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20課 北洋軍閥統治時期的政治、經濟與文化 講義——2022屆高考歷史 中外歷史綱要上冊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20課 北洋軍閥統治時期的政治、經濟與文化 講義——2022屆高考歷史 中外歷史綱要上冊

資源簡介

第20課 北洋軍閥統治時期的政治、經濟和文化 講義
【知識梳理】
一、袁世凱復辟帝制與護國戰爭
1.袁世凱復辟帝制
(1)背景
對內專制 1912年3月 袁世凱在北京就任臨時大總統任
1913年11月 袁世凱下令解散國民黨
1914年5月 公布《中華民國約法》,改責任內閣制為總統制
1914年底 發布《修正大總統選舉法》,規定總統任期十年,可連選連任
對外賣國 1915年5月 袁世凱被迫簽訂不平等的“中日民四條約”
(2)稱帝:1915年10月,袁世凱接受“勸進”當上了皇帝,以1916年為洪憲元年。
2.反對袁世凱的斗爭
二次革命 護國戰爭
概況 面對袁世凱的倒行逆施,革命黨人于1913年掀起二次革命 1915年底,唐繼堯、蔡鍔、李烈鈞在云南宣布獨立,并組織護國軍,發動護國戰爭。隨后,貴州、廣西等省相繼宣告獨立
結果 失敗后,孫中山組織中華革命黨,武力討伐袁世凱 袁世凱于1916年3月22日宣布取消帝制,恢復中華民國紀年
【典型例題】
1.下圖是1916年7月31日《新聞報》上刊登的一幅漫畫《再造國民之最要著》。畫面中一名議員一手拉風箱,一手執勺,正在對一個寫有“中華民國五年七月再造”的三足大鼎進行修補。對此漫畫的解讀正確的是( )
A.喻示了袁世凱獨裁對民主體制的破壞
B.表達了國民黨對民主共和的向往
C.反映了國人對議會政治的普遍認同
D.說明三權分立體制適合中國國情
2.1915年1月18日,日本駐華公使向袁世凱面交《二十一條》,并威脅說:“如把秘密(指《二十一條》)泄露出去,日本當斷然采取行動。”之后,袁世凱不顧日本的威脅,把《二十一條》的內容透露給了美國,深深地震驚了美國政府。袁世凱此舉的主要意圖是( )
A.揭露日本的侵華野心 B.借助歐美的力量來牽制日本
C.贏得國際社會的同情 D.為復辟帝制爭取列強的支持
3.1912年至1916年的袁世凱統治時期,先后產生了唐紹儀、段祺瑞等8屆內閣;1916年至1924年的9年間,歷經8位總統、27屆政府內閣,最短的兩屆內閣存在不到一周。這說明民國初年( )
A.軍閥割據混戰局面形成 B.共和政治缺乏理論基礎
C.中央政府行政效能有限 D.總統與內閣實行集體負責
【知識梳理】
二、北洋時期的軍閥割據
1.軍閥割據和混戰
(1)背景:袁世凱死后,北洋軍閥出現軍閥混戰與割據的局面。
(2)主要軍閥勢力
派系 代表人物 控制區域 依靠強國 軍閥混戰
直系 馮國璋 直隸及長江中下游的蘇、贛、鄂等省 英美 先后爆發直皖、直奉混戰,導致北京政權實際上由不同的軍閥所控制
皖系 段祺瑞 皖、浙、閩、魯、陜各省 日本
奉系 張作霖 東北三省 日本
2.北洋軍閥割據統治的表現
府院之爭 1917年,繼任總統的黎元洪免去段祺瑞的總理職務,造成“府院之爭”
張勛復辟 (1)概況:1917年,張勛以調解府院之爭為名,率兵入京,擁護清廢帝溥儀復辟(2)結果:很快失敗,馮國璋代行大總統職權,段祺瑞以“再造共和”的姿態,就任國務總理
護法運動 (1)原因:段祺瑞公然破壞《中華民國臨時約法》和拒絕恢復國會(2)概況:1917年8月,國會議員在廣州成立“中華民國軍政府”,推舉孫中山為大元帥,進行護法運動,1918年失敗
