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七年級上學期人文地理期中復習專題:07 多樣的地形一、單選題1.(2020九下·臺州開學考)讀圖,回答問題。圖中①②③④四處的地形類型依次是( )A.①山地 ②高原 ③丘陵 ④盆地B.①高原 ②山地 ③丘陵 ④平原C.①山地 ②盆地 ③平原 ④丘陵D.①高原 ②丘陵 ③盆地 ④平原2.(2019七上·義烏期中)下列四幅圖中,屬于高原地形的是( )A. B. C. D.3.(2019七上·浙江期中)下列對地形特征的敘述,正確的是( )A.丘陵起伏不大,邊緣陡峭 B.地面廣闊平坦的一定是平原C.盆地中間高四周低 D.峰巒起伏,坡度大的是山地4.(2019七上·杭州期中)讀亞洲大陸沿30°N所作的地形剖面圖,有關亞洲地形及其特征的敘述,正確的是( )A.亞洲是海拔最高的大洲B.亞洲地面起伏和緩,以高原山地為主C.亞洲地勢中部高,四周低D.珠峰和死海的相對高度為8429.48米5.(2019七上·衢州期中)世界上最大的平原和最長的山脈分別是( )A.西西伯利亞平原和喜馬拉雅山脈B.亞馬孫平原和落基山脈C.亞馬孫平原和安第斯山脈D.東歐平原和阿爾卑斯山脈6.(2019七上·蒼南期中)下列有關地表形態特征的描述,正確的是( )A.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地面峰巒起伏,被稱為“大地的骨架”的是山地地形B.地面有起伏,但海拔較低,坡度和緩的是高原地形C.周圍低,中間高,四周有山嶺環繞的是盆地地形D.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地面平坦人口集中分布的是平原地形7.(2018七上·鎮海期末)亞洲地形、地勢的特點是( )A.平原丘陵為主,東高西低 B.山地高原為主,中間高四周低C.平原丘陵為主,中間低四周高 D.山地高原為主,西高東低8.(2018七上·西湖期末)讀圖,判斷下列關于地表形態特征的敘述,正確的是( )A.圖甲:海拔在500米以下,地面平坦或起伏較小的地形B.圖乙:海拔在500米以上,地面峰巒起伏、坡度陡峻C.圖丙:海拔較低,地面有起伏且坡度和緩D.圖丁:周圍低,中間高,四周有山嶺環繞9.(2018七上·義烏期末)下列地形區與分布大洲的組合,正確的是( )A.剛果盆地一一南美洲 B.阿爾卑斯山脈——歐洲C.青藏高原——北美洲 D.乞力馬扎羅山一一亞洲10.(2018七上·溫嶺期中)下列各圖中能夠正確反映亞洲河流流向特征的是( )A. B.C. D.11.(2018七上·柯橋期中)下列地形區與分布大洲的組合,正確的是( )A.剛果盆地—南美洲 B.阿爾卑斯山脈—歐洲C.青藏高原—北美洲 D.安第斯山脈—亞洲12.(2018七上·柯橋月考)下列關于地形特征的敘述,正確的是( )A.地表平坦或起伏較小的地形是平原或丘陵B.海拔在500米以上,地面峰巒起伏,坡度陡峻的是山地C.地面有起伏,但海拔較低,坡度和緩 的地形是高原D.亞洲中部低、四周高,導致河流呈放射狀分布13.(2018九下·金華月考)山脈是大地的骨架,關于圖中序號所代表的地形區,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我國的政治中心位于①平原B.②盆地是我國最大的盆地C.③高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嚴重的地區之一D.青藏鐵路穿過了④盆地14.(2017七上·泰順月考)某興趣小組在學習了地形相關知識之后,制作了以下知識卡片,其中表述正確的一項是( )A. B.C. D.15.(2017七上·常山月考)人們通常把陸地地形分為五種,即( )A.平原、高原、山地、沙漠、盆地B.沼澤、高原、山地、上坡、冰原C.沼澤、高原、山地、沙漠、盆地D.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二、綜合題16.觀察下圖,回答問題。(1)寫出圖中山脈的名稱。A ;B ;C ;D (2)E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 ;F是世界上最大的平原: ;G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 。(3)亞洲的地形有何特點?亞洲地形對河流有何影響?17.讀下圖,完成下列問題。(1)寫出字母所代表的地形名稱。A ,B ,C ,D ,E 。(2)H點與G點的相對高度是 米。(3)沿B虛線和C虛線登山,較容易的是 ,其原因是 。(4)山頂M與A,較高的是 。18.讀等高線地形圖,回答問題。(1)寫出上圖中字母所代表的地形部位名稱:A 、B 、E 、F 。(2)圖中A,B兩處,適合攀巖的是 處。(3)圖中C,D兩山坡更適合修建梯田的是 坡。(4)①河段小河的流向大致為 。(5)圖中甲處的地形類型是________A.高原 B.盆地 C.山地 D.丘陵19.讀中國地形局部圖,回答間題.(1)圖中山脈①②③④位于階梯分界線上的是 (填數碼代號),①山脈南側地形區是 ,被稱為“世界屋脊“;②山脈北側地形區是 .(2)④山脈是 ,其東側為 平原.(3)圖中塔里木盆地中分布有我國最大的內流河 ;甲地形區是 高原,由于長期的水土流失,地表形成了“ ”特點.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B【知識點】地形的種類和特點【解析】【分析】從圖中看出,①處海拔在500米以上,地面起伏較小,為高原地形;②處海拔在500米以上,地勢崎嶇,為山地地形;③處海拔在500以下,坡度和緩,為丘陵地形;④處海拔在200米以下,地勢平坦,為平原地形。