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我喜歡的動物教材簡介:本課屬于“綜合·探究”學習領域。“綜合·探究”領域是指通過綜合性的美術活動,引導學生主動探究及綜合解決問題的美術學習領域。本課則融“造型·表現”、“欣賞·評述”學習領域為一體,同時與歷史學科相綜合,促進學生對傳統美術的題材進行探究,探究古代牛、馬在人們生活中的位置,及與人類情感的關聯;探究耕牛、戰馬在中國古代國力發展中的重要地位,及與國力強盛的密切關系;并靈活運用美術學科知識探究中國繪畫中線的表現語言。學情分析:學生活潑好動,對一切事物充滿著新奇感。他們已具備一定的欣賞能力,但對于中國傳統繪畫技法還是模糊的概念,本節課的任務是讓他們了解主要的繪畫技法并嘗試操作。設計理念:本課以問題為線索,通過題材、耕牛、戰馬、線描、質感、性情等,引導學生探究中國畫線描的表現力,并嘗試用線表現牛的特征。教學中以分析、討論、實踐為重點,教師演示、視頻播放為輔助手段,讓學生通過自主探究、臨摹實踐、展示評價完成學習目標,提高學生對線描的感受能力與表現能力,結合歷史知識提升對傳統優秀美術作品的欣賞能力。教學目標:一、知識目標:通過賞析、臨摹,了解中國畫中牛、馬題材的表現意義,古代牛、馬在人們生活中的位置,及中國畫的繪畫語言和線條的獨特魅力,培養學生敏銳的觀察能力和對形象的概括表現力。二、能力目標:嘗試運用線條的變化,臨摹一頭公牛,呈現公牛的不同質感及神情,提高學生的造型能力和審美素養。三、情感目標引導學生在情感體驗中感悟中國畫簡淡的風格,發展學生對中國畫的感知能力,培養學生關愛動物、善待動物的情感,提高學生的綜合思維水平。教學重點、難點教學重點:繪畫主題與歷史發展的綜合;教學難點:主觀情感與線條的表現性相結合。教學過程:一、新課導人師:歡迎各位同學來到美術殿堂!1、講述古代《火牛戰》的故事。戰國時期,有這樣一個動人的故事。那就是古代著名的活牛戰,同學們是不是覺得很新奇?因為牛在大家的印象中是耕田的一把好手,是勤勞的象征。可是在古代,牛曾奔赴戰場。話說在齊、燕兩國交戰的過程中,齊國田單下令鑿開十幾處圍墻,把牛群趕到城墻外,牛尾巴上點了火。牛尾巴一燒著,牛性子發作起來了,一千多頭牛朝著燕軍陣營猛攻。齊國軍隊五千名“敢死隊”沖殺上去,大敗燕軍,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火牛戰。提問:自古以來,牛更多的作用是?(生答)師:而在戰爭中,屢次奔赴戰場的應是。。。。。。2、播放古代戰爭中的戰馬視頻3、師:是的,馬是古代戰場上必不可少的作戰工具。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這一課《我喜歡的動物》。二、新課講授1、牛和馬在古代都發揮著巨大的作用,那么,它們在現代生活中還有哪些作用呢?請同學們說一說。2、學生回答,教師對照PPT補充講解古時候,牛可以幫助人們耕田,是人們犁地的主要工具;牛還能拉車,這顯然是達官貴人才能享受的待遇;除此之外,牛還常常被用于祭祀。馬的作用也有很多,馬可以用來征戰、拉車、祭祀等等。3、既然牛馬在古代的用處這么多,那么,在現代生活中,它們又被用來做什么呢?學生活動,舉手發言,教師補充講解4、 在現代生活中,我們可以發現,牛主要用于生產牛奶;除此以外,它們經常被當作美味佳肴擺放在餐桌上;此外,它們的皮毛還可以做成牛皮紙,供畫家使用。我們能發現馬在現實生活中,和牛的相似之處同樣也是能生產馬奶,馬奶可用于美容以及制作馬奶葡萄;此外,賽馬已被當作是一種競技類體育賽事,在世界各地開展著;在一些較為偏遠的地區,馬被人們作為交通運輸工具,幫人們托運物資;在一些發達國家,馬甚至已經被人們當作了寵物。