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高一下學期化學期末復習要點(Word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高一下學期化學期末復習要點(Word版)

資源簡介

高一下學期化學期末復習要點
一、硫、氮單質及化合物
(一) 硫單質: 黑火藥的使用:S+2KNO3+3CK2S+3CO2↑+N2↑
1.硫的物理性質:硫是淡黃色晶體,脆,不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CS2。
2.硫的化學性質:(1)氧化性():①加熱硫粉和鐵粉的混合物,燃燒生成黑色難溶固體:
Fe+SFeS ②將銅絲伸入硫蒸氣中,燃燒生成黑色固體:2Cu+SCu2S。由上可得:硫和變價金屬反應時,一般會生成低價金屬硫化物。特例:硫與汞反應:Hg+SHgS(黑色)(該反應可除地上散落的汞)。由Fe、Cu與Cl2的反應,可得出氧化性的強弱順序:Cl2>S,所以硫是一種較不活潑的非金屬元素。③硫和炭在高溫時、硫蒸氣和氫氣在加熱時也可發生反應:
(2)還原性():硫在空氣中燃燒發出淡藍色的火焰;在純氧中燃燒發出明亮的藍紫色火焰。反應都是:S+O2 SO2
(二) 硫化氫:
1.物理性質:無色、臭雞蛋氣味的氣體,劇毒,密度比空氣略大,能1∶2.6溶于水,得弱酸性的氫硫酸。
2.化學性質:H2S中S顯-2價,是硫元素的最低價,因此發生氧化還原反應時,其化合價只能升高,表現還原性。(1)H2S的燃燒:在空氣中點燃H2S氣,并在火焰上方罩一干燥的潔凈小燒杯,可觀察到燃燒發出淡藍色火焰,小燒杯內壁有水珠,且出現黃色固體,這是因為O2不充足;H2S若在充足的O2中燃燒,會發出淡藍色火焰,并產生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化學方程式:
2H2S+O2(不足) 2S+2H2O 2H2S+3O2(充足) 2SO2+2H2O
(2)可被鹵素單質氧化:H2S+X2→S↓+2HX (X2—指Cl2、Br2、I2) 如:H2S+I2→2HI+S↓
(3)將分別盛有H2S和SO2氣體的兩集氣瓶口對口并抽去玻璃片使之混合,可觀察到瓶壁上有淡黃色固體生成。 此反應電子轉移的方向和數目表示為:,其中氧化劑是SO2,還原劑是H2S,氧化產物、還原產物都是S,氧化產物、還原產物物質的量之比為2:1。
(4)不穩定性:受熱易分解 H2SH2+S
3.氫硫酸及鹽:(1)氫硫酸是一種易揮發的二元弱酸,其酸性比碳酸還弱,具有酸的通性。可用NaOH溶液吸收多余H2S,以防污染環境。
(2) CuS、PbS、Ag2S都是既難溶于水,又難溶于稀的強酸(如稀HNO3)的黑色物質,所以可用CuSO4溶液除H2S,用濕潤的Pb(NO3)2試紙驗證H2S的存在(觀察試紙是否變黑)。
H2S+CuSO4→CuS↓+H2SO4 H2S+Pb(NO3)2→PbS↓+2HNO3
4.實驗室常用FeS與稀H2SO4或稀HCl反應制取H2S氣體,裝置可與實驗室制H2或CO2的制法相同。 FeS + 2HCl → FeCl2 + 2H2S↑
(三) 二氧化硫:
1.SO2的物理性質:無色、有剌激性氣味的氣體,有毒,密度比空氣大,易液化(沸點較高)。易溶于水(1:40),溶于水形成亞硫酸,顯中等(弱)酸性。
2.SO2的化學性質:(1)與水反應:SO2 + H2OH2SO3,生成的亞硫酸是一種不穩定的弱酸。
(2)弱氧化性:2H2S+SO2→3S↓+2H2O
(3)較強還原性:①被氧氣氧化:2SO2 + O22SO3;②被鹵素單質X2(Cl2、Br2、I2)氧化:使溴水褪色 Br2+ SO2+2H2O→H2SO4+2HBr;③被KMnO4氧化:使KMnO4溶液紫色褪去。
(4)漂白性:二氧化硫能使紅色品紅溶液褪色,但當加熱時,溶液又重新變成紅色。
3.亞硫酸及其鹽的主要化學性質:比SO2更強的還原性,易被氧化。
4.酸雨:(1)判斷標準:PH<5.6的雨水(2)酸雨的成因:主要是由煤、石油產品燃燒生成的SO2造成的,SO2+H2O→H2SO3,2H2SO3+O2→H2SO4或2SO2+O22SO3,SO3+H2O→H2SO4
(3)酸雨的危害及防護:(了解)。
(四) 硫酸:
1.稀硫酸的化學性質:酸的通性(強酸) H+的弱氧化性(如與金屬置換氫氣)。
2.濃硫酸的特性:(1)難揮發性:是一種高沸點、難揮發性酸,利用此性質可制取HF、HCl、HNO3。
(2)吸水性:濃硫酸能吸收空氣中的水分,在實驗室中常用濃硫酸來干燥不與它起反應的氣體。
(3)脫水性(炭化):在200mL燒杯中放入20g蔗糖,加入幾滴水,攪拌均勻。然后再加入15mL98%的濃硫酸,迅速攪拌。現象:蔗糖逐漸變黑,體積膨脹,形成疏松多孔的海綿狀的炭。
(4)強氧化性:濃硫酸與銅反應:Cu+2H2SO4(濃)CuSO4+SO2↑+2H2O,濃硫酸也與木炭反應:C+2H2SO4CO2+2SO2↑+2H2O。注意:Al和Fe在冷的濃硫酸中會發生鈍化,所以可以用鐵或鋁的容器盛裝濃硫酸。
3.硫酸根離子的檢驗:先用鹽酸把溶液酸化,以排除CO32-、SO32-、Ag+等可能造成的干擾,再加入BaCl2溶液,根據是否有白色沉淀出現來判斷原溶液中是否有SO42-存在。
4.幾種重要的硫酸鹽:
硫酸鹽 結晶水合物 俗稱 色態 主要用途
硫酸鈣 CaSO4·2H2O 生石膏、石膏 白色固體 制粉筆、模型、雕像、石膏繃帶、調節水泥凝固時間
2CaSO4·H2O 熟石膏 白色固體
硫酸鋇 —— 重晶石 白色固體 白色顏料、醫用“鋇餐”
硫酸銅 CuSO4·5H2O 膽礬 藍色晶體 制農藥(玻爾多液) 、電解精煉銅
硫酸鋁鉀 KAl(SO4)2·12H2O 明礬 無色晶體 凈水劑
(五) 氮氣:
1.氮氣化學性質:很強的穩定性,可從結構上(電子式:、結構式:)去分析。
(1) 與氧氣的反應:N2+O22NO 2NO+O2→2NO2 3NO2+H2O→2HNO3+NO(可解釋“雷雨發莊稼”)。NO為無色無味難溶于水的氣體,NO2是紅棕色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二者都有毒,是大氣污染物。
(2)與氫氣的反應(工業制氨):N2+3H22NH3(注意反應條件、可逆反應)。
(3) 與活潑金屬的反應:N2+3MgMg3N2
2.氮的固定:把游離態的氮轉變為化合態氮的方法,叫氮的固定,又分為天然固氮和人工固氮。
