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題名稱 《恐龍世界》 科目 美術教學對象 三年級 課時 1課時 教者一、教材內容分析 本課選自湘美版小學美術三年級下冊第9課《恐龍世界》。 本課要表現的恐龍在6500萬年以前就已絕跡,是一個千古之謎,目前,還處于研究階段。學生對它既喜歡又比較陌生。因此,這個教學內容向學生提供了一個更大的,可自由發揮想象創作的空間。圍繞恐龍制作一個相關的課件,不僅可以增加學生對這個新奇動物的了解和認識,還可以開闊學生視野,增強他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恐龍是我們地球曾經存在過的動物,雖然它早已滅絕,但現在很受孩子們的歡迎,每個孩子都或多或少的擁有恐龍圖片及模型,幾乎所有的孩子都能說出恐龍的特征、習性,所以在表現這節課時孩子們顯得輕松自如又意趣不同,可以為學生提供很大的想象與創作空間。二、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知識與技能目標: 1、了解恐龍的相關知識,學習表現不同特點的恐龍及其生活環境。 2、對形態各異的恐龍形象、特征有初步的感受和認知,了解更多有關恐龍的資料。 過程與方法目標: 1、通過欣賞與感受活動,在比較中,找出恐龍的基本形狀。 2、以線描的形式或其他方式來表現自己喜歡的恐龍,在想象中,大膽描繪心中的恐龍世界。 3、培養學生搜集、整理、和應用信息技術提高創造能力和動手能力,以及對事物的探索精神。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1、通過學習,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勇于探究科學奧秘的精神,以及對美術學習活動的興趣。 2、在學習中引導相互交流,增強其合作、探究意識。 3、培養學生自主思考的學習意識,關注地球生物的未來,增強環保意識。三、教學重點、難點教學重點: 在認識的基礎上把握恐龍形態及環境的一般特征,畫一幅表現恐龍生活的畫。 教學難點: 把握恐龍形態及環境的一般特征,大膽想象表現恐龍生活。三、學習者特征分析本課教學對象是三年級的學生,與低年級的學生相比,他們對事物的了解和認識要豐富些,并且關于美術表現的多種材料和表現方法都已經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恐龍并不是學生生活中真實的動物,在表現它們的外形特點、動態等方面有一定的困難,因此,在學生創作中,要培養他們豐富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教學設計四、教學策略選擇與設計教學模式:導入新課→板書課題→探究式活動→尋求表現方法→布置作業→學生進行創作→課堂評價作品→教師小結 分組合作學習五、教學環境及資源準備人民美術出版社小學美術第六冊教材、多媒體教室 專門為本節課設計的恐龍課件、恐龍的資料、圖片、情景音樂等六、 教學過程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及資源準備導 入 新 課 1、提問: 視頻中的主角是誰? 2、播放視頻 3、板書課題 學生帶著問題認真觀看視頻,尋找答案。 以情景引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講 授 新 課 結合課件: 1、分類:食肉恐龍、食草恐龍(板書) 2、分類小游戲:老師準備的恐龍圖片 問題: 1)這只恐龍叫什么名字? 2)這只恐龍是食肉恐龍還是食草恐龍? 3)他有什么特點? 3、食肉恐龍和食草恐龍分別有什么特點。 1、學生參與、回答 2、了解恐龍分類特點 1、幫助學生理解恐龍的這兩種類別 2、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能力。 3、便于學生下一步的繪畫創作欣賞恐龍 生活環境 出示恐龍圖片,了解恐龍的生活環境 觀察了解恐龍生活環境 豐富學生的認知,方便學生為創作添加背景欣 賞 作 品 播放課件: 欣賞恐龍作品 觀察學習 幫助學生了解更多恐龍繪畫作品以及背景與恐龍搭配方法教 師 示 范 1、請同學們認真觀察老師創作的步驟、方法 2、示范繪畫恐龍的步驟、方法(結合課件) 觀察學習 幫助學生了解繪畫步驟、方法,培養學生的造型能力。學生小組 合作創作 1、課件出示一些恐龍圖片、及創作提示 2、播放音樂、請同學動手創作 學生小組合作創作 1、課件出示創作提示更確切明了 2、培養學生的構思創作能力和動手實踐能力和合作能力欣 賞 評 價 1、請各小組進行作品展示 2、請同學展示自己小組的作品。 3、教師適當補充 開展學生自評、互評活動 把評價的權利交給學生,調動學生積極性、增強學生自信心、培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課堂小結 拓展延伸 1、與同學共同回顧課堂學習內容 2、課外延伸:保護環境 1、回顧本課內容 2、增加保護環境意識 1、幫助學生進一步鞏固提高 2、幫助學生增強環保意識,關注地球生物的未來板書設計: 恐龍世界 食肉恐龍 食草恐龍 我們的恐龍小世界 (恐 龍 圖 片) (作品展示區)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