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生活中的裝飾布》教學設計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了解生活中的裝飾布,學習裝飾布的紋樣設計方法和色彩搭配規律。掌握二方連續和四方連續紋樣的特點和排列方法。過程與方法:欣賞了解裝飾布特點,自學探究二方連續和四方連續的基本特點,引導學生將基本紋樣經過平移、對稱、旋轉后改變排列方式創造新的重復紋樣。學生小組合作自由選擇作業方法制作裝飾布。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學生熱愛生活,勇于實踐大膽創新的精神,訓練學生耐心細致的學習態度,鼓勵學生合作學習,協作完成任務。教學重點:裝飾布的紋樣設計方法和色彩搭配規律。教學難點:二方連續和四方連續的紋樣的設計和排列。教學方法:圖片欣賞法、提問引導法、演示操作法、學法:欣賞感受、自學合作探究、實踐操作法、自評互評法教具學具準備:PPT課件 白板 高拍儀 繪畫、剪紙、拓印工具教學過程:一、欣賞導入同學們你們知道裝飾布嗎?它美觀實用,在我們生活中應用非常廣泛,床罩、枕套、窗簾、沙發套、靠墊、桌布都有它的影子。二、學習如何設計裝飾布(一)裝飾布紋樣的設計步驟一:小組自主探究學習1、裝飾布常用什么紋樣來裝飾?2、什么是二方連續紋樣和四方連續紋樣?它們的相同點和不同點是什么?3、分辨P12頁“蓮花飛天藻井”圖里有什么連續紋樣?步驟二:小組學習成果匯報1、 回答探究學習問題,理解二方連續和四方連續的特點,了解連續紋樣在裝飾布中的應用。2、 學生按自己的理解用老師提供的單獨紋樣在白板上演示制作二方和四方連續紋樣步驟三: 深化拓展引導學生通過改變單獨紋樣的方向,旋轉、鏡象、組合等,創造更多的不一樣的連續紋樣。(二)裝飾布色彩的設計裝飾布的色彩非常豐富,不同的色調會帶給人不同的美感。暖色調:溫暖、熱烈冷色調:清涼、冷靜對比型:色相差異大,活潑、醒目。諧調型:使用色相接近的顏色來表現,和諧、舒適。三、制作方法和步驟裝飾布可以采取不同的方法來制作,比如繪畫法、剪紙法、拓印法、電腦繪制法。制作步驟:1、設計單位紋樣2、設計紋樣排列的方式3、將單位紋樣按設定方案排列完成。四、學生作業,教師指導作業要求:以小組為單位,選兩、三種方法設計生活中的裝飾布。小組成員分工合作,完成2~3幅作品。五、展示評價每個小組自己選擇一幅優秀作品在黑板上展示,師生共同評議。六、小結教學反思1、教材分析本課屬于設計應用領域。本課屬于一個綜合探索單元。所以這節課有承上啟下之作用。2、知識體系教學環節及構架分析本課的三維教學目標,重點、難點在設計時我主要從生活出發,通過學習最終回歸到學生對生活中美好事物追求和向往。無論是導課還是整個教學環節中都滲透著生活的氣息,在理論的學習中也是讓學生結合自己家中的各種裝飾布來進行學習和思考。這樣在思考的過程中學生腦子里會反映出家中裝飾布的圖案、顏色、外形等等,這樣的話學生能更容易理解所學知識理論,通過對生活中具體事例的分析,使學生了解裝飾布的實用價值和審美價值,并通過學習掌握裝飾布紋樣的特點,設計方法,步驟和色彩的搭配規律等知識。所以在整個教學環節的設計中導課采用裝飾布實例分析引入本課,直觀簡潔一目了然。提問法,貫穿整個教學過程,學生感受生活,聯系生活實例結合性學習。學生活動以實例分析和解決書中問題來考量學生對本節課知識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作業的布置較靈活和寬松,主要考慮到,大部分學生的能力問題。在40分鐘內既要有知識的學習、掌握,還要有練習和創新無疑是難以實現的,所以作業只要做出來并掌握了本課的知識點,我覺得就很好了。可以讓學生在課余時間進行精細的設計和制作。在構架這節課之前,我先做了很多準備,圖片的選取盡量適合學生的年齡階段,找一些孩子們喜歡的;教學順序的安排上,循序漸進一點一點的展開,盡量讓學生能和生活實際聯系起來;圖案紋樣的選取不過于復雜,不讓學生有心理壓力,也不能過于簡單,沒有審美價值,從而慢慢地引發學生對裝飾布的向往,并且讓學生有沖動去設計一些獨特的有個性的裝飾布來裝飾自己的家居。 我認為教師上課其實就是一門藝術,關鍵是要讓學生能來聽你的課,這是上好一堂課的良好開端。所以接下來了解一下我們的學生。3、學生分析本班學生有一定的繪畫基本功,所以上手比較快,但學生語言表達能力較弱一些,這是這個班任課老師的普遍反映。所以學生可能對知識已經理解理解了,但是在表達上往往表現的不是很積極。鑒于以上的分析和本節課的實際情況,還有些問題是需要改進的,學生在回答問題時不是特別積極活躍,這樣氣氛就比較嚴肅,和之前的上課狀態有所差異,可能由于學生和我都有些緊張所導致。那么在以后的教學中我會特別注意這些問題。以上是我對本節課的反思,希望各位評委、老師提出指正批評。謝謝同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