ACD三項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B項①高原 ②山地 ③丘陵 ④平原依次是圖中①②③④四處的地形類型,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陸地地形的特點,讀圖解答即可。陸地地表形態主要有山地、高原、平原、盆地和丘陵五種基本形態。2.【答案】C【知識點】地形的種類和特點【解析】【分析】據圖分析可知,A是山區,B是平原,C是高原,D是丘陵。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人們通常把陸地地形分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種基本類型。丘陵海拔較低,地面有起伏,坡度和緩,相對高度一般不超過200米。平原海拔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地面平坦遼闊。山地海拔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坡度陡峻,溝谷較深。高原海拔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地面坦蕩,邊緣比較陡峻。盆地四周高中間低。一般海拔在200米~500米,起伏不大,坡度和緩的是丘陵。3.【答案】D【知識點】地形的種類和特點【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高原內部起伏不大,邊緣陡峭;地面平坦廣闊的可能是平原,也可能是高原;盆地地形是中間低,四周高;峰巒起伏,坡度大的是山地;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人們通常把陸地地形分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種基本類型。丘陵海拔較低,地面有起伏,坡度和緩,相對高度一般不超過200米。平原海拔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地面平坦遼闊。山地海拔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坡度陡峻,溝谷較深。高原海拔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地面坦蕩,邊緣比較陡峻。盆地四周高中間低。一般海拔在200米~500米,起伏不大,坡度和緩的是丘陵。4.【答案】C【知識點】世界主要地形的分布【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結合題中信息可知,亞洲的地勢特點是中間高,四周低。七個大洲中,海拔最高的洲的南極洲,珠峰的高度是8844.48米,死海的海拔是-415米,它倆的相對高度是8844.48-(-415)=9259.48米。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亞洲,是七大洲中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一個洲。亞洲絕大部分地區位于北半球和東半球。 亞洲的地形以高原、山地為主,平均海拔高;地面起伏大,高低懸殊,中部高、四周低。5.【答案】C【知識點】世界主要地形的分布【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世界上最大的平原是亞馬孫平原,世界上最長的山脈是安第斯山脈。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安第斯山脈,屬于科迪勒拉山系,位于南美洲的西岸,從北到南全長8900余千米,是世界上最長的山脈。安第斯山脈從南美洲的南端到最北面的加勒比海岸綿亙約形成一道連續不斷的屏障。安第斯山脈將狹窄的西海岸地區同大陸的其余部分分開,是地球重要的地形特征之一,它對山脈本身及其周圍地區的生存條件產生深刻的影響。6.【答案】D【知識點】地形的種類和特點【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山脈海拔一般超過500米,被稱為“大地的骨架”;高原地形是邊緣陡峻,內部平坦開闊;中間低,四周高的地形是盆地;平原的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地形平坦開闊。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人們通常把陸地地形分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種基本類型。丘陵海拔較低,地面有起伏,坡度和緩,相對高度一般不超過200米。平原海拔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地面平坦遼闊。山地海拔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坡度陡峻,溝谷較深。高原海拔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地面坦蕩,邊緣比較陡峻。盆地四周高中間低。