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3.風箏的魅力一.教學目標:1.了解如中國傳統風箏的種類、結構特征和方法。2.培養學生收集信息的能力、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3.培養學生的審美素養,激發學生對中國傳統民間藝術的熱愛。二.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1.了解風箏的結構特征和制作方法,運用傳統材料制作一件板式菱形風箏。難點:1.板式菱形風箏中骨架的左右對稱和重心問題。2.板式菱形風箏中十字骨架的纏繞。3.板式菱形風箏面與風箏股價的粘合。三.教學過程(一)激趣導入1.(視頻播放)這是多么震撼人心的場面啊!這是我國科技發達的標志。2.(PPT圖片)這個場面上飛天英雄楊利偉在參觀美國航空航天博物館。在那里陳列著各種飛行器,鑒證了人類飛天歷史的歷程。同學們發現了什么?(風箏)為什么那里會有風箏呢?請看(ppt)3.今天我們活動的主題是:風箏的魅力,請把書翻到13課,自己先了解一下。(二)風箏簡介1.同學們欣賞了書中美麗的圖片,看老師收集到的信息:這是濰坊得譚鷹,北京的京燕,這是天津的蝴蝶,看了這么多風箏有什么感受?(漂亮)這就是中國古典藝術的魅力。2.同學們了解到那些關于風箏的信息呢?比如風箏的來歷,誰來說說。(風箏又名紙鳶、紙鷂等,至今有2000多年的歷史,是傳統的工藝品,由墨翟用木材制造,最初用于軍事,后來逐漸用作游戲,以及工藝美術品。),你是從哪里知道的?(網絡)3.其實,早在2000多年前我國魯班曾看到鷂子在空中飛旋,那么就斫(zhuo)木為鷂,后來造紙術的發明,就用紙糊風箏所以稱他為紙鳶。到五代時期在上面裝上竹笛,在飛行時發出古箏的聲音,所以稱為風箏,并一直沿用至今。請看(PPT)。現在,我國北京、天津、濰坊是主要的三大風箏產地,山東濰坊又有國際風箏之都的美譽,每年都會舉辦規模很大的風箏盛會。風箏已由一項發明成為被很多人喜歡的一項運動,它的類型也越來越豐富了。(三)風箏類型1、觀察它們有什么不同?(大小、樣式、圖案、有無軟翅)人們根據不同的工藝分成了不同類型。如(PPT)誰能看出它們屬于哪一類。(1)這只蝴蝶屬于軟翅類風箏,由主持支撐下面是軟的,飛的時候很逼真。(2)這個屬于硬翅類,硬翅類常見于元寶翅,翅膀兩邊高,中間低飛的時候很穩定。2.除了這些類型,還有很多有創意的風箏,現在很多人用各種方式放飛,還有像孫悟空一樣能在空中變化的。還有很小的觀賞類風箏。(四)師范制作風箏1.有哪些同學放過風箏呢,這么多,我也很喜歡放風箏,同學們想不想放飛自己做的風箏呢?先小組討論下,做風箏的工藝分為哪幾部呢?(PPT)它們可簡稱:扎、糊、繪、綁2.根據設計的不同的扎的方式有很多,今天我們一起來做菱形風箏。3.(1)請小助手來跟老師一起做在扎的時候注意:扎緊,左右對稱。老師有哪做得不對,請同學們指出來。注意:如果不平衡,運用測量方法校正。(2)輔助線要從底下往上走。(3)接下來的工藝糊,粘上面料,設計的不同,面料的形式也很多:取形—設計—留邊(四周留出3厘米左右)—粘膠—蒙面—粘邊—校正注意:如果對稱的話,可以對這,然后用剪刀剪下。4.在制作時我們可以先粘貼再繪,也可以先繪再粘貼,注意(粘在反面)。5.這時,可給它安裝上提線,方法:在正面穿兩個洞,穿線打結,下面同樣。看明白了嗎?有的同學已經迫不及待要做了。(五)學生制作1.就請同學們根據活動方案進行吧:根據每組提供的材料加入骨架材料,根據自己的設計選擇面料進行裝裱、制作。就像這樣(PPT圖片)2.現在可以選擇自己的材料設計制作了3.骨架長短不合適可以裁減,有哪些不明白的,可以參照實物。(六)作品展示請小組長展示并介紹(設計寓意)(七)板書設計 風箏的魅力制作工藝:扎、糊、繪、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