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傳神寫照-中國人物畫賞析教學目標:認知目標:深入理解中國畫傳神寫照的內涵,中國古代人物畫的藝術特色及其種類與其寓意。能力目標:運用欣賞法,欣賞古代人物畫的作品情感目標:培養學生高尚的愛國主義情感教學重點:使學生深入理解中國畫傳神寫照的內涵教學難點:運用欣賞的方法,欣賞分析其他作品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相關圖片視頻教學過程:一、新課導入: 教師:同學們,今天我們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里學習,穿著現代的服裝,課余時間可以上上網、打打游戲和看看電影等。但有沒有想過距離我們幾千年的古代人,他們過著一種怎樣的生活,就讓我們懷著一顆真誠而渴盼的心,走進他們的世界。二、欣賞感悟 通過多媒體放映《洛神賦圖》,師生共同鑒賞古代人物畫作品:(教師引導啟發學生,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1. 看(畫面內容):畫作以具體生動的形象,完整地表現了賦中內容。2. 析(繪畫特色):全圖以人物活動為中心,將繪畫藝術與歷史的美學融為一體,向我們形象生動地講述了那個真摯純潔而又凄美感人的愛情故事。欣賞過了凄美的洛神賦圖的愛情故事,讓我們走出曹植的夢境,來到南唐韓熙載的家中,看看他又在做什么呢?古代人物畫典范作品:《韓熙載夜宴圖》顧閎中(五代) 《韓熙載夜宴圖》是中國畫史上的名作,它以連環長卷的方式描摹了南唐巨宦韓熙載家開宴行樂的場景。全卷分為五段,每一段以一扇屏風為自然隔界。分組討論問題,第1組問題:韓熙載夜宴圖描繪了什么內容 第2組問題:這幅畫分為幾個部分 采用了怎樣的構圖 第3組問題:畫中的韓熙載是誰 他出現了幾次 他在做什么 他的表情怎樣 他為 什么會有這樣的表情 第4組問題:畫中還有哪些人 他們都在干什么 他們的表情如何 第5組問題:這幅畫的色彩和技法有什么特點 教師引導,學生各抒己見,得出結論。三,討論交流欣賞古代傳神寫照人物作品 歷代帝王圖---閻立本 唐步輦圖---閻立本 唐唐·閻立本《古帝王圖卷》歷史故事畫 表現的是自漢至隋十三個帝王:漢昭帝劉弗陵、漢光武帝劉秀、魏文帝曹丕、吳大帝孫權、蜀昭烈帝劉備、晉武帝司馬炎、陳文帝陳蒨、陳廢帝陳伯宗、陳宣帝陳頊、陳后主陳叔寶、北周武帝宇文邕、隋隋煬帝楊廣。圖卷以每一位帝王及男女侍從為一組,每位帝王的上角都有墨筆楷書廟號、姓名及在位年數等。唐·閻立本《歷代帝王圖》 歷史故事畫 表現的是自漢至隋十三個帝王:漢昭帝劉弗陵、漢光武帝劉秀、魏文帝曹丕、吳大帝孫權、蜀昭烈帝劉備、晉武帝司馬炎、陳文帝陳蒨、陳廢帝陳伯宗、陳宣帝陳頊、陳后主陳叔寶、北周武帝宇文邕、隋文帝楊堅、隋煬帝楊廣。圖卷以每一位帝王及男女侍從為一組,每位帝王的上角都有墨筆楷書廟號、姓名及在位年數等。唐·閻立本《步輦圖》 歷史故事畫 這幅畫描寫的是貞觀十五年,唐太宗李世民接見遠道前來迎文成公主入藏的吐蕃使者祿東贊時的情景。李世民坐在宮女們抬著的步輦之上,他穿的是平常的裝束,但眉宇間很有神采。祿東贊身穿團花衣,立于一名朱衣執笏引班的官員之后,神情恭謹而機警。不畫背景,以人物身軀的大小標示社會地位的高低貴賤,這是早期人物畫所常用的表現手法。(引導學生從作品的內容、題材、表現手法、藝術特點全方面進行鑒賞,了解中國古代人物畫藝術特點。)鑒賞其他形式了人物畫北宋 李公麟《免胄圖》南宋 梁凱《潑墨仙人圖》清代 任伯年 《女媧補天圖》師生交流討論四、古今畫作對比交流1. 課件播放視頻《開國大典》片段,再現開國大典歷史。2. 課件放映關于《開國大典》的油畫作品和攝影作品各一張。欣賞思考:學生參看教材, 分小組討論兩者的差別。討論交流:學生發表討論結果。3. 教師分析總結油畫《開國大典》的藝術特色:運用了油畫表現手法,強調了空間感;拉開了毛主席與各位首長的距離,人群、扶欄的透視線與燈穗方向引向毛主席,突出了毛主席的中心位置;減少了近處的廊柱,抬高了燈籠,看到廣場上的群眾、紅旗,烘托出隆重熱烈的慶典氣氛;藍天、白云、紅燈、紅柱,色彩鮮艷明快;主席臺上的菊花表現出“十一”正值金秋豐收季節。師生討論總結:藝術家大膽而高超的繪畫構圖技巧體現了一個深刻的道理:藝術不是生活毫不走樣的“復制”,不是生活的翻版和備份。如果說生活是藝術的原型,那么藝術則是生活的升華。藝術源于生活,更高于生活。5、拓展練習 選擇不同的畫比較不同的藝術語言特點。PAGE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