949年,偉人站在天安門城樓上向全世界宣告: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60多年的歷史長河,在揚帆遠航中,有暗礁、有激流,也有踏上新大陸的唏噓與欣喜。(1)結合材料,運用史實說明在近代化進程中新知識分子是如何“喚醒國家及人民”的。(2)材料二中中國人的抗議反映的是哪一歷史事件?抗議中的哪一個口號最能體現出該事件的性質?這一事件在中國歷史進程中的標志性歷史意義是什么?(3)為了讓中國人民站起來,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進行了28年百折不撓的斗爭,請列舉中國共產黨為探索中國特色的革命道路留下的兩個腳印和取得的寶貴經驗。17.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明顯地,采取共和體制而帶來的政治面貌,并不足以革新國家,還需要有一些更基本的東西來喚醒國家及人民。受到西方教育或影響的新知識分子,進行一場激烈的社會變革。這場思想革命有時被描述為“中國的文藝復興”。——摘編自徐中約《中國近代史》材料二:1918年11月,歐洲的第一次分裂給中國創造了第一次成為戰勝國的喜悅,但短短兩個月不到的時間,巴黎會議就狠狠地給了中國一記“耳光”。面對這樣屈辱的局面,中國人心中的怒火最終爆發。材料三:有人說:“1901年,中國陷入無盡的黑暗中;1911年,一道閃電劃過,卻黑暗依舊;1921年,中國終于迎來了曙光。”(1)“進行一場激烈的社會變革”指的是哪一歷史事件?為什么稱它為“中國的文藝復興”?(2)“給了中國一記耳光”是指當時中國受到了怎樣不公平的對待?“中國人心中的怒火最終爆發”指的是當時中國發生了什么重大歷史事件?(3)你如何理解“1921年,中國終于迎來了曙光”?上述兩則材料中提及的歷史事件與1921年這道“曙光”有何聯系?18.結合所學,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90多年前爆發的五四運動,也是一場偉大的思想解放運動和新文化運動……一批先進的青年知識分子,從俄國十月革命的勝利中,看到了馬克思主義的偉大力量,看到了國家民族的前途和希望,從而自覺接受馬克思主義,積極傳播馬克思主義,促進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的結合。這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提供了思想上和組織上的準備,并使社會主義思想成為五四運動后新文化運動的主流?!谖逅倪\動開啟的波瀾壯闊的革命洪流中,中國共產黨應運而生。材料二:大會通過了黨的綱領,確定黨的名稱為“中國共產黨”,黨的奮斗目標是實現共產主義,要求集中力量領導工人運動。大會選舉陳獨秀為臨時中央局書記。材料三:黨的最低綱領,即黨在民主革命階段的主要綱領是:消除內亂,打倒軍閥,建設國內和平,推翻帝國主義壓迫,達到中華民族完全獨立;統一中國為真正的民主共和國。(1)依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中國共產黨應運而生”的條件。(2)材料二,三中的綱領分別是在哪次會議上通過的?這兩個綱領有何不同?(3)材料三中的奮斗目標最終實現了嗎?請列舉一個史實,印證你的觀點。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B【知識點】新文化運動【解析】【分析】新文化運動由胡適、陳獨秀、魯迅、李大釗等一些受過西方教育(當時稱為新式教育)的人發起的一次“反傳統、反孔教、反文言”的思想文化革新、文學革命運動。1915年,陳獨秀在其主編的《新青年》(原名《青年雜志》)刊載文章,提倡民主和科學。這次運動沉重打擊了統治中國2000多年的傳統禮教,啟發了人們的民主覺悟,推動了現代科學在中國的發展,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和五四愛國運動的爆發奠定了思想基礎,B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考查新文化運動產生的時間,結合題意進行分析。2.【答案】B【知識點】新文化運動【解析】【分析】本題考查新文化運動的內容。由材料可知,胡適認為要去除文學作品中的陳詞濫調,可以不講究對仗、不用典故、不避諱俗字俗語。體現了新文化運動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的要求,主張使用白話文進行寫作。ACD均不符合題意,B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考查新文化運動的內容,結合教材加強記憶新文化運動中著名人物提出的觀點。3.【答案】A【知識點】新文化運動【解析】【分析】 我們通過學過的知識知道:1915年陳獨秀在上海創辦《青年雜志》,后改名《新青年》,是新文化運動興起的標志.新文化運動是一場思想解放運動.新文化運動前期的內容是:提倡民主,反對專制;提倡科學,反對愚昧;提倡新道德,反對舊道德;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從內容來看,新文化運動具有反封建性,A符合題意,BCD均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 本題主要考查新文化運動有關知識,掌握陳獨秀在新文化運動中做出的貢獻。4.【答案】A【知識點】新文化運動【解析】【分析】 1915年,陳獨秀在上海創辦《青年雜志》(從第二卷起改稱《新青年》),標志著新文化運動的興起.新文化運動以《新青年》為主陣地,提倡民主,反對專制;提倡科學,反對愚昧;提倡新道德,反對舊道德;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新文化運動的倡導者們向封建禮教發動猛烈攻擊.新文化運動是我國歷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運動.它啟發著人們追求民主和科學,探索救國救民的真理,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創造了條件。BCD均不符合題意,A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考查新文化運動的內容,《新青年》是新文化運動的主要報刊。5.【答案】C【知識點】新文化運動【解析】【分析】1915年陳獨秀等領導的新文化運動是我國歷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運動。它啟發著人們追求民主和科學,探索救國救民的真理,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創造了條件。