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湘美版三年級下冊12 端午節活動一 做香包教材分析《端午節》這一課選擇了端午節的兩個習俗活動“做香包”、“繪賽龍舟”作為教學內容。我選擇了第一個活動做香包。這一活動屬于綜合探究領域,學生通過合作探究后實際操作完成“菱角”形香包制作和裝飾。香包又叫香袋、香囊、荷包等,有用五色絲線纏成的,有用碎布縫成的,內裝銅錢,辟蟲的雄黃粉,或中草藥白芷、川芎等,是端午節特有的民間藝品。教材選擇湖南民間最常見的紙質“菱角”形香包的折法,嘗試用紙材折制香包,同時將原有的繞線裝飾改為彩紙粘貼裝飾,易于學生掌握。教師還可以指導學生填充某些中藥材或干花等制作成名副其實的“香包”。學情分析三年級的學生經過兩年多學習認知的訓練,已掌握了一些簡單的繪畫基礎知識和技能,同時也具備了一定的辨別認知能力和創造力,動手能力也進一步增強。教學內容“端午節制作香包”很適合三年級學生的認知特點,在制作中不斷體驗新鮮與樂趣,相信是一次生動而有趣的學習活動。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學生了解端午文化,學做端午香包。2.過程與方法:運用折疊、包含、粘貼等方法完成香包的制作。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做香包、賞香包,培養學生熱愛傳統文化,做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承人。教學重點難點重點:“菱角”形香包的制作方法。難點:引導學生在制作香包和設計圖案時,感悟傳統文化的魅力,培養學生從小熱愛傳統文化。教學準備教學課件、多種香包的示范作品、剪刀、卡紙、彩紙、毛錢、絲帶等各種材料.教學課時計劃一課時教學過程童謠激趣播放童謠:“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br/>1、同學們,聽出來剛才的童謠里唱的是我國的哪個傳統節日?(端午節——引出課題并板書:端午節)2、請同學們說一說,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都有哪些習俗和活動?這個節日是紀念哪位偉人的?(老師引導學生回憶過端午節的情境,讓學生自由暢談。)二、知識領會1、視頻播放:端午節的由來和習俗。2、師拿出制作好的“香包”并說:“我們今天親自做一個香包好不好”?板書:活動一(做香包)二、探索研究1、看一看老師舉起一串做好的香包,引導學生觀察香包外形,說說它的組成部分:菱角形香包 掛繩和吊穗2、拆一拆自主探究、小組合作討論折“香包”:(每人發一個已經折好的“香包”。)(1)、動手拆一拆,仔細觀察你都發現了什么?它是由什么形狀的紙做成的。(長條狀,尾端是三角形)。掛繩是粘在什么位置的?(2)、想辦法將拆開的(香包)再拼合起來。想一想經過那些方法可以做成“菱角”形香包?3、小組匯報討論情況,教師小結:折疊、包合、裝飾。4、自主探究、互幫互助嘗試折“菱角”形香包。5、老師演示折“香包”的過程。(孩子們,你們會折香包了嗎?下面看老師是怎么折的,比一比,看誰觀察的最認真、誰最先學會折。)5、為了檢測哪組學的認真,下面請孩子們用桌上的紙快速折一折,為了集體的榮譽,一個組的同學要懂得互幫互助呦?。ㄕ堈酆玫膶W生舉起來給老師看看)6、小組合作討論裝飾“香包”:孩子們折的“香包”真精致!我們怎么能把“香包”打扮得更漂亮呢?教師出示三個香包(不同裝飾的兩個,繪畫形式的、粘貼形式的;沒裝飾的一個),讓學生觀察對比。誰來告訴我,香包是怎么裝飾的?(添加花紋和掛穗)香包上花紋的裝飾方法有哪些?方法一:繪畫涂色方法二:彩紙粘貼對!這兩種方法都能很好的裝飾香包。我們在選擇圖案時需要注意些什么呢?下面欣賞各類香包圖片,看能否發現我們想要的答案。色彩絢麗 熱鬧喜慶 吉祥平安 主題鮮明裝飾香包也可以考慮我們地方特色 阜陽剪紙8、下面再看一看老師制作的香包。展示香包實物,帶有地方特色圖案的裝飾。三、創作表現1、看了這么多的作品,同學們是不是也想把你折好的“菱角”裝飾一下呢?在同學們動手做之前我提醒同學們兩點:(1)、溫馨提示制作要點:根據你的“菱角”顏色選擇花紋的顏色,力求鮮艷、喜慶、絢麗。(2)、馨提示安全衛生要點:剪刀的正確使用、碎紙片隨時收拾到垃圾盒里。2、利用資料袋里的材料開始行動吧。(課件出示任務要求)希望同學們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本課的活動任務?。ㄐ〗M內可以分工合作完成制作、也可以每人獨立完成制作,小組內的團結互助是取得成功的關鍵!)3、學生制作“香包”,師巡視、觀察、啟發、指導。(課件播放音樂和圖片)四、交流評價:1、你對自己的作品滿意嗎?如果下次再做你有更好的創意嗎?2、說說你認為有趣的作品,為什么有趣?3、提出你認為還需要改進的作品。4、你喜歡做“香包”嗎?你打算把這個親手制作的香包送給誰?(開展送香包活動,在送香包的時候并送上節日的祝福語)五、拓展延伸“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香包因地域不同,工藝及造型也各具特色。下面請同學們欣賞各種各樣的香包。(多媒體展示全國各地不同形式的香包圖片。)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