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小泥人--惠山泥人1教學設計想法及目標:本課屬“設計·應用”教學領域。在教學設計上,以無錫地區特有的惠山泥人為主線,整個教學主要由“欣賞和體驗”、“傳承和發展”二個部分組成第一部分是欣賞和體驗使學生了解惠山泥人的產生和發展,通過泥塑的欣賞和彩繪體驗來激發學生對鄉土美術的熱愛之情;第二部分通過借鑒惠山泥人的發展模式,引出惠山泥人的傳承與繼續開發。目的在于提高學生的創造力和對傳統美術的保護意識。2課時:1-2課時3教學重點:側重于對惠山泥人的欣賞和彩繪體驗;并借助已有的成功經驗,對惠山泥人這一鄉土美術進行更加深入的研究與開發。4教學難點:在教學過程中如何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并保持他們的創作熱情。5教學準備:教師多媒體教學課件 阿福實物學生彩繪工具材料 自制泥胚一個6教學過程一、導入導語打開傳統的大門,我們可以看到在歷史的長河中,各個民族與泥土密不可分的關系我們可以看到三國時的陶俑、蘇美爾王朝的泥板文字、塞浦路斯的彩繪陶罐、中國新石器時代的彩陶、西漢馬王堆出土的陶熏爐,還有唐三彩……等許許多多泥土制成的物品。人類最早的玩具也是用泥土制作的,并且一直延續到今天,因為泥土是最容易得到和加工的天然材料今天,我們就跟隨著惠山泥人大阿福一起去感受惠山泥趣、感受泥土的味道。(板書惠山泥人)引出課題惠山泥人二、欣賞和體驗1.了解惠山泥人教師介紹惠山泥人的取材與分類師無錫有一句話說惠山有六多古跡多、寺廟多、祠堂多、香客多、游人多、(泥人多)土生土長的無錫人家中總會有那么一兩個大阿福,陪伴著我們的童年時光。有許多阿福就來自于這個惠山泥人廠的老廠房問同學們知道惠山泥人是怎么制作的嗎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惠山泥人的制作流程取土、制胚、修胚、彩繪公元1075年,北宋文學家蘇軾途經無錫,曾寫下“惠泉山下土如糯”的詩句,意思是產自惠山的泥土就像糯米一樣充滿韌性。具有干而不裂,彎而不斷的特性。教師簡單介紹粗貨與細貨的制作方法粗貨壓模成型、細貨手工捏制惠山泥人可以分為粗貨和細貨兩類,這兩類泥人在制作方法上也有所不同粗貨壓模成型,可以批量生產。細貨手工捏制,主要表現戲曲人物,如隋唐演義中的秦瓊賣馬、三國中的群英會、三國中唱空城記的諸葛亮。2. 學生欣賞并了解惠山泥人的分類粗貨、細貨不管是粗貨還是細貨,最后一個制作步驟都是彩繪,惠山泥人講究“三分捏,七分彩”。彩繪技藝在惠山泥人中有很重要的地位。師《蠶貓》這件作品的彩繪彩繪給你什么印象有什么特點(造型簡率、彩繪手法自由隨意)學生師《戲曲人物的臉部彩繪》這個又有什么樣的感受(彩繪的表現力、造型與表情的完美結合)學生3.彩繪體驗師看到這樣妙趣橫生的中國民間彩塑,我們也可以嘗試一下,來畫一畫阿福。阿福的形象在無錫深入人心,它是什么樣的表情和神態(曲眉笑眼)民間藝人在給阿福彩繪的時候,用的色彩有什么特點(鮮艷明麗)彩繪的步驟,教師講解并示范·底色·上彩·細節描繪學生體驗在自制泥胚上進行彩繪,彩繪時抓住“阿福”的特征。根據學生彩繪情況,教師予以指導。學生作品展示教師拍照后直接在屏幕展示。三、傳承和發展傳承與發展師惠山泥人根植于民間,可是它的聲譽卻遍及世界,被譽為最富東方色彩的民間彩塑藝術。如今,在惠山泥人廠的老廠址上,建起了中國泥人博物館。它采用了日本建筑設計師隈研吾的方案。看著這樣兩張照片,不禁讓我想到,中國的傳統文化多么繽紛和中國的傳統文化多么繽紛和迷人,可是現在它們正在面臨失傳,受到漠視。看著它們曲終人散,人亡藝絕。每一分鐘,在深邃的民間,在田野里,在山坳間,都有一些民間文化及其遺產死去。它們失去得無聲無息,好似煙消云散。可以說,很多民間美術都面臨后繼無人,將要失傳的窘境,如果將拯救這一工藝的責任落在你的肩上,你將如何保護和發展惠山泥人這一傳統鄉土美術呢學生思考、說一說師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前輩們為之做出的努力1.師首先我要向同學們介紹一本雜志《漢聲》《漢聲》力圖通過梳理“中國的、傳統的、民間的、活生生的”文化、技藝,建立“中國民間文化基因庫”。它為惠山泥人的傳承做了哪些至關重要的事情呢·記錄·傳授·推廣2.而作為惠山泥人的直接傳承者們,他們又做了哪些努力這兩位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一位叫喻湘漣、一位叫王南仙,一個擅長捏,一個擅長彩繪,將惠山泥人的技藝悉心傳授給徒弟,使得惠山泥人的傳承后繼有人。3.在一代又一代藝人的手中,阿福也經歷著時代的變遷。·適應時代審美需求的演變·與現代雕塑藝術的結緣·宣傳與商業行為擴大影響力再發展1.師作為無錫最有代表性的鄉土美術、作為無錫城市形象的象征物,惠山泥人勢必繼續它的發展路程。請同學們展開想象的雙翼,為惠山泥人的傳承與再發展做出貢獻!2.活動惠山泥人的再發展文案設計(根據教學情況可將這部分教學活動放到第二課時)要求以文字或文圖相結合的方式闡述設計意圖。提示母題的保護與開發泥人內容的拓展與現代藝術接軌、媒體宣傳、商業運作等……學生進行惠山泥人的再發展文案設計。在此過程中,教師隨機進行指導或給學生釋疑。3.總結惠山泥人以其獨特的藝術造型、鮮活的民間色彩和濃郁的江南鄉土氣息,受到各界人士的喜愛。它不僅承載著普通老百姓的喜怒哀樂,也豐潤著生生不息的中國民間文化藝術,對于如何讓民間文化藝術得到更好的傳承與發展,我們將在下一節美術課繼續探討。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