A項洋務運動發生在19世紀60——90年代,與題干中的“20世紀初”不符,同時也不是思想解放運動,不符合題意。B項維新變法發生在1898年,與題干中的“20世紀初”不符,不符合題意。C項新文化運動,符合題意。D項北伐戰爭不是思想解放運動,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新文化運動的相關知識。6.【答案】C【知識點】五四運動【解析】【分析】本題考查五四運動。由圖片“沮喪的德國人”離開,“得意的日本人”站在“山東省”可知,漫畫反映了日本攫取了德國在中國山東的特權。根據所學,1919年初,英美等國操縱巴黎和會,拒絕中國提出的收回德國在山東特權等正義要求,將德國在山東的特權轉交給日本。巴黎和會中國外交失敗激發了郁積在人們心中的憤慨,成為五四運動的導火索。C符合題意,ABD均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考查五四運動的內容,是 中國近代史上一次徹底的反帝反封建運動(性質);青年學生起了先鋒作用,工人階級發揮了主力軍作用;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無產階級開始登上歷史舞臺。7.【答案】D【知識點】五四運動【解析】【分析】據所學知,1919年的五四運動,最先是由北京大學等校學生三千多人的游行示威開啟的.學生成為了五四運動的先鋒隊,6月3日,運動的中心轉移到上海,工人階級成為了運動的主力,五四運動標志著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所以五四運動中擔當起先鋒隊作用的是學生,D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考查了五四運動的相關史實.1919年的五四運動,最先是由北京大學等校學生三千多人的游行示威開啟的。8.【答案】D【知識點】五四運動【解析】【分析】1919年初,法、英、美等國召開巴黎和會,中國作為戰勝國之一參加了會議,中國代表在會上提出取消外國在中國的一切特權,廢除“二十一條”等合理提案,遭到和會拒絕。會議竟決定將德國在中國山東侵占的一切權益轉讓給日本。消息傳到國內,激起五四運動。因此“外爭主權,內除國賊”、“拒絕在和約上簽字”、“取消二十一條”等口號會出現在五四運動中。“停止內戰,聯共抗日”。①外爭國權,內除國賊”是五四運動時期的口號,不符合題意;②“廢除二十一條” 是五四運動時期的口號,不符合題意;③“打倒列強,除軍閥” 是出現在北伐戰爭時期的口號,符合題意;④“停止內戰,聯共抗日” 是出現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的口號,符合題意;D項③④不可能出現在五四運動時,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學生對五四運動口號的準確識記能力。9.【答案】B【知識點】五四運動【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五四運動是一次徹底的不妥協的翻地反封建的愛國運動,補課指的是具有反帝性,是辛亥革命的補課,起點是指在五四運動中,中國工人階級開始登上歷史舞臺,中國開始了新民主主義革命,B符合題意;A只是說辛亥革命的延續,A不符合題意;C說法錯誤,無產階級政黨尚未建立,C不符合題意;D錯誤,五四運動以后逐漸的發展到傳播馬克思主義作為主流,D不符合題意,ACD均不符合題意,B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考查五四運動的內容,五四運動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在中國近代史上具有很重要的意義。10.【答案】A【知識點】五四運動【解析】【分析】題干新聞中的“此次滬(上海)上風潮……”可見五四運動已擴展到上海,①已擴展到上海,符合題意。題干新聞中的“初因青島外交……后” 可見五四運動爆發的導火線是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的失敗,②爆發的導火線,符合題意。題干新聞中的“……始由學生罷課……”可見學生是五四運動的先鋒,③學生是運動的先鋒,符合題意。④運動具有反帝愛國性質雖然表述正確,但材料中沒有體現,故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五四運動及學生解讀歷史材料的能力。11.【答案】B【知識點】中國共產黨成立【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 中共一大本來在上海召開,由于被偵探發現,改在浙江嘉興南湖一艘游船上繼續進行。所以地點改為嘉興,B符合題意,ACD均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 中國共產黨的誕生為本題主要考查點。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是中國革命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中共一大的召開宣告了中國共產黨的成立,結合一大的基本史實回答。12.【答案】A【知識點】中國共產黨成立【解析】【分析】根據所學可知,1921年7月中國共產黨成立,她的成立是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中國從此有了代表整個中華民族利益的新型的無產階級革命政黨;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的面貌煥然一新。A項開天辟地,黨的誕生符合“七一”活動,符合題意;B項青春火炬,熱血救國和五四運動有關,不符合題意;C項民主科學,思想解放和新文化運動有關,不符合題意;D項辛亥革命,廢除帝制和辛亥革命有關,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中共一大的內容和意義。13.【答案】B【知識點】中國共產黨成立【解析】【分析】本題考查中共二大的主要內容。1922年7月16日至23日在上海召開的中共二大分析了國際形勢和中國社會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質,闡明了中國革命的性質、動力和對象,確立了黨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為中國革命指明了方向。故選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中共二大的主要內容。14.