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同一幅畫教學目標:1、欣賞梵高的作品,感受畫面中筆觸、色彩、形象所傳達出來的強烈情感。2、創作“有星星的夜晚”,嘗試在繪畫中表達自己的情感。3、感受藝術作品的魅力,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教學重點:感受梵高作品中的筆觸、色彩、形象所傳達出來的強烈情感。教學難點:運用作品中的筆觸,嘗試描繪星空表達自己的感受。教學準備:課件、繪畫工具。教學過程:一、出示梵高的《向日葵》、《自畫像》,簡單介紹畫家,并引導學生初步討論自畫像的筆觸和色彩。小結:梵高是荷蘭后印象派畫家。他的作品《向日葵》與《有烏鴉的麥田》等是全球著名、昂貴的藝術作品。他采用點彩畫法。畫面色彩強烈,色調明亮。追求線條和色彩自身的表現力,追求畫面的平面感、裝飾性和寓意性。梵高的作品中包含著深刻的悲劇意識,強烈的個性和形式上的獨特追求,一切形式都在激烈的精神支配下跳躍和扭動。二、出示《星月夜》,引導學生重點欣賞。1、引導學生觀察、描述畫面,提問:(1)、請你仔細看一看,畫面上畫了什么?(2)、星星和月亮有什么特別的地方? 2、引導學生從顏色上欣賞、討論:畫面上有哪些顏色?這些顏色是鮮艷的還是灰暗的?它們在一起對比強烈嗎?你有什么感覺? 3、教師小結:畫家用藍色、黑色和黃色、白色,色彩鮮明,對比非常強烈,給人一種躁動不安的感覺。三、引導學生從形象、筆觸上欣賞、討論:畫家把星星、月亮、樹木畫成什么樣子?畫家是怎樣用筆的?你有什么樣的感覺?請學生學一學這棵樹是怎樣長的?再用小手來試一試梵高那短促而快速的用筆,感受筆觸和線條的運動。 老師:這幅作品中畫家用了哪些線條? 學生:用了波浪線、螺旋線…… 老師:哪些地方用了波浪線?給你什么感覺? 學生:樹用了波浪線,好像向上長一樣。 學生:天空用了波浪線,我覺得云在滾動…… 老師:畫家在什么地方用了螺旋線? 學生:星星和月亮周圍用了螺旋線…… 老師:你有什么感覺?星星和月亮被緊緊地包住了,那是什么感覺?(肯定很難受) 請同學們相互緊緊地抱住,感受難過。 教師小結:畫家用波浪形、螺旋形的線條來畫畫,星星月亮好像都被漩渦圍住了。大樹像火苗一樣旋轉著上升,讓人感到萬事萬物不停的運轉。四、討論整幅畫給人的感覺和印象,并給作品起名字。 老師:你看了這幅作品,有什么感覺? 學生:很難過、恐懼…… 老師:誰來為這幅畫起個名字? 學生:星星和月亮、害怕的夜晚、恐怖的天空…… 五、教師示范作畫過程六、請學生把自己對梵高、對《星月夜》的感覺用繪畫的形式表現出來。1、教師巡視指導學生作畫。2、學生自由創作“有星星的夜晚”。七、作品展示和評議。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