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認識中國畫》教學案例教材分析:這一課要依托于中國古典哲學和文化的深厚背景,中國畫的形式美構成了高雅的藝術品位和豐富的藝術品類,如同一切文化遺產一樣,中國畫也正隨著時代的發展而不斷變化、發展。通過本課的教學,可以使學生了解中國畫的形式美,涵養學生的人文精神,加深對中國畫作品的形式語言的認識和理解,從而豐富和提高審美視知覺的能力。 中國畫在其千余年的發展進程中,形成了對于意與境、形與神、感性與理性等關系的極具獨特的關學理論,尤其是在表現形式上,將繪畫、書法、詩歌、篆刻等進行有機結合,形成中國畫獨特的形式美感,成為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的藝術形式。中國畫依托于中國古典哲學和文化的深厚背景,構成了高雅的藝術品位和豐富的藝術品類,如同一切文化遺產一樣,中國畫也正隨著時代的發展而不斷變化、發展。本課的學習可以使學生了解中國畫的形式美,涵養學生的人文精神,加深對中國畫作品的形式語言的認識和理解,從而豐富和提高審美視知覺的能力。教學目標:一、知識目標:1、認識繪畫中形式美感與內容的協調統一是構成作品藝術美感的重要的兩個方面。2、認識中國畫是通過形象、筆墨、色彩、章法等外在形式語言來表達作者的思想情感。二、能力目標:運用形式美因素和法則探究中國畫的綜合性,初步嘗試體驗中國畫的形式美。三、情感目標:通過學習本課使學生感悟到中國畫具有的豐富文化內涵并內化為熱愛祖國的情懷。教學重點:賞析中國畫的筆墨美感、體驗筆墨情趣及提高國畫的審美能力。教學難點:中國畫形式美各因素的價值判斷及相互關系。教學過程:一、課前準備師:調試多媒體設備,準備教具,組織教學。生:準備學具。二、導入新課由古至今中國文化對世界的文明與發展作出的突出貢獻及影響,引出中國人民的偉大,從而引進中國畫這一世界上的兩大畫系之一的獨特與魅力!師:中國畫是祖國傳統藝術的瑰寶,想一想在哪些地方見過中國畫?生:展覽廳、博物館、廳堂、現代家居等。三、授新課1、演示課件2、講解形式美概念師:通過剛才同學的剖析,我們知道所謂中國畫的形式美概括起來大致有:形象之美、色彩之美、筆墨之美、章法之美四個因素。在了解了形式美概念的基礎上,接下來讓我們走進國畫的世界去感受它的形式美。(一)形象之美1、讓我們欣賞《韓熙載夜宴圖》(局部 )五代 顧閎中觀察描述 畫面中的五個女子在做什么?她們的形象、服飾、線條美在何處?2、 搗練圖 (局部)張萱四個婦女用木杵搗練,人物造型生動,表現盛唐婦女勞動的快樂。作品勾線工細勁鍵,線條飄逸,設色富麗。“形”的目的是為了“神”,“神”的基礎是“形”。無論工筆畫或寫意畫,必須以一定的形象為基礎。中國畫歷來講究“以形寫神”,表現任何形象,形似僅僅是手段,神似才是目的。(二)筆墨之美欣賞并講解《露氣》 潘天壽找找這幅墨荷圖中墨色有怎樣的變化?引出墨分五色。筆墨是中國畫造型的基本語言.運筆收放自如、大氣磅礴,花莖與水草用筆纖細而不柔弱,荷葉筆觸闊大,墨色濃淡變化豐富。線條聚散疏密,運籌奇巧。充分運用毛筆的性能、駕馭墨與色在宣紙上的滲化效果,表現不同物體的形狀、質感、量感,塑造出生動完美的藝術形象,這種綜合性技巧在中國畫中統稱筆墨。(三)色彩之美通過對中西兩種畫對比,引出中國畫的色彩不像西方繪畫那么寫實但更加富有平面的裝飾美感,更能表達出畫家的主觀意趣。欣賞《千里江山圖局部》 宋代 王希孟;《一水菰蒲綠 半天云雨青》 張大千;《萬山紅遍 層林盡染》 現代 李可染。體會中國畫的色彩之美。中國畫用色有獨特的特點。以畫法分有白描、水墨淡彩、重彩、沒骨、勾勒填彩、潑墨潑彩等,構成了中國畫獨特的民族特色。(四)章法之美展示教師作品:手卷、立軸、長卷等提問:請同學們說一說中國畫都有哪些形制呢?生:立軸、手卷、冊頁、扇面等。師:立軸作品易遠看可以連續成條屏,手卷易近看表現大型題材。中國畫除了外形之美之外,在構圖、詩書、畫印上也體現了章法之美。中國畫的形制有多種,如中堂、條幅、橫披、手卷、斗方、冊頁、扇面等,在大小、長短、方圓不同的形制中合理安排表象的物象叫做章法。中國畫上的題款與印章,也是畫面構圖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好的書法與篆刻可以為畫面增色。中國畫的裝裱也很講究,使形制的外在結構形式更加完美。師:剛才我們了解了中國畫的形式美的各個因素,那么這幾個因素是什么呢?請同學議一議,說一說。從哪幾個方面體現了中國畫的形式美?生:學生回答色彩、墨、色、章法等方面回答。師生互動并補充講解。總 結總結本課所學的中國畫的形式美所體現的四個方面,鼓勵學生進行總結性學習。通過體驗中國畫的形象、筆墨、色彩章法的美感,使我們能夠運用形式美因素和法則,探究中國畫的綜合性,對中國畫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和理解。感悟到具有高度文化內涵的中國畫精髓,更加熱愛祖國的民族藝術。教學反思學生對傳統藝術不感興趣,他們不能感悟中國畫的美,這是因為社會和老師總是把藝術置身于高高的象牙塔中,讓人們對藝術感到陌生和神秘。其實藝術應該走入生活、走入每個學生心里,教師要用簡練的語言、通俗的方式、贊賞的目光把中國畫的教學滲透進學生的心中。這節課利用欣賞水墨動畫來引發學生的審美熱情,是我的一個教學嘗試。效果比單純的欣賞名家的繪畫更好一些,再結合我在課堂上的演示,尤其是我把自己平時創作的山水畫長卷展示給學生,贏得了學生的一片掌聲,他們第一次近距離地、全方位感受中國畫的魅力,立刻對中國畫的形式美產生了濃厚的學習興趣。但美中不足的是學生自己繪畫時,效果不太理想,因為他們平時接觸國畫藝術較少,這是由于國畫學習工具多、效果慢,不能很快讓學生找到成就感。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