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湘版美術四年級下冊第九課《妙筆生花》【 教材依據】本節教學設計來源于湘版《美術》四年級下冊第九課“妙筆生花”第二課時。一、設計思路1、指導思想。本課以素質教育和新課程理念為指導,圍繞有效教學、高效課堂,讓學生學習和掌握水墨畫的基本筆墨技巧,進一步提高學生學習中國傳統繪畫的興趣。設計理念:以學生在學中玩、玩中練,感悟中國畫筆墨的濃淡變化,主動練習花卉和蔬果的形象特征。教材分析:講究筆墨是中國畫的一大特點,筆墨是中國畫物體形狀與傳情達意的藝術技巧。教師要著重引導學生思維想象的拓展和發揮,鼓勵學生大膽用水墨表現日常生活中看到的熟悉的花卉、蔬果,充分運用水墨的干濕濃淡、線條的曲直粗細,學習中國畫的用筆,讓學生不拘一格,求“神似”,體現水墨畫墨跡淋漓、生動靈活的特色。學情分析:四年級學生特別活潑好動,好奇心強,教師應關注學生的養成教育,循循善誘,結合多環節、多層次的體驗,提高學生的審美水平和繪畫技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爭當“神筆馬良”,提高學生的學國畫熱情。本課采取趣味導入、佳作賞析、直觀呈現、練習歸納、互評激勵等方法使學生感嘆中國畫的形式美,培養學生對我國傳統繪畫藝術的熱愛。2、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引導學生欣賞水墨畫,形成健康的審美情趣,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懷;大膽用筆,初步掌握中國寫意畫的工具材料和技法。【方法與途徑】以示范練習為主,輔以欣賞、感悟、講解、交流。學習中國畫寫意技法、墨法,激發學生想象力和創造力;學習畫常見常吃的蔬菜瓜果,培養學生觀察熟悉事物的能力和手腦協調能力;采用爭當神筆馬良式小畫家的方法激發學生創作熱情。【情感與評價】讓學生對水墨畫的筆墨紙硯與表現方法有比較濃厚的興趣,敢于創新與表現;養成勤與觀察、善于歸納、敢于想象和積極參與的學習態度;感受傳統繪畫的魅力,發展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現代教學手段的運用】PPT播放優秀蔬果國畫作品,展示臺展示教師學生作品。3、教學重點與難點。教學重點:通過中鋒、側鋒,濃墨、淡墨學習畫蔬果水墨畫,體驗先勾后染、先染后勾的2種不同的水墨表現效果;結合國畫顏料畫一畫常見的蔬果,開展趣味性水墨畫練習。蔬菜瓜果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最常見最普遍的食物,健康又營養,用寫意的方式畫蔬果,下筆即成型,用時短,色彩變化豐富,形態飽滿,會給學生帶來新鮮快捷、清新悅目的視覺享受美感。教學難點:合理構圖及畫面濃淡干濕的處理是教學的難點。不用鉛筆直接用毛筆完成作品,使一部分膽怯的學生不敢大膽落筆,教師在教學中可以用兒童視角,兒童口吻進行構圖的教學指導,如白菜高高胖胖喜歡躺在寬敞的畫面中間,辣椒小小的喜歡依偎在白菜跟前;不愛喝水的白菜桿用中鋒輕輕勾出,愛喝水的大菜葉用側鋒淡墨大膽涂抹;不聽話離開大家庭的幾顆葡萄畫在角落里,水分多漂亮的紅櫻桃一定蘸滿紅顏料畫的圓圓的等,讓學生構圖做到心中有數,下筆有形;畫面濃淡干濕的練習要讓學生細心觀察老師是如何筆尖蘸濃墨、筆肚蘸淡墨,引導學生在毛筆中一花一葉,一果一菜都是有生命有感情的。二、教學準備教師:筆墨紙硯、PPT展示優秀蔬果國畫,展示臺展示教師學生作品,教師現場范畫二副。學生:國畫知識收集、毛筆3只、裁好的A3大小生宣紙2張、報紙、墨汁、國畫顏料、調色盤、洗筆筒、小毛巾。三、教學過程 趣味導入----佳作賞析----直觀呈現----練習歸納----互評激勵 1.趣味導入:(2分鐘)(黑板展示上節課4副學生作品)同學們,這四副花卉圖都是我們上節課的四位小神筆馬良畫的,先把掌聲送給這四位小畫家。