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六年級下冊《復制與傳播》【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在了解古老的雕版印刷技術的基礎之上,通過本課的學習知道 蘇州桃花塢年畫《一團和氣》的歷史成因、造型方式、色彩特點以及美好的寓意。掌握雕版印刷的復制方法。2、過程與方法:通過學習“ 一團和氣”造型方式、美好的寓意、色彩特點以及體驗版畫復制方法,激發(fā)學生傳承與傳播的欲望。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普及復制與傳播民間年畫的重要性,提高學生對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的保護和傳承意識,并在新時代換發(fā)新的活力。【教學重、難點】重點:了解蘇州桃花塢年畫《一團和氣》的歷史成因、造型方式、色彩特點以及美好的寓意。難點:掌握雕版印刷復制方法。【教學準備】調查問卷、學力單、課件、橡皮磚、滾筒、版畫專用油墨、素描紙。【教學過程】一、導入:1、師: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砹艘环嫞ㄕ故窘o學生看好幾張夾在一起的《一團和氣》),你們看!老師這有一張、兩張、三張……這么多一樣的畫你覺得這幅畫是畫出來的嗎?生:不是。師:那是用一種什么樣特殊的方法制作出來的?生:印出來的。2、師:其實,這是咱們中國獨有的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距今已有四百多年歷史,并在2006年被咱們國家列入到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名錄,這就是蘇州桃花塢木刻年畫。說到木刻年畫,那就不得不提起咱們國家的雕版印刷技術。3、師: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發(fā)明雕版印刷的國家,雕版印刷的發(fā)明是我國對人類文化發(fā)展和傳播做出的一大貢獻。今天,我們雖然已進入信息時代,一些民間的木版年畫還靠這種古老的印刷方式傳播著,今天我們就以身邊的蘇州桃花塢木刻年畫“一團和氣”為例來學習復制與傳播的第一課時。( 板書:復制與傳播——以蘇州桃花塢木刻年畫“一團和氣”為例 。)二、講授新課。1、師:我們首先通過一段視頻來了解一下桃花塢年畫的印刷工藝 。2、師:請同學們根據(jù)你現(xiàn)在所知道的蘇州桃花塢木板年畫“一團和氣”,完成調查問卷1、2兩題。(1分鐘)(教師針對問卷中的前兩個問題問全班,以舉手的方式統(tǒng)計大概情況。)總結:看來你們都對“一團和氣”的造型、色彩和寓意比較感興趣,今天我們就從這三個方面來走近它,了解它。第一部分【“和”以見得】1、畫面內(nèi)容:(PPT出示明憲宗成化帝朱見深所創(chuàng)的《一團和氣圖》)師:“一團和氣”的形象最早是由明憲宗成化帝朱見深所創(chuàng),說說你看到了什么?生:一位面帶微笑的老人盤腿而坐。師:其實這個人就是慧遠和尚。再仔細看看呢?只有一位人嗎?生:還有兩位側面對著我們的老人。師:那你能用一段語言描述一下整個畫面嗎?生:此圖粗看似一個盤腿而坐的笑面彌勒在手持經(jīng)卷,細看發(fā)現(xiàn)竟由三人合一構成。兩人各執(zhí)經(jīng)卷一方,相對而笑,中間則是一位手搭左右兩肩、面帶微笑,看著像彌勒的老爺爺。師:嗯,你不僅觀察得仔細,語言描述得也很精彩。其實啊,中國古代的穿著是非常講究的,不同身份的人穿著是不一樣的。你們看!左邊和右邊的兩個人頭上戴的一樣嗎?生:不一樣。師:左邊是一位著道冠的道士陸靜修,右邊是一位戴方巾的儒士陶淵明,(PPT中用紅線勾勒出輪廓)他們和中間的惠遠和尚代表了儒、釋、道三個教派,傳達了皇帝三教合一的期望,寄此傳達文武大臣能夠和諧共處,朝野各派團結一致,共同效力國家的愿望。