(六) 氨:
1.氨的分子結構:三角錐形,電子式:。
2.氨的物理性質:無色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易液化,極易溶于水(1:700)(可用噴泉實驗驗證)
3.氨的化學性質:(1)氨與水反應:NH3+H2ONH3·H2ONH4++OH- (在噴泉實驗中,燒瓶內溶液變紅,說明氨溶于水后呈堿性。)
(2)與酸反應:NH3+HCl→NH4Cl (分別蘸有濃氨水與濃鹽酸的玻璃棒靠近,會出現白煙。)
氨同樣能跟其它酸化合生成銨鹽。如:NH3+HNO3→NH3NO3 2NH3+H2SO4→(NH4)2SO4
(3)與氧氣反應:4NH3+5O2 4NO+6H2O此反應可如右圖裝置進行實驗:
現象:插入時紅熱鉑絲保持紅熱,瓶內或瓶口出現紅棕色氣體,液面可能有白霧。
4.氨的實驗室制法:2NH4Cl(s)+Ca(OH) 2(s) CaCl2+ 2NH3↑+2H2O
(1)若無固體NH4Cl、Ca(OH)2,能否用溶液代替?(不可,因NH3極易溶于水)
(2)固體和固體混合加熱制氣需選用什么儀器?(選用硬質試管,口略向下傾斜固定在鐵架臺上)
(3)我們已學過哪些氣體的制備與NH3相同?(實驗室制O2)
(4)如何收集氨氣?為什么?為什么收集NH3的試管要十分干燥?(口向下排空氣,密度比空氣小。氨氣極易溶于水)
(5)根據NH3的性質,可用什么方法檢驗NH3是否收集滿?(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
(6)多余的氨氣是否需處理?如何處理?(需處理,可用水或酸吸收)
(7)干燥NH3可選擇什么干燥劑?(堿石灰)
(七) 銨鹽:
1.物理性質:均為白色晶體、均易溶于水。
2.化學性質:(1)銨鹽受熱易分解:NH4ClNH3↑+HCl↑、NH4HCO3NH3↑+CO2↑+H2O↑ 所以在保存和施用氨態氮肥時,應注意低溫,施后覆蓋。
(2)銨鹽與堿共熱: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NH--4+ + OH– NH3↑ + H2O
3.銨鹽的檢驗:與堿共熱,產生能使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變藍的氣體。
(八) 自然界中氮的循環及硫的循環(了解):
人是自然的一部分,是自然長期演化的結果,人類文明的發展與生態環境的變化密切相關。在意識到生態環境危機是人類生存和發展最大威脅之一的今天,人類必須探索新的發展思路:只有既保持發展又維護生態平衡,既考慮當前的發展又要考慮后代的需要、考慮整個人類的存在和發展,只有所有的生命同時生存、和諧與共、互相信賴、友好相處,自然才能繁榮、美麗,人類才能幸福、快樂。人類是人與自然平衡的維護者。
二、化學反應速率和化學平衡
(一) 化學反應速率:
1.通常用單位時間內反應物濃度的減小或生成物濃度的增加來表示,可表示為:。
2.物質濃度是物質的量濃度以mol/L為單位,時間單位通常可用s、min、h表示,因此反應速率的單位一般為mol/(L·s)、mol/(L·mon)或mol/(L·h)。
3.用不同的物質表示同一時間的反應速率時,其數值比等于化學方程式中的各化學計量數的比,如反應,則有:v(A):v(B):v(C):v(D) = m : n : p : q 。
4.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1)內因:反應物本身的性質。
(2)外因:①濃度:反應物的濃度越大,化學反應速率就越快。②溫度:溫度升高,反應速率加快。③壓強:對于有氣體參與的化學反應,通過改變容器體積可使壓強變化,增大壓強,反應速率加快。④催化劑:一般可加快化學反應速率。⑤反應物顆粒大小、溶劑、光、超聲波、放射線等也會影響化學反應速率,如反應物顆粒越小,反應速率越快。
(二) 化學平衡:
1.化學平衡狀態的本質特征是υ正和υ逆相等,這是判斷達到平衡狀態的根本標志。由于υ正=υ逆,可使平衡體系中各組分的百分含量保持不變,所以一般情況下平衡體系的壓強、氣體密度、濃度等多種宏觀性質也保持不變,這些宏觀的特征有時也可作為判斷化學平衡狀態的標志。
2.影響化學平衡的條件:
(1)濃度對化學平衡的影響:在其它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增大反應物的濃度,或減少生成物的濃度,都可使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反之,則可使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但固體和純液體(無濃度)量的增多或減少一般不影響平衡。
(2)壓強對化學平衡的影響:在其它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增大壓強,會使化學平衡向氣體體積縮小的方向移動;減小壓強,會使化學平衡向氣體體積增大的方向移動。應注意,有些可逆反應,如H2(氣)+I2(氣)2HI(氣),反應前后氣態物質的總體積沒有變化,則增大或減小壓強都不能使化學平衡移動。另外,平衡混合物都是固體或液體時,改變壓強也不能使化學平衡移動。
(3)溫度對于化學平衡的影響:在其它條件不變的情況下,溫度升高,會使平衡向吸熱反應的方向移動;溫度降低,會使平衡向放熱反應的方向移動。(溫度改變會無條件影響化學平衡)
(4)催化劑:由于使用催化劑對正反應速率與逆反應速率影響的幅度是等同的,所以平衡不移動。但使用催化劑可影響(一般加快)可逆反應達平衡的時間。
3.勒夏特列原理:如果改變影響平衡的一個條件(如濃度、壓強和溫度等),平衡就向著能夠減弱這種改變的方向移動。說明:①必須有平衡體系存在;②一般認為影響平衡的因素只有濃度、壓強、溫度三種外界條件;③平衡移動的結果只能減弱(不可能完全抵消)外界條件的變化。
4.對于化學反應速率及化學平衡有關的圖像問題:
(1)認清坐標系,清楚縱、橫坐標所代表的意義;(2)分析清楚起點、終點,中間轉折點(拐點)的含義;(3)看清曲線的變化趨勢,分清不變、漸變和突變,分析其變化原因。(4)若圖像中有三個變量時,先確定一個量不變,再討論另外兩個量的變化對應關系。
三、電解質溶液
(一) 電解質的電離:
1.電解質、非電解質及強、弱電解質比較:
