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材版本】 北師大版本【課題名稱】 《勤洗手,講衛生》【一、教材分析】一年級的勞動教育教材內容大多以培養學生愛勞動的習慣為主,所以設計了許多需要動手做的課題內容,像本課的《勤洗手,講衛生》就是要培養學生講衛生愛洗手的好習慣,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教會學生掌握知識技能的同時也要培養正確的情感價值觀。【二、學情分析】一年級的學生由于年齡較小,自控能力較差,而且每一個學生的理解能力不同針對這種情況,了解學生比較困難,教學的過程中要力爭做每個學生的朋友,了解其素質水平,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和創新能力應進一步發展他們的特長和興趣,關心進步慢的學生,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動手能力及學習該學科的興趣。【三、教學目標】1、知道洗手的重要性,養成清潔的衛生習慣。2、掌握肥皂紙的制作方法。3、掌握洗手的正確方法。【四、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學習正確的洗手方法和制作肥皂紙教學難點:培養清潔的衛生習慣。【五、課前準備】1、教師準備:課件、肥皂(洗手液)、紙巾、臉盆、水、干凈的毛巾。2、學生準備:肥皂(洗手液)、紙巾、臉盆、水、干凈的毛巾、小本子、導學單【六、教學過程】活動一:辯一辯同學們好,今天我們就來聊聊有關洗手的話題。(出示圖片)我們一起來看一組圖片。學生看后問:圖上的兩個小朋友正準備去干什么?他們的做法誰做得好,誰做得不好?為什么?是的,他們都要去吃東西了,但是圖一的小朋友沒有洗手,而圖二的小朋友洗手了,我們應該表揚誰呢?當然是勤洗手講衛生的圖二小朋友,同樣也表揚屏幕前答對的你們。活動二:說一說為什么要洗手?1、生討論交流后匯報。2、總結:我們的手每天干這干那,接觸各種各樣的東西,會沾染上很多的細菌、病菌、寄生蟲卵。據科學家發現,人的一雙未洗過的手上最多有80萬個細菌,一克指甲垢里藏著有38億個細菌。3、過渡:但是細菌是極其微小的生物,它只有在顯微鏡下才能看到,我們的肉眼是看不到的。(出示圖片)這就是一張在顯微鏡下放大1000倍的細菌圖像。4、細菌的種類很多,據統計,人的雙手平均每只手上有150種細菌。這些都是不同種類的細菌。6、這些細菌一旦進入人體很多會導致疾病的發生,我們來看看這是一個不講衛生的寶寶肚子里生長的寄生蟲(出示圖片)。細菌進入肚子里,就會肚子痛,接下來我們再看看細菌是怎么在小朋友肚子里搗亂的吧?學生看后問:看了剛才的圖片和視頻,你有什么感受?總結:要想這些細菌、病菌不在你的體內生長繁殖,我們就必須讓它們不進入我們的肚子里,所以我們要怎樣?生答后(出示圖片)勤洗手,洗掉手上的細菌、病菌,防止它們進入我們的肚里,而洗手是趕走細菌的最好辦法。活動三:做一做那當我們外出的時候,想洗手,卻沒有肥皂怎么辦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個新技能——制作肥皂紙。請同學們拿出你們的導學單。同學們,你們知道市面上的肥皂紙又有什么特點?制作肥皂紙需要哪些東西嗎?請同學們來說一說。市面上的肥皂紙種類多、色彩斑斕、便攜又泡沫豐富,所以今天我們也來學一學怎么做肥皂紙吧!課前的導學單中老師讓大家準備了紙巾、肥皂頭、剪刀、鑷子、容器、收納盒,你們都拿出來了嗎?在制作肥皂紙之前請大家一起讀一讀導學單上肥皂紙的制作過程。師:同學們都讀得很棒,相信你們都了解了制作肥皂紙的過程了,那么下面就請看老師的示范,然后再暫停視頻自己開始制作吧!在你們開始制作之前,老師有幾點溫馨提示。溫馨提醒:請盡量選擇快用完的肥皂來制作,這樣更環保。選擇吸水性好的紙巾,大小、顏色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而定。可以用洗手液代替肥皂頭。活動四:曬一曬。相信同學們已經把肥皂紙都好了,大家可以把剛才制作的肥皂紙粘貼到導學單上,跟大家曬一曬吧!活動五:學一學。怎樣洗手才有效?有了肥皂紙了,我們也知道勤洗手固然很重要,但是如果洗手的方法不正確,就算洗了也徒勞無功,細菌還是會帶到肚子里的。同學們,你們以前是怎樣洗手的呢?其實洗手是要講方法的,據調查中國有96%的人不會正確洗手,那么怎樣的洗手方法才是正確的呢?我們一起來學習學習。現在來看看人民網上發布的視頻里,一位護士阿姨是怎么教我們洗手的。(出示視頻)。教學七步洗手法。(請大家看到導學單第三部分,讀一讀七步洗手法的內容。)活動六:唱一唱。唱洗手歌。(七步洗手法內容看起來很多,但是一點都不難哦,老師請來一位小朋友教大家洗手歌,相信邊唱邊洗,一點也難不倒你們的。我們開始吧?。?br/>已經聽過一遍洗手歌了,第二遍就讓我們跟著小朋友一起來邊唱邊洗手吧!大家都表現得非常棒,接下來請同學們評一評自己今天的學習效果,分別可以打多少分呢?今天的知識非常多,但是學會正確洗手方法讓自己保持健康是重點。【七、課后活動超市】學習完了今天的課程,相信你們已經收獲了許多,老師這里也有三個挑戰任務給大家選擇,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自己想要完成的任務。教爸爸媽媽邊唱洗手歌邊洗手。做一盒漂亮的肥皂紙送給你的好朋友。寫一篇勞動日記,說一說你這節課的收獲。很高興跟同學們一起學習今天的內容,這節課到此結束,謝謝大家,同學們再見!【八、板書設計】勤洗手,講衛生為什么要洗手?怎么洗手才正確?學會制作肥皂紙【九、教學反思】勞動教育,是近年小學設置的一門對學生實施勞動技能教育、訓練的課程。為培養學生的開拓創新能力創造了廣闊的空間。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營造一個生動活潑,寬松的氛圍,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勞動興趣。如我這節勞動教育課是針對一年級小朋友的,一年級的小朋友還在價值觀和人生觀未形成階段,所以在課堂中讓學生學習正確的情感價值觀很重要,因此這節課我的切入點在于為什么要洗手,原因在于洗手是講衛生的表現之一,只有這樣才可以不容易生病,在課程過程中我循序漸進,把一個個知識點貫徹在每個活動中,尤其是肥皂紙的制作時,我把需要的配料和制作過程介紹得很清楚,同時配上有趣的視頻歌曲,學生自己就能看懂,學會。還有溫馨提示時的一些小竅門……這樣的勞動課,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起來了,也得到了進一步的培養。小學一年級第二課 勤洗手,講衛生《導學單》:()、、、、:::曬一曬你制作的肥皂紙:勞動日記(寫一寫你今天的收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