2、和觀念:師:政治意味如此重的畫作好像與平民老百姓的生活相距甚遠,那為什么“一團和氣”的形象如此受到廣大民眾的信奉和追捧呢?首先湯老師請你想一想你知道哪些有“和”字的成語。生:家和萬事興、和氣生財、以和為貴等等。師:你們的詞匯量真豐富。“和”的觀念深入人心,與“國”相比,老百姓們更關心的是“家”,是自己的切身生活,于是民間藝人將其加以改造,創(chuàng)造出適合民間精神需求和自身階層的一團和氣年畫。3、和造型師:同學們,你們注意看“一團和氣”的圖式是什么形狀?生:圓形。師:那為什么要將這三個人和成一個圓形呢?第二部分【圓形寓意】1、師:現(xiàn)在請同學想想我們生活中有哪些天然的圓的事物。生:太陽、果實、眼球……師:“圓”自古就有著圓融和諧、一團和氣、輪回往復的意義。先民們也觀察到了,漸而形成了對圓的心理崇拜和視覺上的普遍認可,因而這種飽滿的圓形構圖更加突出了畫面“和”的寓意。師:因為有著美好的寓意,所以“一團和氣”的形象一直被先民們傳播著,后經(jīng)清代嘉慶時期最為興盛,而后漸漸衰落。現(xiàn)在請拿出學力單,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嘉慶、清中和清末三個時期“一團和氣”的歷史演變。(承上啟下)師:根據(jù)你的觀察完成學力單第1、2兩項。第三部分【色彩特點】2、師:中國傳統(tǒng)民間美術色彩是由原始的單色崇拜逐漸發(fā)展起來的,以赤、黃、青、黑、白為正色的“五色觀”為主流。“一團和氣”在色彩語言上既有傳統(tǒng)民間美術色彩的共性,又有其獨特的面貌。現(xiàn)在,請你根據(jù)你在圖中看到的顏色,在自己的水彩筆盒中選取相應顏色提取到學力單的第5項中。3、師:這三幅圖主要以什么顏色為主?生:紅色。師:第一種是象牙紅,第二種是石榴紅,第三種是大紅。紅色純度越來越怎么樣啦?生:越來越純(高)。師:請你完成學力單3項。4、師:與嘉慶時期和清末時期的相比,清中時期的《一團和氣》舍去了什么顏色?生:綠色。師:紅色和綠色是什么關系?生:對比色。師:少了綠色之后的畫面,色彩上的對比效果就怎么樣了呢?生:弱。師:根據(jù)你的直觀感受完成學力單第4項。5、師:不同的色彩搭配會給人不同的色彩感受?請你完成學力單第6項。第四部分【復制與傳播】1、師:早期的桃花塢年畫作品采用的是人工填色的上色方式,后來為了降低成本以及技藝的改進,改用套色印刷的方式。(PPT播放蘇州桃花塢年畫套色印刷的視頻)今天老師也帶來了各個色版印刷好的效果圖,現(xiàn)在請同學們排排序。(展示每一版的真實效果圖,打亂順序,讓學生上臺來擺擺順序。)2、師:其實現(xiàn)在也有很多人喜歡桃花塢年畫,甚至也有人收藏,但是好像不怎么拿出來掛在家里,這是為什么呢?生:因為跟現(xiàn)在很多人家里的裝修風格不搭。師:那我們怎樣去傳播呢?讓我們聽一聽蘇州桃花塢木刻年畫代表性傳承人房志達老人是怎么說的。(PPT播放蘇州桃花塢木板年畫代表性傳承人房志達的視頻)師:“一團和氣”傳播至今,出現(xiàn)了各種各樣不同的形象。(PPT出示各種創(chuàng)新性年畫、文創(chuàng)產(chǎn)品或者是裝置藝術品)3、師:你們還能想到用什么樣的形式來繼續(xù)傳播呢?請完成調查問卷中的第3題。4、師:今天老師也帶來一些卡通版的“一團和氣”,同學們也來印一印吧。5、學生體驗復制印刷的過程。6、展示部分學生作品。三、傳承。師:現(xiàn)在將“一團和氣”這一傳統(tǒng)圖式應用到當代藝術創(chuàng)作的作品還不多,還有很多空間有待人們?nèi)ラ_發(fā)創(chuàng)作,但是目前“一團和氣”傳承的形勢十分嚴峻。我們來聽聽房志達老人對于桃花塢木刻年畫傳承問題的感想。(PPT播放傳承視頻)師:去年12月份,房志達老人去世了,現(xiàn)在只有十幾個人在從事著木刻年畫的工作。 作為新時代的我們,應該為木版年畫做些什么?這個問題值得我們深思。下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