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國家公務員是人民的公仆》教 學 設 計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通過學習《公務員法》,知道國家公務員的含義、范圍,以及公務員必須遵循的準則;通過分析相關影視材料,懂得國家公務員手中的權力是人民托付的,必須用來為人民服務,并接受人民的監督。通過資料搜集、小品表演等,培養學生信息收集和處理、合作與交流、觀察政治生活的能力。過程與方法:感知公務員報考熱,激發學生學習有關知識的熱情;通過新聞分析、點評小品等,認識對公務員素質的要求、公務員的工作宗旨等;在優秀公務員事跡和“落馬”高官的對比中,懂得加強自律和完善監督對公務員隊伍建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引導學生堅持一分為二地分析社會現象和用發展的觀點看問題,逐步把握辯證思維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對新聞素材的搜集與分析,激發學生關注社會現象、關心政治生活的熱情,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通過對公務員招考面試小品和優秀公務員事跡等相關問題的思考與討論,幫助學生初步樹立公仆意識和服務意識;在此過程中,增強學生的公民意識和國家觀念。教學準備對于國家公務員,我們的學生是既熟悉又陌生,而且社會上對公務員隊伍的看法也是莫衷一是,學生的思想中難免存在一些模糊的甚至是錯誤的認識,因此本節教學側重于消除學生的認識誤區,正確認識國家公務員隊伍,即思想教育重于知識教學。為順利進行課堂教學,必須作如下準備:1.指導學生搜集有關優秀公務員的事跡資料,最好是視頻材料(感染性強);查找有關對公務員進行監督的新聞資料等。2.指導學生排演“公務員招考面試”小品。3.教師查找有關公務員報考熱以及新聞分析等方面的影像資料,備用。4.教師指導學生對搜集到的有關資料進行整理和編輯,并優選與教學內容聯系密切的相關資料制作電子課件。教學過程課堂導入:上個雙休日,我校承擔了一次社會考試任務。此前一天,同學們對教室進行了認真的清掃,為考試的順利進行也做出了自己的貢獻。大家知道是什么類型的考試嗎?學生回答:略。引出新聞:對,是上海市公務員招考的筆試部分。這次我也參加了監考,不少考生很早就趕到了考點,在等待入場的間隙,還認真地翻閱著復習資料,可見大家對考試的重視。某某同學為我們提供了一段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視頻剪輯,我們來看看說的是什么。新聞透視:“為什么公務員的報考越來越熱”視頻。學生討論:為什么公務員的招考會引發報考熱呢?各抒己見:略。當事者說:播放中央電視臺記者對考生的采訪視頻片斷。(中央電視臺新聞分析視頻)教師點評:同學們雖然沒有參加公務員考試,當然現在也還沒有資格參加(調節課堂氣氛)。但大家對公務員報考熱的原因的認識,同當事人的看法驚人地一致,說明同學們不僅關心自己的學習,也關心社會。正如大家剛才談到的,公務員報考熱的主要原因在于就業壓力,還有公務員工作比較穩定、有保障??梢?,公務員首先也是一種職業,不能把它神化。設疑轉換:公務員職業同其他職業是否完全相同呢?請一、兩位同學說說自己的看法。呈現課題:公務員這一職業有其特殊性。這種特殊性在哪兒呢?就在于公務員擔任著國家公職,掌握著公共權力。因而,公務員應該是人民的公仆,要有公仆意識。PPT:展示課題——國家公務員要努力為人民服務問題一、國家公務員的含義和范圍問題導學:既然公務員是人民的公仆,那么什么是國家公務員呢?哪些人屬于公務員的范疇呢?開卷有益: PPT出示《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圖片和《公務員法》第二條條款,并出示有關數據和“國家機關公務員分布情況示意圖”。然后指導學生看書,了解教材對公務員的含義和范圍的介紹。(通過了解有關資料,讓學生掌握一些基本常識,知道基層公務員在公務員隊伍中占了大多數,與人民群眾聯系最緊密。)小品表演:公務員招考面試場景。(目的在于引導學生思考公務員應具備的素質和條件,進而認識公務員的工作宗旨。)小品簡介:三位同學扮演考官,一位扮演面試考生。主考首先對考生報考本部門表示歡迎,并謝謝其對本部門工作的關心。然后分別提出如下問題:你為什么要報考?請簡單談談你對原工作單位的評價?假設你被錄用到本部門,工作中遇到有群眾無禮取鬧該如何處理?你認為公務員應具備哪些方面的素質,其中最重要的素質是什么?(通過體驗和感受公務員招考的過程,了解招考公務員是嚴肅和嚴格的事。同時,通過學生的應答,讓學生思考并過渡到下一個問題。)問題二、國家公務員要堅持執政為民點評小品:謝謝四位同學的表演。請大家從剛才那位考生的回答中,判斷一下他是否具備成為一名國家公務員的素質和條件,并說明理由。討論交流:略。教師點評:大家說得很好。一名國家公務員必須具備多方面的素質和條件,其中最重要的是要努力為人民服務,堅持執政為民的宗旨。在實際生活中,無數普通公務員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著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受到人民的愛戴。