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動物朋友(一)一、教材分析本課主要是通過觀察與收集動物資料,了解動物的生活習性、結構特點并運用我們學習過的表現技法將自然界中的動物描繪下來,以前我們學習了許多的表現方法,有線描、鉛筆淡彩、素描等方法,這些方法對于動物的描繪均是比較適合的。動物是我們人類的朋友,這是我們的共識。我們只有一個家園,就是地球,在這個家園中我們一起生活。學習這一課,不僅激發了我們愛科學、探索自然的意識,還可以增強我們愛護動物、保護動物的觀念。本課主要以寫生為主,但由于學校教學的實際,我們不容易走出教室,所以在本課的設計中,教師必須收集較多的圖片或其他資料,當然,我們鼓勵學生在課后的拓展中走進自然,自己在自然中去探尋并將之記錄下來。二、教學目標1.認知目標:了解地球、動物、人三者的關系,通過對人類朋友的介紹,使學生明白、理解地球是人類和動物的共同家園,提高全學生保護地球、保護環境的意識。在探尋中認識更多的動物。2.技能目標:通過資料收集、整理和探尋,掌握動物的觀察與記錄方法;培養學生美術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明白寫生與臨摹的區別。3.情感目標:幫助學生確立起愛護動物、保護動物的觀念與意識;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熱愛科學、熱愛家園,富于探索、善于發現的精神。三、教學重點1.了解人類與動物的關系,了解動物的形態、特征和用線造型的基本方法2.尋找適合的表現方法,掌握記錄的要點。四、教學難點1.教學環境的設計,資料的準備。2.對動物的表現方法與形態(比例、色彩等)的把握。五、教學準備1.教師:收集與動物相關的圖片、資料,張貼相關圖片,營造探尋的課堂氛圍。準備示范作品、制作多媒體課件。2.學生:收集相關動物圖片(可以是自己最喜愛的動物照片或從網上下載的資料,也可帶本學期使用的生物教材,上面有大量的動物資料);必需的繪畫工具。六、教學過程一、鳥類的學習:(一)丹頂鶴:動物與人類的關系密不可分,動物是我們人類的朋友,它們和人類一起生活在地球上,擁有共同的家園。人和動物之間發生過很多動人的故事,下面我們通過一首歌來感受一下(播放歌曲)。歌曲中述說了一個怎樣的故事呢?哪位同學來說一說。學生:一個女大學生為了救一只受傷的丹頂鶴,獻出了自己年輕的生命。教師補充:聽了這個美麗凄婉的故事,同學們是否渴望有一天,來到這個發生過動人故事的地方,去看看美麗的丹頂鶴?動物也是通人性的,只要我們好好善待它們,它們也知道感恩和報恩,也會和我們和諧相處!一首歌曲將我們帶入了丹頂鶴的世界,下面就讓我們從了解丹頂鶴開始吧。用自己的語言談一談你對丹頂鶴的了解(從它的外部特征或生活習性方面說一說) 學生:略教師補充:丹頂鶴有一身潔白的羽毛,而脖子和翅膀邊兒卻是黑的。它的頭頂就像嵌著一顆紅寶石,鮮紅鮮紅的,怪不得人們都叫它丹頂鶴。 它的腿長,脖子長,嘴巴也長。丹頂鶴不論是在地上引吭高歌,還是在天上展翅飛翔,都顯得那么高雅。傳說丹頂鶴是神仙的旅伴,所以人們又叫它“仙鶴”。人們常將丹頂鶴和松樹畫在一起,寓意長壽吉祥。賞欣描繪丹頂鶴的繪畫作品:(二)交流:還能說出哪些你所喜歡的鳥類朋友?(在課堂上展示收集到的鳥類資料)學生1回答:孔雀教師補充:孔雀是吉祥、善良、美麗、華貴的象征。它和人類有著很深的歷史淵源,從古到今,孔雀在文學、藝術上久負盛名。比如:東漢時期的敘事詩《孔雀東南飛》,《孔雀舞》等。學生2回答:白鷺教師補充:特別是近幾年在我們家鄉海州孔望山的林區里, 4、5月期間會迎來了上萬只白鷺長年在這里筑巢棲息,它們象片片飛舞的雪花,非常美麗壯觀,構成了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畫面。