【答案】A【知識點】中國共產黨成立【解析】【分析】本題考查中共一大,由關鍵詞“1961、四十年前會上逢、恩銘、王盡美”可知,詩歌反映的是中共一大,由于敵人的破壞,中共一大最后一在是在浙江嘉興南湖的一條游船上舉行的,因此詩中“南湖泛舟”有可能是在商討黨的綱領和工作計劃。故選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分析史料能力。15.【答案】B【知識點】中國共產黨成立【解析】【分析】依據所學,1920年8月,中國共產黨上海發起組成立,陳獨秀任書記。因此符合題干要求的領導人是陳獨秀。故選B。【點評】本題難度一般,主要考查學生識記歷史知識能力。16.【答案】(1)1915年,陳獨秀等新知識分子高舉“民主”“科學”的大旗,發起了新文化運動,從而喚醒國家及人民。(2)五四運動。口號:“外爭主權、內懲國賊”。意義:五四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3)兩個腳?。孩?927年中國共產黨發動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的第一槍;②在井岡山建立了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寶貴經驗:革命要從中國國情出發。【知識點】新文化運動;五四運動【解析】【分析】(1)新文化運動是1915年,陳獨秀在其主編的《新青年》刊載文章,提倡民主與科學。這次運動沉重打擊了統治中國2000多年的傳統禮教,啟發了人們的民主覺悟,推動了現代科學在中國的發展,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和五四愛國運動的爆發奠定了思想基礎;(2) 五四運動是1919年5月4日愛國學生,工人在北京發起的一次反帝反封建的愛國主義運動。 五四運動是一次自覺發動的愛國運動,促進了馬克思主義理論在中國的廣泛傳播,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在思想上和干部上作了準備。是舊民主主義革命和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分水嶺;(3) 中國革命沒有走歐洲無產階級革命“城市中心”的道路,而是走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革命勝利后,取得全國政權的中國共產黨又進行了一場適合自己國情的社會主義革命,結束了存在幾千年的私有制,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這是一條中國特色的革命道路,其路線圖大致是:上山——工農武裝割據——農村包圍城市——工作重心轉移到城市——奪取全國政權——社會主義改造。故答案為:(1) 1915年,陳獨秀等新知識分子高舉“民主”“科學”的大旗,發起了新文化運動,從而喚醒國家及人民;(2) 五四運動。口號:“外爭主權、內懲國賊”。意義:五四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3) 兩個腳?。孩?927年中國共產黨發動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的第一槍;②在井岡山建立了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寶貴經驗:革命要從中國國情出發。【點評】本題考查新文化運動,五四運動,井岡山農村革命根據地,工農武裝割據,由舊民主主義革命轉向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道路是艱辛而又充滿挑戰的,本章是考試的一大重點。17.【答案】(1)新文化運動。因為它是一場深刻的思想解放運動;讓軍閥混戰中的中國響起了思想啟蒙的聲音;使人們的思想,特別是青年學生的思想獲得極大解放,從而更加廣泛而深刻地影響了整個社會。(2)列強決定將德國在山東的一切權益轉讓給日本。五四運動。(3)1921年,中共一大召開,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從此中國的革命面貌煥然一新。新文化運動使馬克思主義得到廣泛傳播,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礎;五四運動中工人階級開始以獨立的姿態登上政治舞臺,之后工人階級隊伍不斷壯大,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奠定了階級基礎。【知識點】新文化運動;五四運動;中國共產黨成立【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新文化運動的相關知識。根據材料中“受到西方教育或影響的新知識分子,進行一場激烈的社會變革”,聯系所學知識,新文化運動是由胡適、陳獨秀、魯迅、錢玄同、李大釗等知識分子發起的一次思想解放運動。這次運動沉重打擊了統治中國2000多年的傳統禮教,啟發了人們的民主覺悟,推動了現代科學在中國的發展,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和五四愛國運動的爆發奠定了思想基礎。(2)本題考查五四運動的相關知識。根據材料二“巴黎會議就狠狠地給了中國一記‘耳光’”,聯系所學知識,1919年巴黎和會召開,中國作為戰勝國也派出了代表參加和會,會上中國代表提出了收回帝國主義在中國的特權、收回德國在山東的權益等正義要求。但是會議被英、法、美等大國操縱,中國的要求不僅被無理拒絕,更是把德國在山東的權益轉交給日本,激起了中國人民的極大憤慨,直接引發了五四愛國運動。(3)本題考查中國共產黨的誕生的相關知識,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1921年7月,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上海秘密召開,這次大會正式宣告了中國共產黨的誕生,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是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面貌煥然一新。所以說 1921年,中國終于迎來了曙光。新文化運動后期,隨著十月革命的勝利,李大釗發表《布爾什維主義的勝利》等一系列文章,宣傳馬克思主義,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礎。五四運動中,無產階級登上了政治舞臺,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奠定了階級基礎。故答案為:(1)新文化運動。因為它是一場深刻的思想解放運動;讓軍閥混戰中的中國響起了思想啟蒙的聲音;使人們的思想,特別是青年學生的思想獲得極大解放,從而更加廣泛而深刻地影響了整個社會。