概念 電解質: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狀態下能導電的(能電離的)化合物 非電解質: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狀態下不能導電的化合物
強電解質:在水溶液中全部電離成離子的化合物 弱電解質:在水溶液中部分發生電離的化合物
常見代表物 強酸:HClO4、HNO3、H2SO4、HCl、HBr、HI等強堿:NaOH、KOH、Ba(OH)2絕大部分鹽(包括難溶鹽) 弱酸:H2S、H2SO3、H3PO4 、HClO、HF、羧酸等弱堿:氨水、Fe(OH)3等水 酸類和水以外的多數共價化合物,包括大多數有機物
電離方程式的書寫特點 ①用“”
②一步完成如:H2SO42H++SO42– ①用可逆號 “”②多元酸分步寫,如:H2CO3H++ HCO3–(HCO3–H++ CO32–) 不電離
在離子方程式中的表示符號 離子符號 分子式(化學式) 分子式(化學式)
2.理解電解質、非電解質概念:
(1)電解質、非電解質應是化合物,不包括單質,也不指溶液。
(2)電解質的導電條件:水溶液中或熔化(熔融)狀態下。
(3)電解質導電必須是化合物本身能電離出自由移動的離子而導電。如:CO2、SO2溶于水能導電,是由于它們與水反應生成的H2CO3、H2SO3電離后導電,所以CO2、SO2不是電解質。
(4)某些難溶于水的化合物。如:BaSO4、AgCl等,由于它們溶解度太小,測不出其水溶液的導電性,但它們溶解的部分是完全電離的,所以是強電解質。
(5)一般常見物質中酸、堿、鹽、水都是電解質,蔗糖、酒精等是非電解質。
(二) 離子反應、離子方程式:

3.離子共存問題
不能大量共存的原因 常見實例
(1)結合成難溶物 SO42―不能與Ba2+共存;OH-、CO32–不能與Mg2+、Fe2+、Fe3+、Al3+、Zn2+ 、Cu2+等共存;Ag+不能與Cl–、Br–、 I–共存 ;
(2) 生成揮發性物質 CO32–、SO32–、S2– 、HCO3–、HSO3–、HS–等與H+不能共存
(3)結合成難電離的物質(水、弱酸和弱堿) H+與OH-結合成水H+與PO43–、CH3COO_、 F–、ClO–、AlO2–、C6H5O―結合成弱酸OH- 與酸式酸根如HCO3―、HSO3–、H2PO4―生成水OH-與NH4+結合成NH3·H2O
(4)發生氧化還原反應 MnO4–、ClO–、NO3–(有H+時)與S2–、I–、Fe2+、SO32–等不能共存。
(5)能結合成絡合物 Fe3+與SCN–不能共存
(6)發生雙水解反應 Fe3+、Al3+ 與AlO2–、S2–、CO32–不能共存
(三) 幾個要記住的小規律:
(1)HNO3、H2SO4、HCl、HBr、HI、HClO4為強酸,其他未指明則為弱酸;
(2)NaOH、KOH、Ba(OH)2及活潑性強于鎂的金屬氫氧化物為強堿,其他未指明則為弱堿;
(3)鹽的水中溶解性:①鉀、鈉、銨鹽及硝酸鹽、酸式鹽(如碳酸氫鹽)一般易溶②硫酸鹽除BaSO4、PbSO4外,易溶③鹽酸鹽除AgCl外,易溶(溴化物、碘化物類同)④其它酸的鹽(如碳酸鹽、亞硫酸鹽、硫化物等),除鈉、鉀、銨鹽外,一般難溶。
第三章 有機化合物知識點總結
絕大多數含碳的化合物稱為有機化合物,簡稱有機物。像CO、CO2、碳酸、碳酸鹽、金屬碳化物等少數化合物,它們屬于無機化合物。
一、烴
1、烴的定義:僅含碳和氫兩種元素的有機物稱為碳氫化合物,也稱為烴。
2、甲烷、乙烯和苯的性質比較:
有機物 烷烴 烯烴 苯
通式 CnH2n+2 CnH2n ——
代表物 甲烷(CH4) 乙烯(C2H4) 苯(C6H6)
結構簡式 CH4 CH2=CH2 或
(官能團)結構特點 單鍵,鏈狀,飽和烴 雙鍵,鏈狀,不飽和烴(證明:加成、加聚反應) 一種介于單鍵和雙鍵之間的獨特的鍵(證明:鄰二位取代物只有一種),環狀
空間結構 正四面體(證明:其二氯取代物只有一種結構) 六原子共平面 平面正六邊形
物理性質 無色無味的氣體,比空氣輕,難溶于水 無色稍有氣味的氣體,比空氣略輕,難溶于水 無色有特殊氣味的液體,密度比水小,難溶于水
用途 優良燃料,化工原料 石化工業原料,植物生長調節劑,催熟劑 有機溶劑,化工原料
3、烴類有機物化學性質
有機物 主 要 化 學 性 質
甲烷 1、甲烷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溴水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與強酸、強堿也不反應,性質比較穩定。2、氧化反應(燃燒)注:可燃性氣體點燃之前一定要驗純CH4+2O2CO2+2H2O(淡藍色火焰)3、取代反應 (條件:光;氣態鹵素單質;以下四反應同時進行,產物有5種)CH4+Cl2CH3Cl+HCl CH3Cl +Cl2CH2Cl2+HClCH2Cl2+Cl2CHCl3+HCl CHCl3+Cl2CCl4+HCl注意事項:①甲烷與氯氣在光照下發生取代反應,甲烷分子里的四個氫原子逐步被氯原子取代;②反應能生成五種產物,四種有機取代產物都不溶于水,常溫下,一氯甲烷是氣體,其他是液體,三氯甲烷稱氯仿,四氯甲烷可作滅火劑;產物中HCl氣體產量最多;③取代關系: 1H~~Cl2;④烷烴取代反應是連鎖反應,產物復雜,多種取代物同時存在。4、高溫分解:
乙烯 1.氧化反應 I.燃燒C2H4+3O22CO2+2H2O(火焰明亮,伴有黑煙)II.能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為CO2,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2.加成反應 CH2=CH2+Br2CH2Br-CH2Br(能使溴水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在一定條件下,乙烯還可以與H2、Cl2、HCl、H2O等發生加成反應CH2=CH2+H2CH3CH3 CH2=CH2+HClCH3CH2Cl(氯乙烷:一氯乙烷的簡稱)CH2=CH2+H2OCH3CH2OH(工業制乙醇)3.加聚反應 nCH2=CH2(聚乙烯)注意:①乙烯能使酸性KMnO4溶液、溴水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常利用該反應鑒別烷烴和烯烴,如鑒別甲烷和乙烯。②常用溴水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來除去烷烴中的烯烴,但是不能用酸性KMnO4溶液,因為會有二氧化碳生成引入新的雜質。
