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二單元 人民當家做主第六課 我國的基本政治制度基層群眾自治組織教學目標了解基層群眾自治的含義和組織形式了解村委會和居委會的性質、職能和基層自治管理方式核心素養政治認同:認同并理解我國的基層群眾自治制度是我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堅定社會主義基本政治制度。科學精神:了解村委會和居委會的內容。公共參與:在日常生活中,能夠積極、主動、有序參與基層群眾自治。法治意識:能夠依法參與基層群眾自治,自覺履行憲法規定的義務、行使憲法規定的權利。教學重難點難點:我國基層群眾自治的含義重點:村委會和居委會的性質、職能和基層自治管理方式教學方法啟發式、演示法等導入新課問題導入法:提問這些情況下出現了誰的身影?(提問與學生生活相關的問題,引入居委會、村委會的概念)1、中小學參加社區實踐出具證明2、全國人口普查中協助基層政府登記社區居民人口信息3、當你健康碼紅碼時如何解除?六、新課講授(一)村委會的性質、職能和基層自治管理方式教師講授韋煥能的生平經歷,播放視頻《第一個村委會的誕生》學生活動:思考村委會是如何產生的?采取那些方式治理村里事務?教師活動:通過視頻內容引導學生分析村委會的產生、主要職能、自治方式。小結:村民委員會委員由村民選舉產生,向村民會議、村民代表會議負責并報告工作。辦理本村的公共事務和公共事業調解民間糾紛,協助維護社會治安,向人民政府反映村民的意見、要求、提出建議。制定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規民約,村民規范自己和村干部的行為,運用民主的辦法管理本村的日常事務,實現自己的事情自己辦,自己的難題自己解的有效途徑。教師提問:村民委員會是不是我國的基層政權機關或政府機關?學生活動:討論發言并分析為什么村民委員會不是我國的基層政權機關或政府機關。教師總結:(1)村民委員會是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不是我國的基層政權機關,不是國家機關,不是黨組織,也不從屬于居住地范圍內其他任何社會組織,具有自身組織上的獨立性。(2)鄉鎮政府與村委會是一種指導關系,村委會在鄉鎮政府指導下工作,非領導與被領導關系。(引入村兩委的概念并進行講解)(二)居委會的性質、職能和基層自治管理方式教師活動:展示圖片引入“街道”概念學生活動:思考街道辦事處和居委會的關系。教師講授:不管是居委會還是村委會雖然他是我們城市居民和農村居民的自治活動,但是我們依然能夠看到基層的黨組織和基層政府及其派出機關與他們之間有一個相互指導的作用,正是基層黨委和基層這樣一些政府及其派出機關的指導之下我們的居委會和村委會能夠帶領群眾更好地開展我們的自治活動。小結:居民委員會成員由居民選舉產生,向居民會議負責并報告工作。維護居民的合法權益,辦理本居住地區居民的公共事務和公益事業,調解民間糾紛,協助維護社會治安,向人民政府反映居民的意見、要求和提出建議等。居委會成員居民選,社區大事居民定日常事務居民管。(三)基層群眾自治的含義總結兩個例子引入基層群眾自治的含義,是人民群眾在基層黨組織領導下,在居住地范圍內,依托基層群眾自治組織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權利,實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自我監督的民主制度和治理模式。 特點:發生領域的基層性、民主參與的直接性、管理活動的自治性。發展基層民主的原因:學生活動:結合本節課所學內容小組討論并回答為什么要發展基層民主。教師總結:(1)意義:發展基層民主,保障人民群眾享有更多更切實的民主權利,是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的重要內容。(2)地位:基層群眾自治制度是我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3)擴大基層民主是社會主義民主廣泛而深刻的實踐,應該將其作為發展社會主義民主的基礎性工程加以推進。七、隨堂測驗“溫嶺模式”是指以民主懇談為核心的基層民主實踐。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基層矛盾要用基 層民主的辦法來解決,有事好商量,眾人的事情由眾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諦”。下列說 法中與這種民主精神相一致的是()A.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B.石可破也,而不可奪堅;丹可磨也,而不可奪赤C.積力之所舉,則無不勝也;眾智之所為,則無不成也D.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八、板書設計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