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捉迷藏》教學反思:近來看了網上一位音樂教師對《捉迷藏》一課的教學案例,想法頗多。該老師的教學理念先進,試圖通過現代化媒體教學手段呈現美,讓學生體驗美,感受美,從而使他們在輕松的狀態下自然地表現美,創造美。本意是以“讓孩子玩音樂”的理念為依托,盡力創造和諧寬松的課堂教學氛圍,使學生在玩的需要過程中逐步深入,走向玩味??上?,這玩味,并不是學生真正想玩音樂的,而大多數是音樂在玩學生。現象一:老師制作設計了一段精美的多媒體課件,以導入新課。按四季的變化,循序漸進地欣賞(播放)音樂。請看教學流程:1、出示春景圖,問春天你為什么喜歡?(生答)師彈奏了一段《春天在哪里》的前奏后,學生齊唱。2、出示夏景圖,問夏天你為什么喜歡?(生答)師出示兩孩子捉泥鰍的圖,播放《捉泥鰍》。3、秋天是個怎樣的季節?(豐收季節)師播放《豐收之歌》。4、冬天你喜歡什么?(生答)演示《雪花飛舞》的畫面和播放音樂。從整個流程來看,完全是老師牽著學生的鼻子走,哪有半點學生玩音樂的感受。唯一可玩的,是在老師提醒下:聽著音樂,閉眼想想,雪花會怎樣飛?看看,屏幕上的雪花是怎樣飛的,想不想學一學。學生當然說想。于是就在狹小的教室中,站起來,半張著手臂,舞動了幾下,應付了事。透析:學生的經驗、積累、情感體驗也是寶貴的課程資源。只有當學生調動自身的原有積累,與新知識打通時,他才具學習的情趣。教師不能從自己的理解出發,無視學生的獨特感受,限制了學生的想象空間,壓抑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對策:如果讓學生根據自身的體驗,說說自己一年四季中最喜歡哪個季節,談談自己的真切感受,用自己喜歡的形式表達出來,豈不更好!這時,他們可以唱歌,可以跳舞,可以吟詩,可以表演。現象二:老師教唱完歌曲《捉迷藏》后,讓學生根據四季的特點,創編歌詞。原來的歌詞是:“春天藏在花叢中,夏天躲到草帽下,秋天鉆入谷堆堆,冬天縮進棉褂褂。”這段歌詞運用擬人手法,以孩子的眼光看世界,充滿童真童趣。而老師為了及時完成教學任務,不浪費時間,一共只發了四張紙,讓大家分組創編。創編結果如下:春天我們去賞花,夏天游泳多快樂,秋天糧食大豐收,冬天我們打雪仗。學生創編的歌詞,成人味十足,缺乏個性化。沒有真正地表達出自己對四季的真情。透析:主要原因是沒有為學生創設創編的空間,留足創編的時間,激發出學生創編的情趣。正因為學生缺乏創作時空,教師僅僅是把它當作教學任務來完成。從而造成了“曇花一現”,“蜻蜓點水”的現象。對策:教師在開發課程時,不能從抽象的問題出發,而應密切聯系學生的生活世界,順應學生的生活生態,以兒童日常生活中的各種豐富多彩的經驗為藍本來設計課程,構建生活的課堂。可讓學生說說“春、夏、秋、冬除了藏在歌曲里的這些地方,還會藏在哪兒呢?”。根據自己的喜好和理解進行創編。使創編帶有強烈的個體體驗和感受,凝結童趣,張揚童真。現象三:師:我們來看看,四季藏在哪里呢?師一一課件出示四季圖。一是春景圖,讓學生上前點擊花叢。點中即念出一句快板:“春天藏在花叢中”。然后依次點出“夏天躲到草帽下,秋天鉆入谷堆堆,冬天縮進棉褂褂。”然后教師就讓學生念快板。透析:老師為了讓學生掌握三拍子的節奏,就采用快板引入。按理這也未嘗不可。但是,這要看學生是否有興趣,是否樂于參與??彀逡仓皇枪澴嘤柧毜摹肮展鳌?,學會“走路”后應及時丟開。如果教師讓學生把創編出來的歌詞也要用快板念出,在唱歌之前也先念上一段快板,使歌曲的學習顯得不倫不類。既分散了學生的關注點,又人為增加了學習歌曲的難度,減弱了學生學習的情趣。如果只從自己的喜愛出發,閉門造車,全力打造。那只會“剃頭擔子一頭熱”。對策:對于歌曲節奏的處理,應讓學生全方位地感知,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去感知。而不是單調機械地操練。可讓學生在反復聆聽的基礎上,辨聽節奏。通過自聽自悟,在不知不覺中感知節奏。因為節奏畢竟是歌曲的骨架,而不是全部。針對以上的問題,我根據自己對教材的理解,重新設計了這堂課,并將它作為我本學期的研究課內容。本教學設計以“主體、創新”為主題,面向全體學生,以學生發展為主,培養學生能力為重點,提高素質為宗旨。首先,迎合兒童“好奇”的特點,利用多媒體教學,給學生豐富、直觀的畫面,一方面激起學生的學習熱情,另一方面也解決了學習中的難點。其次,針對兒童“好勝”的特點,利用游戲競賽活動,讓學生在游戲中感受音樂,并培養良好的合作意識和在群體中的協調能力。最后,根據兒童“好動”的特點,創設情景教學,讓學生自主參與學習,不僅復習鞏固所學內容,同時也啟發了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整堂音樂課的設計,根據新的音樂課程標準,本著把“突出審美,深化歌曲主題”這根主線貫穿教學過程的始終。無論從課的外部模式還是內部結構都力求能體現新的教學思想,每個環節設計都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與創新精神,突出了“學生主體,教師主導”的作用,在生動有趣的氛圍中學習音樂,感受音樂,表現音樂。不足之處在于在教學時間的分配上應在學生對歌曲的處理的環節多花些時間,這是我以后要注意的。教學是不完美的藝術,在今后的教學教研中我將不斷探索,追求完美。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