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 《20世紀的藝術大師——馬蒂斯》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1、以教材中的文字提示為線索,了解馬蒂斯生平及在造型、色彩上的藝術風格,對“野獸派”有初步了解。欣賞馬蒂斯剪紙作品,了解剪紙藝術是他的藝術巔峰。學習馬蒂斯剪紙的表現(xiàn)手法,創(chuàng)作一幅作品。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了解馬蒂斯晚年帶病創(chuàng)作,達到個人藝術巔峰的事實,學習做事有恒心, 不輕言放棄、勇于創(chuàng)新的精神。二.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1、了解馬蒂斯藝術特征,學習他一生對藝術執(zhí)著追求的精神。2、學習欣賞馬蒂斯剪紙作品的方法,體會作品在造型和色彩上給觀者帶來的觀感。教學難點:對馬蒂斯較為抽象的物象造型的認識與理解。三.教學過程:(一)導入師:在上課之前先給大家講個故事,在1890年的法國,一位21歲的小伙子正在醫(yī)院里做闌尾手術,在疼痛之下,他竟然深深的感受到了一種寧靜和自由,這種神奇的感受,加之一個偶然的機緣成為他一生中的轉折點,用他自己的話說:“我好想被召喚著,從此之后我不再主宰我的生活而是它主宰了我。”這使我們更加迷惑,是什么召喚了他?這位小伙子的人生又會有怎樣的傳奇故事呢?同學們想知道嗎?這位法國青年就是享譽20世紀最負盛名的美術巨匠“野獸派”的創(chuàng)始人——亨利*馬蒂斯,這節(jié)課就讓我們走進馬蒂斯,感受他絢麗多彩的藝術人生!(板書課題)新授同學們可能很好奇,到底是怎樣一個偶然的機緣讓他走進了藝術殿堂呢?(看視頻)課前我請大家通過上網(wǎng)看書的方式了解馬蒂斯的人生經(jīng)歷,誰能給大家介紹一下呢?生:念師:馬蒂斯一生涉足了繪畫、剪紙、設計等多個藝術領域,并且在這些領域里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那你在這節(jié)課上想了解馬蒂斯的哪些知識呢?誰能說說?生:馬蒂斯為什么被稱為野獸派? ——好極了,還有嗎?生:他的剪紙和中國的剪紙有什么不同?出示圖片:我們的疑問?為什么把他的畫稱為野獸派?誰能猜一猜?師:就讓我們帶著這些問題一起開始我們的藝術之旅。我們先來欣賞他的繪畫作品,我們先來看他早期的作品:3、欣賞:(1)早期的作品:《戴帽的女人》師:它是一幅肖像畫的一部分,你覺得會是哪一部分呢?生:黃色的可能是頭發(fā);可能是帽子;我感覺是一張臉(這位同學做了預習)這是肖像畫中臉部的一部分,是馬蒂斯的成名作《戴帽的女人》(2)這幅作品主要運用了哪些顏色?生:紅色、黃色、藍色、橙色、綠色、紫色、黑色、白色。這些顏色都用上了,那么紅、橙、黃、綠、藍、紫形成了怎樣的色彩順序呢?形成了一個色相環(huán),在色相環(huán)上以怎樣位置的2個顏色形成最強烈的對比?生:180度角。師:成180度角相對位置的時候2個顏色能形成最強烈的對比。與紅色對比最強烈的是綠色;與橙色對比最強烈的是藍色;與黃色對比最強烈的是紫色,黑白也能形成最強烈的對比。師:畫面中大量的對比色帶給我們怎樣的情感?生:我覺得這張畫非常大膽;鮮艷;銳利師:帶給我們非常強的視覺沖擊力,這張畫一經(jīng)展出立刻引起轟動,他的這種奔放,無拘無束的作品風格被評論家貶斥為“野獸派”,(出示圖片——野獸派原來是這樣!)為什么這些評論家們這樣評論他的作品呢?送給同學們一句話:“美在于發(fā)現(xiàn)”。(3)出示《蒙娜麗莎》和《戴帽的女人》這是文藝復興時期達芬奇的名作《蒙娜麗莎》,(出示《戴帽的女人》)對比一下這兩張畫在造型和色彩上有什么不同?小組互相說一說好嗎?生:第一幅像真的一樣。師:顯得很逼真,這種表現(xiàn)方法叫寫實。生:第二幅像虛構的一樣。師:離真實的要遠一些,哪幅立體感比較強?—— 生:第一幅。師:第二幅呢?—— 生:立體感不強,比較平面化。師:筆法上哪個更細膩?——生:第一幅。師:第二幅呢?用個詞來形容?—— 生:粗獷。師:色彩上呢?—— 生:第一幅比較真實,第二幅很鮮艷。師:從造型上來說,哪一個更細致,哪一個更簡練呢?生:第一幅更細膩,第二幅更簡練。(師板書)師:色彩鮮艷,這叫對比強烈。(師板書)小結:我們要用美術語言對它進行概括,有時,僅有發(fā)現(xiàn)還是不夠的,送給同學們第二句話:“藝術貴在創(chuàng)新”。4、考眼力。接下來考考大家的眼里,你覺得哪一幅是馬蒂斯的畫?為什么?生:顏色鮮艷。師:造型呢?生:非常簡練、粗獷。