(2)列強決定將德國在山東的一切權益轉讓給日本。五四運動。(3)1921年,中共一大召開,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從此中國的革命面貌煥然一新。新文化運動使馬克思主義得到廣泛傳播,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礎;五四運動中工人階級開始以獨立的姿態登上政治舞臺,之后工人階級隊伍不斷壯大,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奠定了階級基礎。【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新文化運動、五四運動、中國共產黨的成立等相關知識。18.【答案】(1)①階級基礎:工人階級隊伍的壯大和工人運動的發展.②思想基礎:馬克思主義的傳播及其與工人運動的結合;一批馬克思主義者的出現.③組織基礎:各地共產主義小組的建立。(2)一大、二大;提出了反帝反軍閥的目標。(3)抗日戰爭的勝利、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知識點】中國共產黨成立【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中國共產黨誕生的條件。結合材料,國際條件:一批先進的青年知識分子,從俄國十月革命的勝利中,看到了馬克思主義的偉大力量,看到了國家民族的前途和希望——十月革命的勝利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主義。國內條件:自覺接受馬克思主義,積極傳播馬克思主義,促進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的結合——五四運動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的結合,這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提供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準備。(2)本題考查中共相關會議制定的綱領。中共一大通過了中國共產黨第一個黨綱,黨綱規定黨的奮斗目標是推翻資產階級專政,建立無產階級專政,最終實現共產主義。中共二大提出黨的最低綱領,即黨在民主革命階段的主要綱領是:消除內亂,打倒軍閥,建設國內和平;推翻國際帝國主義的壓迫,達到中華民族完全獨立;統一中國為真正的民主共和國。兩個綱領的不同之處中共一大未明確提出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綱領;中共二大明確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3)本題考查。1922年7月,中共二大重申了黨的最終奮斗目標是建設共產主義,同時制定了黨的最低綱領,中國共產黨在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這一奮斗目標最終實現了,如:抗日戰爭的勝利、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故答案為:(1)①階級基礎:工人階級隊伍的壯大和工人運動的發展.②思想基礎:馬克思主義的傳播及其與工人運動的結合;一批馬克思主義者的出現.③組織基礎:各地共產主義小組的建立。(2)一大、二大;提出了反帝反軍閥的目標。(3)抗日戰爭的勝利、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中共一大、中共二大等相關知識。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zujuan.21cnjy.com)自動生成 1 / 1登錄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 助您教考全無憂初中歷社九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第三課《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同步練習一、新文化運動1.舟山是一座名城,名人輩出。曾擔任中國近代上海工商界領袖、上海總商會會長的定海人朱葆三(1848-1926年),就是其中一位著名的代表人物。下列歷史事件,他可能見證到的是( ?。?br/>A.鴉片戰爭 B.新文化運動 C.九一八事變 D.渡江戰役【答案】B【知識點】新文化運動【解析】【分析】新文化運動由胡適、陳獨秀、魯迅、李大釗等一些受過西方教育(當時稱為新式教育)的人發起的一次“反傳統、反孔教、反文言”的思想文化革新、文學革命運動。1915年,陳獨秀在其主編的《新青年》(原名《青年雜志》)刊載文章,提倡民主和科學。這次運動沉重打擊了統治中國2000多年的傳統禮教,啟發了人們的民主覺悟,推動了現代科學在中國的發展,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和五四愛國運動的爆發奠定了思想基礎,B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考查新文化運動產生的時間,結合題意進行分析。2.胡適在《文學改良芻議》中說:“務去濫調套語、不講對仗、不用典、不避俗字俗語”。由此可知,新文化運動( ?。?br/>A.反對儒家學說 B.主張白話寫作C.宣傳民主科學 D.提倡平等自由【答案】B【知識點】新文化運動【解析】【分析】本題考查新文化運動的內容。由材料可知,胡適認為要去除文學作品中的陳詞濫調,可以不講究對仗、不用典故、不避諱俗字俗語。體現了新文化運動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的要求,主張使用白話文進行寫作。ACD均不符合題意,B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考查新文化運動的內容,結合教材加強記憶新文化運動中著名人物提出的觀點。3.陳獨秀在《新青年》上發表文章說:“要鞏固共和,非先將國民的腦子里所有反對共和的舊思想洗刷干凈不可?!庇纱?,反映了前期的新文化運動( ?。?br/>A.主張在思想上打破封建束縛B.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做了思想準備C.要在中國建立共和政體D.給災難深重的中國人民指明了真正的出路【答案】A【知識點】新文化運動【解析】【分析】 我們通過學過的知識知道:1915年陳獨秀在上海創辦《青年雜志》,后改名《新青年》,是新文化運動興起的標志.新文化運動是一場思想解放運動.