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目標:學習中國美術作品中人物情感表現的手法,并培養品鑒中國美術作品中人物情感的能力,能夠用簡單的語言說出自己對一件中國美術作品的感受;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獨立思考、聯系生活、小組合作探究等方法,提高對中國美術作品的審美能力,掌握獨立鑒賞一件中國美術作品的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培養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強對美術學科的學習興趣;感受中國美術作品中的人物情感。教學重難點:重點:能夠從藝術的角度欣賞中國美術作品中的情感表現,運用專業的術語,掌握中國美術作品中的情感表現方法;難點:能夠簡單畫出生活中印象最深的情感或者情緒表現作品;教學方法:情景教學法、視聽法、直觀感受法、活動教學法教學用具:筆、墨、紙、硯、毛氈、人偶、國畫作品等教學過程:實物導入:拿出準備好的人偶,讓學生傳遞欣賞每個人偶的表情,說出每個人物當時的心情,從哪里可以看出這些心情。學生會發現,人物的情感表現可以由表情表現出來,我順勢提問:中國的美術作品中人物的情感表現是如何體現的 1. 活動一,觀察并思考:PPT展示說唱傭相關圖片,帶著疑問欣賞圖片,得出結論回答上述問題:1. 圖片上是展示的是什么 2. 他在干什么 心情如何 3. 你是從哪兒發現的 教師總結:說唱傭是東漢時期根據民間說唱藝人而創作的中國的美術作品之一;他拿鼓拿槌,邊說邊唱,到興起之時手舞足蹈,心情很歡快;從陶俑的表情,嘴角上揚,笑容滿面;該作品在人物表情、動態造型上都表現了說唱傭的角色特點;(補充):該作品的肢體語言也是非常生動的,然而對于小學生而言很容易忽略,該作品的手、足以及身體比例被故意夸大,使得他手舞足蹈的動態更加的生動,仿佛將一個說唱藝人的形象活生生地擺在觀眾眼前。2. 活動二、觀察與研究:課件出示國畫作品《流民圖》的圖片:談談對《流民圖》的第一印象或總體印象。畫面以什么味主要內容,故事中的人物營造了一種什么氛圍 (簡要介紹中國畫獨特的長卷形式與人物畫,了解畫家蔣兆和先生和以及其創作動機)欣賞作品細節部分,探究作品主題,挖掘人物內心情感,情感表現的手段:對作品中人物身份、年齡、性別、衣著、道具等方面的分析。作品中人物造型、肢體動作、五官描寫與情感表達的關系。作品通過人物情感的表達來解釋了作品的什么樣的主題。3. 小組探究,展示評價:欣賞朱德庸漫畫組圖:通過對比,中國的美術作品通常可以從哪些方面來表現人物情感 用美術術語描述一幅作品,運用一些跟情緒方面有關的詞語:換了、悲傷、興奮、難過等等。簡單描繪印象最深刻的人物情緒。(學生分成小組進行討論,小組代表總結回答)總結:通過補充板書的方式進行總結作業:查找充分表現人物情感的西方美術作品(為下節課做準備)板書設計:說唱傭——流民圖——中國美術作品表現人物情感的方面: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