苯難氧化易取代難加成 1.不能使酸性高錳酸鉀褪色,也不能是溴水發生化學反應褪色,說明苯的化學性質比較穩定。但可以通過萃取作用使溴水顏色變淺,液體分層,上層呈橙紅色。2.氧化反應(燃燒)2C6H6+15O212CO2+6H2O(現象:火焰明亮,伴有濃煙,說明含碳量高)3.取代反應(1)苯的溴代:(只發生單取代反應,取代一個H)①反應條件:液溴(純溴);FeBr3、FeCl3或鐵單質做催化劑②反應物必須是液溴,不能是溴水。(溴水則萃取,不發生化學反應)③溴苯是一種 無 色 油 狀液體,密度比水 大 , 難 溶于水④溴苯中溶解了溴時顯褐色,用氫氧化鈉溶液除去溴,操作方法為分液。(2)苯的硝化: ①反應條件:加熱(水浴加熱)、濃硫酸(作用:催化劑、吸水劑)②濃硫酸和濃硝酸的混合:將濃硫酸沿燒杯內壁慢慢倒入濃硝酸中,邊加邊攪拌③硝基苯是一種 無 色 油 狀液體,有 苦杏仁 氣味, 有 毒,密度比水 大 ,難 溶于水。④硝基苯中溶解了硝酸時顯黃色,用氫氧化鈉溶液除去硝酸,操作方法為分液。(3)加成反應(苯具有不飽和性,在一定條件下能和氫氣發生加成反應)(一個苯環,加成消耗3個H2,生成環己烷)
4、同系物、同分異構體、同素異形體、同位素比較。
概念 同系物 同分異構體 同素異形體 同位素
定義 結構相似,在分子組成上相差一個或若干個CH2原子團的物質 分子式相同而結構式不同的化合物的互稱 由同種元素組成的不同單質的互稱 質子數相同而中子數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的互稱
分子式 不同 相同 元素符號表示相同,分子式可不同 ——
結構 相似 不同 不同 ——
研究對象 化合物(主要為有機物) 化合物(主要為有機物) 單質 原子
常考實例 ①不同碳原子數烷烴②CH3OH與C2H5OH ①正丁烷與異丁烷 ②正戊烷、異戊烷、新戊烷 ①O2與O3②紅磷與白磷③金剛石、石墨 ①1H(H)與2H(D)②35Cl與37Cl③16O與18O
二、烴的衍生物
1、乙醇和乙酸的性質比較
代表物 乙醇 乙醛 乙酸
結構簡式 CH3CH2OH或 C2H5OH CH3CHO CH3COOH
官能團 羥基:-OH 醛基:-CHO 羧基:-COOH
物理性質 無色、有特殊香味的液體,俗名酒精,與水互溶,易揮發(非電解質) 有刺激性氣味 有強烈刺激性氣味的無色液體,俗稱醋酸,易溶于水和乙醇,無水醋酸又稱冰醋酸。
用途 作燃料、飲料、化工原料;質量分數為75%的乙醇溶液用于醫療消毒劑 —— 有機化工原料,可制得醋酸纖維、合成纖維、香料、燃料等,是食醋的主要成分
2、乙醇和乙酸的主要化學性質
有機物 主 要 化 學 性 質
乙醇 1.與Na的反應(反應類型:取代反應或置換反應)2CH3CH2OH+2Na―→2CH3CH2ONa+H2↑(現象:沉,不熔,表面有氣泡)乙醇與Na的反應(與水比較):①相同點:都生成氫氣,反應都放熱②不同點:比鈉與水的反應要緩慢結論:①乙醇分子羥基中的氫原子沒有水分子中的氫原子活潑;②1mol乙醇與足量Na反應產生 H2,證明乙醇分子中有一個氫原子與其他的氫原子不同;③2 —HO~~~~H2,兩個羥基對應一個H2;④單純的—OH可與Na反應,但不能與NaHCO3發生反應。2.氧化反應(1)燃燒(淡藍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熱)CH3CH2OH+3O22CO2+3H2O 可作燃料,乙醇汽油(2)在銅或銀催化條件下:可以被O2氧化成乙醛(CH3CHO)2CH3CH2OH+O22CH3CHO+2H2O(總反應)現象:紅亮的銅絲在酒精燈上加熱后變為 黑 色,將黑色的氧化銅伸入乙醇中又變為紅色;并且可以聞到有刺激性氣味氣體產生(乙醛)①反應斷鍵情況:②Cu或Ag,作催化劑,反應前后質量保持不變。(3)乙醇可以使紫紅色的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與之相似的物質有 乙烯 ;可以使 橙 色的重鉻酸鉀溶液變為 綠 色,該反應可用于檢驗酒后駕駛。總結:燃燒反應時的斷鍵位置: 全斷 與鈉反應時的斷鍵位置: ① 在銅催化氧化時的斷鍵位置: ①、③ (4)檢驗乙醇中是否含有水,用無水硫酸銅;除去乙醇中的水得到無水乙醇,加生石灰,蒸餾。
乙酸 1.具有酸的通性:CH3COOHCH3COO-+H+(一元弱酸)①可使酸堿指示劑變色,如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變色是反應生成了有色物質);②與活潑金屬(金屬性H之前),堿(Cu(OH)2),弱酸鹽反應,如CaCO3、Na2CO3③酸性比較:CH3COOH > H2CO32CH3COOH+CaCO3―→2(CH3COO)2Ca+CO2↑+H2O(強酸制弱酸)2.酯化反應(實質:酸去羥基,醇去氫——同位素標記法)CH3COOH+HO-C2H5CH3COOC2H5+H2O反應類型:酯化反應,屬于取代反應;是可逆反應 反應有一定限度,乙酸乙酯產率不可能達到100% (1)試管a中藥品加入順序是:乙醇3 mL、濃硫酸(催化劑、吸水劑)、乙酸各2 mL(2)為了防止試管a中的液體發生暴沸,加熱前應采取的措施是:加碎瓷片(或沸石)(3)實驗中加熱試管a的目的是:①加快反應速率 ②蒸出乙酸乙酯,提高產率(4)長導管的作用是:導氣,冷凝回流;不伸入飽和碳酸鈉溶液中:防止倒吸(5)試管b中加有飽和Na2CO3溶液,其作用是(3點):①中和乙酸,②溶解乙醇,③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利于分層(6)反應結束后,振蕩試管b,靜置。觀察到的現象是:飽和碳酸鈉溶液上面有油狀液滴生成,且能聞到香味。
三、烷烴
1、烷烴的概念:碳原子間都以碳碳單鍵結合成鏈狀,剩余價鍵均與氫原子結合,使每個碳原子的化合價都達到“飽和”的飽和鏈烴,或稱烷烴。呈鋸齒狀。
2、烷烴物理性質:
狀態:一般情況下,1-4個碳原子烷烴為氣態,5-16個碳原子為液態,16個碳原子以上為固態。
溶解性:烷烴都難溶于水,易溶于有機溶劑。
熔沸點:隨著碳原子數的遞增,熔沸點逐漸逐漸升高;相同碳原子數時,支鏈越多,熔沸點越低。
密度:隨著碳原子數的遞增,密度逐漸增大,但都比水的密度小。
3、烷烴的化學性質
