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生活中的裝飾布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目標:了解裝飾布的概念、特點及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通過賞析、學習,逐步掌握裝飾布紋樣設計的基本規律,制作方法和步驟。2.方法與過程目標:通過對圖案紋樣的賞析,了解二方連續和四方連續紋樣的組合規律、特點,感知色彩搭配與風格的統一性和多樣性,在實踐中掌握設計和制作方法并完成一件裝飾布設計作業。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感受裝飾布的美。學習用設計來表達自己的內心,促進情感交流。使學生關注生活中的細節之美,熱愛生活,勇于實踐,大膽創新,將所學知識運用到生活中,提高學生的審美品味,從而美化我們的生活。學情分析本課以學生熟悉的家居裝飾布展開學習,學生的年齡特點與繪畫水平對于本課的學習,都是能理解和接受的,差異會表現在紋樣的設計和涂色的能力上。學生已經有一定的繪畫基礎,也掌握了一些色彩的基礎知識,色彩搭配的規律和涂色的方法,故教師的著眼點放在如何在課堂的四十分鐘時間內激發學生興趣點和學習激情,讓學生設計出讓自己滿意的作品。重點難點教學重點二方連續和四方連續紋樣的構成規律。教學難點對連續紋樣骨式的掌握,學習設計制作簡單的連續紋樣。教學過程一、圖片導入:對比兩張居室圖。提問:你喜歡哪一幅 那一張更有家的感覺 為什么 就是這些裝飾布給我們的家居帶來了各種各樣的美!下面我們一起走進——《生活中的裝飾布》。學生觀察圖片,在輕松的環境中感受裝飾布在家居中起到的作用,并暢談自己的感受。學生會在腦子里搜索裝飾布在生活中的應用。二、新知識:1、通過欣賞圖片,了解裝飾布的功能,特點。通過與服裝面料比較,思考布藝面料,圖案,色彩的特點。學生思考后歸納總結:裝飾布的功能:裝飾布具有實用與美化居室環境的功能。裝飾布的特點:裝飾布面積大,圖案多,色彩更加豐富,重復性強,富有裝飾性。2、紋樣內容:抽象形和具象形3、紋樣的組織形式:連續紋樣的概念特點:⑴二方連續:以一個或幾個單位紋樣,向上下或左右兩個方向作有規律的排列并無限連續循環所構成的帶狀形紋樣,稱為二方連續紋樣。⑵四方連續:由一個或幾個單位紋樣,向四周重復地連續和延伸擴展而成的圖案形式。四方連續的常見排法有梯形連續、菱形連續和方形連續等。印花布、壁紙等圖案常用此組織法。4、骨式的組成方法:散點式、斜立式、折線式(波紋式)。通過圖片分析講解連續紋樣的基本骨式。學生觀察分析圖案的組合規律。同桌之間相互討論。觀察思考并回答紋樣設計的組成及方法。5、試一試:分辨二方連續和四方連續紋樣。6、小游戲:用卡片做二方連續和四方連續紋樣,并采用所學的基本骨式進行活學活用。四名學生在黑板上嘗試,其他同學設計紋樣的基本式,為之后的練習做鋪墊。教師重點講授基礎紋樣的設計方法。7、色彩設計要根據居室的整體風格來設色,風格與設色要做的統一協調。8、教師示范紋樣設計的步驟。⑴先根據用途設計排列組合的形式。⑵設計一個單位紋樣。(即基本形)⑶根據單位紋樣的大小畫好若干個格子,再想好怎樣重復排列。⑷將單位紋樣逐一拷貝。(教師講解拷貝方法)⑸進行色彩設計,從常用圖案配色方法(同類色、類似色、對比色)中選擇合適方法,進行上色。⑹整理完成。9、欣賞作品。欣賞作品,激發學生的創作欲望,從而更好地完成本課的教學目標。通過創作,運用所學知識美化生活,裝扮生活,提高審美品位,獲得精神享受。三、設計裝飾布(桌布,窗簾布,床單布,被罩布,沙發布,沙發墊等,均可)。要求:紋樣的排列組合方式新穎、有創意。色彩搭配協調。有個性特點。教師請同學們根據上幾節課的設計風格和色彩特點設計一組或一塊裝飾布,注意細節裝飾。再次強調連續紋樣的骨式及設計方法。教師指導學生大膽創作,及時發現問題,提醒其他學生注意。對好創意和制作方法提出表揚。四、展示總結本課:請學生談創作感受,設計思路,繪制方法,交流設計心得。欣賞其他同學作品并進行評價,教師點評并鼓勵學生。小結:總結本課學習情況,提出建議,鼓勵學生在以后的生活中發現,創造美。五、知識拓展:連續紋樣在生活中的運用 結束語:讓我們用我們的洪荒之力,來創造我們的美好生活!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