一般海拔在200米~500米,起伏不大,坡度和緩的是丘陵。7.【答案】B【知識點】世界主要地形的分布【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 亞洲地形、地勢的特點是以山地高原為主,中間高四周低。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 亞洲地勢中部高,四周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雄踞亞洲中部,喜馬拉雅山脈等眾多高大的山脈,以帕米爾高原為中心向四周延伸.平原多分布在大陸周圍.許多平原土壤肥沃,農業發達,人口密集.8.【答案】B【知識點】地形的種類和特點【解析】【分析】根據圖中信息判斷,圖甲是高原,海拔在500米以上,地面平坦開闊或起伏較小的地形; 圖乙:海拔在500米以上,地面峰巒起伏、坡度陡峻; 海拔較高,地面有起伏且坡度較大的山地; 圖丁:周圍高,中間低,四周有山嶺環繞的盆地。 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人們通常把陸地地形分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種基本類型。丘陵海拔較低,地面有起伏,坡度和緩,相對高度一般不超過200米。平原海拔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地面平坦遼闊。山地海拔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坡度陡峻,溝谷較深。高原海拔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地面坦蕩,邊緣比較陡峻。盆地四周高中間低。一般海拔在200米~500米,起伏不大,坡度和緩的是丘陵。9.【答案】B【知識點】世界主要地形的分布【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剛果盆地分布在非洲,阿爾卑斯山脈分布在歐洲,青藏高原分布在亞洲,乞力馬扎羅山分布在非洲,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阿爾卑斯山脈位于歐洲中南部,覆蓋了意大利北部、法國東南部、瑞士、列支敦士登、奧地利、德國南部及斯洛文尼亞。阿爾卑斯山脈自亞熱帶地中海海岸法國的尼斯附近向北延伸至日內瓦湖,然后再向東北伸展至多瑙河上的維也納。10.【答案】A【知識點】世界主要地形的分布【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亞洲河流流向特征的有關知識。亞洲地勢中間高,四周低,所以亞洲河流流向由中間流向四周,呈放射狀分布,所以A符合題意;BCD不符合題意。故選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亞洲河流流向特征的識記,對地圖的分析理解能力。11.【答案】B【知識點】世界主要地形的分布【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世界主要地形區分布的有關知識。剛果盆地位于非洲,所以A不符合題意;阿爾卑斯山脈位于歐洲,所以B符合題意;青藏高原位于亞洲,所以C不符合題意;安第斯山脈位于南美洲,所以D不符合題意。故選B。【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世界主要地形區分布的識記。12.【答案】B【知識點】地形的種類和特點【解析】【分析】地表平坦或起伏較小的地形是平原,A錯誤;海拔在500m以上,地面峰巒起伏,坡度陡峻的是山地地形,B正確;地面有起伏,但海拔較高,邊緣陡峭的是高原,C錯誤;亞洲地勢中部高,四周低,導致河流呈放射狀分布,D錯誤。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較小,結合各自基本地形的特征即可做出判斷。13.【答案】C【知識點】地形的種類和特點;世界主要地形的分布【解析】【分析】本題主要考查我國主要山脈和地形區的相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讀圖可知,圖中①為東北平原,②為四川盆地,③為長江中下游平原,④為塔里木盆地。C項,③平原,即長江中下游平原為亞熱帶季風氣候,盛產稻米,河網密布,漁業發達,但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嚴重的地區之一。故C項敘述正確,符合題意。A項,北京中關村位于華北平原上。故A項敘述錯誤,A不符合題意。B項,我國最大的盆地是塔里木盆地。故B項敘述錯誤,B不符合題意。D項,青藏鐵路穿過的盆地為柴達木盆地。故D項敘述錯誤,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考查我國主要山脈和地形區的內容,在地理范疇中,分析題干中的圖片,結合教材和圖片對地理形勢加以分析。14.【答案】A【知識點】地形的種類和特點【解析】【分析】A、平原一般海拔在200米以下,世界上最大的平緣石亞馬孫平原,表述正確;B、世界上最大的高原是巴西高原,青藏高原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高原,B錯誤;C、五種基本地形類型中海拔最低的是平原,C錯誤;D、世界上最長的山脈是位于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脈,D錯誤;【點評】需掌握五種基本地形的特點。