①一般比較穩定,在通常情況下跟酸、堿和高錳酸鉀等都不反應。②氧化反應:在點燃條件下,烷烴能燃燒;③取代反應(烷烴特征反應):在光照條件下能跟鹵素發生取代反應。
四、基本營養物質
食物中的營養物質包括:糖類、油脂、蛋白質、維生素、無機鹽和水。人們習慣稱糖類、油脂、蛋白質為動物性和植物性食物中的基本營養物質。
種類 元 代表物 代表物分子
糖類 單糖 C H O 葡萄糖 C6H12O6 葡萄糖和果糖互為同分異構體單糖不能發生水解反應
果糖
雙糖 C H O 蔗糖 C12H22O11 蔗糖和麥芽糖互為同分異構體能發生水解反應
麥芽糖
多糖 C H O 淀粉 (C6H10O5)n 淀粉、纖維素由于n值不同,所以分子式不同,不能互稱同分異構體能發生水解反應
纖維素
油脂 油 C H O 植物油 不飽和高級脂肪酸甘油酯 含有C=C鍵,能發生加成反應,能發生水解反應
脂 C H O 動物脂肪 飽和高級脂肪酸甘油酯 C-C鍵,能發生水解反應
蛋白質 C H ON S P等 酶、肌肉、毛發等 氨基酸連接成的高分子 能發生水解反應
主 要 化 學 性 質
葡萄糖 結構簡式:CH2OH-CHOH-CHOH-CHOH-CHOH-CHO或CH2OH(CHOH)4CHO (含有羥基和醛基)醛基:①使新制的Cu(OH)2 產生磚紅色沉淀-測定糖尿病患者病情②與銀氨溶液反應產生銀鏡-工業制鏡和玻璃瓶瓶膽羥基:與羧酸發生酯化反應生成酯
蔗糖 水解反應:生成葡萄糖和果糖
淀粉纖維素 淀粉、纖維素水解反應:生成葡萄糖淀粉特性:淀粉遇碘單質變藍
油脂 水解反應:生成高級脂肪酸(或高級脂肪酸鹽)和甘油
蛋白質 水解反應:最終產物為氨基酸顏色反應:蛋白質遇濃HNO3變黃(鑒別部分蛋白質)灼燒蛋白質有燒焦羽毛的味道(鑒別蛋白質)  一、化學實驗安全
  1、(1)做有毒氣體的實驗時,應在通風廚中進行,并注意對尾氣進行適當處理(吸收或點燃等)。進行易燃易爆氣體的實驗時應注意驗純,尾氣應燃燒掉或作適當處理。
  (2)燙傷宜找醫生處理。
  (3)濃酸撒在實驗臺上,先用Na2CO3(或NaHCO3)中和,后用水沖擦干凈。濃酸沾在皮膚上,宜先用干抹布拭去,再用水沖凈。濃酸濺在眼中應先用稀NaHCO3溶液淋洗,然后請醫生處理。
  (4)濃堿撒在實驗臺上,先用稀醋酸中和,然后用水沖擦干凈。濃堿沾在皮膚上,宜先用大量水沖洗,再涂上硼酸溶液。濃堿濺在眼中,用水洗凈后再用硼酸溶液淋洗。
  (5)鈉、磷等失火宜用沙土撲蓋。
  (6)酒精及其他易燃有機物小面積失火,應迅速用濕抹布撲蓋。
  二、混合物的分離和提純
  分離和提純的方法分離的物質應注意的事項應用舉例
  過濾用于固液混合的分離一貼、二低、三靠如粗鹽的提純蒸餾提純或分離沸點不同的液體混合物防止液體暴沸,溫度計水銀球的位置,如石油的蒸餾中冷凝管中水的流向如石油的蒸餾萃取利用溶質在互不相溶的溶劑里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種溶劑把溶質從它與另一種溶劑所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來的方法選擇的萃取劑應符合下列要求:和原溶液中的溶劑互不相溶;對溶質的溶解度要遠大于原溶劑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碘分液分離互不相溶的液體打開上端活塞或使活塞上的凹槽與漏斗上的水孔,使漏斗內外空氣相通。打開活塞,使下層液體慢慢流出,及時關閉活塞,上層液體由上端倒出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碘后再分液
  蒸發和結晶用來分離和提純幾種可溶性固體的混合物加熱蒸發皿使溶液蒸發時,要用玻璃棒不斷攪動溶液;當蒸發皿中出現較多的固體時,即停止加熱分離NaCl和KNO3混合物
  三、離子檢驗
  離子所加試劑現象離子方程式
  Cl—AgNO3、稀HNO3產生白色沉淀Cl—+Ag+=AgCl↓
  SO42—稀HCl、BaCl2白色沉淀SO42—+Ba2+=BaSO4↓
  四、除雜
  注意事項:為了使雜質除盡,加入的試劑不能是“適量”,而應是“過量”;但過量的試劑必須在后續操作中便于除去。
  五、物質的量的單位摩爾
  1、物質的量(n)是表示含有一定數目粒子的集體的物理量。
  2、摩爾(mol):把含有6、02×1023個粒子的任何粒子集體計量為1摩爾。
  3、阿伏加德羅常數:把6、02X1023mol—1叫作阿伏加德羅常數。
  4、物質的量=物質所含微粒數目/阿伏加德羅常數n=N/NA
  5、摩爾質量(M)
  (1)定義:單位物質的量的物質所具有的質量叫摩爾質量。
  (2)單位:g/mol或g、、mol—1(3)數值:等于該粒子的相對原子質量或相對分子質量。
  6、物質的量=物質的質量/摩爾質量(n=m/M)
  六、氣體摩爾體積
  1、氣體摩爾體積(Vm)。
  (1)定義:單位物質的量的氣體所占的體積叫做氣體摩爾體積。
  (2)單位:L/mol。
  2、物質的量=氣體的體積/氣體摩爾體積n=V/Vm。
  3、標準狀況下,Vm=22、4L/mol。
  七、物質的量在化學實驗中的應用
  1、物質的量濃度、
  (1)定義:以單位體積溶液里所含溶質B的物質的量來表示溶液組成的物理量,叫做溶質B的物質的濃度。
  (2)單位:mol/L(3)物質的量濃度=溶質的物質的量/溶液的體積CB=nB/V。
  2、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配制
  (1)基本原理:根據欲配制溶液的體積和溶質的物質的量濃度,用有關物質的量濃度計算的方法,求出所需溶質的質量或體積,在容器內將溶質用溶劑稀釋為規定的體積,就得欲配制得溶液;
  (2)主要操作
  a、檢驗是否漏水;
  b、配制溶液:1計算、2稱量、3溶解、4轉移、5洗滌、6定容、7搖勻8貯存溶液。
  注意事項:
  A、選用與欲配制溶液體積相同的容量瓶;
  B、使用前必須檢查是否漏水;
  C、不能在容量瓶內直接溶解;
  D、溶解完的溶液等冷卻至室溫時再轉移;
  E、定容時,當液面離刻度線12cm時改用滴管,以平視法觀察加水至液面最低處與刻度相切為止。
  3、溶液稀釋:C(濃溶液)V(濃溶液)=C(稀溶液)V(稀溶液)
  固定:
  1、硫酸根離子的檢驗:bacl2+na2so4=baso4↓+2nacl
  2、碳酸根離子的檢驗:cacl2+na2co3=caco3↓+2nacl