可見,牛和馬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無處不在。5、我們從各個方面都能發現牛的勤勞溫順與馬的勇敢與忠誠6、眾所周知,馬在古代曾是農業生產、交通運輸和軍事等活動的主要動力,馬和人類的生活息息相關。我們的藝術家們對馬也是情有獨鐘,從北宋著名畫家李公麟,到元代畫家趙孟頫,再到民國時期著名畫家徐悲鴻。每一匹馬在他們筆下都充滿著生命力,好像在訴說著當時發生的故事。7、《五馬圖》賞析與講解1)師:這就是李公麟筆下的五馬圖。這是一幅長卷,欣賞一幅長卷的時候,一般是從右往左看。構圖以樸實的肖像形式,以白描的手法表現出這五匹西域進貢給北宋朝廷的駿馬。這幅畫用簡潔流暢的線條,把五匹馬勾勒的栩栩如生,接下來,讓我們細細感受一下線條之美。2)提問:那同學們知道這幅五馬圖是使用了什么藝形式來表現的?線描。線描是中國畫的表現技法,它是指單用墨色線條而不施彩色的一種畫法,多用于工筆畫。在中國畫中,線描即是具有獨立藝術價值的畫種,又是造性基本功的表現手段,還是工筆畫設色之前的工序過程。8、聆聽音樂,嘗試畫線條師:欣賞完如此生動的線條,讓我們一起來嘗試一下。請同學們聆聽兩段音樂。將你對這兩段音樂的感受,用線條的形式表現出來。9、學生活動:先聽音樂前半部分,和教師一起作肢體語言。在后半部分音樂聲中,根據兩段不同的音樂旋律,嘗試畫線條。教師與學生一起畫線條10、教師根據學生的線條進行適當點評師總結:我們發現,當音樂聲緩和悠揚的時候,同學們筆下的線條是柔美的;而當音樂聲急促有力的時候,你們筆下的線條也會顯得鏗鏘有力。我想,這也許就是音樂給予線條的特殊魅力吧!11、欣賞《五牛圖》,感受線條美1)師:感受完線條美之后,讓我們一起跟隨畫家的腳步,去看看唐代韓滉筆下的《五牛圖》給我們呈現出的精彩模樣吧!2)師:話說有一天早晨,畫家韓滉去郊外游玩,看見牧童在放牛。這些牛有的在吃草,有的昂首狂奔,有的緩步而行。于是回家后,他就開始畫這五牛頭,一個月之后,五頭牛躍然紙上。師:(展示五牛圖)在五牛圖中,你能找到代表柔美的線條和剛勁有力的線條嗎?(生答)3)師補充:畫家大多選擇了粗壯有力且具有塊面感的線條,表現出牛的強健、沉穩的性格。在牛脖子這塊和肚子這塊的線條,我們可以看出,通過豐富的線條變化,就將這些牛的皮毛以及骨骼部分刻畫地十分生動。這些線條排比既有裝飾性又有獨立性,將牛憨態可掬的模樣,描繪的惟妙惟肖。4)《五牛圖》是屬于中國畫中的工筆畫,畫面工整、古樸,畫面中五頭牛從左至右一字排開,各具狀貌,姿態互異。畫面中每頭牛又可獨立成畫,成為一個單獨的個體,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第一頭牛。5)重點分析第一頭牛:線條、顏色、神態這是第一頭牛。我們可以從這頭牛身上,發現線條的虛實變化,脊背上的線條比較剛勁有力,前面的線條將皮毛的褶皺感表現的惟妙惟肖。這頭牛的樣子好像在吃草,旁邊有一棵小樹,它好像又在蹭蹭癢。6)學生活動:嘗試從線條、色彩、神態這幾個方面分析1~2頭牛教師總結:我們發現,這五頭牛目光炯炯,既溫順又倔強。12、觀看畫牛步驟,嘗試臨摹1)師:《五牛圖》這幅畫中每頭牛的結構比例以及透視關系都把握的很準確,無論是正面站立,還是回首顧盼,都處理的生動巧妙。接下來,我們每個同學也動動手,用線描的方式共同完成一幅《五牛圖》,有沒有信心?2)教師出示演示描摹步驟3)學生跟隨音樂,動手描摹作品《五牛圖》13、展示學生作品《五牛圖》,適當點評三、課堂總結師:最后,希望我們班每個同學都能具備牛勤勞、質樸的優秀品質,發揚馬勇敢和忠誠的精神,做一個熱愛生活的人!希望所有的同學像千里馬一樣,奔跑在大草原上,朝著你的目標邁進!祝愿所有的人馬到成功!謝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