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3《各式各樣的水果》一.教學目標:1.知識與能力:學生通過了解各種水果的特征,嘗試用超輕粘土表現各種水果,塑造水果的造型。2.過程與方法:學生在制作過程中能夠掌握團、搓、壓、刻、捏、粘等捏塑方法。3.情感、態度、價值觀:學生在創作中大膽想象把水果擬人化,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能力,發揚團結協助的精神,了解把作品運用到生活中的樂趣。二、教學重難點1.學生能夠學會團、搓、壓、粘、捏、刻等制作技法,運用超輕粘土塑造各種水果。2.學生能夠掌握各種水果的造型,大膽想象夸張。三、教學過程(一)激發趣味導入設計意圖:通過摸一摸,猜一猜的形式,利用教師制作的彩泥將學生的興趣吸引到教學內容上來,為后面教學做鋪墊。(二)新授探究學習水果的造型特征1、問一問解一解設計意圖:通過學生提問,老師和學生共同探究問題的答案,培養學生質疑的能力。通過老師引導、學生交流、自主探究,以此來解決本節課的知識點。老師: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份神秘大禮,想知道是什么嗎?老師:好,請大家摸摸看。學生摸蒙著花布的水果盤中有什么。老師:你猜猜是什么?老師:拿出來給大家看看是什么?再來請一位同學來摸摸,你摸到了什么?老師:(揭開蓋布)我們來看看到底是什么?老師:這些水果與我們平時見到的水果有何不同?老師:我們今天的學習內容就是用色彩豐富,可塑強的彩泥制變出各式各樣的水果。今天就讓我們來學習《各式各樣的水果》。板書課題。老師:今天我不是一個人來的還帶來了我的好朋友果果,它想請大家幫個忙,我們聽聽它想讓我們怎么幫助它。老師:這些水果都有什么區別?老師:恩,有什么顏色的水果?(道具展示重點詞語“顏色”)老師:好,除了色彩還有其他區別嗎?(道具展示重點詞語“形狀”)老師:你都發現了什么形狀的水果?老師:我們再來看梨,他的肚子好大呀,你覺得他像什么?老師:也像葫蘆,我們可以叫他葫蘆形。老師:再仔細觀察,你在水果身上還發現了什么?學生:想學生摸,猜。學生:這個長長的,彎彎的,很光滑,有點像香蕉。學生:香蕉學生:好像芒果。學生:水果學生:是用彩泥捏出來的。學生看視頻:出現卡通小猴果果:大家好,我是果果,我想請大家幫個忙,我總分不清各式各樣的水果,你能幫我找找他們的區別嗎?學生:顏色不同。學生:有紅色的草莓、黃色的香蕉、橘黃的橘子、綠色的蘋果、紫色的葡萄。學生:形狀不同。學生:圓形的水果,有蘋果、荔枝、葡萄。學生:橢圓形,比如西瓜、菠蘿。學生:兩頭彎彎像小船的是香蕉。學生:一頭圓圓一頭尖尖的草莓,我覺得他很像一個水滴。2、學一學探一探通過老師的引導,學生發現不同形狀的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制作,學生自主探究制作方法,老師總結,培養學生探究的學習能力。(道具展示重點詞語“花紋”)老師:它身上的花紋也就是我們美術中一個好朋友線,是曲線還是直線?老師:每條線都一樣粗嗎?老師:我們再來看看梨,他的身上有什么?老師:點的大小有變化嗎?老師:眼睛真亮,剛剛我們通過對比,發現水果的外形、大小、顏色、味道、斑紋各有特點。老師:果果,你聽到同學們的回答了吧!(學生通過觀看示范,學習制作方法,有助于落實過程與方法目標)老師:那下面老師就用美猴王傳授給我的彩泥變身術變出我最喜歡吃的水果——草莓。首先我準備了三種顏色彩泥,分別是?老師:分別做成他的葉片、花紋和身體。身體(團、搓):我先讓一塊鮮艷的紅色彩泥在我的手里四面八方的做運動,現在我運用的這種彩泥變身術稱為——團。通過團可以出現球形。還有什么水果也需要這種彩泥變身術?老師:現在我要使用另一種彩泥變身術了,我的手左右運動,手掌呈v形,手的下方用力,現在彩泥變成了什么形狀?