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農家樂》教學設計教材分析:本課是湘教版美術三年級下冊第十三課,屬于“造型·表現”學習領域。在收獲的季節,田野里麥穗金黃,院子里瓜果飄香,勤勞的人們和孩子們在分享勞動的快樂,享受著豐收的喜悅。本課安排了一個學習活動:畫出農忙時節豐收或播種的情景,注意勞動場景和人物動態的表現。在教學時,充分利用有代表性的圖片進行賞析,并結合學生的生活經歷,喚起他們對勞動的記憶,從而激發學生的創作欲望,表現出農家樂的生活情境。教學目標: 1、學生觀察了解、親身體驗農忙時播種或豐收的情形,能進行具體細致的描繪,畫出富有特色的情景?! ?br/>2、學生通過學習畫人物動態和表現勞動場景的方法,提高觀察能力和一定的人物動態表現能力?! ?br/>3、學生能體會勞動者的艱辛和快樂,發現勞動美,能尊重勞動者,珍惜來之不易的生活,熱愛生活?! ?br/>教學重難點:通過描繪勞動者的動態和勞動的場景?! ?br/>課前準備:課件、范畫、油畫棒、記號筆、鉛筆等。教學課時一課時教學過程一、組織教學二、歌曲導入: 播放歌曲《豐收》師:聽了剛才的歌曲,你的腦海中呈現了一幅怎樣的畫面? 談談你的感受。生:莊稼豐收 ,喜悅…師:今天,老師將帶同學們一起走進鄉村,用心去感受鄉村生活的 點滴,用五彩畫筆描繪出我們眼中的鄉村生活。三、板書課題——農家樂四、講授新課:1、快樂體驗師:同學們,你們去過農村或者田里面嗎?做過農活嗎?或者你們知道那些農活?誰來和大家分享一下?生:割麥子,掰玉米,釣魚,摘果子…師:看來大家知道的可真不少。那誰愿意給我們表演一下自己熟悉的做農活的動作。2、模仿表演教師將要表演的做農活的人物動態簡筆畫讓表演學生看后,學生表演做相應的動作,其他同學猜表演的內容。教師將表現不同人物動態的簡筆畫貼于黑板上。引導學生認真觀察真實的人物動態和簡筆畫人物動態的轉換,并讓學生用一句話概括出勞動場景及人物動態。教師板書:(人物刻畫:人物動態 人物表情)師:現在讓我們來請第一位同學的表演拿鋤頭,彎腰鋤地的動作。接下來,看看這些同學要給我們怎樣的驚喜(學生表演摘果子)。同學們,在繁忙的勞動場景中人們會有分工,有合作,共同完成這項勞動。下面老師想請同學們分角色表演蘋果豐收時的勞動場景,體驗其中的樂趣。3、欣賞感受大家 想不想去看看農家豐收的場景,現在我們一起去看看。(引導學生觀察人們做農活的場景,了解一下勞作中人們的不同動態,感受勞動的艱辛和豐收時的喜悅。)(播放做農活的場景)。怎樣讓我們的畫面內容更豐富呢?我們一起來欣賞以下作品,看老師的畫還缺少什么(播放圖片)。欣賞時,教師引導學生從色彩,構圖,造型、等方面評價。你們知道這些畫是什么畫嗎?你覺得它們在表現內容上有什么特點?(農民畫的特點:題材:反映農村生活。構圖:構圖飽滿、主次分明。造型:裝飾性強、動態夸張。色彩:色彩豐富、對比強烈。)4、對比分析: 師:農民畫中除了有相同之處,也有不同的地方。你能發現它們在表現內容上有什么不同嗎?師總結:一幅以人物為主。一幅是以景物為主。板書:(表現內容:以人物為主 以景物為主)7、兒童畫欣賞師:在創作之前,一起來欣賞一下其他小朋友的作品,看看他們是怎樣創作的。 (播放圖片)8、自主創作。師:看了這些漂亮的作品,大家有沒有心動呢?現在,請同學們拿起畫筆,選擇一個主題,把人們辛勤勞動的場景表現出來。9、展評作品(1)展示部分學生作品(兩幅優秀作品,兩幅較差作品)。師:誰來說說哪幾幅作品畫得好,哪幾幅畫得不好?為什么?(2)評出最優秀的作品,獎勵一顆小星星。五、教師總結同學們,今天我們一起走進農村,體驗了做農活的樂趣,也感受到了勞動的艱辛和勞動成果的來之不易,我們應該從我做起,愛惜糧食,拒絕浪費!板書設計:人物動態人物刻畫人物表情農家樂以人物為主表現內容以景物為主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