  3、碳酸鈉與鹽酸反應:na2co3+2hcl=2nacl+h2o+co2↑
  4、木炭還原氧化銅:2cuo+c高溫2cu+co2↑
  5、鐵片與硫酸銅溶液反應:fe+cuso4=feso4+cu
  6、氯化鈣與碳酸鈉溶液反應:cacl2+na2co3=caco3↓+2nacl
  7、鈉在空氣中燃燒:2na+o2△na2o2鈉與氧氣反應:4na+o2=2na2o
  8、過氧化鈉與水反應:2na2o2+2h2o=4naoh+o2↑
  9、過氧化鈉與二氧化碳反應:2na2o2+2co2=2na2co3+o2
  10、鈉與水反應:2na+2h2o=2naoh+h2↑
  11、鐵與水蒸氣反應:3fe+4h2o(g)=f3o4+4h2↑
  12、鋁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2al+2naoh+2h2o=2naalo2+3h2↑
  13、氧化鈣與水反應:cao+h2o=ca(oh)2
  14、氧化鐵與鹽酸反應:fe2o3+6hcl=2fecl3+3h2o
  15、氧化鋁與鹽酸反應:al2o3+6hcl=2alcl3+3h2o
2021年高一化學知識點總結2
  1、原子定義
  原子:化學變化中的最小微粒。
  (1)原子也是構成物質的一種微粒。例如少數非金屬單質(金剛石、石墨等);金屬單質(如鐵、汞等);稀有氣體等。
  (2)原子也不斷地運動著;原子雖很小但也有一定質量。對于原子的認識遠在公元前5世紀提出了有關“原子”的觀念。但沒有科學實驗作依據,直到19世紀初,化學家道爾頓根據實驗事實和嚴格的邏輯推導,在1803年提出了科學的原子論。
  2、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
  (1)構成物質的每一個分子與該物質的化學性質是一致的,分子只能保持物質的化學性質,不保持物質的物理性質。因物質的物理性質,如顏色、狀態等,都是宏觀現象,是該物質的大量分子聚集后所表現的屬性,并不是單個分子所能保持的。
  (2)最小;不是絕對意義上的最小,而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
  3、分子的性質
  (1)分子質量和體積都很小。
  (2)分子總是在不斷運動著的。溫度升高,分子運動速度加快,如陽光下濕衣物干得快。
  (3)分子之間有間隔。一般說來,氣體的分子之間間隔距離較大,液體和固體的分子之間的距離較小。氣體比液體和固體容易壓縮,不同液體混合后的總體積小于二者的原體積之和,都說明分子之間有間隔。
  (4)同種物質的分子性質相同,不同種物質的分子性質不同。我們都有這樣的生活體驗:若口渴了,可以喝水解渴,同時吃幾塊冰塊也可以解渴,這就說明:水和冰都具有相同的性質,因為水和冰都是由水分子構成的,同種物質的分子,性質是相同的。
  4、原子的構成
  質子:1個質子帶1個單位正電荷原子核(+)。
  中子:不帶電原子不帶電。
  電子:1個電子帶1個單位負電荷。
  5、原子與分子的異同
  分子原子區別在化學反應中可再分,構成分子中的原子重新組合成新物質的分子在化學反應中不可再分,化學反應前后并沒有變成其它原子相似點:
  (1)都是構成物質的基本粒子;
  (2)質量、體積都非常小,彼此間均有一定間隔,處于永恒的運動中;
  (3)同種分子(或原子)性質相同,不同種分子(或原子)性質不同;
  (4)都具有種類和數量的含義。
  6、核外電子的分層排布規律:
  第一層不超過2個,第二層不超過8個;最外層不超過8個。每層最多容納電子數為2n2個(n代表電子層數),即第一層不超過2個,第二層不超過8個,第三層不超過18個;最外層電子數不超過8個。(只有1個電子層時,最多可容納2個電子)
2021年高一化學知識點總結3
  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
  一、元素周期表
  ★熟記等式:原子序數=核電荷數=質子數=核外電子數
  1、元素周期表的編排原則:①按照原子序數遞增的`順序從左到右排列;②將電子層數相同的元素排成一個橫行——周期;③把最外層電子數相同的元素按電子層數遞增的順序從上到下排成縱行——族
  2、如何精確表示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周期序數=電子層數;主族序數=最外層電子數口訣:三短三長一不全;七主七副零八族熟記:三個短周期,第一和第七主族和零族的元素符號和名稱
  3、元素金屬性和非金屬性判斷依據:①元素金屬性強弱的判斷依據:單質跟水或酸起反應置換出氫的難易;元素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氫氧化物的堿性強弱;置換反應。②元素非金屬性強弱的判斷依據:單質與氫氣生成氣態氫化物的難易及氣態氫化物的穩定性;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的酸性強弱;置換反應。
  4、核素:具有一定數目的質子和一定數目的中子的一種原子。①質量數==質子數+中子數:A == Z + N②同位素:質子數相同而中子數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稱同位素。(同一元素的各種同位素物理性質不同,化學性質相同)
  二、元素周期律
  1、影響原子半徑大小的因素:①電子層數:電子層數越多,原子半徑越大(最主要因素)②核電荷數:核電荷數增多,吸引力增大,使原子半徑有減小的趨向(次要因素)③核外電子數:電子數增多,增加了相互排斥,使原子半徑有增大的傾向
  2、元素的化合價與最外層電子數的關系:最高正價等于最外層電子數(氟氧元素無正價)負化合價數= 8—最外層電子數(金屬元素無負化合價)
  3、同主族、同周期元素的結構、性質遞變規律:同主族:從上到下,隨電子層數的遞增,原子半徑增大,核對外層電子吸引能力減弱,失電子能力增強,還原性(金屬性)逐漸增強,其離子的氧化性減弱。同周期:左→右,核電荷數——→逐漸增多,最外層電子數——→逐漸增多原子半徑——→逐漸減小,得電子能力——→逐漸增強,失電子能力——→逐漸減弱氧化性——→逐漸增強,還原性——→逐漸減弱,氣態氫化物穩定性——→逐漸增強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酸性——→逐漸增強,堿性——→逐漸減弱
