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堂教學教案課 題 第4課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 學 目 標 知識與能力:掌握唐朝和日本的關系、遣唐史和唐文化對日本產生的深遠影 響;鑒真和尚東渡日本的情況;唐玄奘西游取經等史實。 過程與方法:通過對隋唐時期我國同亞洲各國,特別是日本和天竺等國的友好往來情況的學習,啟發學生思考隋唐時期出現頻繁交往高潮的主要原因,和這種友好交往對歷史發展產生的重大影響,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1.通過對鑒真六次東渡、玄奘歷時18年的西游和歷時19年的譯經生涯中體現出的精神的了解,激發學生積極上進、自強不息的精神動力。2.通過對本課的學習,使學生更清楚地認識今天改革開放的偉大意義。教學重點 唐朝與日本的交往、唐朝與天竺的交往教學難點 隋唐時期對外交往頻繁的原因教學方法 講授法、讀書法、討論法、多媒體輔助教學教學手段 課件、觸控一體機 課型 新授教學環節 教學內容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一、導入新課 多媒體出示英國、日本、美國唐人街圖片。 師:圖中為什么外國人會將中國人稱為“唐人”?古代新羅、天竺、大食、波斯等國分別是指今天的哪些國家和地區?日本是中國的近鄰,兩國在經濟文化上早有密切關系。你知道隋唐時期兩國交往的史實嗎?你能舉出日本文化受中國文化影響的具體事例嗎? 板書:第4課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指導學生快速閱讀課文,結合本課導學案【自主學習】環節,完成自學。二、自主學習 指導學生快速閱讀課文,結合本課導學案【自主學習】環節,完成自學。 生:根據導學案,自主學習。三、合作探究 遣唐使 師:引導學生結合教材探究討論以下問題,老師給出總結。 1.什么是遣唐使? 2.遣唐使來中國的目的是什么? 3.概括派遣唐使對日本的影響。 師:補充說明,遣唐使還將中國的風俗習慣傳到日本等。 生:默讀并思考后回答。 派往唐朝的大使。 學習中國的先進文化。 他們把唐朝先進的制度、 天文歷法、文字、典籍、書法藝術、建筑技術等傳回日本,對日本社會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鑒真東渡(學生微課例視頻) 1、多媒體展示唐招提寺圖片。 2、師:講述鑒真東渡的故事。 思考: 鑒真東渡對日本產生怎樣的影響? 生:聽故事、讀課文思考問題并回答。 (他在日本傳授佛經,還傳播中國的醫藥、文學、書法、建筑、繪畫等,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貢獻)玄奘西行 (紀錄片播放) 師:指導學習本部分,并思考: 1、玄奘的歷史功績有哪些? 2、通過玄奘西行去天竺取經的經歷,我們應該學習他的什么精神? 生:小組討論并匯報討論結果。四、課堂小結 唐朝國家安定強盛、經濟文化繁榮,對各國產生了強大的吸引力。唐朝比較開放、寬容的對外政策給各國友好交流提供了機會。陸路和海路交通比過去發達,為中外相互往來創造了條件。 一個國家只有強盛才有輻射力和吸引力,才可能得到別人的尊重乃至仰慕。一個國家在確保主權獨立的前提下,只有對外開放,鼓勵交流,才會進步。各國各族均有所長,應多向他人學習。五、鞏固練習 師:布置練習內容 質量監測:選擇題 生:自行做答,集體訂正。板 書 設 計教 學 反 思本節課充分利用了現代科技手段的輔助教學功能,應用交互式電子白板和普羅米修斯軟件系統展示大量圖片視頻來加深學生的感性認識,加強了學生間學習的合作性,構建了以學生發展性學習和創造性學習為內涵的學習體系,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品質和主動發展的學習能力,給學生充分的思考空間。 本節課由于受時間的限制沒有開展學生較色扮演的分組討論,分析唐朝對外交往原因時可以增加適當討論,給學生更大的思維空間,再今后的教學活動中要以培養學生能力為原則,大膽嘗試不同的教學模式,創建魅力型歷史課堂,讓學生走出課堂,走進歷史,愛上求職。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