除此之外,他還有很多繪畫作品,我們一起來欣賞。5、欣賞其他作品。6、在馬蒂斯的藝術生涯里,他的老師莫羅對他的影響深遠,我們來看他的畫風由了哪些轉變?7、對比欣賞3幅作品。我們對比一下馬蒂斯在不同時期的3幅作品,看看從筆觸、線條、色彩上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先來看筆觸:他的筆觸從粗獷轉變?yōu)椋俊杭毮仭]有明暗的變化,顏色均勻的涂這叫什么?——生:平涂。線條上從簡練的線條逐漸轉變?yōu)閳A潤、細膩。8、欣賞《紅色的和諧》這是馬蒂斯的另一幅作品,《紅色的和諧》(1)這幅畫帶給你怎樣的感覺?小組同學互相說一說。你感覺刺眼嗎?——生:很和諧、寧靜。(2)運用了哪些顏色?——生:紅、黃、綠、藍從畫面的右下角到左上角是按照什么順序來排列色彩的?——生:色相環(huán)。這樣排有什么好處呢?啟發(fā):在紅與綠這種強對比的色彩中間加入了橙黃,這樣過度的色彩,讓我們覺得色彩變得怎樣了?——生:柔和。師:雖然色彩鮮艷,但過度柔和,使畫面呈現(xiàn)溫馨寧靜的色彩效果。(3)A: 去掉冷色你覺得好看嗎?為什么?這樣的色彩效果顯得怎么樣?——生:很單一。師:沒有強烈對比帶來的鮮艷感覺對嗎?B: 那好,我擴大冷色的面積,一半一半,兩種強烈對比,面積相同的情況下,怎么樣?——生:對比太強了。師:對比太強,帶給我們刺眼的感覺,所以我們要以一種顏色為主,其他顏色為輔,形成一種面積對比,才能達到一種和諧。C: 師:去掉畫面中的黑色行嗎?——生:不行。師:黑色的運用給畫面起到了怎樣的作用呢?——可以起到協(xié)調其他色彩的作用。D: 除了色彩之外,在線條上你還有什么新發(fā)現(xiàn)?——我們看在椅子、桌面、窗框形成什么線?——生:直線。再看桌布和壁紙,包括窗外的樹,形成什么線?——生:曲線。畫面中既有直線又有曲線帶給我們怎樣的感覺?——出示字幕:直線靜,曲線動,兩者的結合使畫面在寧靜中不失活潑。師小結:馬蒂斯師使用色彩和線條的藝術大師,但是此時他的身體再也不能站在畫布前繼續(xù)他心愛的工作了,因為70歲高齡的他得了腸癌,強烈的繪畫欲望無法得到宣泄,于是他就在病床上、輪椅上用剪刀剪出各種不同的形狀。分析馬蒂斯的剪紙和中國的剪紙的不同。(欣賞馬蒂斯的剪紙作品音樂+幻燈片)只是馬蒂斯的大型剪紙作品《小鸚鵡與美人魚》這是什么?——生:水草。這呢?——生:珊瑚。小鸚鵡在哪?——生:左上方。美人魚呢?——生:右上方。截取美人魚的這一部分,看看和中國的剪紙有什么不同?(出示圖片)中國的剪紙和美人魚的對比。師:中國的剪紙很形象、具象。馬蒂斯的剪紙很抽象。馬蒂斯說過:“我的啟示來自東方”還常說:“我仿效中國人。”作為中國人你感到驕傲嗎?類似的形狀改變色彩后,效果怎么樣了?——生:更鮮艷了。師:小鸚鵡和美人魚給畫面增添了什么樣的情趣呢?——神秘的色彩,留給我們想象的空間。小結:送給大家第三句話:藝術的靈魂在于想象。出示《王者之悲》畫面中有幾個人物?——生:3個使用了哪些顏色?——黑與白、藍與粉色。雖然在他生命的最后歲月,幾乎都是在病床和輪椅上度過,但他的創(chuàng)造卻從來沒有停止過,他以剪紙的形式創(chuàng)造了新的輝煌。結合晚年的情境表達了怎樣的心情?——生:悲傷。師:一種無奈,但畫面中亮麗的色彩,可以看出他對未來寄予了希望。出示作業(yè):一會同學們也來嘗試創(chuàng)作馬蒂斯似的剪紙作品。先來看老師的,首先我想設計一個人物造型,人物要非常的簡練,設計好后把它剪下來,老師提前做好了。(讓學生說一說顏色)你想創(chuàng)作一幅什么作品,小組說一說好嗎?小組合作創(chuàng)作一幅馬蒂斯似的剪紙。(放幻燈片+音樂)講評。哪位同學能說一說你們的作品是如何用色彩和造型來創(chuàng)作的?哪些是向大師學習的,哪些師自己創(chuàng)新的?人物簡潔的造型;進行裝飾、構思的。。。。。。3、這幅作品是哪一組的?運用了剪影式的黑色的人物造型,顯得格外與眾不同,還使用了哪些顏色?小結:今天我們用了馬蒂斯的藝術手法,創(chuàng)作了剪紙作品,可是剪紙還不是他藝術的巔峰,在他快80歲高齡時又設計了汶斯禮拜堂彩色玻璃。(放幻燈片)(四)拓展:他的設計理念影響了整個現(xiàn)代社會。(放視頻)(五)總結:在馬蒂斯的藝術生涯里,他不斷地創(chuàng)造出一個又一個的輝煌,他不僅為自己的一生譜寫下了一段傳奇,也給這個世界留下了大量不朽的杰作,他對藝術孜孜不倦的探求精神,和他為人類所描繪的大量寧靜、祥和、愉悅的藝術作品,“安靜的野獸”稱號,是對他藝術理念最恰當?shù)脑忈專M瑢W們學習馬蒂斯的精神,做生活的強者,超越自我。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