課前某某同學向我介紹并下載了一段電視新聞,我們來看一看。時代先鋒:中央電視臺“時代先鋒”專題片“大連民警趙振金——人民公安為人民”視頻片斷。(視頻)情感渲染:“老百姓是把尺子,是面鏡子……只有在這面鏡子面前覺得不再臉紅的時候,你才是個合格的人民警察!”“是管百姓,還是為百姓,這個概念弄清楚了,你就有方向了!” 說得多好啊!作為公務員就要像趙振金那樣,把“為民”時時刻刻記在心上,把“為民”作為自己神圣的職責!問題過渡:國家公務員要真正做到為人民服務,對人民負責,必須嚴格遵守《公務員法》第二十二條所規定的公務員應該履行的義務,也就是國家公務員的準則。問題三、國家公務員的準則PPT展示:《公務員法》第二十二條內容,并指導學生在教材上找出來。熱點與困惑:許許多多的公務員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嚴守國家公務員的準則,實踐著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但是近些年來,國家公務員隊伍中涉嫌職務犯罪的現象也頻繁出現,原因何在?該如何認識這些現象呢?請大家分小組討論。PPT展示:《檢察日報》材料:2006年以來,因嚴重違紀涉嫌職務犯罪的高級官員。討論交流:略。教師點評:大家說得很有道理。在國家公務員隊伍中,存在著一些以權謀私的腐敗分子,雖然在六百多萬國家公務員中,他們只是極少數,但其影響極壞。這些官員之所以墮落到犯罪,從主觀來說,是由于忽視了自身的修養,忘記了執政為民、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從客觀來說,市場經濟發展中的利益誘惑,官員的權力脫離了有效制約和監督的視線也是一個重要原因。當然,最主要的還是自身主觀原因。為有效防止國家公務員濫用權力,必須加強對國家機關及公務員的監督。問題四、國家機關及公務員要依法接受人民的監督導學指引:只有人民監督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國家機關才不會懈怠,國家公務員才不會濫用權力。也只有自覺接受人民監督,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才能更好地聚民意、集民智、凝民心,做出正確決策,提高行政水平和工作效率,減少和防止工作失誤,保證行政目標的實現和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清正廉潔。焦點訪談:下面我們看一看某某同學提供的——中央電視臺“焦點訪談”欄目播出的“潤物細無聲”視頻片斷,介紹了各地對公務員實行監督的措施和效果。觀感交流:略。教師點評:從短片中,我們可以得出結論,有效的監督是提高公務員的素質、修養,使他們更好地為人民服務的保證。監督可以有多種形式、多個方面,我國現階段已初步建立起完整、全面的監督體系。PPT展示:我國的監督體系。用問答的方式,帶領學生了解我國的監督體系,并明確來自社會公眾的直接監督是最重要的監督。教學小結:今天我們學習了第四課第四節“國家公務員是人民的公仆”,懂得了國家公務員作為國家公職人員,必須堅持為人民服務、執政為民的工作宗旨,必須自覺接受人民的監督。作為公民,對公務員的工作進行監督,既是我們的權利,也是我們的義務,是一種神圣的責任。原沈陽市市長慕綏新在接受檢察機關審查時交待:“我當了市長以后,沒人管,成了黨內個體戶,如果有人經常管我,不至于走到今天。”這說明,對公務員的監督,是對他們的幫助,是對他們的愛護。同學們中,如果誰今后成為了一名公務員,必須自覺樹立公仆意識和服務意識,自覺接受監督。當然,可能更多的同學會像老師一樣,是一名普通公民,即使這樣,我們也應該有主人翁意識,懂得公務員的權利是人民給的,必須對他們進行必要的監督,才能保證權力不被濫用,保證正確的路線、方針、政策得到貫徹執行,保證社會的穩定和和諧。教學檢測與反饋:選擇題和閱讀思考題,略。學習訓練與評價提示對于在課前搜集、整理資料活動中,態度積極、認真的同學,不僅在口頭上予以表揚,并將其作為實踐活動表現記錄在冊。在課堂小品表演、討論交流中,教師要注意用鼓勵性的眼神、語言或體態,對學生的表現表示贊許,對參與表演者、積極發言者,可以記錄在成長記錄冊上,也可以用簡略的語句反映在成長記錄冊中學科師生互動留言欄上。對于積極參與資料搜集和整理、小品排演的同學,還可以采取學期總評加分的辦法進行鼓勵和表揚。在課堂教學中,可以設計部分選擇題和思考題,根據課堂教學時間,進行必要的教學檢測與反饋。教學設計思路“國家公務員要努力為人民服務”不僅是本節,也是本課思想教育的落腳點,因而是教學的重點。而人們報考公務員的初衷,以及社會上對公務員隊伍的某些看法,會給學生的認識造成一定的影響,如何落實“公仆”意識和“服務”意識,以及公民責任意識的教育,需要認真進行思考和設計。在本課教學中,較多選用了具有說服力和權威性的影像材料和文字資料,設置教學情景,以引發思考、渲染情感。同時,結合學科特點,適當采用講授法、新聞分析法等,突出重點、升華境界,尤其是突出公務員這個職業既普通又特殊、對公務員的監督既是權利又是責任的思想,可以有效地幫助學生提高認識,增強責任感,達到升華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目標。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