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文化創新的途徑》教學設計教材分析一、【教學目標】:1、知識目標①理解文化創新的根本途徑是立足于社會實踐。基本途徑是繼承傳統、推陳出新;面向世界、博采眾長。②理解文化創新過程中要堅持正確方向,反對錯誤傾向。2、能力目標:①通過學習,使學生初步具備認識和處理當代文化與傳統文化、民族文化與外來文化關系的能力。②通過材料探究,使學生具備在合作探究中體驗生活、生成認識、構建知識的能力。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①通過探究文化創新的事例,來激發學生熱愛傳統文化、學習各民族文化長處的思想意識。②通過對傳統孝德與現代孝德材料的分析、探究,幫助學生樹立感恩父母、感恩社會的情感。二、【課程標準】:匯集生動鮮活的實例,說明社會實踐是文化創作和發展的重要根源,闡述推陳出新、革故鼎新是文化創新的重要途徑;闡明世界范圍內各種文化的相互交融也是文化發展和創新的重要途徑。教學過程【創設情境、導入新課】播放視頻《喜羊羊與灰太狼之牛氣沖天》主題曲。思考:《喜羊羊與灰太狼之牛氣沖天》為什么贏得了廣大觀眾的喜愛?對于文化的發展而言,這表明了什么道理?(學生探究、發表意見)教師分析:《喜羊羊與灰太狼之牛氣沖天》一改往日國產動畫片人物造型呆板僵硬,說教味極濃的缺陷。以幽默的語言,搞笑的劇情,鮮活的人物造型,贏得了廣大觀眾的喜愛。成為當之無愧的國產動畫第一片。由此可見,文化要想發展,要想符合人民群眾的需求,就必須進行文化創新。今天,讓我們來共同探究文化創新的途徑。【材料討論、探究新課】探究1:展示《喜羊羊與灰太狼之牛氣沖天》的主人翁圖片及其生活原型:美羊羊——生活中善良親切和愛美之心很強的人;喜羊羊——社會上的臺柱子,很重要的人物;灰太狼是社會上奸詐愚蠢的壞蛋,愛老婆孩子。紅太郎是毒辣老婆,十分兇悍。問:這部影片中的人物來源于什么?給我們什么啟示?(學生自主探究、發表意見)教師分析:這邊影片中的人物來源于生活,這表明文化要創新,就需要立足于實踐。由此得出“文化創新離不開社會實踐”的結論,具體如下:一、文化創新的根本途徑立足于社會實踐,是文化創新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創新的根本途徑。教師設疑:為什么文化創新的根本途徑是立足于社會實踐呢?(此時可讓學生結合第五課第一框知識思考,從而使學生溫故知新)學生發言,教師總結:因為社會實踐是文化創新的源泉和動力,所以立足于社會實踐,是文化創新的根本途徑。教師:文化創新的根本途徑是立足于社會實踐,那么要想實現文化創新,我們有沒有其他途徑可走了呢?探究2:展示材料材料一、視頻:《喜羊羊與灰太狼之牛氣沖天》的最后五分鐘片段材料二、《喜羊羊與灰太狼之牛氣沖天》之所以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就是在堅持中國風格的基礎上,在情節敘述上學習國外動畫片的成功做法,大膽想象,無限夸張,如果再能夠學習國外動畫片細膩的人物形象,毫無疑問會獲得更大的成功。探究問題:1、灰太狼、喜羊羊與傳統國產動畫片中的狼與羊的形象有何異同?2、 找出材料二中《喜羊羊與灰太狼之牛氣沖天》獲得成功的原因,這對我們進行文化創新有什么啟示?(圍繞上述問題,教師將全班學生以四人一組的形式分成若干組,組織學生結合教材進行探究,探究之后鼓勵學生發表意見,其他人進行補充完善。討論過程中教師應該深入學生之中,與他們共同探討后得出結論)學生發言,教師總結:1、原來的狼形象:兇殘、狡詐、能吃到羊,灰太狼:狡詐、愛老婆孩子、永遠吃不到羊。原來的羊形象:善良、軟弱、被欺負。喜羊羊:善良、勇敢、聰明機智。