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詩情畫意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通過教學引導學生認識中國畫是通過筆墨、色彩、章法等外在形式語言來表達作者的思想情感;認識中國畫將繪畫、書法、詩詞、篆刻等進行有機結合,形成其獨特的形式美感;運用對中國畫的形式美進行分析,從而進一步加深對中國畫整體的認識和理解,豐富和提高學生的審美感知能力。過程與方法通過中國與西方繪畫技法比較,了解不同文化的審美追求。運用形式美法則探究中國畫的綜合性,初步體驗中國畫“詩書畫印”相結合的藝術形式。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通過本課學習,使學生感悟到中國畫具有的豐富文化內涵并內化為熱愛祖國的情懷。繼承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傳統,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激發對民族文化的自豪感,逐步形成對國家、民族的歷史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重點難點教學重點本課的教學屬于“欣賞 評述”學習領域。通過引導學生欣賞中國畫,了解中國悠久的文化和歷史,熟悉中國傳統藝術的表現形式。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了解中國畫在漫長的發展歷程中意境美,形神兼備的魅力,感性與理性結合的形式,了解中國畫獨特的形式美感。教學難點教學中選材的關鍵是經典,教學中通過繪畫、詩詞、落款、印章,層層深入,引導學生通過中國與西方繪畫的繪畫題材、技法作品對比,通過教學比較,感受中國畫的多種藝術元素和繪畫語言。教學過程活動1【導入】師同學們你們喜歡美術嗎繪畫的種類有哪些談一談。生喜歡。油畫、素描、水粉、沙畫...... 你們說的都是西方的畫種,卻忽略了中國自己的繪畫——中國畫! 08年北京奧運會,還記得嗎70米的巨幅畫卷徐徐拉開,一幅中國水墨山水畫映入眼簾,這幅山水畫從開場到結尾,貫穿始終,它大氣與獨特的裝裱形式,成為開幕式一大亮點。它讓世界記住了中國,記住了中國的國粹——中國畫。 作為炎黃子孫,更應該學習掌握中國特有的畫種。現在,我們一起來了解中國畫!詩情畫意。活動2【講授】對比欣賞,分析作品 展示作品,引導觀察思考。一.在兩組畫的對比中,感受東西方繪畫的異同。小結中國畫在其漫長的發展過程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呈現形式。詩、書、畫、印各有自己獨特的審美情趣,它們的完美結合又使中國畫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使人們在欣賞時,得到潛移默化的藝術熏陶和審美享受。詩與畫是一種相輔相成的結合。一般來說,繪畫借助具體的藝術形象來進行表現,因此,具有靜態、直觀、具體的特點。而詩詞是語言藝術。“書畫同源”,在繪畫中融入書法的筆意古已有之。詩書畫印的完美結合是中國畫區別于西方繪畫的典型特征。繪畫與詩詞、書法、篆刻之間有什么密切關聯 學生自由討論,教師引導。中國畫有悠久的歷史和古老的傳統,它依托于中國古典哲學和傳統文化的深厚背景,構成了高雅的藝術品味和豐富的藝術品類,在世界美術領域里獨樹一幟,自成體系。 我們來通過欣賞作品的方式,了解祖國的藝術形式。二.欣賞作品1、江干雪霽圖卷(中國畫)王維 唐代王維,字摩詰,唐代山水田園派代表。江干雪霽圖卷,動靜結合,充滿禪意。蘇軾贊譽王維“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繪畫史稱唐代王維是詩畫結合的創始人。看著這件作品,你能不能感受到詩意的生活 (嘗試作一首小詩表達你對作品意境的了解學生自由創作。嘗試理解作品的意境美。)2、賞析瀟湘竹石圖(中國畫)蘇軾 北宋蘇軾的作品因為強調“詩畫本一律,天工與清新”而被譽為“以詩為有聲畫,畫為無聲詩”。3、賞析趙孟頫,元代,二羊圖(中國畫)據說《二羊圖》是開題款先河的作品,畫家在畫上題道“余嘗畫馬,未嘗畫羊,因仲信求畫,余故戲為寫生,雖不能逼近古人,頗于氣韻有得。”把為什么要畫和畫給誰說得一清二楚,而又幽默有趣。教師示范提款的幾種形式。中國畫的題款常見的有橫題、直題、多題、隨形題、穿插題、滿題等。題款的長短與字數的多少,應符合構圖及主題的需要。文字內容隨畫面的需要可長可短,但是必須與畫面有內在聯系,能讓欣賞者依此感悟。題款知識中國畫的題款常見的有橫題、直題、多題、隨形題、穿插題、滿題等。題款的形式多樣,如長款、短款、窮款、雙款等。印章知識印章一般分三種即姓名章、齋館章、閑章。活動3【活動】通過大量圖片范例展示中國畫形式美的豐富內容,對中國畫的多種表現形式進行分析、闡述。介紹了中國古代豐富多彩的作品形式,在感受作品的過程中,感悟中國畫獨有的繪畫語言。引導學生感受學生對中國繪畫意境、形神、感性與理性等關系的獨特的美學理論。引導學生感受中國繪畫作品在表現形式上,將繪畫、書法、詩詞、篆刻等進行有機結合,形成了中國畫獨特的形式美 從了解繪畫、詩詞、落款、書法、印章等知識開始走近中國畫。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