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花鳥畫 (二)教材分析本課屬于“欣賞·評述”單元。中國花鳥畫的畫家們在看似尋常的花鳥蟲魚中發現自然之美,運用筆墨色彩的技巧去表現大自然中的豐富和生動。他們通過富于情感和生命的花鳥形象來表達自己對自然界的認識,反映社會現實。在畫家的筆下,花鳥畫不僅僅表現花鳥之美,更是把花鳥作為表達特殊情感的重要媒介,這遠遠超出了花鳥本身。本課分為兩個課時第一課時工筆花鳥畫賞析;第二課時中國文人花鳥畫賞析(寫意作品賞析)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通過欣賞、閱讀、討論,讓學生初步了解中國花鳥畫繪畫技巧及借物抒情的表現手法,并掌握四種基本的美術鑒賞方法,能用自己的語言和美術專業語言來評述作品。過程與方法通過在情境中思考、討論、探究等方式參與學習,獲得多方面能力的培養。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感受花鳥畫的藝術美,養成積極主動的參與意識,對中國傳統文化有一個更全面的了解,激發學生對祖國傳統文化藝術的熱愛。學情分析本課內容是花鳥畫賞析。學生已有了一定的欣賞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能自主學習和討論,有合作學習意識。但如何分析美術作品,他們還沒有系統的認識,通過學習,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學會欣賞并能評述相關作品,感受中國傳統文化的藝術特色和博大精深。為培養學生對藝術品形成全面的鑒賞能力奠定基礎。重點難點重點引導學生了解中國花鳥畫家怎樣寫形,如何表意。難點引導學生掌握四種基本的美術鑒賞方法,能用自己的語言和美術專業語言來評述作品。教學過程活動1【導入】情境導入上個星期放假期間,老師去了個地方覺得很有意思,拍了一些照片,請同學們猜猜看這是什么地方(花鳥市場)1.你在這里看到了什么(花、鳥、魚、龜、動物、昆蟲等等)2.老師今天把它們帶來了(桌子上)你看到它們有什么感受(喜歡、新奇、有意思)3.師總結這些東西能帶給我們這么多的感受呢。古代詩人陶淵明通過詩句“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表達悠然自得情感,也有的畫家通過描繪它們來表達情感的。這類作品我們統稱為花鳥畫。當然花鳥畫除了畫我們剛看到的花鳥蟲魚,還畫我們生活中的瓜果蔬菜。(明確花鳥畫的概念)那么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我國古代著名畫家是怎么表現花鳥的。【設計意圖】教師創設教學環境導入課題,形式新穎別致,不僅引發了學生的好奇心而且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活動2【講授】花鳥初探1、在我們兒時初拿畫筆什么都不會畫時,總有父母身影陪伴在我們的兩側,盡其所能的教我們畫畫,這是父母的愛,在我國花鳥畫歷史上也有一幅作品的產生源自于父親的愛,在五代四川西蜀,有一位宮廷畫師以畫花鳥畫著名,為兒子畫了一幅寫生畫稿《寫生珍禽圖》師介紹這位父親是五代西蜀著名的宮廷畫師名叫黃筌,在《宣和畫譜》(是北宋宣和年間由官方主持編撰的宮廷所藏繪畫作品的著錄著作)。上記載黃筌一生畫了349件作品,可見黃筌是一位產量很高而且作品風格很受皇帝喜愛的一位大畫家),但非常可惜至今流傳下來就只有這一件作品,絹本設色 41.5厘米×70厘米 (大概六本美術書的大小)。2、請同學們看看黃筌為兒子黃居寶畫了哪些小動物(昆蟲、鳥雀及龜類共24只)畫中有各種鳥,有停止的鳥,有飛翔的鳥,有低頭吃東西的鳥,姿態都不一樣呢。他還畫了各種龜,畫了天牛、蝗蟲、蟬、蜜蜂等等。3、看到這些小動物,你有何感受請同學們與桌子上的實物對比(實物、圖片),說說你的感受(需要仔細觀察)·這些昆蟲那么小,我們從來就不曾注意,黃筌卻很認真地觀察它們,黃筌的這幅寫生畫稿,看起來像是科學家的生物研究報告,有一種科學研究精神在里面。教師根據學生的討論及時總結。 師語畫家黃筌虛心學習前人,同時注重寫生,家里養了很多的鳥,長期觀察寫生教師適時點出逼真與寫實這種繪畫風格是工筆畫(工筆畫的重要特點)4、畫家為何要畫這些小小的昆蟲動物當畫家蹲在地上注視著這些小動物心中是怎樣的情感(問你對這幅“作品”有何感受談談你的看法)學生(畫家具有對生命的強烈的愛,對于生活有巨大的熱情。