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科目 美術 課題 上學的路時間 第4周 班級 任課教師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①感知“平面地圖和立體地圖”,會看簡單的路線圖②能用線條或色彩畫出從家里到學校的路線,并畫出記憶中的沿途景物。教學過程和方法:①在感受與交流中,學會細心觀察身邊的景物。②在觀察與思考中,發展空間方位能力。③在觀察與比較中,學會看簡單的路線圖,能比較平面或立體路線圖的異同。④在自評與他評中,感受創作的樂趣。情感、態度、價值觀;①對地圖感興趣,知道地圖在生活中的作用。②熱愛生活,學會細心觀察身邊的景物。③懂得上學路上要注意安全。教學重點和難點 1、重點:能用線條或色彩表現從家里到學校的路線,并畫出沿途景物。2、難點:能選擇主要的標志物,根據指向標,畫出平面或立體路線圖。教學準備 課件、美術工具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時間師生導入觀看圖片,和小伙伴們一起回憶難忘的上學之路。活動1【講授】觀看視頻《指南針的發明與應用》指南針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在長期的實踐中對物體磁性認識的結果。作為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它的發明對人類的科學技術和文明的發展,起了無可估量的作用。在中國古代,指南針起先應用于祭祀、禮儀、軍事和占卜與看風水時確定方位。11世紀末或12世紀初,中國船舶開始使用指南針導航。指南針應用在航海上,是全天候的導航工具,彌補了天文導航、地文導航之不足,開創了航海史的新紀元。同時,航?;顒右策M一步促進了指南針的發展。活動2【.欣賞】《立體地圖》與《平面地圖》?它們有什么異同?(提示:上北下南左西右東,色彩、線條、路線、具體物象形態、標志等有何特點)著些作品中你喜歡哪一幅?為什么?。3、提問:你看到了什么?發現了什么?4、.你能用語言描述從你家到學校是經過幾個彎和幾個路口,路邊有什么特別的建筑。5、教師講授新課:①上學的路線:家——學校 ②畫出指向標③添加路邊的景物。 ④上色(畫出又明顯標志的路邊景物。)活動2【作業】繪畫方法 1畫出主要地標建筑。2用公路橋梁鐵路把兩點連接起來。3添加背景,讓畫面變得更加豐富。 1.欣賞作品2、學生討論:你見過這些平面或理由的地圖嗎?在哪里見過?有什么作用和功能?3、1.了解平面與立體的地圖。4.能用語言平述從家到學校路線和路邊的景物。5. 學生要學會:1、按地圖上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的方位繪制從家的學校的平面圖,并畫出“指向標”。6.會看簡單的路線圖,并能繪畫簡單的上路線。7、熱愛生活,學會細心觀察身邊的景物。3、知道上學路上要注意安全。作業布置 作業要求:1.基本要求:能用線條或色彩表現簡單的上學路線圖。2.較高的要求:能畫出上學路線圖及周圍的標志物。3.個性探究:能根據指向標,畫出有取舍、有明顯標志物象的平面或立體地圖。板書設計 上學的路教學反思說明:1、 字體格式統一設置為宋體、小四。1、 希望老師們授課完畢后根據情況填寫“教學反思”。1、 上課前請把電子教案和相關的課件寄到學校電子郵箱(1807594478@)。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