老師:做水滴狀時手的下方用力,做橢圓形、船型時手的中間用力。這種彩泥變身術稱為搓。(道具展示重點詞語“團”、“搓”)花紋(壓、粘):下面來變出水果身上的花紋,我取黃色,只取一點,放在拇指與食指之間,這個彩泥變身術你能給它起個名字嗎?老師:壓不僅可以壓出片,蘋果身上的坑我們可有上小下大的兩個圓形組成。學生:西瓜身上有花紋。學生:曲線。學生:有粗有細。學生:點。學生:有大有小。并且無規則的排列在表皮上。(學生觀看微視頻:果果出現:謝謝大家幫我找出水果的區別,大家的表現真是太棒了,下面就請張老師把我師傅的獨門絕技——彩泥變身術作為獎勵傳授給大家吧!)學生:綠色、黃色和紅色。學生:蘋果、橘子。學生:水滴形。學生:壓。3、賞一賞變一變通過欣賞夸張、擬人的作品,在造型生動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創作有表情動作的水果。(三)作品評價:以用食指指尖壓,也可以借助你的彩泥工具。老師:壓好后我把它粘在水果的身上。花紋我用的兩種變身術是?(道具展示重點詞語“壓”、“粘”)葉片(捏、刻):做它的葉片,我要用拇指和食指,這個動作叫什么?老師:楊桃的邊老師就用到了捏的手法,捏小角用指尖,大的面積用指肚。在葉片上我可以再刻上它的葉脈,做水果葉片的葉脈時重下刀輕提刀,可以體現葉脈的粗細變化。一會我們可以使用彩泥變身術變出自己喜歡的水果。欣賞夸張、擬人的作品出示加入表情、動作的水果的圖片。老師:果果利用創意添加術把水果變得與眾不同了,這些水果有什么特別?老師:你想為水果加入什么表情與動作?老師:其實我們也可以把我們做的水果加上喜怒哀樂的表情,可愛滑稽的動作,那樣你的水果一定會脫穎而出。看到這些充滿創意的水果,你們是不是也想做了啊?做以前愿不愿意聽幾點要求呢?(老師布置作業,并提出作業要求)老師:同學們,請你們往這里看,我們一起來評學生:壓 粘。學生:像媽媽包餃子,叫捏。學生觀看微視頻:果果:彩泥變身術雖然可以變出各種水果,但是看起來太普通了吧,就讓我為他們施展一種創意添加術,讓他們變得與眾不同吧,看他們來了。)學生:加入五官變得有表情、加入四肢出現動作。學生:我想做一個正在跑步的香蕉。學生:我想做一個穿裙子的桃子。學生:我想讓我做的蘋果在做鬼臉。根據作業要求采取自評、互評、老師評價相結合的評價方法,并讓學生提出自己在做的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其他(四)作品應用拓展升華設計意圖:將作品進行再一次加工,將作品運用到生活中,讓同學們認識到藝術與生活的聯系。一評。先請一位同學來介紹一下自己小組的作品。你能夸夸自己的作品嗎?我們夸的時候可以根據作業要求來評價,說說用了什么彩泥變身術,評價一下作品的造型、色彩,最后說說你的創意在哪里?能做到嗎?老師:我們還能讓這些可愛的水果更加實用,請大家利用老師藏在工具箱里的小禮物把水果進行了大變身,看看水果變成了什么?我們用彩泥做出的作品不僅美觀還能變成了工藝品,比如變成鑰匙扣、手機鏈、胸章、小擺飾。美術也能運用到生活中,裝飾我們的生活,使他更美好,同學們,你們今天用自己的智慧創造了美,這是我們今天最大的收獲。好,今天的課就到這里,下課!學生或老師出主意幫助他解決問題。(五)作業布置內 容:根據所學知識設計制作一道拿手“菜”。 批改形式:學生自評、互評、教師總評。(六)課前、課外學習活動設計及學生學習效果評測方法1、課前學習活動設計:課前為本節課的知識鋪墊設計了一個手指歌謠 ——《做湯圓》,讓同學們雙手拍掌、雙手相揉、手指相接,老師和學生一起做,為本節課制作的方法做好鋪墊。2、課外學習活動設計:課后讓同學們探究,除了用彩泥可以做水果,我們還可以用什么材料來表現水果呢?3、課堂學生學習效果評測工具:在整節課中采用的較多的評測方法就是提問、小結、課堂評價與獎勵。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