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 (1)目的:爭取國際地位,抵制日本在華勢力發展(2)概況:1917年8月,中國向德、奧兩國宣戰(3)影響:①收回德、奧在天津、漢口的租界,撤銷兩國領事裁判權②中國勞工前往歐洲作戰,為協約國一方取得勝利作出了貢獻
【典型例題】
4.如表為民國初年北方重要軍閥派系表。這些派系形成根源于這一時期( )
派系 直系 皖系 奉系 晉系
直系 新直系 國民軍系
領導者 馮國璋 吳佩孚 孫傳芳 馮玉祥 段祺瑞 張作霖 閻錫山
出身 北洋將領 北洋將領 北洋將領 北洋將領 東北地方勢力 山西都督
A.列強推行分而治之的政策 B.袁世凱復辟帝制的失敗
C.北洋軍閥內部矛盾的加劇 D.自然經濟的分散性特點
5.有學者曾對民國時期軍閥間相互攻擊的300份通電、公告等進行統計,其中呼吁道德規范的30份、擁護民主共和的37份、要求實施憲政的19份、反對專制獨裁的26份、主張聯省自治的11份、呼吁文官政治的10份、反對“黷武主義”的32份、要求廢督裁軍的27份、呼吁國家統一的38份、主張建立法律秩序的37份、主張實踐民權的9份。這可以佐證( )
A.民主政治觀念的社會影響 B.軍人干政的現象得以改變
C.近代中國法律秩序的建立 D.北洋軍閥的統治逐漸削弱
6.1923年9月,曹錕在總統選舉的預選會上,以5000元一張選票,到處收買議員,又以40萬元高價,收買了國會議長,最終花了1350余萬元總算當上大總統。曹錕賄選客觀上說明( )
A.民主共和成為時人共識 B.《臨時約法》已然失效
C.時人對民主政體的認可 D.武力操控政局成為過去
【知識梳理】
三、民國初年經濟、社會生活的新氣象
1.民族工業的新發展
(1)條件
①中華民國建立,掃除了政治上的一些束縛和障礙。
②南京臨時政府成立后,鼓勵民間興辦實業。
③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西方列強忙于歐戰。
④群眾性的反帝愛國斗爭此起彼伏,特別是1915年因反對“二十一條”掀起的抵制日貨、提倡國貨運動。
(2)發展:民族工業發展速度快,規模大;以紡織和面粉為主的輕工業發展迅速;涌現出了榮宗敬、榮德生等民族企業家。
(3)影響:中國產業工人的人數急劇增加,成為不可忽視的社會力量。
2.社會生活的新風尚
(1)背景:共和政體的建立、民國政府的努力。
(2)舉措
①改用陽歷,頒布了剪發辮、易服飾和廢止纏足的法律。
②頒布法令,革除“大人”“老爺”等清朝官場的稱呼。
(3)影響: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過去的陳規陋習不符合時代潮流,應接受文明開化的新習俗、新風尚。
【典型例題】
7.民國初年,孫中山指出:“又凡政治、法律、風俗、民智種種之事業,均需改良進步,中國始能與世界競爭”。受西方風俗習慣的影響,南京臨時政府頒布了一系列革除“舊染污俗”的政令,推進社會風習的改良。下列各項屬于南京臨時政府頒布的此類政令的是( )
①婚姻父母做主 ②嚴禁買賣人口,禁止蓄奴
③剪辮易服、迫令纏足 ④革除歷代官廳“大人”、“老爺”等稱呼
A.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8.革命后,清代用來區分等級的官員服飾被廢除,男子服飾雖然還常見長袍馬褂,但西式禮服等開始流行,婦女衣著開始流行上衣下褲、上衣下裙、旗袍等形式。材料表明( )
A.辛亥革命實現社會轉型 B.清代習俗被完全廢止
C.男女平等觀念深入人心 D.思想啟蒙影響社會風尚
【知識梳理】
四、新文化運動的開展
1.背景
(1)政治:人們對辛亥革命失敗原因的痛苦反思。
(2)經濟: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中國民族資本主義得到發展。
