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自己動手做浮雕教學內容簡析 浮雕是介于圓雕和繪畫之間,是雕塑藝術的一種表現形式。浮雕附在平底板上,由凹凸起伏和高低層次的變化,受光面的明暗對比表現出立體感和空間感。浮雕的材料一般為石膏、陶土、金屬、木、石。學生學情分析 本課考慮到了學生年齡小,手腕肌肉群還在發育的階段,為了保證成功,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信心,選用較軟的泥板、肥皂等材料來創作。題材廣泛,可以是動物、植物、也可以是人物。初次浮雕創作,提醒學生不要進行大場面的構思創作。教學目標 1.了解浮雕的歷史和藝術特色,體驗浮雕材料的特性。2.學會用簡單的工具掌握一些雕刻手段和技法,成功得雕刻出一件浮雕作品。3.培養學生親近自然、熱愛生活。教學重、難點 雕刻出一件植物、動物或人物的浮雕作品,并且創造有序的教學組織。教具學具及多媒體應用 教具準備:優秀浮雕作品圖片、浮雕范作、肥皂、小竹片、刻刀。學具準備:肥皂、小竹片、刻刀。 課 時 2課時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一、設問導入。師:你見過雕塑作品嗎?什么是雕塑?二、欣賞雕塑圖片教師講述古代雕塑:指明清以前的雕塑,形式有宗教雕塑、建筑雕塑、陵墓雕塑、民間雕塑、宮廷雕塑等。教師講述現代雕塑:以工業文明為標志。三、認識雕塑作品師:你見過雕塑作品中有哪些形式的 ?教師講授雕塑作品形式的分類:圓雕:獨立的、有三維空間的、可多角度欣賞并觸摸的雕塑。浮雕:依附于平面之上的有凹凸起伏形象的雕塑。透雕:具有前后通透空間效果的雕塑。四、體驗雕刻材料 (1)、認識雕塑作品一般使用的材料和工具。(強調安全問題) (2)、在學習階段可以用什么材料替代。五、教授表現方法 構思:確定主題(植物、動物、人) 起稿設計:畫草圖 落稿:把草圖畫到材料上 雕刻:雕出大型,后作細部雕刻六、學生大膽創造表現作業要求:(1)、畫草圖—起稿—雕刻(2)、教師巡堂指導,并注意學生使用工具材料的安全情況。七、作品展示(1)、全班進行觀摩(2)、評出你最喜歡的作品 交流欣賞,說一說舉例說明交流欣賞,說出自己的看法。了解雕塑的種類。認識雕塑的一般工具材料。記錄方法的步驟。展示的作品,說一說你最喜歡的作品精彩之處。 板書設計 8.自己動手做浮雕課后反思 這節美術課《自己動手做浮雕》是用了悟學式教學法的手工制作課,我花了較長的時間來備課,課后的效果還是比較滿意的。下面就這節課的準備、備課、教學過程談談。 準備:小學手工制作教學對材料準備的依賴性很強,也就是說,手工制作教學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教師和學生準備的材料。如果沒有材料,手工課的教學就成了“無米之炊”。課前的準備工作是大量的,畢竟是一節手工課。1.“范作”――這節課,我先自己動手制作了幾幅作品:浮雕蝴蝶(泡沫)、五角星(白蘿卜)、房子(紅蘿卜)等 ,提前感受動手過程中會遇到的情況。作為美術老師,在學生動手前,自己所先動手做一做,體驗學生動手的全過程,便于備課時可以考慮周全會遇到的問題。在展示范作的時候起到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的作用,也可以無意間引導學生觀察到制作方法。2.圖片――圖片不光起到展示欣賞的作用,更是整節課中貫穿全課一條主線,在我這節課,圖片的作用真是很大,每個環節備課、教學過程的實施也可以借助于圖片。所以,在備課時,我先是確立了這節課基本過程,然后就進行圖片的制作,可以說,我是先確定圖片后定教案。圖片不斷完善的過程也是教案修改的過程,教案的修改依賴了圖片。3.教學――學生完成工藝作品制作的整個過程中,教會學生一些基本的制作技巧。除了這些,還有比制作更重要的內容,那就是超越作品的人的因素,即教師在指導學生的過程中,從開始設計到制作,以及完成作品以后的整個過程,都要引導學生以自己的熱情、個人的性格愛好等情感因素來賦予作品之中,而不要被制作技巧牽著鼻子走。有些比較困難的制作技巧可以不用或“繞過”,讓學生有更多的時間表達自己的想法,體會材料與作品的關系,從而更深入地理解作品,讓材料發揮超越材料自身的作用。本節課上,學生用紅蘿卜制作花朵時,我要求學生充分發揮想象,超越花朵本身形象的限制,按自己的喜好進行制作,裝飾。學生制作時,運用課上所學,制作的花朵形象各異,五彩斑斕。除了花朵,同學們真正的發揮了小組合作的精神,構思時求異,討論,交流匯集大家的意見,作品內容得到了豐富,如:蝴蝶、小女孩、小熊、星星......他們完全擺脫了材料的束縛,大膽創新,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得以了真正的“超越”。 由于個人原因,致使這節課有點遺憾。在認知雕塑的環節(感知)中,我個人為了讓學生了解更多有關于雕塑的知識,花費了過多的時間,使得后面學生動手環節預定12分鐘左右,結果才有5分鐘給學生,學生動手制作(感恩)時間嚴重不夠,學生大多數完成不了簡單的浮雕制作,使得整節課延時。在新課程教學中,這是不被允許的。為此,課后我動了一些腦筋,思考自己在“認知”環節中可以取舍的過程,為以后再教同類型的課做準備。總之,在上這次悟學式教學法教研課的過程中,我擁有不少的體驗,是平時的教學活動無法達到的。付出總有回報,通過這次悟學式教學法教研課,我的教學工作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得到了真正的“超越”。 教案設計說明:學科教案設計應體現以下幾個方面:1.創設情境,引出課題;2.活用教法,探究新知;3.抓好“雙基”,點撥深化;4.激發興趣,拓展延伸;5.適當練習,鞏固知識。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