上節課我們能用神奇的毛筆畫出美麗的花卉,這節課將會描繪出更美更新鮮的蔬果。請同學們齊讀課題二遍。(板書課題:9 妙筆生花)2.佳作賞析:(5分鐘)(PPT展示二副大師的中國畫)請觀察國畫《絲瓜》和《事事清白》二副畫家作品,美在哪里?你喜歡作品中的什么?(三人答)請四人小組合作探究二幅作品的繪畫順序是什么?那些用筆是中鋒?那些用筆是側鋒?怎樣用濃淡墨的?(二組答)師小結:《事事清白》這幅作品是齊白石老人85歲時的佳作。兩棵大小、舒卷、深淺不同的白菜,干凈清新,中鋒勾出白菜的輪廓,側鋒刷出菜葉,小筆破墨勾筋,使菜葉墨色豐富,層次分明,有濃郁的田園美感。同學們猜猜這幅作品現在賣價多少?2013年12月在北京以180萬起拍, 720萬被一位酷愛書畫的買家成交收藏。中國畫家于希寧的《絲瓜》也是蔬果畫中的精品。畫家二筆畫出細長的絲瓜,小筆淡墨勾出絲瓜身上的條紋,點花,用顏料的濃淡變化充分表現了絲瓜的外形特征。(PPT展示8副不同蔬果:南瓜、蘿卜、辣椒、葫蘆、櫻桃、葡萄等)同學們,想不想繼續欣賞其它優秀的蔬菜瓜果?四人一組欣賞討論,看看都是那些畫家畫的?那些地方需要我們學習?互相交流探討對蔬果畫的認識。講究筆墨是中國畫的一大特點,富于彈性的毛筆,吸水性強的生宣紙,構成了無與倫比的中國畫。古今中外的國畫家都喜愛畫蔬果,畫蔬果首先要記住每一種蔬果的外形,捕捉到各種蔬果最有趣最美的一面,再把筆墨技法,融入自己的畫作中。3.直觀呈現:(5分鐘)(教師示范)今天我們繼續爭當神筆馬良,畫出蔬果水墨畫的美感和特點。民以食為天,平時你們常吃什么蔬果(葡萄、蘋果、梨子、櫻桃┅)?學生一邊回答,教師一邊現場示范學生喜愛的幾種蔬果,邊示范邊講解用筆和墨色變化,回答學生的疑問,使學生直觀感受學習蔬果畫的美妙,不斷激發學生學習熱情。引導學生中鋒墨要少而濃,以快慢變化自然畫出精彩的線條;側鋒大刀闊斧的揮灑,直到無墨可用再重新調墨,出現濃淡干濕的變化。4.練習歸納:(25分鐘)本節課請同學們完成一幅或二副完整的蔬果圖。要求:﹝1﹞合理布局,用中鋒側鋒、濃墨淡墨畫出你熟悉的的二三樣蔬果;﹝2﹞抓住每一樣蔬果的外形特點。有的同學早就躍躍欲試想趕快練習了,誰再給大家提醒一下畫蔬果的步驟?第一步構圖定位,考慮畫幾個蔬果;第二步調好墨色,蘸筆時先把筆頭全部潤濕,然后在筆尖蘸濃墨,筆腹部蘸淡墨,把筆頭倒置讓墨色互相融合,出現由深到淺的奇妙變化;第三步畫蔬果,淡墨快速畫出蔬果的外形,葉子等,濃墨勾筋。我宣布:神筆馬良蔬果比賽正式開始。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的國畫知識,進行水墨畫蔬果自由創作。教師檢查、個別指導,有共性的問題再次演示講解。引導學生在完成過程中如果有疑問,同座可以討論或咨詢老師。 5.互評激勵:(3分鐘)展示完成快、完成好的作品,集體評議,比比誰是今天的神筆馬良。掌聲送給評出的一大批小畫家。同時掌聲也送給學會了蔬果畫,熱愛中國畫的全體學生。 小結:同學們,今天我們繼續讓文房四寶陪我們成為快樂的神筆馬良,畫出了好看好吃的蔬果,相信中國畫已經走進了同學們心中,歡迎大家課后、周末繼續在水墨畫中徜徉,學習更多的國畫技法,當個名副其實的小畫家。好嗎?四、教學反思中國畫從題材上分人物、山水、花鳥;從表現形式上分工筆和寫意二大類。寫意水墨畫是中國傳統繪畫的代表,簡單易學,想讓國畫真正走進學生心中,就必須激發學生強烈的參與意識,將課堂還給學生,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本課第一課時,我就用“神筆馬良”的故事吸引學生嘗試水墨畫,組織“水墨游戲”小蝌蚪找媽媽,“一花一世界”體驗水墨畫的魅力。利用示范畫“最美油菜花海”激發學生愛家鄉一切有生命的山山水水,收到了較好的效果。本節課我利用四年級學生活潑好動,好奇心強的特點,繼續引導學生爭當神筆馬良式小畫家,把喜歡吃的蔬菜、瓜果大膽畫出來。重點引導學生在創作時,運用筆墨大膽表現自己對蔬果在形態、顏色方面的感受;指導學生怎樣運用水墨的干濕濃淡、線條的曲直粗細,學習中國畫的用筆。