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4、《讓色彩動起來》一、教學內容及其說明《讓色彩動起來》是人美版五年級下冊第四課的內容,屬于“造型 表現”領域的范疇,是色彩系列的一部分。教材中編入了法國畫家安德烈 德蘭的《威斯敏斯特大橋》,這幅作品運用了大量的對比色,使畫面強烈、活潑、跳躍,表現了畫家對生活的熱愛以及對城市環境的贊美。《讓色彩動起來》一課滲透了在繪畫創作的過程中要大膽施彩、樂于創造、不為傳統畫理所囿的意識。讓學生感受色彩所呈現的美感,初步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提高色彩的造型能力。一、教學目標及其說明依據《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標準》,結合課程內容和學習實際,確定本課教學目標。1、了解色彩的視覺規律,引導學生感受色彩對比的形式美感。2、通過欣賞藝術作品中色彩的對比,初步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提高色彩的造型表現能力。3、初步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的情感以及對學習美術的興趣。《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標準》對“造型 表現”的要求是運用“線條、形狀、色彩、肌理和空間等造型元素,以描繪和立體造型的方法,選擇適合的工具、媒材,記錄與表現所見所聞、所感所想,發展美術構思與創作的能力,初步學習對比、調和等色彩來表達思想與情感。”因此,本課擬通過直觀形象的多媒體課件,有趣的實物展示加上老師的示范講解,再結合學生自己掌握的色彩知識來達成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重點:如何利用色彩的對比關系來表現畫面動感。難點:對比色的運用及畫面動感的表現。三、教學問題及說明學生進入五年級,有了初步的繪畫能力和一定的美術積累,對美術創作充滿了好奇。但由于各方面條件因素的制約,學生對色彩知識的收集和了解并不多,學生查找藝術作品中的對比色有一定的局限。因此,教學中我運用直觀形象的多媒體課件,加上老師的示范講解,讓學生明白什么是對比色,再引導學生結合自己掌握的色彩知識,創作一幅色彩鮮艷、活潑有動感的圖畫。四、教具使用說明運用色相環、部分繪畫作品、多媒體課件給學生展示一些生活中有關色彩的資料。五、教學過程教學流程:(一)觀彩虹橋,感七彩之美1、看圖激趣導入,課件出示自然景觀彩虹圖片,用色彩“赤橙黃綠青藍紫” 引出課題。【設計意圖】通過看圖激趣,巧妙引出課題,并用色彩“赤橙黃綠青藍紫”解析課題,喚起學生對學習美術的興趣。【師生活動】課件出示彩虹圖,師生互動,引出七彩虹,導入課題。(二)品德蘭名作,悟對比色動態美1、欣賞德蘭的名畫《威斯敏斯特大橋》內容形式上:運用大橋、樹枝、人物、車輛等物體造型的變化使畫面產生動勢。色彩表現上:運用了大量的紅、黃、藍、綠等大量的對比色使畫面顯得鮮艷、濃烈。畫面整體上:呈現出生氣勃勃、令人為之振奮的景象。2、感受色相環中的對比色色相環中相對立的兩種顏色為對比色。如:紅與綠、藍與橙、黃與紫……3、尋找生活中的色彩(如:少數民族服飾、民間工藝品……)【設計意圖】借助多媒體輔助教學,通過對顏色的對比、查找、觀察等方法,提高學生主動探索色彩知識的愿望。【師生活動】:師媒體顯示色彩圖片,生細品交流。(三)用對比色,讓色彩動起來1、看課文10—11頁的范例,體會對比色在藝術創作中的應用,試著列舉生活中見到過的色彩對比強烈的景物?2、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繪畫創作,教師巡視指導。要求:創作時盡量選用強烈的對比色以及富有動感的點、線、面色彩造型。3、將創作好的作品展示給大家,師生共同點評作品。【設計意圖】課堂是屬于孩子們的,教師給予學生充分的時間, 放手讓學生大膽設計進行創作。保證人人參與實踐,人人都是課堂的主人。【師生活動】:學生以小組合作為單位,交流看法,形成共識,共同創作并展示。(四)談課堂所獲,得色彩運用之法1、學生自由說一說本節課的收獲和感想。2、教師課堂小結:同學們,通過今天這節課的學習,我們感受到了自然界中五彩的顏色和藝術作品中色彩表現的魅力。運用大量的對比色可以使畫面產生跳躍感,運用點、線、面色彩造型的變化也能使畫面產生動感,只要我們隨時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就一定會發現美其實就存在于我們生活的周圍。【設計意圖】總結全課,學會分享,激發學生留心觀察自然界和生活中的美。(五)布置作業:1、到大自然中去尋找更多的對比色,并說說這些色彩給我們的生活帶來怎樣的變化。2、用剪貼、油畫棒、水彩筆的形式進行色彩創作。板書設計:4、讓色彩動起來相對的兩種顏色為對比色黃紅橙綠藍紫觀彩虹橋,感七彩之美品德蘭名作,悟對比色動態美談課堂所獲,得色彩運用之法用對比色,讓色彩動起來美PAGE- 5 -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