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八年級下冊生物復習提綱第五單元 生命的演化 第一章生命的起源和進化 第一節 生命的起源原始生命起源于海洋。第二節 生物進化的證據 1、生物進化的證據: 化石證據、解剖學證據、分子生物學證據。 2、研究生物進化的最直接的證據:化石 3、化石在地層中的分布有什么特點:越是古老的地層發掘的生物化石結構越簡單,越是晚期地層發掘的生物化石結構越復雜。4、解剖學證據:同源器官,具有同源器官的生物都是由共同的祖先進化而來。 第三節 生物進化的歷程 1、生物進化的總體趨勢:由簡單到復雜、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陸生 2、生物進化大致歷程圖:(1)植物進化的歷程(2)動物進化的歷程第四節 生物進化的原因 1、 達爾文于1859年出版了《物種起源》,該書提出了以自然選擇為基礎的生物進化論。2、 自然選擇學說 (1)自然選擇:在生存斗爭中,適者生存、不適者被淘汰的過程叫做自然選擇。 (2)自然選擇的內容是: ①遺傳和變異 ②過度繁殖 ③生存斗爭 ④適者生存 (3)自然選擇的結果:產生了與環境相適應的生物新類型。3、人工選擇:在生產和生活實踐中,人們根據自己的需求和愛好,不斷選擇和培育生物新品種的過程。 4、生物進化的根本原因:變異第二章 人類的起源和進化1、黑猩猩、大猩猩、猩猩和長臂猿與人類有很多相似的地方,統稱為類人猿。2、人類和類人猿都是由古猿進化而來。3、人類進化的歷程: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4、人類區別于其他動物的重要特點:制造工具和學會用火5、世界上各個地方的人都屬于同一個物種——智人種第六單元 生物與環境 第一章生物與環境的相互作用環境因素能夠影響生物的生活;生物能夠適應一定的環境,并能影響和改變環境。生物與環境形成了統一的整體。第一節 環境對生物的作用環境因素: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如:“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陽光、水分、土壤和草都是影響豆苗生活的環境因素,其中陽光、水分、土壤屬于非生物因素,草屬于生物因素,草和豆苗屬于競爭關系。1.非生物因素包括:陽光、溫度、空氣、水分、土壤等; 2生物因素主要是指:生物和生物之間的相互作用,包括同種生物之間和不同種生物之間的相互作用。同種生物之間的和關系:斗爭、互助不同種生物之間關系:競爭、捕食、寄生、共生 舉例:(1)老鷹和蛇的關系:競爭和捕食。老鷹捕食蛇,為捕食關系,但同時老鷹和蛇會捕食鼠,為競爭關系。(2)根瘤菌和豆科植物:共生第二節 生物對環境的作用: 1、生物能適應一定的環境,并能改變和影響環境 生物對環境的適應 白鼬春夏季皮毛呈棕色或褐色,冬天呈白色;駱駝刺地下根比地上部分長很多;寒冷海域中的海豹,胸部皮下脂肪厚;仙人掌葉特化成刺生物對環境的影響 蚯蚓改良土壤中活動;沙地植物防風固沙;地衣加速巖石風化第二章 生態系統 #第一節 生態系統的組成 1、生態系統:在一定地域內,生物與環境 形成的統一整體叫做生態系統。 2、最大的生態系統:生物圈 ,它包括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及其環境 。 3、生態系統的組成成分: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生態系統組成 作用非生物成分 陽光、空氣、水分、土壤 為生物提供能量、營養和生存空間生物 成分 生產者 (最基本、最關鍵) 綠色植物(主要)、硝化細菌 通過光合作用將無機物制造成有機物,將光能轉化成化學能消費者 動物、寄生微生物 幫助植物傳粉受精和傳播種子分解者 腐生微生物、蚯蚓、禿鷲、蜣螂、蒼蠅 將動植物遺體內的有機物分解為無機物(水、二氧化碳、無機鹽),促進物質循環4、生態系統的各種成分之間是 相互聯系、相互依存的 #第二節 食物鏈和食物網 生態系統的營養結構:食物鏈和食物網。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就是沿著食物鏈和食物網進行的。2、在生態系統中,生物種類越豐富,個體數量越龐大,食物網就越復雜。3、食物鏈書寫規則:起點是生產者 (2)只包含生產者和消費者 (3)箭頭指向捕食者舉例:(1)草→兔→鷹(正確) (2)蟬→螳螂→黃雀(錯誤,起點必須是生產者)(3)4、生物富集:在生態系統中,一些有害物質可以通過食物鏈在生物體內不斷積累,使其濃度隨著消費者級別的升高而逐漸增加。 