(3)思想:缺乏對舊思想、舊文化、舊禮教的徹底批判,大多數國民的頭腦仍被專制和愚昧牢牢束縛。
2.興起
(1)標志:1915年9月,陳獨秀在上海創辦《青年雜志》。
(2)代表人物:李大釗、魯迅、胡適、錢玄同、劉半農等。
(3)主要陣地:北京大學和遷往北京的《新青年》雜志。
3.內容
(1)民主與科學:用民主反對舊禮教倫理,用科學反對舊國粹宗教。
(2)文學革命:胡適在《新青年》發表《文學改良芻議》一文,倡導白話文。
4.影響
(1)新刊物紛紛出版,報刊面貌為之一新。
(2)婦女解放,婚姻自由、家庭革命等口號的提出,內容遠比辛亥革命時期更為廣泛和深刻。
(3)高舉民主與科學的旗幟,推動思想文化革新有著解放思想的重大意義。
【典型例題】
9.1920年代初在湖南最暢銷的新文化雜志是《勞動界》,銷量第二的《新生活》亦是小型通俗刊物,排在第三位的才是《新青年》。刊物的銷售情況,反映了( )
A.《新青年》轉向馬克思主義的必然性
B.《新青年》宣傳新思想遭到人們抵制
C.新文化運動有從精英轉向平民的趨勢
D.新文化運動脫離普通大眾的嚴重缺點
10.五四運動時期,李大釗聲明他抨擊孔子,不是抨擊孔子本身而是抨擊孔子被賦予的專制靈魂;陳獨秀在《新青年》中反對孔子也并不是反對孔子本身及其歷史價值,而是反對以孔教統治國家的行徑。這反映了( )
A.救亡圖存的社會共識 B.孔子地位被徹底否定
C.傳統思想的發展創新 D.反對專制的時代潮流
11.1918年2月,錢玄同在《新青年》刊文指出:“近來一班作,某生,某翁,文體的小說家,和與別人對譯哈葛德、迭更司等人的小說的大文豪,當其撰譯外國小說之時,每每說:西人無五倫,不如中國社會之文明;自由結婚男女戀愛之說流毒無窮;中國女人重貞節,其道德為萬國之冠……”材料現象表明當時( )
A.傳統文化受到徹底否定 B.民主科學漸入人心
C.文學革命成為時人共識 D.思想解放任重道遠
答案解析
1.答案:A
解析:根據材料可知,畫畫面中一名議員一手拉風箱,一手執勺,正在對一個寫有“中華民國五年七月再造”的三足大鼎進行修補。被袁世凱破壞的“司法”一足似乎已經修補好,議員正在修補寫有“立法”兩字的一足,體現了袁世凱獨裁對民主體制的破壞,A項正確;材料未涉及國民黨,排除B項;材料未體現國人態度,排除C項;三權分立主張立法、行政和司法三種國家權力分別由不同機關掌握,各自獨立行使、相互制約制衡,材料未體現,排除D項。故選A項。
2.答案:B
解析:《二十一條》暴露了日本試圖獨吞中國的野心,袁世凱將《二十一條》的內容透露給了美國,深深地震驚了美國政府,就是要借助美國的力量來牽制日本,B項正確;如果是為了揭露日本的侵華野心,根本無需將內容告知美國,通過媒體即可實現,排除A項;贏得國際社會的同情不是袁世凱的主要目的,排除C項;袁世凱復辟帝制主要寄希望于日本的支持,排除D項。故選B項。
3.答案:C
解析:根據材料可以看出,民國初年的北洋政府時期,中央政府更迭頻繁,政局動蕩,政府行政管理能力難以正常發揮,導致行政管理效能不足,C項正確;軍閥割據混戰局面形成于袁世凱之后,排除A項;共和政治缺乏理論基礎,不符合史實,排除B項;總統與內閣實行集體負責,不符合史實,排除D項。故選C項。
4.答案:A
解析:根據材料及所學知識可知,袁世凱死后,北洋軍閥群龍無首,帝國主義開始在中國推行分而治之的政策,各自扶植各自的代理人,導致中國出現了軍閥割據的局面,A項正確;B項是軍閥派系形成的背景,C項是由列強分而治之的政策所導致的,D項是軍閥派系對抗產生的經濟因素,不屬于這一時期的主要原因,BCD項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BCD項。故選A項。
5.答案:A
