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小學美術湘版三年級下冊第15課《色彩拼貼畫》教學設計一、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使學生掌握拼貼畫的制作方法和基本技能。過程與方法:巧妙地利用生活中小物體本身的色彩和形狀進行組合,增強學生的設計造型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利用生活中有色彩的小物體,使學生感受創造美的樂趣。在撕、涂、拼貼的過程中,培養學生耐心細致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生的動手制作能力。激發學生關注身邊美好事物的愿望。二、學情分析:本課屬于“綜合.探索”學習領域,引導學生主動探索,享受成功的快樂,開闊學生藝術視野,體驗探究的愉悅與成就 感!三、重點難點:教學重點:通過拼擺引發聯想,制作出奇特的畫面。教學難點:合理巧妙地運用材料本身的特性,通過簡單的拼擺、組合、剪切粘貼出有趣的畫面。四、教學準備:筆、卡紙、膠水、各種豆子毛線、皺紋紙、樹葉等。五、教學過程:(一)圖片導入1、出示用皺紋紙粘貼的范作,這幅畫是怎樣制作的呢?2、學生自主回答。3、小結:運用不同的材料進行構思、撕剪、排列、粘貼方法創作出的畫我們稱之為“色彩拼貼畫”。(二)欣賞探究1、出示范作,思考:這些作品是采用了哪些材料和方法制作出來的?它們又有什么特點?2、學生欣賞,觀察分析,發表自己看到的和想到的。3、小結:材料:各種豆子、毛線、碎布、皺紋紙、瓜子、廢報紙等。方法:組合、拼接。特點:有立體感。(三)方法指導1、教師邊講邊示范,學生思考制作步驟和制作要點。2、學生觀察學習。3、學生學習并歸納制作的步驟和制作要點。4、小結:制作步驟:①構思;②選材;③構圖、涂膠;④拼貼;⑤施壓。制作要點:①選擇合適的材料,巧妙運用;②注意色彩搭配;③涂膠時要適當;④鋪材料時要均勻、密集;⑤構圖要飽滿,設計新穎。5、出示兩組作品,對比分析。(四)創意交流1、檢查學生準備的材料,參與到學生的交流之中。2、展示同齡人作品。(五)自主創作1、作業要求:課本學習活動,用各種有顏色的小物件拼貼一幅有趣的圖畫。注意愛護樹木,珍惜糧食。2、學生按照作業要求嘗試進行色彩拼貼畫制作。3、學生創作,教師巡視。4、學生作品互評。(六)評價延伸1、鼓勵有創意、構思巧妙的學生。2、出示其他材料制作的拼貼畫,并賞析拼貼畫在生活中運用的圖片。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