1、山地 海拔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地面峰巒起伏,坡度陡峻,;2、平原 海拔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地面平坦或起伏較小,常用“一望無際”形容.3、高原:海拔高度一般在1000米以上,面積廣大,地形開闊,周邊以明顯的陡坡為界,比較完整的大面積隆起地區稱為高原.4、盆地:顧名思義,就像一個放在地上的大盆子,所以,人們就把四周高(山地或高原)、中部低(平原或丘陵)的盆狀地形稱為盆地.5、丘陵:一般海拔在200米以上,500米以下,相對高度一般不超過200米,起伏不大,坡度較緩,由連綿不斷的低矮山丘組成的地形。15.【答案】D【知識點】地形的種類和特點【解析】【分析】 地表各種高低起伏的形態,總稱為地形。為了區別,人們根據高度和形態特征的差別,將陸地地形分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五種基本類型。 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地形類型有5種:1 平原:地面平坦,海拔較低,一般在200米以 下;2 高原:海拔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地面坦坦蕩,邊緣陡峻;3 山地:海拔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峰巒起伏,坡度陡峻;4 丘陵:地面起伏,海拔不高,坡度和緩相對高度一般不超過200米;5 盆地:周圍高,中間低,沒海拔要求.16.【答案】(1)喜馬拉雅山脈;阿爾卑斯山脈;安第斯山脈;落基山脈(2)青藏高原;亞馬孫平原;撒哈拉沙漠(3)特點:類型多樣,以山地、高原為主;地面起伏大;地勢中間高、四周低。影響:亞洲河流由中部向四周呈放射狀分布。【知識點】世界主要地形的分布【解析】【分析】(1)讀圖可知,A是喜馬拉雅山脈,B是阿爾卑斯山脈,C是安第斯山脈,D是落基山山脈。(2)讀圖可知,E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F是世界上最大的平原,亞馬孫平原;G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3)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亞洲的地形特點是: 類型多樣,以山地、高原為主;地面起伏大;地勢中間高、四周低。影響: 亞洲河流由中部向四周呈放射狀分布。【點評】亞洲地勢起伏很大,中部高,四圍低。平均海拔約950米,是除南極洲外世界上地勢最高的一洲。 亞洲的河流多發源于中部,也導致河流呈放射狀發展。17.【答案】(1)山頂;山脊;山谷;鞍部;陡崖(2)200(3)B;此處等高線稀疏,表示坡度平緩(4)M【知識點】地形的種類和特點【解析】【分析】第(1)題,根據圖中等高線的分布特點可知,A處等高線閉合,數值從中間向四周逐漸降低,用“ ”表示,為山頂;B處等高線的彎曲部分向海拔低處凸出,為山脊;C處等高線的彎曲部分向海拔高處凸出,為山谷;D處位于兩個山頂之間相對低洼的部分,為鞍部;E處有幾條海拔不同的等高線重疊相交,為陡崖。第(2)題,H點所在的等高線是400米,G點處在200米等高線上,二者相對高度是200米。第(3)題,沿B處虛線的等高線稀疏,說明坡度平緩,易攀登。第(4)題,根據等高線地形圖中數據變化規律,A、M兩點海拔高,是山頂,且M處多了一條等高線,海拔比A處高出約100米。在做此題時要認真結合所學知識來解答,并搞清楚在各個半球海洋和陸地面積的比較情況。【點評】此題主要考查的是海陸面積比例、分布的知識,在做此題時要注意緊緊結合所學知識,細心對每個選項進行分析。18.【答案】(1)山谷;陡崖;山頂;鞍部(2)B(3)C(4)自西向東(5)B【知識點】地形的種類和特點【解析】【分析】(1)上圖中字母所代表的地形部位名稱:A山谷,等高線向高處,B陡崖,等高線重疊,E山頂,等高線呈閉合且中心為高地,F鞍部,位于兩山頂之間;(2)圖中A、B兩處,適合攀巖的是B陡崖處;(3)圖中C、D兩山坡更適合修建梯田的是C坡,等高線稀疏,坡度小;(4)①河段小河的流向大致為自西向東;(5)圖中甲處的地形類型是盆地,中間低四周高。【點評】本題還可以考查比例尺的計算、大小比較、與范圍、內容之間的關系。19.【答案】(1)①④;青藏高原;準噶爾盆地(2)太行山;華北(3)塔里木河;黃土;溝壑縱橫【知識點】地形的種類和特點【解析】【分析】(1)從圖中山脈看出,①是昆侖山,②是天山,③是秦嶺,④是太行山,其中昆侖山是我國地勢第一、二級階梯分界線之一,太行山是我國地勢第二、三級階梯分界線之一;昆侖山以南是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海拔高,被稱為“世界屋脊”;天山以北是準噶爾盆地;(2)太行山以東是華北平原,以西是黃土高原;(3)塔里木盆地是我國面積最大的盆地,該盆地內有我國最大的內流河塔里木河;太行山以西的甲是黃土高原,土質疏松,植被破壞嚴重,一遇暴雨,水土流失嚴重,形成的地表景觀是溝壑縱橫.故答案為:(1)①④;青藏高原;準噶爾盆地;(2)太行山;華北;(3)塔里木河;黃土; 溝壑縱橫.【點評】我國是一個多山的國家,山脈縱橫交錯,構成地形的骨架,高原、平原、盆地、丘陵鑲嵌其中.1 / 1七年級上學期人文地理期中復習專題:07 多樣的地形一、單選題1.