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材版本】 北師大版本【課題名稱】 三年級活動三《客人來了我招待》【一、教材分析】《客人來了我招待》是北師大版本三年級《勞動實踐指導手冊》中活動三的內容,活動內容貼近學生生活實際,強調動手與動腦相結合。在現代生活中,邀請朋友來家里做客是常有的事,本活動通過真實的交際情景引導學生在思、說、評、演、賞中掌握良好的待客之道,結交到更多的好朋友,有效地促進雙方友誼的加深,使好朋友關系更加和諧,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美德。【二、學情分析】三年級學生活動好動,大多數人思維活躍,模仿能力強,可塑性強,有良好的學習習慣;但身心發展尚未成熟,與同伴的友誼進入了一個雙向幫助階段,常以自我感受為中心,容易忽略他人感受,不太懂得如何文明待客,客人來了,容易會因為個人情緒問題無法做到文明招待。鑒于學生的認知規律和實際情況,我把本節課定位為活動課。【三、教學目標】知識目標:學生知道何為待客之道,認識到文明待客的重要性。學生知道如何文明迎客、招待客人和送客。學生了解文明待客的禮貌用語和基本社交禮儀。技能目標學生能掌握文明迎客、招待客人和送客的技能與技巧。學生能掌握文明待客的禮貌用語和基本社交禮儀。情感與態度目標學生能體驗文明待客的愉悅感受。學生能從內心尊重客人。學生愿意做有禮貌的小主人。【四、教學重、難點】重點:學生知道何為待客之道,認識到文明待客的重要性。學生能掌握文明待客的禮貌用語和基本社交禮儀。難點:學生知道如何文明迎客、招待客人和送客。學生能掌握文明待客的禮貌用語和基本社交禮儀。【五、課前準備】1.教師準備提前拍攝學生錯誤招待客人和文明招待客人的小視頻。準備學生桌子一張,椅子4張。若干書籍、玩具和若干茶點的實物或圖片。2.學生準備:準備若干書籍、玩具。【六、教學過程】故事激趣,導入新課中國是文明古國、禮儀之邦,重德行、貴禮儀,在世界上素來享有盛譽。在古代一直流傳著一人很勵志的故事《截發延賓》,故事的主人公叫陶侃。從這個故事中我們知道真誠待客很重要,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客人來了招待》。視頻熱身,初步感知欣賞一段視頻,認真觀察:視頻中小朋友的待客方式對嗎?如果是你,你會怎么做呢?引導學生評價視頻人物表現:看完視頻,誰能告訴我小朋友做對了嗎?哪里不對了呢?是的,客人進門時,小朋友沒有打招呼;客人用餐時,小朋友大吵大鬧,沒有禮貌; 與客人游戲時故意不分享。你真是一個會觀察、會思考、懂禮貌的好孩子。學生分享待客的禮儀:客人來了要問好!不能大吵大鬧。為客人送上茶水。與小朋友一起玩。師小結。同學們,你們真是文明有禮的好少年!思考探索,文明待客任務一:勞動準備布置待客環境:整潔、明亮、令人舒適。準備待客物品:茶水、糖果、水果等。任務二:勞動過程迎客:迎接客人時要熱情打招呼,主動問好。招待客人:客人就座后,給客人遞上茶水、水果等物品,分享圖書、玩具。送客:勸客人多留,與父母一同相送,要主動幫助客人開門,請客人先行。任務三:現場實踐練一練:說說下面幾位同學的行為,哪些是對的,哪些是錯的,為什么?如果 是你,你會怎么做?小梁見爸爸領著客人走進屋里,理也不理,悠閑地躺在沙發上看電視。小維正在和爸爸下棋,媽媽和一位阿姨走進屋來,小維連忙和爸爸站起來,小維說:“阿姨好!”媽媽端來水果招待客人,小珍先拿了一個,獨自吃起來。小徐的同學初次到小徐家做客,小徐將同學介紹給爸爸、媽媽。小光家來了客人,爸爸媽媽不在家,小光有禮貌地接待客人。賞一賞:讓學生觀看學生文明待客的視頻并說一說視頻里的小主人表現如何。演一演:四人小組表演模擬待客情景,小組內自行設計表演。評一評:以“待客有禮、善于溝通、舉止大方、誠懇熱情”四個維度對學生的表演作出評價。師小結:同學們都能做到待客有禮、善于溝通、舉止大方、誠懇熱情,客人來了,學會如何文明招待!交流分享,習得感悟1. 寫一寫:當小主人待客的體驗怎么樣?你一定有很多感想,請寫下來和大家一起分享。2. 唱一唱:待客禮儀“三字經”待客人,先準備,打掃屋,收干凈。 沏好茶,送手上,小朋友,一起玩。 要主動,要大方,要熱情,要禮貌。 送客人,說再見,小主人,人人夸。3. 師總結:文明待客這些禮儀知識關鍵是要學以致用,老師相信同學們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能做到!【七、課后活動超市】1.邀請好友到家做客,用本節課所學的禮儀知識來熱情招待他們。2.查找做客禮儀的相關資料。【八、板書設計】客人來了我招待【九、教學反思】本節課以陶侃的經典故事《截發延賓》導入,以待客有禮、善于溝通、舉止大方、誠懇熱情四個維度為評價機制貫穿全課,引導學生思考探究“客人來了我如何文明待客”這一主題,通過觀看視頻、討論、交流、實踐、表演、評價、分享、唱歌、拓展等多種形式贏取獎章的方式,引導學生在實踐中感受、體驗、學習,在生活實際中運用、檢驗,使學生了解文明待客的禮儀常識,掌握文明迎客、招待客人和送客的基本技能技巧和基本社交禮儀,體驗文明待客的愉悅感受。從內心尊重客人并愿意做有禮貌的小主人,促進學生全面健康發展,增強了學生的勞動意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合作精神得到培養,鍛煉了學生社會實踐勞動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