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18課 《我的小筆筒》。本課屬于設計、應用領域。現在的二年級孩子對美術活動不再滿足只有單純的想象,動手實踐的欲望強烈,本課正是針對此心理而設。教學目標:加強美術與生活的聯系,學習把廢舊塑料瓶裝飾成筆筒,培養學生的變廢為寶的創新思維,讓學生在造型活動中體驗樂趣,激發熱情。教學重點是:用廢舊塑料瓶制作、裝飾成實用的筆筒。教學難點是:裝飾設計的美感與創新。課前準備:請學生收集筆筒的相關資料,可以是圖片也可以是家中的筆筒實物,還要收集適合做筆筒的廢舊物品,各種粗細適當的瓶子、薯片筒、紙盒以及彩色紙、雙面膠、剪子、絲帶、橡皮泥等手工材料。學生分組,帶好展示用的筆筒和手工筆筒。第一個環節:了解筆筒今天我給大家帶來了一個百寶箱,你們猜猜里面是什么?(利用學生好奇心,變出筆筒,出示課題,吸引注意力) 筆筒 老師帶來了這么多筆筒,說說你喜歡哪一個 為什么?舉手回答 你的小眼睛真亮 (每個孩子舉手發言都要表揚)筆筒是存放筆的容器,大約出現在明朝中晚期。在我國古代,筆筒是除筆、墨、紙、硯以外最重要的文房用具。筆筒造型簡單,一般呈筒形,上下沒有什么變化。古代筆筒質地可分為:瓷、竹、木、石、象牙五大品種,每個筒身上都有各種精致的圖案。這是明代的《竹刻筆筒》,是用當時最好的竹子雕刻而成,竹筒外雕刻出了松樹、山石、人物等豐富的圖案。再來一起看看現在的筆筒,咱們帶著三個問題來看看這些漂亮的筆筒。1.它是什么形狀的?2.它是什么顏色的?3.它是什么材質的?第二個環節:談筆筒。看完了古代筆筒,也看過了漂亮的現代筆筒,大家來說一說古代筆筒和現代筆筒有什么不同呀?古代筆筒 1.形狀:筒形2.顏色:比較單一3.材質:瓷、竹、木、石、象牙現代筆筒 1.形狀:形狀多樣(圓柱體、長方體等幾何形體、人物、動植物)2.顏色:顏色豐富3.材質:種類繁多下面來欣賞別的小朋友的作品,看看他們的筆筒是怎么做出來了?(邊做邊講解)拿一彩色紙條,對折剪成簡單的2方連續,圍在筒狀上,再拿孩子的卡通裝飾物粘在筆筒一側。下面還有一些學生作品,大家最細觀察,一邊看一邊想想把自己的漂亮筆筒做成什么樣子,拿什么做,什么顏色?看這三個筆筒,想想哪個更合適?筆筒設計的太粗太矮,筆放進去后容易倒在筆筒里或掉出來;筆筒設計的太高太細,筆放進去后不容易拿出來。第三個環節:做筆筒。學生拿出自己帶來的廢舊材料,想一想用你手中的這個廢舊材料能做成什么樣子的筆筒? 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做一個漂亮有創意的小筆筒,看看誰做的又快又好。使用剪刀時要注意安全,不要傷到自己和別的小朋友。布置作業(1)可以做一個很有特點的筆筒,也可以做一個實用性很強的筆筒。(2)可以幾個人合作完成,也可以自己獨立完成。第四個環節:展筆筒。每一組同學做好后,將作品放在講臺桌上。同學們舉手說說自己喜歡哪一個?為什么?如有多余時間,可進行欣賞拓展請學生想一想用廢舊材料還能做成什么,來美化、裝飾我們的生活?PAGE- 2 -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