二、昆蟲的學習:(學生分組討論后進行搶答)1.展示一段昆蟲的視頻,引導學生對生活中的昆蟲產生興趣。2.了解科普學家法布爾。培養對動物朋友的熱愛。法布爾《昆蟲記》:法布爾用孩童般的語言,描述了田野中那些鮮活的生命是如何地生動美麗、勤勞聰明,他用自己的方式“探究生命”,告訴人們微不足道的小小蟲兒也有許多神奇本領,從而“使人們喜歡它們”,尊重生命,親近自然。3.課前讓同學們收集一些喜歡的昆蟲類朋友,簡要介紹它們的外部特征和生活習性,增強對昆蟲特征的把握。鼓勵學生多觀察身邊的動物,樹立起保護動物的意識。教師先引導學生展示自己喜歡的昆蟲并進行介紹:蝴蝶昆蟲世界里我喜歡蝴蝶。它那多彩的翅膀和優美的舞姿讓我心動。讓我進一步去了解它。蝴蝶一般色彩鮮艷,翅膀和身體有各種花斑,頭部有一對棒狀或錘狀觸角。蝴蝶翅膀上的鱗片不僅能使蝴蝶艷麗無比、還像是蝴蝶的一件雨衣,能把蝴蝶保護起來,所以即使下小雨時,蝴蝶也能飛行。少部分種類的蝴蝶是農業和果木的主要害蟲。學生1回答:蜻蜓教師補充:蜻蜓為人類消滅了大量害蟲。假如蜻蜓突然從地球上消失,那么,很難想象蚊蠅等害蟲將會孳生繁殖多少。學生2回答:蜜蜂教師補充:如果我們班像蜜蜂一樣, 我們班一定會是最出色的“蜜蜂班”!三.賞析鳥、昆蟲的繪畫作品:1.當代袁曉岑:《春回大地》,寫意花鳥。袁曉岑筆下的仙鶴亦為一絕,并成為國家領導人出訪的國禮。經過對鶴的長期觀察,袁曉岑對鶴的形體的秀逸、儀態的傲岸了如指掌,以寫意和寫實結合表現,自有一種蒼茫遼闊、野逸出塵之感。2.當代石愚《孔雀》:工筆重彩。2004年,其三幅孔雀由國家發行《孔雀》特種郵票。他筆下的孔雀體態優美、色彩艷麗,猶如仙子起舞一般。將孔雀的美描繪得淋漓盡致、儀態萬千。3.《昆蟲記》插圖:法布爾的所畫的昆蟲,強調真實描繪,比例精確,注重形似。以線為主,適當加一些明暗。4.教師作品:《天鵝》:以線為主,用鋼筆速寫去描繪天鵝,根據光源的方向,適當地加了一些明暗。教師作品:《昆蟲》:以線為主,用鋼筆去描繪昆蟲,畫面充滿卡通和裝飾的情趣。5.教師邀請班上兩名學生共同在黑板上示范動物的畫法,讓學生進一步理解描繪動物的方法。學生可以選擇書本或從自帶的動物圖片,用點與線的造型手段來描繪鳥或昆蟲的基本形體特征,表現工具不限。① 線造型的作品要注意觀察線條的多種變化與節奏;② 明暗造型的作品要注意光源的方向,把握好明暗的處理方法。學生體驗嘗試,教師來回進行輔導,針對問題及時補充說明。6.課堂上對學生的作品進行展示和評價。四、課堂拓展:1.五代 黃荃《寫生珍禽圖》描繪了鹡鸰、麻雀、龜、蚱蜢、蟬、蜜蜂等二十多種鳥和昆蟲,是一幅寫生作品。作品強調真實描繪,比例精確,重視形似。你看那龜殼多么堅硬,似乎可以敲出聲來;蟬翼的透明,麻雀展翅欲飛的姿態,都活靈活現。可看出早期花鳥畫重視寫生,要求嚴格的寫實能力。2.明代 邊文進《雪梅雙鶴圖》絹本設色,鶴是邊文進常畫的題材,他有多幅以鶴為主體的作品傳世。作品體現了明代工筆花鳥畫的特征:布置得體,設色富麗,筆法細膩。而且鶴造型準確,體態優雅。3.清代 郎世寧《孔雀圖》郎世寧,意大利人,清代宮廷畫家。他帶來了西洋繪畫技法,展示了歐洲明暗畫法的魅力。此幅花園中有兩只色澤鮮艷的孔雀,各以開屏及站立姿勢正互相炫耀著,在其身后的牡丹、櫻桃等植物,也以雅致的姿態綻放著,孔雀的光彩奪目與牡丹花的嬌媚,恰巧形成明顯的對五、歸納階段:這世界不能沒有動物,因為,動物使這世界變得生機盎然。人類不能沒有動物,因為動物給人帶來生的希望,帶來快樂。讓我們大家行動起來共同保護人類的朋友---動物吧!讓我們到大自然中盡情地領會生命的精彩和美麗,釋放青春和火一樣的激情……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