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民族團結與祖國統一科目 歷史 年級 初三 班級 時間 年 月 日課題:民族團結與祖國統一教學目標 識記:我國在少數民族聚居地區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香港、澳門回歸的時間及政權交接儀式圖“一國兩制”構想是推進祖國和平統一大業的基本方針祖國大陸與臺灣經濟文化交往教材分析 理解:無運用:無實施教學過程設計 一、考標解讀1、識記:我國在少數民族聚居地區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我國在少數民族聚居地區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民族區域自治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我國設立了五個自治區:內蒙古、新疆、廣西、寧夏、西藏。2、識記:港澳回歸 ①背景:a、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建設取得巨大成就;b、鄧小平“一國兩制”構想的提出。②時間:香港——1997年7月1日;澳門——1999年12月20日;參與政府:中英、中葡。③意義:中國人民洗雪了百年國恥,標志著我國在完成祖國統一大業的道路上邁出了重要的一步。3、識記:“一國兩制”構想是推進祖國和平統一大業的基本方針 鄧小平從維護祖國和中華民族根本利益出發,創造性地提出了“一國兩制”的偉大構想。“一國兩制”就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大陸實行社會主義制度,臺灣、香港、澳門實行資本主義制度。“一國兩制”構想是推進祖國和平統一大業的基本方針。4、識記:祖國大陸與臺灣經濟文化交往。(1)與時俱進的對臺政策:解放臺灣——爭取和平方式解放臺灣——和平統一祖國——“一國兩制”的科學構想——“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對臺基本方針。(2)兩岸日益密切的交往:交往的具體表現:①1987年臺灣當局被迫調整“三不”政策,開放臺灣居民赴大陸探親,兩岸關系發生了歷史性的變化;②1990年,臺灣成立海基會③1991年,祖國大陸成立了海協會 ④1992年,兩會達成“九二共識”(即一個中國的原則)⑤1993年,兩會在新加坡舉行汪辜會談,就兩岸經濟、科技、文化交流達成共識⑥1995年,江澤民提出現階段發展兩岸關系、促進和平統一進程的八項主張,成為新時期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的指導思想。⑦現在,海峽兩岸經濟上相互促進、互利互補的局面初步形成。(3)兩岸交往的感想和啟示:①祖國統一符合兩岸人民的共同利益,也是兩岸人民共同心愿,②完成祖國統一大業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③臺獨不得人心,必然失敗。二、中考真題1.1992年,臺灣“海基會”和大陸“海協會”達成“九二共識”——“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 )2.20世紀90年代,我國在香港、澳門設特別行政區進行管理,這是哪一方針的初步實踐?(1分)三、命題規律1、考察數量以及題型 本單元為非重點單元,2020年判斷題形式,2021年材料題形式出現。2、考察分值及考點 2020年2分,考察大陸與臺灣交往的情況。 2021年1分,考察一國兩制3、2022命題趨勢 根據近年長沙中考命題特點和規律預計:關注香港、澳門的回歸以及與臺灣的交往。教學反思PAGE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