新文化運動前期的內容是:提倡民主,反對專制;提倡科學,反對愚昧;提倡新道德,反對舊道德;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從內容來看,新文化運動具有反封建性,A符合題意,BCD均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 本題主要考查新文化運動有關知識,掌握陳獨秀在新文化運動中做出的貢獻。4.新文化運動與1915年在陳獨秀的領導下開始發展并取得一定成效,它所依托的文化刊物是( ?。?br/>A.《新青年》 B.《民報》C.《共產黨宣言》 D.《時務報》【答案】A【知識點】新文化運動【解析】【分析】 1915年,陳獨秀在上海創辦《青年雜志》(從第二卷起改稱《新青年》),標志著新文化運動的興起.新文化運動以《新青年》為主陣地,提倡民主,反對專制;提倡科學,反對愚昧;提倡新道德,反對舊道德;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新文化運動的倡導者們向封建禮教發動猛烈攻擊.新文化運動是我國歷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運動.它啟發著人們追求民主和科學,探索救國救民的真理,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創造了條件。BCD均不符合題意,A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考查新文化運動的內容,《新青年》是新文化運動的主要報刊。5.(2017九上·瑞安期末)“這是一群激情蕩漾的文人,這是一所海納百川的學校,正是這群人和這所學校,在20世紀初的中國大地上掀起了一次思想解放的狂瀾。”這次“思想解放的狂瀾”是指( )A.洋務運動 B.維新變法 C.新文化運動 D.北伐戰爭【答案】C【知識點】新文化運動【解析】【分析】1915年陳獨秀等領導的新文化運動是我國歷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運動。它啟發著人們追求民主和科學,探索救國救民的真理,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創造了條件。A項洋務運動發生在19世紀60——90年代,與題干中的“20世紀初”不符,同時也不是思想解放運動,不符合題意。B項維新變法發生在1898年,與題干中的“20世紀初”不符,不符合題意。C項新文化運動,符合題意。D項北伐戰爭不是思想解放運動,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新文化運動的相關知識。二、“五四”運動6.下面這幅漫畫反映的史實成為哪一運動的導火線?( )A.太平天國運動 B.義和團運動C.五四運動 D.國民革命運動【答案】C【知識點】五四運動【解析】【分析】本題考查五四運動。由圖片“沮喪的德國人”離開,“得意的日本人”站在“山東省”可知,漫畫反映了日本攫取了德國在中國山東的特權。根據所學,1919年初,英美等國操縱巴黎和會,拒絕中國提出的收回德國在山東特權等正義要求,將德國在山東的特權轉交給日本。巴黎和會中國外交失敗激發了郁積在人們心中的憤慨,成為五四運動的導火索。C符合題意,ABD均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考查五四運動的內容,是 中國近代史上一次徹底的反帝反封建運動(性質);青年學生起了先鋒作用,工人階級發揮了主力軍作用;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無產階級開始登上歷史舞臺。7.五四運動中,各個階級和階層扮演了不同的角色,其中擔當起先鋒隊作用的是( ?。?br/>A.農民階級 B.工人階級C.民族資產階級 D.學生【答案】D【知識點】五四運動【解析】【分析】據所學知,1919年的五四運動,最先是由北京大學等校學生三千多人的游行示威開啟的.學生成為了五四運動的先鋒隊,6月3日,運動的中心轉移到上海,工人階級成為了運動的主力,五四運動標志著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所以五四運動中擔當起先鋒隊作用的是學生,D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考查了五四運動的相關史實.1919年的五四運動,最先是由北京大學等校學生三千多人的游行示威開啟的。8.五四運動時,人們走上街頭,舉行聲勢浩大的示威游行。下列口號在游行中不可能出現的是( )①“外爭國權,內除國賊”②“廢除二十一條”③“打倒列強,除軍閥”④“停止內戰,聯共抗日”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D【知識點】五四運動【解析】【分析】1919年初,法、英、美等國召開巴黎和會,中國作為戰勝國之一參加了會議,中國代表在會上提出取消外國在中國的一切特權,廢除“二十一條”等合理提案,遭到和會拒絕。會議竟決定將德國在中國山東侵占的一切權益轉讓給日本。消息傳到國內,激起五四運動。因此“外爭主權,內除國賊”、“拒絕在和約上簽字”、“取消二十一條”等口號會出現在五四運動中。“停止內戰,聯共抗日”。①外爭國權,內除國賊”是五四運動時期的口號,不符合題意;②“廢除二十一條” 是五四運動時期的口號,不符合題意;③“打倒列強,除軍閥” 是出現在北伐戰爭時期的口號,符合題意;④“停止內戰,聯共抗日” 是出現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的口號,符合題意;D項③④不可能出現在五四運動時,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學生對五四運動口號的準確識記能力。9.(2018九上·杭州期中)學者指出“五四運動是第一場歷史巨變的補課,又是第二次歷史巨變的起點。這里“補課”“起點”的含義分別是( )A.明確反封建,實現各革命階級的聯合斗爭B.明確反對帝國主義,無產階級登上歷史舞臺C.徹底反帝反封建,無產階級政黨開始領導革命D.開始宣揚民主科學,大力宣傳馬克思主義【答案】B【知識點】五四運動【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五四運動是一次徹底的不妥協的翻地反封建的愛國運動,補課指的是具有反帝性,是辛亥革命的補課,起點是指在五四運動中,中國工人階級開始登上歷史舞臺,中國開始了新民主主義革命,B符合題意;A只是說辛亥革命的延續,A不符合題意;C說法錯誤,無產階級政黨尚未建立,C不符合題意;D錯誤,五四運動以后逐漸的發展到傳播馬克思主義作為主流,D不符合題意,ACD均不符合題意,B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考查五四運動的內容,五四運動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在中國近代史上具有很重要的意義。