在花鳥畫中體現出高尚的情操和有力的生活理想。)【設計意圖】黃筌的作品與生活的動物對比讓學生總結出工筆畫的重要造型特點是逼真寫實的,同時感受工筆花鳥畫的主旨表達畫家熱愛大自然的情感。活動3【講授】走進花鳥1.黃筌的畫風工整嚴謹設色富麗,畫風深得北宋宮廷喜愛,對宋代院體畫有極大影響,現在,讓我們一起把目光轉向一幅出自北宋皇帝趙佶的作品,看看皇帝畫家是如何表現花鳥的。這位皇帝畫家是歷史上少有的書畫皇帝1.你知道宋代皇帝趙佶嗎學生(看資料回答)2.既然要培養審美的眼睛,那老師就要先考考同學們的眼力了。⑴看看這位皇帝畫家畫了什么內容⑵構圖,畫家把畫面內容是如何布局擺放的錦雞形體斜穿畫面,成為畫面的主體。錦雞的視線又把我們引向了右上角的蝴蝶。左下角斜出幾枝菊花,妙趣橫生,既打破了左下角的空白,又渲染出金秋的氣氛,還可作為芙蓉花的參照,點出其高下位置,使它的出現不致顯得突兀。⑶找找畫面物體色彩有哪些,感覺怎么樣色彩艷麗,典雅高貴⑷物體形象采用什么方法畫出來的(教師黑板上示范)線條勾勒——常稱為雙鉤用筆。染色在工筆畫中,尤其是工筆重彩畫,雙鉤設色是最為明顯的畫中特征,“雙鉤”就是物體的體現是靠“線條勾勒”而出的意思。3.思考探究詩句字體上有何特點(瘦,有勁)字體瘦金體是宋徽宗獨創的字體,有著鋒芒畢露的特點(也體現他皇帝的特點)還有他的個性簽名再一次體現出他的獨一無二的地位。⑸解釋畫家為何畫錦雞,錦雞有和象征寓意(詩句)徽宗個人資料⑹評價這幅作品帶給你怎樣的感受(自我的感受)和諧生動,富有典雅的美感3.總結欣賞美術作品的四步驟1觀看畫面內容2運用美術語言賞析作品(構圖、色彩、筆法……)3結合畫家背景解釋作品4自我評價作品【設計意圖】通過問題環節的設計,教師引導學生探索賞析作品,之后教師再進行賞析作品的四步驟總結,為下一環節自行賞析做好準備。活動4【活動】解讀花鳥1.對于我們欣賞者來說,掌握了美術鑒賞的方法,就掌握了開啟藝術欣賞之門的鑰匙,這樣我們才能真正找到那雙發現美的眼睛,去感知美、鑒賞美、甚至創造美。賞析實踐運用所學的賞析方法,試分析宋代崔白《雙喜圖》第一小組形式分析,第二小組解釋創作背景,第三小組自我感受北宋初期的畫家崔白,是一個重視寫生的畫家。他畫一幅《雙喜圖》。畫面前方是一只皮毛褐黃色的兔子。它停在草坡上,仿佛聽到了什么聲音,忽然回頭觀看。順著兔子的視線看過去,一株枯樹上正有山喜鵲,呀呀叫著飛下來。這張畫,兔子和鳥都非常寫實,是經過長時間觀察和寫生的收獲。兔子和鳥彼此呼應,也完全靠動作和姿態表達出來。枯葉、草、竹葉,都向一個方向翻飛,呈現一片秋風中的蕭瑟景象。這種寫實的功力,以及對自然界的精密觀察,使宋代的花鳥畫成為中國繪畫史的瑰寶。2.回顧總結,今天我們賞析了三幅工筆花鳥畫作品,它們的特點我們來總結一下,形成表格出示。【設計意圖】上面一環節,學生已經知道了賞析作品的四步驟,這一環節讓學生學以致用,嘗試著自己去賞析一幅作品。最后教師在及時總結工筆花鳥畫的特點,對所學的知識進行一次系統的梳理。活動5【講授】對比鑒賞1.有一位畫家他與趙佶一樣有著尊貴的血統地位,明朝皇室貴族,他是明代著名的畫家,朱耷。但他們兩人由于命運不同,(到底朱耷有什么特殊的故事呢,請同學們利用課后時間收集資料),他們的畫風也不一樣。《芙蓉錦雞圖》《游魚》,他的繪畫風格又被稱為什么呢(寫意)2.那么寫意畫與工筆畫有什么不同呢,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出示對比表格)下一節課我們一起來詳細的探討。【設計意圖】通過兩位貴族身份的畫家,但不同的命運,激起學生的興趣,引出寫意畫,為下一節課做好鋪墊作用。活動6【講授】課后拓展我們住在城市里,鋼筋水泥使我們與自然越來越疏遠,通過這節課學習希望同學們能與大自然多接觸,不妨也嘗試在家養一些動植物,觀察它們,感受生命。它們會使你覺得生命是多少的奇妙,即使一個小小的生命也是大自然的微觀縮影。[設計意圖]工筆畫家從大自然的生命感悟生活,學生通過學習這節課能夠多觀察生活做一個有心人,感悟生命。活動7【作業】課后作業同學們利用課余時間上網搜集有關于朱耷、徐渭、齊白石的人物簡介,他們的成就,試著賞析一幅工筆畫作品,下節課交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