  2化學鍵
  含有離子鍵的化合物就是離子化合物;只含有共價鍵的化合物才是共價化合物。
  NaOH中含極性共價鍵與離子鍵,NH4Cl中含極性共價鍵與離子鍵,Na2O2中含非極性共價鍵與離子鍵,H2O2中含極性和非極性共價鍵
  3化學能與熱能
  一、化學能與熱能
  1、在任何的化學反應中總伴有能量的變化。原因:當物質發生化學反應時,斷開反應物中的化學鍵要吸收能量,而形成生成物中的化學鍵要放出能量。化學鍵的斷裂和形成是化學反應中能量變化的主要原因。一個確定的化學反應在發生過程中是吸收能量還是放出能量,決定于反應物的總能量與生成物的總能量的相對大小。E反應物總能量>E生成物總能量,為放熱反應。E反應物總能量<E生成物總能量,為吸熱反應。
  2、常見的放熱反應和吸熱反應常見的放熱反應:①所有的燃燒與緩慢氧化。②酸堿中和反應。③金屬與酸、水反應制氫氣。④大多數化合反應(特殊:C+CO2= 2CO是吸熱反應)。常見的吸熱反應:①以C、H2、CO為還原劑的氧化還原反應如:C(s)+H2O(g) = CO(g)+H2(g)。②銨鹽和堿的反應如Ba(OH)28H2O+NH4Cl=BaCl2+2NH3↑+10H2O③大多數分解反應如KClO3、KMnO4、CaCO3的分解等。
  4化學能與電能
  一、化學能轉化為電能的方式:
  電能(電力)火電(火力發電)化學能→熱能→機械能→電能
  缺點:環境污染、低效原電池將化學能直接轉化為電能
  優點:清潔、高效
  二、原電池原理
  (1)概念:把化學能直接轉化為電能的裝置叫做原電池。
  (2)原電池的工作原理:通過氧化還原反應(有電子的轉移)把化學能轉變為電能。
  (3)構成原電池的條件:
  1)有活潑性不同的兩個電極;
  2)電解質溶液
  3)閉合回路
  4)自發的氧化還原反應
  (4)電極名稱及發生的反應:負極:較活潑的金屬作負極,負極發生氧化反應,電極反應式:較活潑金屬-ne-=金屬陽離子負極現象:負極溶解,負極質量減少。正極:較不活潑的金屬或石墨作正極,正極發生還原反應,電極反應式:溶液中陽離子+ne-=單質正極的現象:一般有氣體放出或正極質量增加。
  (5)原電池正負極的判斷方法:①依據原電池兩極的材料:較活潑的金屬作負極(K、Ca、Na太活潑,不能作電極);較不活潑金屬或可導電非金屬(石墨)、氧化物(MnO2)等作正極。②根據電流方向或電子流向:(外電路)的電流由正極流向負極;電子則由負極經外電路流向原電池的正極。③根據內電路離子的遷移方向:陽離子流向原電池正極,陰離子流向原電池負極。④根據原電池中的反應類型:負極:失電子,發生氧化反應,現象通常是電極本身消耗,質量減小。正極:得電子,發生還原反應,現象是常伴隨金屬的析出或H2的放出。
  (6)原電池電極反應的書寫方法:(i)原電池反應所依托的化學反應原理是氧化還原反應,負極反應是氧化反應,正極反應是還原反應。因此書寫電極反應的方法歸納如下:①寫出總反應方程式。
  ②把總反應根據電子得失情況,分成氧化反應、還原反應。③氧化反應在負極發生,還原反應在正極發生,反應物和生成物對號入座,注意酸堿介質和水等參與反應。
  (ii)原電池的總反應式一般把正極和負極反應式相加而得。
  (7)原電池的應用:
  ①加快化學反應速率,如粗鋅制氫氣速率比純鋅制氫氣快。
  ②比較金屬活動性強弱。
  ③設計原電池。
  ④金屬的防腐。
  5化學反應的速率和限度
  一、化學反應的速率
  (1)概念:化學反應速率通常用單位時間內反應物濃度的減少量或生成物濃度的增加量(均取正值)來表示。計算公式:v(B)==①單位:mol/(Ls)或mol/(Lmin)②B為溶液或氣體,若B為固體或純液體不計算速率。③重要規律:速率比=方程式系數比(2)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內因:由參加反應的物質的結構和性質決定的(主要因素)。
  外因:①溫度:升高溫度,增大速率
  ②催化劑:一般加快反應速率(正催化劑)
  ③濃度:增加C反應物的濃度,增大速率(溶液或氣體才有濃度可言)
  ④壓強:增大壓強,增大速率(適用于有氣體參加的反應)
  ⑤其它因素:如光(射線)、固體的表面積(顆粒大小)、反應物的狀態(溶劑)、原電池等也會改變化學反應速率。
  二、化學反應的限度——化學平衡
  (1)化學平衡狀態的特征:逆、動、等、定、變。①逆:化學平衡研究的對象是可逆反應。②動:動態平衡,達到平衡狀態時,正逆反應仍在不斷進行。③等:達到平衡狀態時,正方應速率和逆反應速率相等,但不等于0。即v正=v逆≠0。④定:達到平衡狀態時,各組分的濃度保持不變,各組成成分的含量保持一定。⑤變:當條件變化時,原平衡被破壞,在新的條件下會重新建立新的平衡。(3)判斷化學平衡狀態的標志:① VA(正方向)=VA(逆方向)或nA(消耗)=nA(生成)(不同方向同一物質比較)②各組分濃度保持不變或百分含量不變③借助顏色不變判斷(有一種物質是有顏色的)④總物質的量或總體積或總壓強或平均相對分子質量不變(前提:反應前后氣體的總物質的量不相等的反應適用,即如對于反應xA+yBzC,x+y≠z)
  6有機物
  一、有機物的概念
  1、定義: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為有機物(碳的氧化物、碳酸、碳酸鹽、碳的金屬化合物等除外)
  2、特性:①種類多②大多難溶于水,易溶于有機溶劑③易分解,易燃燒④熔點低,難導電、大多是非電解質⑤反應慢,有副反應(故反應方程式中用“→”代替“=”)
  二、甲烷CH4
  烴—碳氫化合物:僅有碳和氫兩種元素組成(甲烷是分子組成最簡單的烴)
  1、物理性質:無色、無味的氣體,極難溶于水,密度小于空氣,俗名:沼氣、坑氣
  2、分子結構:CH4:以碳原子為中心,四個氫原子為頂點的正四面體(鍵角:109度28分)
  3、化學性質:
  ①氧化反應:
  CH4+2O2→(點燃)CO2+2H2O
  (產物氣體如何檢驗?)甲烷與KMnO4不發生反應,所以不能使紫色KMnO4溶液褪色②取代反應:
  CH4+ Cl2→(光照)→ CH3Cl(g)+ HCl
  CH3Cl+ Cl2→(光照)→ CH2Cl2(l)+ HCl
  CH2Cl+ Cl2→(光照)→ CHCl3(l) + HCl
  CHCl3+ Cl2→(光照)→ CCl4(l) + HCl
  (三氯甲烷又叫氯仿,四氯甲烷又叫四氯化碳,二氯甲烷只有一種結構,說明甲烷是正四面體結構)