(2020九下·臺州開學考)讀圖,回答問題。圖中①②③④四處的地形類型依次是( )A.①山地 ②高原 ③丘陵 ④盆地B.①高原 ②山地 ③丘陵 ④平原C.①山地 ②盆地 ③平原 ④丘陵D.①高原 ②丘陵 ③盆地 ④平原【答案】B【知識點】地形的種類和特點【解析】【分析】從圖中看出,①處海拔在500米以上,地面起伏較小,為高原地形;②處海拔在500米以上,地勢崎嶇,為山地地形;③處海拔在500以下,坡度和緩,為丘陵地形;④處海拔在200米以下,地勢平坦,為平原地形。ACD三項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B項①高原 ②山地 ③丘陵 ④平原依次是圖中①②③④四處的地形類型,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陸地地形的特點,讀圖解答即可。陸地地表形態主要有山地、高原、平原、盆地和丘陵五種基本形態。2.(2019七上·義烏期中)下列四幅圖中,屬于高原地形的是( )A. B. C. D.【答案】C【知識點】地形的種類和特點【解析】【分析】據圖分析可知,A是山區,B是平原,C是高原,D是丘陵。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人們通常把陸地地形分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種基本類型。丘陵海拔較低,地面有起伏,坡度和緩,相對高度一般不超過200米。平原海拔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地面平坦遼闊。山地海拔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坡度陡峻,溝谷較深。高原海拔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地面坦蕩,邊緣比較陡峻。盆地四周高中間低。一般海拔在200米~500米,起伏不大,坡度和緩的是丘陵。3.(2019七上·浙江期中)下列對地形特征的敘述,正確的是( )A.丘陵起伏不大,邊緣陡峭 B.地面廣闊平坦的一定是平原C.盆地中間高四周低 D.峰巒起伏,坡度大的是山地【答案】D【知識點】地形的種類和特點【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高原內部起伏不大,邊緣陡峭;地面平坦廣闊的可能是平原,也可能是高原;盆地地形是中間低,四周高;峰巒起伏,坡度大的是山地;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人們通常把陸地地形分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種基本類型。丘陵海拔較低,地面有起伏,坡度和緩,相對高度一般不超過200米。平原海拔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地面平坦遼闊。山地海拔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坡度陡峻,溝谷較深。高原海拔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地面坦蕩,邊緣比較陡峻。盆地四周高中間低。一般海拔在200米~500米,起伏不大,坡度和緩的是丘陵。4.(2019七上·杭州期中)讀亞洲大陸沿30°N所作的地形剖面圖,有關亞洲地形及其特征的敘述,正確的是( )A.亞洲是海拔最高的大洲B.亞洲地面起伏和緩,以高原山地為主C.亞洲地勢中部高,四周低D.珠峰和死海的相對高度為8429.48米【答案】C【知識點】世界主要地形的分布【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結合題中信息可知,亞洲的地勢特點是中間高,四周低。七個大洲中,海拔最高的洲的南極洲,珠峰的高度是8844.48米,死海的海拔是-415米,它倆的相對高度是8844.48-(-415)=9259.48米。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亞洲,是七大洲中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一個洲。亞洲絕大部分地區位于北半球和東半球。 亞洲的地形以高原、山地為主,平均海拔高;地面起伏大,高低懸殊,中部高、四周低。5.(2019七上·衢州期中)世界上最大的平原和最長的山脈分別是( )A.西西伯利亞平原和喜馬拉雅山脈B.亞馬孫平原和落基山脈C.亞馬孫平原和安第斯山脈D.東歐平原和阿爾卑斯山脈【答案】C【知識點】世界主要地形的分布【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世界上最大的平原是亞馬孫平原,世界上最長的山脈是安第斯山脈。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安第斯山脈,屬于科迪勒拉山系,位于南美洲的西岸,從北到南全長8900余千米,是世界上最長的山脈。安第斯山脈從南美洲的南端到最北面的加勒比海岸綿亙約形成一道連續不斷的屏障。安第斯山脈將狹窄的西海岸地區同大陸的其余部分分開,是地球重要的地形特征之一,它對山脈本身及其周圍地區的生存條件產生深刻的影響。6.(2019七上·蒼南期中)下列有關地表形態特征的描述,正確的是( )A.