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詩配畫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1、認識中國畫是通過筆墨、色彩、章法等外在的形式語言來表達作者 的思想感情。2、認識中國畫將繪畫、書法、詩詞篆刻等進行有機結合,形成其獨特的形式美感。3、運用對中國畫的形式美進行分析,從而進一步加深對中國畫整體的認識和理解,豐富和提高學生的審美感知能力。過程與方法1、通過中國與西方繪畫進行比較,了解不同文化的審美要求。2、運用形式美法則探究中國畫的綜合性,初步體驗中國畫“詩書畫印”相結合的藝術形式。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本課學習,讓學生感受到中國畫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并內化為熱愛祖國的情懷。繼承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傳統,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激發對民族文化的自豪感,逐步形成對國家,對民族的歷史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學情分析本課為繪畫開篇之課,目的在于讓學生感受祖國傳統文化之博大精深,了解中國傳統繪畫的藝術特征。中國畫對于初中生來說距離較遠,只有少部分學生接觸過。可以說學生的國畫基礎較薄弱。因此,以課本知識為依托,與信息技術相結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實現教學目標重點難點重點中國與西方繪畫技法的比較,了解不同文化的審美要求。難點體驗中國畫“詩書畫印”相結合的藝術形式。教學過程活動1【導入】提問還記得2008年北京奧運會么70米巨型畫卷徐徐拉開,一幅中國水墨山水畫映入眼簾,這幅畫從開場到結尾,貫穿始終,它大氣與獨特的裝裱形式,成為開幕式一大亮點,從此讓世界記住了中國,記住了中國畫。出示幻燈片.提問什么是中國畫呢活動2【講授】1、詩與畫的結合詩與畫,各有長處和短處,兩者結合起來便能取長補短。(1)、畫表現得事物直觀、具體、真實、便于領略,但它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只能選取某一瞬間的精致狀態;而詩則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可以寫事物在不同時間,不同地點的發展變化,天上地下,古往今來,東西南北,自由馳騁,容量比畫大得多。(2)、把詩與畫結合起來,可以使靜止得畫面活躍起來,畫面的容量膨脹起來。而詩也有了形象的憑借,想象的依托,更加生動。因此,詩與畫的結合使二者交相輝映。(3)、畫上題詩,也可以起到點題的作用。出示王維,蘇軾以及鄭燮的作品。2、書與畫的結合在詩書畫印結合的過程中,書與畫的結合要比其余兩種與畫的結合要早得多,這是由于中國的書畫工具相同,操作時又許多共同之處的緣故。詩與畫的結合也是隨著書與畫的結合而出現的,就是出現了喜歡作詩或作詞的畫家,而書法又寫的不錯,這樣他就把他的詩詞寫在畫上,詩畫作為兩門藝術,各有長短,兩者不可替代,兩者結合,取長補短。俗話說,“書畫同源”,在繪畫中融入書法的筆意古已有之。中國畫中的以書寫款又叫落款,寫款大有講究,相當于西洋畫中的畫家的簽名,表明了這幅畫的著作權和所有權。題字是給繪畫寫一個題目,一行自己想說的話,或一首詩,一段散文。題款的類型橫題、直題、多題、隨行題、穿插題、滿題。3、印與畫的結合印,就是印章,最初只是一種信物,與畫是沒有關系的。宋代有人把畫押在了畫上,但那也是作為一種印證之用,以表明此畫的所有權。印可以是作畫者的,可以是觀賞者的,也可以是收藏者的。這便是文人畫中的詩書畫印結合的歷史背景。(1)、印章在書畫作品中的作用a、書畫的著作權。b、能補充章法構圖,完善構圖的作用。c、點綴畫面的作用。d、在書畫作品中補充作品內容。(2)、印的表現形式a、陰刻b、陽刻(3)、印章的種類a、姓名章----作家的名字b、齋館章-----表示畫家的住處或者畫室c、閑章-----內容隨意的章大都是刻一句成語格言之類的,閑章五花八門,是最有個性的章。(4)、蓋印的數量用一不用二,用三不用四,蓋取奇數。活動3【活動】欣賞幻燈片展示的圖片,欣賞作品中詩書畫印結合的魅力,分小組進行分析討論活動4【練習】自己收集作品,分析其中的筆墨丹青的魅力。活動5【測試】教師分組子能夠同學們展示自己收集的國畫作品,說說其中的詩書畫印結合的魅力。活動6【作業】請同學們課下收集資料,查找有關中國畫作品中詩書畫印結合的魅力和特點,也可以自己嘗試創作一幅中國畫。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