這表明灰太狼與喜羊羊是建立在傳統 “狼”與“羊”形象基礎上的新的“狼” 與“羊”。2、《喜羊羊與灰太狼之牛氣沖天》在堅持中國風格的基礎上,學習了國外動畫片的成功做法。這表明進行文化創新,就需要正確對待外來文化。3、文化創新既要繼承傳統、推陳出新,又要面向世界、博采眾長。具體分析如下:二、文化創新的基本途徑 1、文化創新的基本途徑之一:繼承傳統,推陳出新。分析:具體內容:在社會實踐的基礎上,文化創新既是一個“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改造傳統文化得過程;又是一個“推陳出新、革故鼎新”,創造新文化、發展先進文化得過程。(古今)思考:如何處理好繼承與發展的關系?(教師帶領學生分析) 分析:一方面,我們不能離開傳統,空談文化創新。如果漠視傳統文化的批判性繼承,其民族文化的創新就會失去根基。另一方面,體現時代精神,是文化創新的重要追求。社會發生了變化,我們的文化也要跟著發展。文化創新,表現在為傳統文化注入時代精神的努力之中。2、文化創新的基本途徑之二:面向世界、博采眾長具體內容:在社會實踐的基礎上,不同民族文化之間的交流、借鑒與融合,既是人類文明發展的重要動力,也是文化創新必然要經歷的過程。(中外)分析如下:(1)、文化的交流、借鑒與融合,是學習和吸收各民族優秀文化成果,以發展本民族文化的過程;是不同民族文化之間相互借鑒,以“取長補短”的過程;是在文化交流和文化借鑒的基礎上,推出融匯多種文化特質的新文化的過程。由此可見,文化多樣性是文化創新的重要基礎。(2)、在文化的交流、借鑒與融合的過程中,必須以世界優秀文化為營養,充分吸收外國文化的有益成果,這就需要有海納百川的胸懷、熔鑄百家的氣魄、科學分析的態度。不同民族文化之間,只有平等交流、相互借鑒,才能共享世界文化創新的成果。(3)、在學習和借鑒其他民族優秀文化成果時,要堅持以我為主,為我所用的基本原則。因為永葆生命力和提升文化競爭力,都需要保持文化的民族特色。過渡:《喜羊羊與灰太狼之牛氣沖天》的成功,是因為創作者巧妙地把傳統與現在、東西方文化相結合,這提示我們:進行文化創新,要把握好當代文化與傳統文化,本民族文化與外來文化的關系。 三、堅持正確方向,克服錯誤傾向1、把握兩對關系——當代文化與傳統文化,本民族文化與外來文化的關系。設問:怎樣做才能更好地把握當代文化與傳統文化,本民族文化與外來文化的關系?(學生探究、發表意見)教師總結:要想把握好當代文化與傳統文化的關系,就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推陳出新、革故鼎新。一方面,我們不能離開傳統,空談文化創新。另一方面,體現時代精神,是文化創新的重要追求。要想把握好民族文化與外來文化的關系,就要面向世界、博采眾長,注意到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借鑒與融合,要學習和吸收各民族優秀文化成果,取長補短,推出融匯多種文化特質的新文化;要堅持以我為主、為我所用的原則。2、反對兩種錯誤傾向——“守舊主義” 和“封閉主義”, “民族虛無主義”和“歷史虛無主義。結合P55 “對待外來文化的三種態度”,(學生分組合作探究,然后發表意見)分析:觀點一犯了民族虛無主義、歷史虛無主義的錯誤,觀點二犯了封閉主義、守舊主義的錯誤,只有觀點三才是對待外來文化的正確態度。教師總結:由此可見,那種固守本民族文化,拒絕接受其他文化的封閉主義和守舊主義,那種一味推崇外來文化,否定傳統文化的民族虛無主義和歷史虛無主義,都是錯誤的,都是我們在文化創新的實踐中,需要反對的。教師設置疑問:通過剛才所學知識,我們怎么才能實現文化創新,鑄造中華文化的新輝煌呢?學生結合書本探究、發表意見。