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地面峰巒起伏,被稱為“大地的骨架”的是山地地形B.地面有起伏,但海拔較低,坡度和緩的是高原地形C.周圍低,中間高,四周有山嶺環繞的是盆地地形D.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地面平坦人口集中分布的是平原地形【答案】D【知識點】地形的種類和特點【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山脈海拔一般超過500米,被稱為“大地的骨架”;高原地形是邊緣陡峻,內部平坦開闊;中間低,四周高的地形是盆地;平原的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地形平坦開闊。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人們通常把陸地地形分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種基本類型。丘陵海拔較低,地面有起伏,坡度和緩,相對高度一般不超過200米。平原海拔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地面平坦遼闊。山地海拔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坡度陡峻,溝谷較深。高原海拔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地面坦蕩,邊緣比較陡峻。盆地四周高中間低。一般海拔在200米~500米,起伏不大,坡度和緩的是丘陵。7.(2018七上·鎮海期末)亞洲地形、地勢的特點是( )A.平原丘陵為主,東高西低 B.山地高原為主,中間高四周低C.平原丘陵為主,中間低四周高 D.山地高原為主,西高東低【答案】B【知識點】世界主要地形的分布【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 亞洲地形、地勢的特點是以山地高原為主,中間高四周低。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 亞洲地勢中部高,四周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雄踞亞洲中部,喜馬拉雅山脈等眾多高大的山脈,以帕米爾高原為中心向四周延伸.平原多分布在大陸周圍.許多平原土壤肥沃,農業發達,人口密集.8.(2018七上·西湖期末)讀圖,判斷下列關于地表形態特征的敘述,正確的是( )A.圖甲:海拔在500米以下,地面平坦或起伏較小的地形B.圖乙:海拔在500米以上,地面峰巒起伏、坡度陡峻C.圖丙:海拔較低,地面有起伏且坡度和緩D.圖丁:周圍低,中間高,四周有山嶺環繞【答案】B【知識點】地形的種類和特點【解析】【分析】根據圖中信息判斷,圖甲是高原,海拔在500米以上,地面平坦開闊或起伏較小的地形; 圖乙:海拔在500米以上,地面峰巒起伏、坡度陡峻; 海拔較高,地面有起伏且坡度較大的山地; 圖丁:周圍高,中間低,四周有山嶺環繞的盆地。 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人們通常把陸地地形分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種基本類型。丘陵海拔較低,地面有起伏,坡度和緩,相對高度一般不超過200米。平原海拔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地面平坦遼闊。山地海拔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坡度陡峻,溝谷較深。高原海拔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地面坦蕩,邊緣比較陡峻。盆地四周高中間低。一般海拔在200米~500米,起伏不大,坡度和緩的是丘陵。9.(2018七上·義烏期末)下列地形區與分布大洲的組合,正確的是( )A.剛果盆地一一南美洲 B.阿爾卑斯山脈——歐洲C.青藏高原——北美洲 D.乞力馬扎羅山一一亞洲【答案】B【知識點】世界主要地形的分布【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剛果盆地分布在非洲,阿爾卑斯山脈分布在歐洲,青藏高原分布在亞洲,乞力馬扎羅山分布在非洲,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阿爾卑斯山脈位于歐洲中南部,覆蓋了意大利北部、法國東南部、瑞士、列支敦士登、奧地利、德國南部及斯洛文尼亞。阿爾卑斯山脈自亞熱帶地中海海岸法國的尼斯附近向北延伸至日內瓦湖,然后再向東北伸展至多瑙河上的維也納。10.(2018七上·溫嶺期中)下列各圖中能夠正確反映亞洲河流流向特征的是( )A. B.C. D.【答案】A【知識點】世界主要地形的分布【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亞洲河流流向特征的有關知識。亞洲地勢中間高,四周低,所以亞洲河流流向由中間流向四周,呈放射狀分布,所以A符合題意;BCD不符合題意。故選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亞洲河流流向特征的識記,對地圖的分析理解能力。