10.(2017九上·瑞安期末)1919年6月《新聞報》載:“此次滬(上海)上風潮始由學生罷課,繼由商人罷市,近日將有勞動工人同盟罷工。初因青島外交……后即以釋放京師被捕學生,并罷斥曹汝霖等三人為要求條件?!鄙鲜鲂侣勚型嘎对擄L潮的信息有( )①已擴展到上海 ②爆發的導火線 ③學生是運動的先鋒 ④運動具有反帝愛國性質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A【知識點】五四運動【解析】【分析】題干新聞中的“此次滬(上海)上風潮……”可見五四運動已擴展到上海,①已擴展到上海,符合題意。題干新聞中的“初因青島外交……后” 可見五四運動爆發的導火線是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的失敗,②爆發的導火線,符合題意。題干新聞中的“……始由學生罷課……”可見學生是五四運動的先鋒,③學生是運動的先鋒,符合題意。④運動具有反帝愛國性質雖然表述正確,但材料中沒有體現,故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五四運動及學生解讀歷史材料的能力。三、中國共產黨的誕生11.“革命聲傳畫舫中,誕生共黨慶工農。重來正值清明節,煙雨迷蒙訪舊蹤”(1964年董必武同志題詩)。詩中“畫舫”的所在地是在( )A.上海 B.嘉興 C.北京 D.武漢【答案】B【知識點】中國共產黨成立【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 中共一大本來在上海召開,由于被偵探發現,改在浙江嘉興南湖一艘游船上繼續進行。所以地點改為嘉興,B符合題意,ACD均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 中國共產黨的誕生為本題主要考查點。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是中國革命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中共一大的召開宣告了中國共產黨的成立,結合一大的基本史實回答。12.(2018九上·金華月考)某班級準備開展慶?!捌咭弧被顒?,請你為他們選擇主題詞( ?。?br/>A.開天辟地,黨的誕生 B.青春火炬,熱血救國C.民主科學,思想解放 D.辛亥革命,廢除帝制【答案】A【知識點】中國共產黨成立【解析】【分析】根據所學可知,1921年7月中國共產黨成立,她的成立是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中國從此有了代表整個中華民族利益的新型的無產階級革命政黨;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的面貌煥然一新。A項開天辟地,黨的誕生符合“七一”活動,符合題意;B項青春火炬,熱血救國和五四運動有關,不符合題意;C項民主科學,思想解放和新文化運動有關,不符合題意;D項辛亥革命,廢除帝制和辛亥革命有關,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中共一大的內容和意義。13.中國共產黨第一次明確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的會議是(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國民黨一大 D.遵義會議【答案】B【知識點】中國共產黨成立【解析】【分析】本題考查中共二大的主要內容。1922年7月16日至23日在上海召開的中共二大分析了國際形勢和中國社會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質,闡明了中國革命的性質、動力和對象,確立了黨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為中國革命指明了方向。故選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中共二大的主要內容。14.(2017九上·嘉興期中)“四十年前會上逢,南湖泛舟語從容。濟南名士知多少,君與恩銘不老松(注:君指王盡美)。”這是董必武同志于1961年寫的一首詩。詩中“南湖泛舟”有可能是在( ?。?br/>A.商討黨的綱領和工作計劃 B.躲避國內敵對勢力的屠殺C.謀劃建立南湖革命根據地 D.紀念中國共產黨周年誕辰【答案】A【知識點】中國共產黨成立【解析】【分析】本題考查中共一大,由關鍵詞“1961、四十年前會上逢、恩銘、王盡美”可知,詩歌反映的是中共一大,由于敵人的破壞,中共一大最后一在是在浙江嘉興南湖的一條游船上舉行的,因此詩中“南湖泛舟”有可能是在商討黨的綱領和工作計劃。故選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分析史料能力。15.(2017九上·嘉興期中)1920年2月陳望道在義烏翻譯《共產黨宣言》,完成后回上海交給指導長江以南建黨活動的領導人審閱。這一領導人是( )A.李大釗 B.陳獨秀 C.毛澤東 D.周恩來【答案】B【知識點】中國共產黨成立【解析】【分析】依據所學,1920年8月,中國共產黨上海發起組成立,陳獨秀任書記。因此符合題干要求的領導人是陳獨秀。故選B。【點評】本題難度一般,主要考查學生識記歷史知識能力。四、材料探究16.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民國早期的特征是道德淪落、軍閥割據……明顯地,采取共和體制而帶來的政治面貌,并不足以革新國家,還需要有一些更基本的東西來喚醒國家及人民。受過西方教育或影響的新知識分子,進行一場激烈的社會變革。這場思想革命有時被描述為“中國的文藝復興”。——徐中約《中國近代史》材料二:思想革命開始改變中國人民的精神面貌。1919年在巴黎和會上遇到不公正待遇時,中國人不再沉默。發出了“誓死力爭,還我青島”,“外爭主權、內除國賊”、取消“二十一條”的抗議。材料三:1949年,偉人站在天安門城樓上向全世界宣告: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60多年的歷史長河,在揚帆遠航中,有暗礁、有激流,也有踏上新大陸的唏噓與欣喜。(1)結合材料,運用史實說明在近代化進程中新知識分子是如何“喚醒國家及人民”的。(2)材料二中中國人的抗議反映的是哪一歷史事件?抗議中的哪一個口號最能體現出該事件的性質?這一事件在中國歷史進程中的標志性歷史意義是什么?