解析:據題意可知,在民國時期軍閥間相互攻擊的通電、公告中,涉及了很多反對專制獨裁、主張民主政治的內容,所以這些可以說明民主政治觀念對社會的影響,A項正確;當時軍閥混戰,軍人干政的現象并沒有得以改變,排除B項;根據這些通電和公告并不能說明近代中國法律秩序的建立,也無法體現北洋軍閥的統治逐漸削弱,排除CD項。故選A項。
6.答案:C
解析:根據材料可知,1923年,曹錕通過賄選當上了大總統,反映出當時中國民主流于形式,但也在客觀上說明時人對民主政體的認可,C項正確;材料未體現民主共和成為時人共識,排除A項;《臨時約法》規定,臨時大總統由參議院選舉產生,曹錕賄選說明《臨時約法》規定的選舉形式依然存在,排除B項;材料未涉及武力操控政局,且北洋政府時期,武力操控政局是常態,排除D項。故選C項。
7.答案:B
解析:結合所學可知,辛亥革命后,國民政府為了改變愚昧落后的習俗,頒布了嚴禁買賣人口,禁止蓄奴、剪辮、易服和廢止纏足等法令。還廢除了有損人格的跪拜禮,代之以文明簡單的鞠躬、握手禮;取消“老爺”“大人” 之類的稱謂,代之以“先生”“君”等平等的稱呼。②③④符合題意,B項正確,排除A項;辛亥革命之后倡導戀愛婚姻自由,①不符合題意,排除CD項。故選B項。
8.答案:D
解析:民國初年,中國人在物質生活和社會風尚等方面發生了巨大變化。這種變遷最直接的原因是辛亥革命的推動。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的30年間,資產階級對舊禮教、舊風俗有理有據地展開批評,努力宣傳自由、平等、博愛,試圖創立一種嶄新的社會風俗。材料中的男女服飾方面就是這一努力成果的具體表現,可見,思想啟蒙推動了社會風尚的變化,D項正確;辛亥革命之后中國的社會性質沒有發生實質性改變,排除A項;“完全”一詞說法過于絕對,排除B項;材料中未涉及男女平等的社會地位的變化,排除C項。故選D項。
9.答案:C
解析:根據材料“1920年代初在湖南最暢銷的新文化雜志是《勞動界》”結合所學知識,體現出勞動者的重要性,也體現出新文化運動逐漸趨于平民化,C項正確;材料只體現出《新青年》排在銷量的第三位,無法體現出必然性,排除A項;材料體現的是書籍暢銷與“人民的抵制”表述相反,排除B項;《勞動界》的銷量最高體現出對普通百姓生活的關注,不是脫離,排除D項。故選C項。
10.答案:D
解析:根據材料可知,李大釗和陳獨秀作為當時具有影響力的知識分子,都在借孔子為外殼,批判的是背后專制統治思想,因此當時反對專制的時代潮流得以凸顯,D項正確;材料里只講了知識分子的認識,故社會共識有誤,排除A項;B項“徹底否定”過于絕對化,排除B項;題干沒有表達傳統思想在當時發展創新一面,排除C項。故選D項。
11.答案:D
解析:根據材料“1918年”可知,此時處于新文化運動時期,從材料可以推知當時封建思想依然濃厚,說明思想解放任重道遠,D項正確;材料未體現中華傳統文化受到徹底否定,排除A項;材料未體現民主科學漸入人心,排除B項;材料未體現文學革命成為時人共識,排除C項。故選D項。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乐都县| 太仓市| 嵊州市| 沛县| 垦利县| 湖口县| 碌曲县| 师宗县| 九龙县| 凤冈县| 蕲春县| 常德市| 丰县| 昂仁县| 漳州市| 博兴县| 襄城县| 营口市| 仁怀市| 定西市| 竹山县| 神农架林区| 北辰区| 黄平县| 通渭县| 师宗县| 元阳县| 苗栗市| 海门市| 伊吾县| 林西县| 睢宁县| 盖州市| 叙永县| 明光市| 綦江县| 莲花县| 东明县| 固始县| 邹城市| 宁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