11.(2018七上·柯橋期中)下列地形區與分布大洲的組合,正確的是( )A.剛果盆地—南美洲 B.阿爾卑斯山脈—歐洲C.青藏高原—北美洲 D.安第斯山脈—亞洲【答案】B【知識點】世界主要地形的分布【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世界主要地形區分布的有關知識。剛果盆地位于非洲,所以A不符合題意;阿爾卑斯山脈位于歐洲,所以B符合題意;青藏高原位于亞洲,所以C不符合題意;安第斯山脈位于南美洲,所以D不符合題意。故選B。【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世界主要地形區分布的識記。12.(2018七上·柯橋月考)下列關于地形特征的敘述,正確的是( )A.地表平坦或起伏較小的地形是平原或丘陵B.海拔在500米以上,地面峰巒起伏,坡度陡峻的是山地C.地面有起伏,但海拔較低,坡度和緩 的地形是高原D.亞洲中部低、四周高,導致河流呈放射狀分布【答案】B【知識點】地形的種類和特點【解析】【分析】地表平坦或起伏較小的地形是平原,A錯誤;海拔在500m以上,地面峰巒起伏,坡度陡峻的是山地地形,B正確;地面有起伏,但海拔較高,邊緣陡峭的是高原,C錯誤;亞洲地勢中部高,四周低,導致河流呈放射狀分布,D錯誤。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較小,結合各自基本地形的特征即可做出判斷。13.(2018九下·金華月考)山脈是大地的骨架,關于圖中序號所代表的地形區,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我國的政治中心位于①平原B.②盆地是我國最大的盆地C.③高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嚴重的地區之一D.青藏鐵路穿過了④盆地【答案】C【知識點】地形的種類和特點;世界主要地形的分布【解析】【分析】本題主要考查我國主要山脈和地形區的相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讀圖可知,圖中①為東北平原,②為四川盆地,③為長江中下游平原,④為塔里木盆地。C項,③平原,即長江中下游平原為亞熱帶季風氣候,盛產稻米,河網密布,漁業發達,但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嚴重的地區之一。故C項敘述正確,符合題意。A項,北京中關村位于華北平原上。故A項敘述錯誤,A不符合題意。B項,我國最大的盆地是塔里木盆地。故B項敘述錯誤,B不符合題意。D項,青藏鐵路穿過的盆地為柴達木盆地。故D項敘述錯誤,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考查我國主要山脈和地形區的內容,在地理范疇中,分析題干中的圖片,結合教材和圖片對地理形勢加以分析。14.(2017七上·泰順月考)某興趣小組在學習了地形相關知識之后,制作了以下知識卡片,其中表述正確的一項是( )A. B.C. D.【答案】A【知識點】地形的種類和特點【解析】【分析】A、平原一般海拔在200米以下,世界上最大的平緣石亞馬孫平原,表述正確;B、世界上最大的高原是巴西高原,青藏高原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高原,B錯誤;C、五種基本地形類型中海拔最低的是平原,C錯誤;D、世界上最長的山脈是位于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脈,D錯誤;【點評】需掌握五種基本地形的特點。1、山地 海拔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地面峰巒起伏,坡度陡峻,;2、平原 海拔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地面平坦或起伏較小,常用“一望無際”形容.3、高原:海拔高度一般在1000米以上,面積廣大,地形開闊,周邊以明顯的陡坡為界,比較完整的大面積隆起地區稱為高原.4、盆地:顧名思義,就像一個放在地上的大盆子,所以,人們就把四周高(山地或高原)、中部低(平原或丘陵)的盆狀地形稱為盆地.5、丘陵:一般海拔在200米以上,500米以下,相對高度一般不超過200米,起伏不大,坡度較緩,由連綿不斷的低矮山丘組成的地形。15.(2017七上·常山月考)人們通常把陸地地形分為五種,即( )A.平原、高原、山地、沙漠、盆地B.沼澤、高原、山地、上坡、冰原C.沼澤、高原、山地、沙漠、盆地D.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答案】D【知識點】地形的種類和特點【解析】【分析】 地表各種高低起伏的形態,總稱為地形。為了區別,人們根據高度和形態特征的差別,將陸地地形分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五種基本類型。 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地形類型有5種:1 平原:地面平坦,海拔較低,一般在200米以 下;2 高原:海拔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地面坦坦蕩,邊緣陡峻;3 山地:海拔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峰巒起伏,坡度陡峻;4 丘陵:地面起伏,海拔不高,坡度和緩相對高度一般不超過200米;5 盆地:周圍高,中間低,沒海拔要求.