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題 《 好玩的石頭》教材分析及本課時教學任務 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聯系生活實際,學會欣賞身邊的石頭,掌握石頭創作的基本方法和步驟。能力目標:通過學習觀察利用石頭的不同形狀、質地、顏色特征等進行美術創造,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想象能力和創造能力。情感目標:通過藝術活動感受石頭的自然之美,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教學重點 學會觀察石頭,體會石頭的神奇和天然之美。教學難點 根據石頭的特征進行再創造,使石頭變為藝術品。學情分析 本課內容主要針對小學義務教學階段二年級學生進行教學。我們的學校在鄉下,農村是廣闊的天地。小孩子們天性好動,田野、小溪常是他們光顧的地方,石頭隨處可見,漂亮的石頭是他們愛不釋手特愛珍藏的玩具。教法學法 故事導入法 引導法 預設的教學環節、情景、活動和問題 設計意圖一、引導階段★ 創設情境,引入課題。(板書課題)講述《鹿回頭》具有海南黎族傳說色彩的故事。出示關于石頭的照片。(古埃及金字塔、智利復活石像、海南南天一柱、文昌銅鼓嶺風動石)★ 交流感想。師:“聽了這段故事和瀏覽了這些圖片,你們有什么話想跟大家說說 ”(同學們暢所欲言,如:“鬼斧神工”“異想天開”“形象生動”“環境優美”“值得探究”……)師: 石頭,我們身邊無處不有,可是在人們的創造和想象中,卻變得如此神奇,今天就讓我們來體驗體驗這神奇的石頭。二、嘗試階段 ★ 了解石頭,初選石頭。師:老師帶來了很多石頭,請仔細觀察,哪些石頭你比較喜歡 (學生挑選自己喜歡的石頭,小組交流喜歡的理由。)師:誰愿意把你喜歡這些石頭的理由告訴大家 根據學生的發言,老師整理歸納板書:外形結構 色澤花紋……三、欣賞階段★ 觀察石頭,展開想象。深入賞析:師出示海南的五指山、毛公山圖片和許多單個石頭的彩繪作品。師:大家都來說說自己手中的石頭像什么 巡行提示:學生互相議論評說,各抒己見,老師在學生自主賞析的過程中個別提示,指導學習。師:如果想讓石頭變得更形象些,我們可以用什么方法 生:可以粘貼、畫、拼擺、刻……四、創作階段★ 教師 ( http: / / www.zaidian.com / fanwen / gongzuozongjie / jiaoshigongzuozongjie / " \t "_blank )組織學生 ( http: / / www.zaidian.com / fanwen / gongzuozongjie / xueshenggongzuozongjie / " \t "_blank )進行作業。師:下面請大家展開想象用自己喜歡的方法,來改變我們手中的石頭,讓它們變得更加形象更加美麗。重點引導學生根據石頭特征,創作自己的作品。★ 教師交待作品評價標準:1、是否根據手中石頭的特點,展開想象創作。2、作品是否有趣,表現是否有創意。教師巡視,幫助有困難的學生解決創作中問題。 五、評析階段★ 作品展示,欣賞評析。教師鼓勵學生上臺展示自己的作品,進行作品的創意說明。同時讓同學互相評析,教師作扼要的點評。★ 課堂小結師:石頭,我們并不陌生,有人說它堅韌,有人說它魁偉,還有人說它無言奉獻,不管怎么說,只有熱愛生活的人才可以體會得到。希望大家做一個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有心人。讓我們在優美的歌聲中結束吧!(放歌曲《雨化石》). 主要是運用直觀教學手段,通過欣賞世界各地乃至身邊的石頭,抓住學生的好奇心感受石頭的獨特魅力,讓學生理解“美源于發現,更源于創造”,從而激發學生創作的欲望和興趣,為進一步探究學習和想象表現作好鋪墊。學生才是課堂的主人,這個環節主要引導學生觀察、體驗,進行自主學習和合作交流,促進學習方式的轉變。通過欣賞,了解畫的內容,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擴展學生的創作思路。通過對石頭的再審美創作,感受石頭的魅力,使學生在快樂的創作中親近石頭,在自由的涂抹中獲得無窮的樂趣。板書設計 有趣的石頭 色澤 外形 結構 花紋教學反思與隨筆 1在這次活動中,孩子們都體驗到了進行石頭畫創作的樂趣,大多數孩子的作品能夠不受老師范例的影響,有自己的創新之處,并能大膽、合理的運用各種輔助材料。 2、老師在向學生介紹制作方法的時候,有的孩子卻是在張望著他剛剛在擺弄的石頭。課后我在思考,如果我把介紹制作方法這個環節提前到前面,過后在讓學生去操作石頭,這樣是否比較能夠集中學生的注意力。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