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本資料來自于資源最齊全的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第二節 維護我國的民族團結新型的社會主義民主關系,民族關系基本上是各族人民之間的內部關系。我國的民族關系是平等、團結 、互助、和諧的關系。地位:平等是社會主義民族關系的基石,團結是社會主義民族關系的主線,互助是社會主義民主關系的保障,和諧是社會主義民族關系的本質。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基本原則:1、 民族平等。2、 民族團結。加強民主團結,必須堅持民族平等,民族平等是民族團結的前提。3、 各民族共同繁榮。鞏固和發展各民族的大團結,核心是加快少數民族地區的經濟建設,促進各民族的共同繁榮。我國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我國解決民族問題的基本政策,我國憲法規定: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中國共產黨運用馬克思主義解決我國民族問題的基本政策,是國家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符合中國國情和各民族共同利益。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由我國的國情決定的:第一: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長期存在,是實行民族區域自治的歷史依據。第二:近代以來在反抗外來侵略的斗爭中形成的愛國主義精神,是實行民族區域自治的政治基礎。第三:各民族小聚集、大雜居的人口分布格局,各地區資源條件和發展的差距,是實行民族區域自治的現實條件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特點: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第1, 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以維護國家的統一為前提的。第2, 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在少數民族聚居區實行的。第3, 民族區域自治地方是通過自治機關來行使自治權的。民族區域自治地方的自治機關,即那里的人大與政府。實現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意義:第1, 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保證了少數民族管理國家大事和民族內部事物的民主權力。第2, 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有利于捍衛國家的統一與安全。第3, 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有利于加快發展少數民族地區的經濟文化事業。維護民族團結的意義:憲法規定公民有維護民族團結的義務 維護民族團結,不僅有利于維護國家的統一,有利于加強國防、維護國家安全和領土完整,而且有利于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實現各民族的共同繁榮。尊重各民族的風俗習慣:各民族都有保持或改革自己風俗習慣的自由。尊重各民族的風俗習慣,是關系到執行黨和國家民族政策的大事,是關系到加強民族團結的大事。尊重各民族的風俗習慣,還包括正確對待少數民族的宗教信仰。尊重和保護宗教信仰自由,是我國政府對待宗教問題的一項長期的基本政策。正確貫徹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既是宗教工作,也是民族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21世紀教育網 -- 中國最大型、最專業的中小學教育資源門戶網站。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