二、綜合題16.觀察下圖,回答問題。(1)寫出圖中山脈的名稱。A ;B ;C ;D (2)E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 ;F是世界上最大的平原: ;G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 。(3)亞洲的地形有何特點?亞洲地形對河流有何影響?【答案】(1)喜馬拉雅山脈;阿爾卑斯山脈;安第斯山脈;落基山脈(2)青藏高原;亞馬孫平原;撒哈拉沙漠(3)特點:類型多樣,以山地、高原為主;地面起伏大;地勢中間高、四周低。影響:亞洲河流由中部向四周呈放射狀分布。【知識點】世界主要地形的分布【解析】【分析】(1)讀圖可知,A是喜馬拉雅山脈,B是阿爾卑斯山脈,C是安第斯山脈,D是落基山山脈。(2)讀圖可知,E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F是世界上最大的平原,亞馬孫平原;G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3)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亞洲的地形特點是: 類型多樣,以山地、高原為主;地面起伏大;地勢中間高、四周低。影響: 亞洲河流由中部向四周呈放射狀分布。【點評】亞洲地勢起伏很大,中部高,四圍低。平均海拔約950米,是除南極洲外世界上地勢最高的一洲。 亞洲的河流多發源于中部,也導致河流呈放射狀發展。17.讀下圖,完成下列問題。(1)寫出字母所代表的地形名稱。A ,B ,C ,D ,E 。(2)H點與G點的相對高度是 米。(3)沿B虛線和C虛線登山,較容易的是 ,其原因是 。(4)山頂M與A,較高的是 。【答案】(1)山頂;山脊;山谷;鞍部;陡崖(2)200(3)B;此處等高線稀疏,表示坡度平緩(4)M【知識點】地形的種類和特點【解析】【分析】第(1)題,根據圖中等高線的分布特點可知,A處等高線閉合,數值從中間向四周逐漸降低,用“ ”表示,為山頂;B處等高線的彎曲部分向海拔低處凸出,為山脊;C處等高線的彎曲部分向海拔高處凸出,為山谷;D處位于兩個山頂之間相對低洼的部分,為鞍部;E處有幾條海拔不同的等高線重疊相交,為陡崖。第(2)題,H點所在的等高線是400米,G點處在200米等高線上,二者相對高度是200米。第(3)題,沿B處虛線的等高線稀疏,說明坡度平緩,易攀登。第(4)題,根據等高線地形圖中數據變化規律,A、M兩點海拔高,是山頂,且M處多了一條等高線,海拔比A處高出約100米。在做此題時要認真結合所學知識來解答,并搞清楚在各個半球海洋和陸地面積的比較情況。【點評】此題主要考查的是海陸面積比例、分布的知識,在做此題時要注意緊緊結合所學知識,細心對每個選項進行分析。18.讀等高線地形圖,回答問題。(1)寫出上圖中字母所代表的地形部位名稱:A 、B 、E 、F 。(2)圖中A,B兩處,適合攀巖的是 處。(3)圖中C,D兩山坡更適合修建梯田的是 坡。(4)①河段小河的流向大致為 。(5)圖中甲處的地形類型是________A.高原 B.盆地 C.山地 D.丘陵【答案】(1)山谷;陡崖;山頂;鞍部(2)B(3)C(4)自西向東(5)B【知識點】地形的種類和特點【解析】【分析】(1)上圖中字母所代表的地形部位名稱:A山谷,等高線向高處,B陡崖,等高線重疊,E山頂,等高線呈閉合且中心為高地,F鞍部,位于兩山頂之間;(2)圖中A、B兩處,適合攀巖的是B陡崖處;(3)圖中C、D兩山坡更適合修建梯田的是C坡,等高線稀疏,坡度小;(4)①河段小河的流向大致為自西向東;(5)圖中甲處的地形類型是盆地,中間低四周高。【點評】本題還可以考查比例尺的計算、大小比較、與范圍、內容之間的關系。19.讀中國地形局部圖,回答間題.(1)圖中山脈①②③④位于階梯分界線上的是 (填數碼代號),①山脈南側地形區是 ,被稱為“世界屋脊“;②山脈北側地形區是 .(2)④山脈是 ,其東側為 平原.(3)圖中塔里木盆地中分布有我國最大的內流河 ;甲地形區是 高原,由于長期的水土流失,地表形成了“ ”特點.【答案】(1)①④;青藏高原;準噶爾盆地(2)太行山;華北(3)塔里木河;黃土;溝壑縱橫【知識點】地形的種類和特點【解析】【分析】(1)從圖中山脈看出,①是昆侖山,②是天山,③是秦嶺,④是太行山,其中昆侖山是我國地勢第一、二級階梯分界線之一,太行山是我國地勢第二、三級階梯分界線之一;昆侖山以南是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海拔高,被稱為“世界屋脊”;天山以北是準噶爾盆地;(2)太行山以東是華北平原,以西是黃土高原;(3)塔里木盆地是我國面積最大的盆地,該盆地內有我國最大的內流河塔里木河;太行山以西的甲是黃土高原,土質疏松,植被破壞嚴重,一遇暴雨,水土流失嚴重,形成的地表景觀是溝壑縱橫.故答案為:(1)①④;青藏高原;準噶爾盆地;(2)太行山;華北;(3)塔里木河;黃土; 溝壑縱橫.【點評】我國是一個多山的國家,山脈縱橫交錯,構成地形的骨架,高原、平原、盆地、丘陵鑲嵌其中.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七年級上學期人文地理期中復習專題:07 多樣的地形(學生版).docx 七年級上學期人文地理期中復習專題:07 多樣的地形(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