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學設計課 題 銀飾之美教學目標 知識:帶領學生了解少數民族傳統銀飾相關知識,了解銀飾基本制作工藝。 技能:學生能利用多種不同的方法將身邊的材料制作成一支仿銀發簪。 情感:引導學生欣賞感受少數民族銀飾亮麗的色澤和別致的造型,培養學生對銀飾的喜愛之情。教學重點 講解仿銀簪花的五種基本零件制作工藝:纏繞、揉搓、疊繞、剪刻、吊穗。難點 讓學生在掌握簪花的基本零件制作方法的基礎上創作出有創意的發簪作品。教具 PPT、少數民族服飾 教法 談話法、演示法、欣賞法、討論法教學設計流程 教師、學生活動紀要 個性化備課及教學反思前置性學習內容: 查詢少數民族銀飾相關資料,并觀看視頻《留住手藝—探秘苗族銀飾》《勒古家的銀飾》,回答以下問題: 1.至少列舉出三個喜愛佩戴銀飾的少數民族 2.為什么說“無銀無花,不成姑娘”? 3.苗族為什么崇尚銀飾 4.說一說,還你還知道哪些與銀飾相關的知識。 一、服飾激趣: 教師身著少數民族傳統服飾,佩戴銀飾,直觀展示銀飾之美。揭示課題《銀飾之美》。 二、銀飾知多少 1.前置性學習分享:每組隨機抽取同學進行分享。 2.銀飾欣賞:播放視頻,聽山歌、賞銀飾。 3.銀飾制作欣賞:播放銀飾制作工藝視頻。 三、小銀匠成長記 帶領同學們體驗一個銀匠的成長歷程。 1.小學徒:介紹仿銀發簪制作材料錫紙,強調操作安全性。 2.小師傅(制作工藝探究): ·每組徒弟拿到一個零部件,小組一分鐘討論零件的制作方法,并進行展示。 ·揭秘相關制作流程。 ·提問檢驗學習成果 3.銀匠(創作方法引導): 錦囊一: 改造傳統造型。 錦囊二: 加入你喜愛的形象。 四、發簪制作大賽 廣外大亞灣外校正在舉辦發簪制作大賽,正是大家展示實力的好時候。 1.小組分工合作制作完成一支發簪。 2.播放教師制作示范視頻。 五:“銀”光閃閃: 教師播放背景音樂,每組推選一個同學代表小組進行發簪展示,要求落落大方,有展示動作。 六、課堂總結: 1.說一說這節課學了什么? 2.總結:中華民族有許多優秀的傳統文化,這些文化歷史悠久,值得我們去了解、傳承、發揚光大。 七、小銀匠習慣好 各小組按座位號工作分配進行整理工作。 本節課的主題為“銀飾之美”,在這節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從視覺美、文化美和勞動美三個方面來對學生進行引導。 前置性作業 旨在通過學生自主學習,了解少數民族銀飾的相關知識。感受銀飾的視覺美與文化美,為本節課的課堂學習打好基礎。 服飾激趣: 該環節旨在向學生直觀展示少數民族服飾的視覺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銀飾知多少: 1.為學生搭建展示學習成果的平臺2.情景化教學,引導學生感受銀飾的視覺美與文化美3.帶領學生了解銀飾制作工藝,感受銀飾的“勞動美”。為下一環節“小銀匠成長記”做鋪墊。 小銀匠成長記: 本環節以游戲的形式展開。 “小銀匠”形象的引入,旨在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更有代入感,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探索欲。 本環節將小組討論、小組展示、仿銀飾制作方法教學以及銀飾創作方法引導融為一體,真正做到讓學生在學中玩、玩中學。 發簪制作大賽: 以比賽為由,引導學生共同合作完成作品。在合作的過程中感受銀飾的“勞動美”。 視頻的播放有助于再次鞏固已學的仿銀飾制作知識。 “銀”光閃閃: 給學生搭建作品展示與自我展示的平臺,帶領學生感受工藝創作所帶來的快樂與成就感。 課堂總結: 總結學習內容。 升華主題,引導學生多了解中華民族傳統優秀文化。 小銀匠習慣好: 強調課堂常規,養成良好課堂習慣。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