學生回答:要立足于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實踐,著眼于人民群眾不斷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在歷史與現實、東方與西方的文化交匯點上,發揚中華民族優良文化傳統,汲取世界各民族文化的長處,在內容和形式上積極創新。【回顧所學、課堂小結】 通過對以上內容的學習,下面請同學們自主構建本框的知識框架。(請兩位學生上臺展示自己構建的知識結構圖,然后教師總結)【沙場練兵、加深認識】一、選擇題:1、李時珍為了寫《本草綱目》,行程萬里實地考察,不僅向他人請教,更注重親自試驗。例如,他吞服草本植物曼陀羅,直到精神恍惚、失去知覺,終于認識到這種植物的麻醉作用。這說明( C )A、我們應積極進行文化創新 B、社會實踐是文化創新的動力C、社會實踐是文化創新的根本途徑 D、我們應積極嘗試不同的草本植物2、這給我們的啟示是( D )① 實現文化創新,需要博采眾長。②文化的交流、借鑒、融合是不同民族文化之間相互借鑒、取長補短的過程③文化的交流、借鑒、融合是學習和吸收各民族所有文化成果,以發展本民族文化的過程④文化的交流、借鑒、融合是在文化交流與文化借鑒的基礎上,推出融匯多種文化特質的新文化的過程。A、 ① ② ③ B、 ① ③ ④C、 ② ③ ④ D、 ① ② ④(注:和學生快速復習做選擇題的方法:排錯、排異、最佳)二、探究題。展示孔雀東南飛中“蘭芝泣別夫君”的圖片、“現代子女給媽媽洗腳”的圖片。探究3:我國傳統文化中,“孝”歷來被看做最基本、最重要的德行之一。焦仲卿的“孝”值不值得提倡?假如你是焦仲卿,你該怎么辦?現在的中學生應該怎樣孝順父母?這種“孝”和原來的“孝”有何異同?(學生探究、討論,發表意見)三、課后作業:請結合文化創新的途徑,以探究3為素材,撰寫政治小論文。【板書設計、突出重點】第二框、文化創新的途徑一、文化創新的根本途徑:立足于社會實踐二、文化創新的基本途徑:1、繼承傳統,推陳出新2、面向世界,博采眾長三、堅持正確方向,克服錯誤傾向1、把握好兩對關系2、克服兩種錯誤傾向設計思路本堂課用學生喜聞樂見的動漫形式,以一種材料的不同層面來創設情境、導入新課,探究材料、講授新課,這樣既激發同學們的創造熱情,培養了學生的能力和社會責任感;又體現思想政治課新課程改革的方向和特點。本堂課無論在內容探究上,還是在習題演練中,都做到了既重視知識學習,又重視情感教育;既合理使用了多媒體技術,又注重了師生的互動交流。不過,要上好這堂課也不容易。首先,要求老師要不斷提高自身的素質。既要在理解新課標的基礎上徹底把握課本內容,又要根據高中生的興趣愛好來做好充分的課前準備,收集好充分的第一手資料。再次,上課的課室要帶有多媒體設備,有投影儀。這樣才能播放動畫視頻,才能讓學生展示自己所總結的課堂小結。才能幫助學生達到身臨其境的效果,使學生得到深刻的體驗和感悟,從而達到新課改的目標。文化創新的根本途徑:立足于社會實踐繼承傳統、推陳出新: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改造傳統文化要推陳出新、革故鼎新”,創造新文化文化創新的基本途徑面向世界、博采眾長:要注意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借鑒與融合要注意不同民族文化的平等交流。要堅持以我為主,為我所用的基本原則文化創新的途徑把握兩對關系:要把握當代文化與傳統文化,本民族文化與外來文化的關系堅持正確方向克服錯誤傾向克服兩大錯誤傾向:要克服民族虛無主義、歷史虛無主義,封閉主義、守舊主義的錯誤傾向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