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多變的色彩教學目標:1.認知目標:了解色彩三原色、色彩三要素等基本的色彩知識,掌握色彩調配的基本規律。2.技能目標:掌握色彩間的變化規律,并能夠運用三原色調配出不同色相的顏色。3.情感目標:通過本課的學習,能夠認識到色彩多變的玄妙,繼而發現自己生活中的豐富多彩。教學重、難點:1.教學重點:通過本課的學習能夠了解色彩的基本知識以及掌握色彩調配的基本規律。2.教學難點:掌握色彩的調配規律,并準確地調配出所要的顏色。課時:1課時教學過程1、課前準備將準備好的花形紙片分發給學生,每人三片,學生備好用具。二、圖片導入(首先利用亮麗的彩虹圖吸引學生注意力,然后利用提問的方式逐步引導學生進行思考,深入本課課題。)1.課件展示彩虹圖。2.提問:見到彩虹心情怎么樣?為什么看到彩虹會是這樣的心情?那么你們知道彩虹有哪幾種顏色嗎?講授英國科學家牛頓發現七色光譜。我們都知道這七種顏色的排列是有規律的,但是有沒有同學想過它們的排列方式為什么會是這樣?(這個問題稍微有些困難,無同學回答直接過渡到牛頓色環的講授。)三、內容新授1.課件展示牛頓色環由彩虹色的排列順序(紅、橙、黃、綠、青、藍、紫)或者色環加上已有的知識儲備可以得出調配色彩的基本規律:黃+藍=綠紅+藍=紫紅+黃=橙可以發現我們平時所常見的色彩都可以由紅黃藍調配而成,所以紅、黃、藍為“原色”,而它們之間調配而成的顏色為“間色”。即“三原色”、“三間色”。而黑、白、灰是屬于無色系。2.色彩三要素(用平言的語言和圖片讓學生感知與理解,以及了解如何讓這三要素發生改變,為后面操作作鋪墊。)色相承接上面內容,直接點出我們平時所說的顏色又被稱為“色相”,是色彩三要素之一。明度以色環為例,讓學生找出自己感覺最亮的顏色和最暗的顏色,亮的顏色明度高,暗的顏色明度低。加入白色或者黑色可以迅速改變同一色相的明度。純度展示出概念,然后展示圖片對比,讓學生理解顏色純度高的作品較鮮艷,顏色純度低的作品較灰。混入的顏色越多,那么顏色純度越低,所以,原色純度最高。3.技能演練請一位同學上臺演示用三原色調出綠色。教師演示在綠色中加入白色、黑色調出明度不同的綠色,畫出綠色的明度階梯,特意說明黑色使用量要注意。4、課堂練習課件展示各種顏色的花,讓學生說說你喜歡哪種顏色的花?如何調配出這種顏色?學生回答時,教師順勢示范。布置練習內容:選擇其中你喜歡的花的顏色,將它調配出來記錄在花形紙片上。5、作業展評學生展示個人作品,問其他同學:顏色是否一致?如果說不一致則問修改方法。將學生作品都貼于綠色漸變圖上整體展示。六、課外拓展豐富的色彩可以使人的心情變好,就例如看到彩虹一樣,所以顏色對人的心理是有影響的。簡單地拓展人們生活中對色彩的運用。教學反思:本課的知識點相對而言比較多,但是并不太復雜,主要是讓學生聯系實際進行理解。基于學生現實,在之前大多數都未曾接觸使用過水粉,所以課堂練習設置的比較簡單。但是課堂上還是出現了一系列問題,例如調色時加入水太多、顏色調得過少不夠涂滿、在使用黑色降低明度時量過多等等。但是也有驚喜,因為花形紙片大小不一,有學生就將小花作為花心,形成階層變化。學生個人作品與實際顏色還是有所出入,主要還是加入顏色的量控制得不太好。但是集體展示還是十分漂亮的。最后課后拓展將學生視線由課堂引入生活,提到為什么停、危險要設置成紅色?為什么室內墻面大多數都是白色?等等。希望學生能夠有一雙好奇的眼睛,關注生活周邊更多的色彩智慧。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