(3)為了讓中國人民站起來,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進行了28年百折不撓的斗爭,請列舉中國共產黨為探索中國特色的革命道路留下的兩個腳印和取得的寶貴經驗。【答案】(1)1915年,陳獨秀等新知識分子高舉“民主”“科學”的大旗,發起了新文化運動,從而喚醒國家及人民。(2)五四運動。口號:“外爭主權、內懲國賊”。意義:五四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3)兩個腳印:①1927年中國共產黨發動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的第一槍;②在井岡山建立了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寶貴經驗:革命要從中國國情出發。【知識點】新文化運動;五四運動【解析】【分析】(1)新文化運動是1915年,陳獨秀在其主編的《新青年》刊載文章,提倡民主與科學。這次運動沉重打擊了統治中國2000多年的傳統禮教,啟發了人們的民主覺悟,推動了現代科學在中國的發展,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和五四愛國運動的爆發奠定了思想基礎;(2) 五四運動是1919年5月4日愛國學生,工人在北京發起的一次反帝反封建的愛國主義運動。 五四運動是一次自覺發動的愛國運動,促進了馬克思主義理論在中國的廣泛傳播,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在思想上和干部上作了準備。是舊民主主義革命和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分水嶺;(3) 中國革命沒有走歐洲無產階級革命“城市中心”的道路,而是走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革命勝利后,取得全國政權的中國共產黨又進行了一場適合自己國情的社會主義革命,結束了存在幾千年的私有制,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這是一條中國特色的革命道路,其路線圖大致是:上山——工農武裝割據——農村包圍城市——工作重心轉移到城市——奪取全國政權——社會主義改造。故答案為:(1) 1915年,陳獨秀等新知識分子高舉“民主”“科學”的大旗,發起了新文化運動,從而喚醒國家及人民;(2) 五四運動??谔枺骸巴鉅幹鳈?、內懲國賊”。意義:五四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3) 兩個腳?。孩?927年中國共產黨發動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的第一槍;②在井岡山建立了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寶貴經驗:革命要從中國國情出發。【點評】本題考查新文化運動,五四運動,井岡山農村革命根據地,工農武裝割據,由舊民主主義革命轉向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道路是艱辛而又充滿挑戰的,本章是考試的一大重點。17.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明顯地,采取共和體制而帶來的政治面貌,并不足以革新國家,還需要有一些更基本的東西來喚醒國家及人民。受到西方教育或影響的新知識分子,進行一場激烈的社會變革。這場思想革命有時被描述為“中國的文藝復興”。——摘編自徐中約《中國近代史》材料二:1918年11月,歐洲的第一次分裂給中國創造了第一次成為戰勝國的喜悅,但短短兩個月不到的時間,巴黎會議就狠狠地給了中國一記“耳光”。面對這樣屈辱的局面,中國人心中的怒火最終爆發。材料三:有人說:“1901年,中國陷入無盡的黑暗中;1911年,一道閃電劃過,卻黑暗依舊;1921年,中國終于迎來了曙光。”(1)“進行一場激烈的社會變革”指的是哪一歷史事件?為什么稱它為“中國的文藝復興”?(2)“給了中國一記耳光”是指當時中國受到了怎樣不公平的對待?“中國人心中的怒火最終爆發”指的是當時中國發生了什么重大歷史事件?(3)你如何理解“1921年,中國終于迎來了曙光”?上述兩則材料中提及的歷史事件與1921年這道“曙光”有何聯系?【答案】(1)新文化運動。因為它是一場深刻的思想解放運動;讓軍閥混戰中的中國響起了思想啟蒙的聲音;使人們的思想,特別是青年學生的思想獲得極大解放,從而更加廣泛而深刻地影響了整個社會。(2)列強決定將德國在山東的一切權益轉讓給日本。五四運動。(3)1921年,中共一大召開,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從此中國的革命面貌煥然一新。新文化運動使馬克思主義得到廣泛傳播,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礎;五四運動中工人階級開始以獨立的姿態登上政治舞臺,之后工人階級隊伍不斷壯大,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奠定了階級基礎。【知識點】新文化運動;五四運動;中國共產黨成立【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新文化運動的相關知識。根據材料中“受到西方教育或影響的新知識分子,進行一場激烈的社會變革”,聯系所學知識,新文化運動是由胡適、陳獨秀、魯迅、錢玄同、李大釗等知識分子發起的一次思想解放運動。這次運動沉重打擊了統治中國2000多年的傳統禮教,啟發了人們的民主覺悟,推動了現代科學在中國的發展,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和五四愛國運動的爆發奠定了思想基礎。(2)本題考查五四運動的相關知識。根據材料二“巴黎會議就狠狠地給了中國一記‘耳光’”,聯系所學知識,1919年巴黎和會召開,中國作為戰勝國也派出了代表參加和會,會上中國代表提出了收回帝國主義在中國的特權、收回德國在山東的權益等正義要求。但是會議被英、法、美等大國操縱,中國的要求不僅被無理拒絕,更是把德國在山東的權益轉交給日本,激起了中國人民的極大憤慨,直接引發了五四愛國運動。(3)本題考查中國共產黨的誕生的相關知識,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1921年7月,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上海秘密召開,這次大會正式宣告了中國共產黨的誕生,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是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面貌煥然一新。