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科目 歷史 年級 初三 班級 時間 年 月 日課題: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教學目標 識記:第一個五年計劃的時間及基本任務1954年頒布第一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社會主義制度在中國建立的標志社會主義建設中涌現的先進人物王進喜、鄧稼先、焦裕祿、雷鋒“文革”給國家和人民帶來嚴重災難教材分析 理解:“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是社會主義建設道路探索中的嚴重失誤運用:無實施教學過程設計 一、考標解讀1、識記:第一個五年計劃(1953年—1957年) 基本任務:①集中主要力量發展重工業,建立國家工業化和國防現代化的初步基礎②相應地發展交通運輸業、輕工業、農業和商業;③相應地培養建設人才。2、識記:1954年頒布第一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1954年9月,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在北京制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這是我國第一部社會主義類型的憲法。3、識記:社會主義制度的確立——標志:三大改造的完成 1956年底,國家基本上完成了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實現了把生產資料私有制轉變為社會主義公有制的任務。我國初步建立起社會主義的基本制度。從此,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4、識記:“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是社會主義建設道路探索中的嚴重失誤。啟示:經濟制度的制定要尊重客觀的經濟規律,從中國的國情出發,不能急于求成。5、識記:社會主義建設中涌現的先進人物:“鐵人” 王進喜、“兩彈元勛”鄧稼先、黨的好干部焦裕祿。毛澤東題詞的“雷鋒”,他的“釘子精神”是長沙精神的精華。6、識記:“文革”給國家和人民帶來的嚴重災難(1966—1976年) (1)原因:20世紀60年代中期,毛澤東錯誤地認為,黨中央出現了修正主義,黨和國家面臨著資本主義復辟的危險。先后被林彪和江青兩個反革命集團所利用。(2)災難表現:民主法制遭到嚴重破壞(國家主席劉少奇被誣陷迫害至死,這是共和國歷史上最大的一起冤案);國民經濟破壞嚴重,損失約5000億元,人民生活水平基本上沒有提高,我國與發達國家之間的經濟差距進一步拉大。 (3)歷史教訓:①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反對階級斗爭②加強民主和法制的建設,依法治國③堅持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二、中考真題1.張藝謀的電影《活著》中最具震撼力的一個場景是:小孩找出父親的鐵皮包的箱子要交給街道干部用來煉鐵。這個以大煉鋼鐵為中心的大躍進運動場景應該發生在20世紀( )A.二十年代 B.三四十年代 C.五十年代 D.七十年代2.社會主義制度在我國初步確立的標志是( )A.人民解放戰爭的勝利 B.1952年土地改革的完成C.195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的頒布 D.1956年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3.195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的頒布,標志著社會主義甚本制度在我國的初步建立 。( ) 4.抓關鍵詞是歷史學習的方法之一。與“1954年”“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民主政治建設”等關鍵詞相吻合的歷史事件是( )A.頒布《中華民國約法》 B.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C.通過《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D.制定第一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三、命題規律1、考察數量以及題型 該單元主要在2018、2020、2021三年;其中2018年、2019年為選擇題;2020年為判斷題;2021年、2018年為材料題。2、考察分值及考點 2019年2+2分,考察大躍進的時間、社會主義制度確立的事件。2018年2分,考察社會主義制度確立的事件。2017年2分,考察社會主義制度確立的事件。2021年3分,考察《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2020年6分,考察《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三大改造;一五計劃3、2017命題趨勢 根據近年長沙中考命題特點和規律預計:本單元知識也屬于非重點內容,題目主要考察社會制度確立的事件,應要求學生重點掌握此知識點。教學反思PAGE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