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程基本信息課例編號 學科 歷史 年級 高一 學期 秋季學期課題 秦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建立教科書 書名: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教學人員姓名 單位授課教師指導教師教學目標教學目標: 學生了解秦國滅六國完成統一的原因,通過分析秦鞏固統一的制度措施和其他措施(秦統一的業績),分析其對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建立的意義;學生通過了解秦的社會矛盾及農民起義過程,能夠理解秦滅亡的原因。 引導學生閱讀教材歸納史實;學生根據教師提供的材料和角度、創設的情境對歷史現象做出解釋,形成根據史實得出認識以及歷史解釋的能力;培養對歷史的理性認知。 學生通過學習戰國末期到秦朝建立這一分裂到統一的過程的史實及秦朝在鞏固統一過程中解決早期國家的管理問題的史實,能夠理解中國古代“趨向統一”的趨勢,增強國家認同,深化對中華民族多元一體發展趨勢的認識,培養家國情懷。 教學重點:秦朝鞏固統一的措施 突破策略:通過設計學習任務3和學習任務4,提供教材、結構圖、地圖 教學難點:依據秦朝統一業績理解秦統一多民族國家建立的意義 突破策略:通過對重點的突破,依據秦朝鞏固統一措施的史實得出認識,最后任務7以材料總結教學過程時間 教學環節 主要師生活動1分鐘 導入 教師:從國博里耶秦簡展覽、現代戶口本、秦朝戶籍簿導入。 學生:思考秦能實現基層嚴密管理的原因,引出本課。4分鐘 一、秦的統一 1.客觀條件 【學習任務1】 結合圖1、圖2、圖3,教材p14導言和第1自然段,分析戰國中后期出現了哪些利于統一的條件。 教師:提出問題,教師引導從不同角度歸納,對較難回憶的知識點出示地圖和教材文本等提示材料。 學生:回憶前課,結合材料,回答問題。4分鐘 2.秦滅六國 【學習任務2】 閱讀材料一、材料二和圖4,概括秦國能完成統一的原因。 教師:提出問題,引導從不同角度歸納,出示輔助分析材料。 學生:概括材料,回答問題。8分鐘 3.鞏固統一 【學習任務3】 閱讀教材p15第2自然段,思考秦朝是如何鞏固統一的。 教師:提出問題,提示學生分別從政治制度層面以及其他鞏固統一的措施來回答。 制度層面,引導學生先列出史實然后進行分析。分析時借助秦朝官僚機構示意圖,從統治者、行政機構、人事任命方面引導學生和分封制對比,最后總結出秦朝建立中央集權的國家體制。 其他措施,引導學生概括教材史實。并對一些史實進行簡單分析。 【學習任務4】 閱讀圖9,說明秦朝鞏固統一成效如何。 教師:出示秦朝疆域圖,指導閱讀地圖,總結秦朝鞏固統一的成效——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基本格局初現。 根據上述史實,總結得出——秦統一多民族中央集權國家建立。 學生:根據教師提供的角度、地圖、文字材料,回答問題; 依據史實,得出結論。1分鐘 二、 秦 朝 的 暴 政 【學習任務5】 閱讀教材p16、p17的第1自然段,概括秦始皇暴政的主要史實。 教師:提問,出示圖示輔助,并總結。 學生:依據教材,歸納史實。2分鐘 三、秦末農民起義與秦的速亡 【學習任務6】 讀圖13,概述農民起義的過程。 教師:提問,出示地圖,指導學生閱讀地圖并總結。 學生:依據地圖,講述歷史過程。5分鐘 四、提升與總結 思考提升 【學習任務7】 結合本課所學,談談你對下列兩則材料的認識。 教師:提供對秦朝正反評價的材料,提供分析的角度角度,引導學生依據所學知識,對秦朝做出自己的評價。 教師總結。 學生:依據材料、所學知識,談認識。總結本課 教師:總結本課。 學生:回憶、梳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