所以說 1921年,中國終于迎來了曙光。新文化運動后期,隨著十月革命的勝利,李大釗發表《布爾什維主義的勝利》等一系列文章,宣傳馬克思主義,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礎。五四運動中,無產階級登上了政治舞臺,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奠定了階級基礎。故答案為:(1)新文化運動。因為它是一場深刻的思想解放運動;讓軍閥混戰中的中國響起了思想啟蒙的聲音;使人們的思想,特別是青年學生的思想獲得極大解放,從而更加廣泛而深刻地影響了整個社會。(2)列強決定將德國在山東的一切權益轉讓給日本。五四運動。(3)1921年,中共一大召開,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從此中國的革命面貌煥然一新。新文化運動使馬克思主義得到廣泛傳播,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礎;五四運動中工人階級開始以獨立的姿態登上政治舞臺,之后工人階級隊伍不斷壯大,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奠定了階級基礎。【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新文化運動、五四運動、中國共產黨的成立等相關知識。18.結合所學,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90多年前爆發的五四運動,也是一場偉大的思想解放運動和新文化運動……一批先進的青年知識分子,從俄國十月革命的勝利中,看到了馬克思主義的偉大力量,看到了國家民族的前途和希望,從而自覺接受馬克思主義,積極傳播馬克思主義,促進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的結合。這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提供了思想上和組織上的準備,并使社會主義思想成為五四運動后新文化運動的主流。……在五四運動開啟的波瀾壯闊的革命洪流中,中國共產黨應運而生。材料二:大會通過了黨的綱領,確定黨的名稱為“中國共產黨”,黨的奮斗目標是實現共產主義,要求集中力量領導工人運動。大會選舉陳獨秀為臨時中央局書記。材料三:黨的最低綱領,即黨在民主革命階段的主要綱領是:消除內亂,打倒軍閥,建設國內和平,推翻帝國主義壓迫,達到中華民族完全獨立;統一中國為真正的民主共和國。(1)依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中國共產黨應運而生”的條件。(2)材料二,三中的綱領分別是在哪次會議上通過的?這兩個綱領有何不同?(3)材料三中的奮斗目標最終實現了嗎?請列舉一個史實,印證你的觀點。【答案】(1)①階級基礎:工人階級隊伍的壯大和工人運動的發展.②思想基礎:馬克思主義的傳播及其與工人運動的結合;一批馬克思主義者的出現.③組織基礎:各地共產主義小組的建立。(2)一大、二大;提出了反帝反軍閥的目標。(3)抗日戰爭的勝利、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知識點】中國共產黨成立【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中國共產黨誕生的條件。結合材料,國際條件:一批先進的青年知識分子,從俄國十月革命的勝利中,看到了馬克思主義的偉大力量,看到了國家民族的前途和希望——十月革命的勝利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主義。國內條件:自覺接受馬克思主義,積極傳播馬克思主義,促進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的結合——五四運動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的結合,這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提供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準備。(2)本題考查中共相關會議制定的綱領。中共一大通過了中國共產黨第一個黨綱,黨綱規定黨的奮斗目標是推翻資產階級專政,建立無產階級專政,最終實現共產主義。中共二大提出黨的最低綱領,即黨在民主革命階段的主要綱領是:消除內亂,打倒軍閥,建設國內和平;推翻國際帝國主義的壓迫,達到中華民族完全獨立;統一中國為真正的民主共和國。兩個綱領的不同之處中共一大未明確提出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綱領;中共二大明確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3)本題考查。1922年7月,中共二大重申了黨的最終奮斗目標是建設共產主義,同時制定了黨的最低綱領,中國共產黨在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這一奮斗目標最終實現了,如:抗日戰爭的勝利、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故答案為:(1)①階級基礎:工人階級隊伍的壯大和工人運動的發展.②思想基礎:馬克思主義的傳播及其與工人運動的結合;一批馬克思主義者的出現.③組織基礎:各地共產主義小組的建立。(2)一大、二大;提出了反帝反軍閥的目標。(3)抗日戰爭的勝利、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中共一大、中共二大等相關知識。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zujuan.21cnjy.com)自動生成 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初中歷社九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第三課《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同步練習(學生版).docx 初中歷社九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第三課《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同步練習(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