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嶺南版美術第8冊8課:變寫生畫為裝飾畫一、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本課以“學生與生活”為切入點,以“裝飾畫”為創作主題,旨在引導學生發現來自生活的藝術造型變化。在之前的第二單元中,孩子們嘗試了對實物對象以觀察角度、造型變化、添加想象的練習,大大提高了孩子們的觀察想像能力、表現創造能力。為本課裝飾畫面從自然形態到藝術形象的變化和方法做了很好的鋪墊。但是同時學生出現了視覺角度選擇上的困惑,四年級學生正處在抽象與具象矛盾碰撞的過渡期,我選擇迎合學生的心態歷程,主要將本課分為三部分進行:通過激趣引導,寫生為裝飾畫的方法與練習講解,經典優秀作品欣析。二、教學目標:小學四年級的孩子,這一學齡兒童處于想象力與創造力非常豐富和活躍的時期,本著《變寫生畫為裝飾畫》課中,提高學生裝飾美的感受能力和藝術創造能力,我將本課的教學目標確定為:1、認知與技能:了解裝飾畫面從自然形態到藝術形象的變化方法,表現出景物的裝飾化效果。2、過程與方法:通過觀察和對比理解現實事物與裝飾畫的區別,了解裝飾畫對現實形態進行藝術加工、變化的方法;通過欣賞和感受,體會裝飾畫色彩、構圖、形態的美感;通過展示和評價中體驗裝飾畫濃郁的裝飾風格,感受裝飾畫藝術的實用性。3、情感態度價值觀:在周圍生活環境中發現景物的美感,以個性化手法美化生活、創造生活。三、教學重難點:1、重點:對寫生對象的裝飾化表現。2、難點:以裝飾畫的手法對寫生對象進行外形和色彩概括、提煉、夸張、組合、抽象等表現方法。五、教學手段:1、充分利用課件資源,以書的復雜定義為導入,激發學習本課的興趣。2、以裝飾畫的手法對寫生對象進行外形和色彩概括、提煉、夸張、組合、抽象等表現方法的分析教學。3、師生相互交流在本科學習中的困惑和收獲,達到思維的碰撞,產生新的的創意火花,拓寬創作思路。六、課前準備和課時:1、本課教學為2個課時,第一課時為欣賞教學,第二課時學生創作老師從旁指導并進行展示與評價。2、準備好課堂展示課件,大量圖片以及導入字條等。3、隨著課堂的發展,準備一些激勵學生的小獎勵。七、教學過程: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激發興趣定義導入 1、出示關于書的復雜定義。2、拋出提問:請以老師給出的定義猜一個生活中隨處可見的東西?3、猜出謎底,引出概括的意思,板書課題:冬日的樂趣 仔細想想謎語的答案 通過定義書,創設概括的概念,激發學生對本課學習的興趣。感受裝飾之美欣賞寫生畫的變化過程 1、對比欣賞:寫生花卉到裝飾花卉的變化。2、感受裝飾變化之美。 欣賞不同的寫生畫作的裝飾畫變形激發想象,發現生活中的物象的概括化表現。 通過對比欣賞,體會不同物象的裝飾藝術美。展示魔術欣賞優秀作品 1、以變魔術的形式示范裝飾變形創意。2、欣賞優秀的學生作品,借鑒優秀作品中的畫面組織關系。 注意觀察老師的示范,欣賞優秀的作品感受不同的繪畫表現方法激發創作的多樣性。 通過觀察欣賞,拓寬創作視野,激發創作熱情。鼓勵學生大膽創作明確作業要求 作業要求:運用泡泡泥,大膽創作物象的抽象化表現。構圖大膽,色彩明麗。3、構成豐富,主次分明。 創作表現不同物象的概括化抽象化表現并豐富動態和場景。 多種形式感受繪畫樂趣。作品展示評價 作業評價點:①色彩是否鮮明②畫面是否生動有趣③構圖是否大膽有想象 相互評價作品,感受在本節課學習中的得失。 體會收獲和缺失,繼續努力。課堂教學延伸 1、通過本課的學習,你學到了什么?2、用發現的眼光去看這個美麗的世界。 回憶總結,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感受裝飾之美。 總結與延伸八、板書設計:九、教學反思:本課的學習,我將注意力集中到了調動學生觀察、討論交流的積極性,激發他們繪畫的興趣,學生能了解裝飾畫物象基本特征突出,感受其簡潔、明快、浪漫的美感效果。初步掌握了寫生畫變裝飾畫的方法與要點,體驗了線描形式、裝飾風格、黑白層次、畫面處理等不同特征表現,啟迪了創作思維。我也嘗試把培訓學習到的一些方法、策略運用到課堂中,如夸張方法在繪畫時的運用,學生對各種顏色的認識,對不同素材的掌握運用情況我都進行細致觀察,發覺學生美術基礎普遍落后,學生對形和色認識理解不到位,需要進一步的提高。孩子都是靈動百變的,會有很多天馬行空的美好想象和創造,這就要求我在備課的過程中不斷增強自身的專業技能和知識水平,以積極有趣的課程吸引他們更好的互動學習。學生作品展示“裝飾化”的特點概括夸張變形提煉步驟:構思構圖色彩搭配(示范素材展示)標題:變寫生畫為裝飾畫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