同時提醒學生蔬果造型要生動有趣,體現出個人或蔬果特點,不要反復涂抹。在有序的教學引導下,孩子們徜徉在水墨畫的世界里,大部分學生畫出了有思想,有美感的蔬果圖。教學中我再次體會到興趣是最好的教師,只有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才能主動學,真正領略到水墨畫的藝術魅力。分析教學不足與失誤:雖然一直要求學生上課前準備好學具,提前接清水,擺好筆墨紙和顏料,但是仍然有十幾位學生課前準備不足,4人課前未接水,3人新買的顏料還沒有開封不會用,5人毛筆只有一支且大小不合適,導致上課光檢查學具就耽誤了3分多鐘。說明學生的養成教育還要常抓不懈,應該不光要求全班學生帶齊學具,還要發揮班干部、四人小組的作用,提醒檢查督促,保證學生課前學具的完整準備。教學中一少半學生對常吃常見的蔬菜外形不會描述,不能用基本形體橢圓形、圓形,基本線條弧線、斜線來講述或練習,也說明了孩子們平時不進廚房,不干家務,不善于觀察歸納的問題。在以后的美術教學中教師還要強化對學生進行導學案式的課前預習,提前布置觀察作業,讓美術課前預習常態化。教學中突發事件:兩位學生對濃墨、淡墨不會把控,墨汁、國畫顏料擠的甩的課桌上、地上到處都是,幸虧學生準備了小毛巾,及時擦拭后保證了課堂進程和學生作品的順利完成。由于水墨畫直接用毛筆上色,便捷速度快,五六分鐘就有六七位悟性好的學生很快完成了自認為滿意的作品,在座位上無所事事,左顧右盼,影響其他學生完成作品。在教學中我靈機一動請這幾位學生帶上作品上講臺,三人一組互相找問題,提建議,然后再修改,幾位學生通過互查再完善,作品都有了提高。教學中生成情況:我對國畫這個專業近幾年很少接觸,本著“教學相長”這個目的,在教學前進行了惡補,教學中隨孩子的學習步伐也進行了自我提高。沒有這些活潑可愛的孩子,我不可能去深入探索水墨畫教學,也不可能擁有這么多生動有趣的學生作品,更不可能感悟到這么多實踐經驗。“妙筆生花”這節課讓我對寫意花卉、蔬果又有了新的領悟,一分耕耘一分收獲,我和學生一起在國畫的世界中成長進步。教學生成不是“罐頭式”的,“木乃伊式”的生搬硬套,它是偶然的、隨意的,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在師生互動中,學生通過學習需要和感興趣的事物會產生新的有效動態。如一位學生畫白菜與西紅柿時,西紅柿總是畫不圓,唉聲嘆氣不高興,我走近一看,她畫的西紅柿尖尖的、小小的像辣椒,就因勢利導問她可不可以變成別的紅色蔬菜,她仔細觀察紅辣椒是這樣的,我因勢利導她如何添加辣椒把,這個孩子轉悲為喜,認真修改,一幅完整協調的白菜辣椒蔬果圖圓滿呈現,還被學生評為“神筆馬良式小畫家”。孩子很高興,我也為教學生成中的這位學生作業的隨機應變感到欣慰。一位學生把葡萄畫的相互不連、大小不一,同座畫的好,一直有點嘲笑他,我發現后笑著問他,想不想“反敗為勝”,他睜著大大的眼睛迷惑的望著我。我提醒他,“這么大的葡萄架,這么小的葡萄還都掉在地上誰想買呀?”他不好意思的笑了,我乘機給他示范,葡萄的生長應是一串串的掛在空中,越大的葡萄越甜,他們是一家人應該相互照顧。在我示范了3個緊緊偎依在一起的葡萄后這位學生開始認真的一顆一顆修改,下課前一張成型的葡萄作品也順利的呼之欲出,還得到了同座的首肯。水墨教學中這種小意外的發生,二位學生作品的“就勢改形”“反敗為勝”,大大保護了孩子愛學習的自信心和對水墨畫的喜愛。學生喜歡有愛的教育,有趣熟悉的作品,下課看著一群學生嘰嘰喳喳和我交流,搶著讓我看他們的作品,作為教師的我由衷的感到“累并快樂著”。作為小學美術教師,保護孩子的自信心,挖掘孩子愛美的天性,因材施教,培養每一位學生對美、對美術、對中國傳統繪畫的興趣,積極面對教學中的突發事件和教學生成,我們教師才能教學相長,和孩子共同提高。7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