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繽紛花布--藍白之美教學目標1、通過欣賞優秀藍印花布作品,品位藍印花布藍白色彩的素麗、寓意、題材的多樣。2、學會欣賞和設計藍印花布的同時,培養欣賞美、發現美、創造美的能力,并能激發學生熱愛傳統工藝的情感。學情分析學生美術基礎較差,動手能力、表現能力很差,經過之前的熏陶、培養,學生對美術的興趣較為濃厚,課堂積極性和主動性也較好,這也是學好美術的關鍵。重點難點重點了解藍印花布知識、造型及裝飾手法,動手嘗試藍印花布的設計并仿制藍印花布。難點探索藍印花布藝術特色。教學過程一、導入:(播放課件)欣賞兩張照片,由衣服的顏色引入藍印花布,導入課題《藍白之美》------走進中國藍印花布二、新授:1、學生欣賞藍印花布圖片,介紹藍印花布的歷史及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活動:藍印花布袋給我們什么樣的視覺感受?(組內討論)小結:典雅大方、樸素沉靜、清新秀美;2、介紹蘭草;3、觀看視頻,了解藍印花布的制作過程1)藍印花布的制作步驟是什么?小結:刻板--刮漿---染色--刮白(清洗、晾干);活動:為什么要刻板而不直接畫在布上?小結:刻板可以反復使用,不容易出錯,而且節約時間;活動:刻板時,遇到長直線怎么處理?小結:小短線連接;2)語言元素是什么?(看圖片、分析)小結:點、小短線、幾何形等;4、欣賞藍印花布,體會其寓意(學生根據紋樣分析):連年有余、二龍戲珠、百福圖、劉海戲金蟾等;5、題材內容:小結:人物、動物、植物、文字等;6、仿制藍印花布:1)教師師范;2)學生動手實踐;7、學生作品展示與評價;8、小結。教學活動一、組織上課藍印花布是我國傳統染織藝術的一朵奇葩,它以質樸的色彩,古拙的紋樣,素雅的風韻,給人以清新雅致的魅力。手工藍印花布是中國傳統的民間工藝品。本課的設置是為了讓學生了解傳統藍印花布的藝術美,弘揚我國優秀的民間藝術,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及積極參與、動手設計制作的能力。二、導入新課導入播放音樂和圖片三、講授新課(1)導入欣賞藍印花布圖片(課件自動播放,背景音樂古箏曲)導入課題《藍白之美》(課件出示課題)學生們學生欣賞圖片(2)介紹藍印花布由來和歷史據專家考證,我國的紡織印染技術歷史悠久,而極具民族工藝特色的藍印花布起源于秦漢,興盛于唐宋時期。藍印花布不僅是多姿多彩的衣料,而且被廣泛地應用于生活中,制成桌布、帳幔、床單和飾品等。(課件展示由藍印花布做成的各種生活用品)(3) 探索藍印花布藝術特色1、藍印花布最顯著的藝術特征是什么小結藍白分明,質樸素雅2、藍印花布的圖案題材有何特點結合藍印花布圖片“鶴壽延年”、“連年有余”、“長命富貴”、“雙龍戲珠”分析。小結藍印花布上的圖案一般都是一些有吉祥美好含義的動物、植物或生活物品,形象單純簡練,多用點、線組成,多用寓意美好吉祥的傳統圖案表達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3、藍印花布的圖案排列構成有何特點結合圖片分析藍印花布的主要構成方式四方連續是指一個單位紋樣向四周重復地連續和延伸擴展而成的圖案形式。二方連續二方連續是由一個單獨紋樣向上下或左右兩個方向反復連續而形成的紋樣。適合紋樣指適合于一定的外輪廓形狀中的裝飾紋樣,適合紋樣的形態要與外廓相吻合4、制作藍印花布主要步驟①刻板②刮漿③染色④刮白(清洗、晾干)四、課堂實踐由于工具和材料的限制,我們不可能在課堂上體會這一制作的全過程,那能不能找一種替代的方法來感受藍印花布的制作,做出藍印花布的效果來呢嘗試用準備好的工具、材料快速地仿制一塊藍印花布。要求1、以簡單的動植物形象為題材2、涂色要均勻(提示可以采用四方連續、二方連續、適合紋樣等形式仿制一塊“藍印花布”。五、展示評價學生展示作品,開展自評、互評。請學生仔細觀察制作藍印花布主要有哪幾個步驟學生交流,歸納五課堂小結“藍印花布”是中國傳統的民間工藝,是我國傳統染織藝術花園中的一支奇葩,它以質樸的色彩,古拙的紋樣,素雅的風韻,給人以清新雅致的魅力。六課后拓展說到中國藍印花布,很多人都知道南通、桐鄉的藍染,但很少有人知道無錫的藍印花布生產也有著悠久的歷史和曾經的輝煌,然而隨著無錫工商業的飛速發展,“無錫藍印花布”漸漸退出了市場。如今,逝去的無錫“民間藍印花布織染技藝”已成為了無錫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做為一種民間工藝,我們有責任去傳承她,保護她。板書設計藍白之美一、欣賞藍印花布圖片二、藍印花布藝術特色藍白分明,質樸素雅三、圖案題材特點“鶴壽延年”、“連年有余”、“長命富貴”、“雙龍戲珠”四、圖案排列構成特點四方連續 二方連續 適合紋樣課后作業簡單的動植物形象為題材仿制一塊藍印花布。教 學 后 記藍印花布是我國傳統染織藝術的一朵奇葩,它以質樸的色彩,古拙的紋樣,素雅的風韻,給人以清新雅致的魅力。手工藍印花布是中國傳統的民間工藝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