  4、同系物:結構相似,在分子組成上相差一個或若干個CH2原子團的物質(所有的烷烴都是同系物)
  5、同分異構體:化合物具有相同的分子式,但具有不同結構式(結構不同導致性質不同)烷烴的溶沸點比較:碳原子數不同時,碳原子數越多,溶沸點越高;碳原子數相同時,支鏈數越多熔沸點越低同分異構體書寫:會寫丁烷和戊烷的同分異構體
  三、乙烯C2H4
  1、乙烯的制法:工業制法:石油的裂解氣(乙烯的產量是一個國家石油化工發展水平的標志之一)
  2、物理性質:無色、稍有氣味的氣體,比空氣略輕,難溶于水
  3、結構:不飽和烴,分子中含碳碳雙鍵,6個原子共平面,鍵角為120°
  4、化學性質:(1)氧化反應:C2H4+3O2= 2CO2+2H2O(火焰明亮并伴有黑煙)可以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說明乙烯能被KMnO4氧化,化學性質比烷烴活潑。
  (2)加成反應:乙烯可以使溴水褪色,利用此反應除乙烯
  CH2=CH2+Br2→CH2BrCH2Br
  乙烯還可以和氫氣、氯化氫、水等發生加成反應。
  CH2=CH2+ H2→CH3CH3
  CH2=CH2+HCl→CH3CH2Cl(一氯乙烷)
  CH2=CH2+H2O→CH3CH2OH(乙醇)
  四、苯C6H6
  1、物理性質:無色有特殊氣味的液體,密度比水小,有毒,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機溶劑,本身也是良好的有機溶劑。
  2、苯的結構:C6H6(正六邊形平面結構)苯分子里6個C原子之間的鍵完全相同,碳碳鍵鍵能大于碳碳單鍵鍵能小于碳碳單鍵鍵能的2倍,鍵長介于碳碳單鍵鍵長和雙鍵鍵長之間鍵角120°。
  3、化學性質(1)氧化反應
  2C6H6+15O2=12CO2+6H2O(火焰明亮,冒濃煙)不能使酸性高錳酸鉀褪色(2)取代反應①鐵粉的作用:與溴反應生成溴化鐵做催化劑;溴苯無色密度比水大②苯與硝酸(用HONO2表示)發生取代反應,生成無色、不溶于水、密度大于水、有毒的油狀液體——硝基苯。(3)加成反應用鎳做催化劑,苯與氫發生加成反應,生成環己烷
  五、乙醇CH3CH2OH
  1、物理性質:無色有特殊香味的液體,密度比水小,與水以任意比互溶如何檢驗乙醇中是否含有水:加無水硫酸銅;如何得到無水乙醇:加生石灰,蒸餾
  2、結構: CH3CH2OH(含有官能團:羥基)
  3、化學性質(1)乙醇與金屬鈉的反應:
  2CH3CH2OH+2Na=2CH3CH2ONa+H2↑(取代反應)(2)乙醇的氧化反應★
  ①乙醇的燃燒:
  CH3CH2OH +3O2=2CO2+3H2O②乙醇的催化氧化反應
  2CH3CH2OH +O2=2CH3CHO+2H2O③乙醇被強氧化劑氧化反應
  5CH3CH2OH+4KMnO4+6H2SO4= 2K2SO4+4MnSO4+5CH3COOH+11H2O
  六、乙酸(俗名:醋酸)CH3COOH
  1、物理性質:常溫下為無色有強烈刺激性氣味的液體,易結成冰一樣的晶體,所以純凈的乙酸又叫冰醋酸,與水、酒精以任意比互溶
  2、結構:CH3COOH(含羧基,可以看作由羰基和羥基組成)
  3、乙酸的重要化學性質
  (1)乙酸的酸性:弱酸性,但酸性比碳酸強,具有酸的通性①乙酸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②乙酸能與碳酸鹽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氣體利用乙酸的酸性,可以用乙酸來除去水垢(主要成分是CaCO3):
  2CH3COOH+CaCO3=(CH3COO)2Ca+H2O+CO2↑乙酸還可以與碳酸鈉反應,也能生成二氧化碳氣體:
  2CH3COOH+Na2CO3= 2CH3COONa+H2O+CO2↑上述兩個反應都可以證明乙酸的酸性比碳酸的酸性強。
  (2)乙酸的酯化反應
  CH3COOH+ HOC2H5CH3COOC2H5+H2O
  (酸脫羥基,醇脫氫,酯化反應屬于取代反應)乙酸與乙醇反應的主要產物乙酸乙酯是一種無色、有香味、密度比水的小、不溶于水的油狀液體。在實驗時用飽和碳酸鈉吸收,目的是為了吸收揮發出的乙醇和乙酸,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反應時要用冰醋酸和無水乙醇,濃硫酸做催化劑和吸水劑
  7化學與可持續發展
  一、金屬礦物的開發利用
  1、常見金屬的冶煉:①加熱分解法:②加熱還原法:鋁熱反應③電解法:電解氧化鋁
  2、金屬活動順序與金屬冶煉的關系:金屬活動性序表中,位置越靠后,越容易被還原,用一般的還原方法就能使金屬還原;金屬的位置越靠前,越難被還原,最活潑金屬只能用最強的還原手段來還原。(離子)
  二、海水資源的開發利用
  1、海水的組成:含八十多種元素。
  其中,H、O、Cl、Na、K、Mg、Ca、S、C、F、B、Br、Sr等總量占99%以上,其余為微量元素;特點是總儲量大而濃度小
  2、海水資源的利用:(1)海水淡化:①蒸餾法;②電滲析法;③離子交換法;④反滲透法等。(2)海水制鹽:利用濃縮、沉淀、過濾、結晶、重結晶等分離方法制備得到各種鹽。
  三、環境保護與綠色化學
  綠色化學理念核心:利用化學原理從源頭上減少和消除工業生產對環境造成的污染。又稱為“環境無害化學”、“環境友好化學”、“清潔化學”。從環境觀點看:強調從源頭上消除污染。(從一開始就避免污染物的產生)從經濟觀點看:它提倡合理利用資源和能源,降低生產成本。(盡可能提高原子利用率)熱點:原子經濟性——反應物原子全部轉化為最終的期望產物,原子利用率為100%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格尔木市| 曲周县| 长海县| 鸡泽县| 眉山市| 凌海市| 扶余县| 华安县| 阿瓦提县| 黔西县| 民权县| 闵行区| 汶上县| 密山市| 时尚| 镇安县| 长阳| 隆化县| 绥棱县| 长垣县| 墨脱县| 东乡族自治县| 平遥县| 东源县| 阆中市| 洛隆县| 临高县| 会泽县| 枣庄市| 卓资县| 曲麻莱县| 沽源县| 甘泉县| 五河县| 白银市| 涟源市| 苍溪县| 富顺县| 蒲江县| 浦江县| 延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