舉例:在草→兔→鷹當中,鷹體內有害物質濃度最高。#第三節 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 1、生態系統的主要功能: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2、營養級:食物鏈上的每一個環節叫做營養級。例:草→兔→鷹:草為第一營養(生產者),兔為第二營養級(初級消費者),鷹為第三營養級(次級消費者)3、 生態系統中能量的源頭:太陽能。 4、流入生態系統的總能量:生產者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陽能 5、 生態系統中的能量流動: (1)能量流動的過程: 起點:生產者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陽能 渠道:食物鏈、食物網 散失:能量最終通過呼吸作用以 熱能 形式散失 (2)能量流動的效率:10%~20% (3)能量流動的特點:單向流動、逐級遞減6、能量流動計算:(1)在草→兔→鷹這條食物鏈中,草有1000g能量,鷹至少獲得多少能量?算式:1000×10%×10%=10g在草→兔→鷹這條食物鏈中,鷹要增重10g,至少消耗草多少克?算式:10÷20%÷20%=250g7、 物質物質循環: ①途徑:在無機環境和生物體之間循環。 ②特點:循環流動、周而復始。8、生態系統中的物質循環:碳循環、氮循環、水循環9、碳參與碳循環的主要形式:二氧化碳 10、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就是沿著食物鏈和食物網進行的。第四節 生態系統的類型 1、生態系統分為自然生態系統和人工生態系統。自然生態系統分為水域生態系統和陸地生態系統。人工生態系統可分為農田、城市生態系統。2、 陸地上最復雜的、自我調節能力最強的生態系統:森林生態系統 3、綠色水庫、地球之肺——森林生態系統 地球之腎——濕地生態系統4、 農田生態系統的特點:人的作用非常關鍵,一旦人的作用消失,農田會退化 #第五節 生態系統的自我調節 1、生態系統的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之間能較長時間地保持一種動態的平衡。原因是生態系統具有自我調節能力。 2、一般地說,生態系統中和生物種類越多,營養級越復雜,自動調節能力就越大。反之,生態系統中的生物種類越少,營養級結構越簡單,自動調節能力就越小。 3、生態系統的自我調節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4、在一個相對穩定的生態系統中,生物數量變化曲線:如圖,在一個相對穩定的生態系統中,生物數量會在一定范圍內小浮動波動,處于動態平衡。5、如果大量捕殺狼,鹿群的數量變化是怎樣的?第二章 生物多樣性及保護 生物的多樣性包括 物種的多樣性、遺傳多樣性(基因的多樣性)、生態系統的多樣性物種的多樣性和生活環境的多樣性構成了生態系統的多樣性。 生物的多樣性的價值:直接使用價值、間接使用價值 、潛在使用價值生物多樣性面臨威脅的主要原因:棲息地的破壞和喪失生物多樣性的保護對策:就地保護、遷地保護、加強教育和法制管理就地保護是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根本途徑,其主要形式為建立自然保護區。第七單元 生物技術 第一章 生活中的生物技術第一節 發酵技術微生物 條件 過程 常見例子乳酸發酵 乳酸菌 (細菌、原核) 無氧、適宜的溫度 葡萄糖轉化為乳酸 做酸奶、做泡菜酒精發酵 酵母菌 (真菌、真核) 無氧、適宜的溫度 葡萄糖轉化為酒精同時產生二氧化碳 釀酒、做饅頭、面包第二節 食品貯存1、食品的腐敗原因:微生物的大量繁殖。 2、食品保鮮的一般方法:殺死微生物或抑制微生物的繁殖。方法 原理冷藏、冷凍 減弱呼吸作用,低溫抑制微生物生長繁殖。曬干 水分減少,減弱呼吸作用,抑制微生物生長繁殖腌制 鹽濃度增加導致微生物脫水死亡真空或無氧包裝 抑制需氧微生物的繁殖二氧化碳、氮氣填充 抑制需氧微生物的繁殖高溫加熱 殺死微生物第二章 現代生物技術 1、 基因工程的應用:(1)利用轉基因技術,定向地改良動植物品種。①將蘇云金芽孢桿菌中能夠產生殺蟲毒素的基因轉移到棉花體內,培育抗蟲棉;②將草魚生長激素基因轉入鯉魚體內,培育出的轉基因鯉魚生長速度更快。(2)藥物研制: 利用嵌入胰島素表達基因的“工程菌” 生產胰島素2、克隆屬于無性生殖。3、 克隆技術的應用:①快速培育具有優良品質的家畜品種;②拯救瀕危動物開辟了一條新途徑;③制造基因工程藥物。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