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廢舊物的聯想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提高學生對材料的美感和特質的感受力,培養學生發現并利用廢舊材料創作生活用品的能力。2、過程與方法通過欣賞使學生發現并利用廢舊材料創作生活用品。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強化學生的環保意識,樹立社會責任感,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熱愛藝術的健康生活態度。學情分析本課內容屬于“設計﹒應用”學習領域。新課標指出“設計﹒應用”學習領域的教學,應以形成學生設計意識和提高動手能力為目的,應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密切聯系社會生活關注環境和生態,遵循這一原則設計,旨在引導學生從生活中發現材料,巧用這些材料創作理念耳目一新的美術作品,變廢為寶或應用于生活,或美化環境,體驗其中的新奇,享受其中的樂趣。重點難點教學重點發現并利用廢舊材料的材質美,創作一件生活用品。教學難點使作品體現“實用、美觀、環保”的現代設計理念。教學過程活動1【導入】新課導入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經常會用到一些生活用品,這些東西舊了或壞了,我們通常會怎么處理呢我們有沒有想過其他的處理方法呢觀察以下圖片,你能猜猜這些作品都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多媒體展示圖片,想一想這些作品有什么共同點小結這些作品都是經過慧眼發現并巧手創造出來的,這節課,我們來學習《廢舊物的聯想》。活動2【講授】新課講授生活中有許多廢舊材料,你仔細觀察一下就會發現,這些材料有著各自的形態、色彩、質地、肌理等視覺特征,是我們進行藝術創作的好材料,為我們想象力與創造力提供了廣闊的空間。(一)、藝術創造過程1、發現材質美感。2、利用材料特點及藝術手法。3、創造嶄新形象。(二)、觀察圖片,分析材質。1、純樸的木質。2、斑駁的色彩。3、天然的紋理。4、秩序的排列。5、亮麗的光澤。6、神奇的造型。(三)、藝術創造的方法方法一因形選材先有想法,然后選擇合適的材料來做。幻燈展示圖片,分析思考1、鯊魚→易拉罐提問①、鯊魚的特點是什么為什么用易拉罐制作鱷魚,它們有什么相似之處(鋒利的牙齒與易拉罐的質感相同)②、誰知道運用易拉罐還可以制作什么生活中有許多廢舊材料,你仔細觀察一下就會發現,這些材料有著各自的形態、色彩、質地、肌理等視覺特征,是我們進行藝術創作的好材料,為我們想象力與創造力提供了廣闊的空間。(一)、藝術創造過程1、發現材質美感。2、利用材料特點及藝術手法。3、創造嶄新形象。(二)、觀察圖片,分析材質。1、純樸的木質。2、斑駁的色彩。3、天然的紋理。4、秩序的排列。5、亮麗的光澤。6、神奇的造型。(三)、藝術創造的方法方法一因形選材先有想法,然后選擇合適的材料來做。幻燈展示圖片,分析思考1、鯊魚→易拉罐提問①、鯊魚的特點是什么為什么用易拉罐制作鱷魚,它們有(屏幕顯示)2、籃子→廢報紙提問①、籃子的特點是什么是怎樣制作的(籃子是用條狀的東西編織而成的,把報紙卷成條狀編織的籃子,既輕便又環保)②、誰知道運用廢報紙還可以制作什么(屏幕顯示)繼續賞析分析圖片猴子、袋鼠……(簡略)方法二因材造型先有材料,然后看它像什么,可以做什么。展示圖片,思考分析1、廢舊燈泡→小花瓶、油燈提問廢舊燈泡有什么特點為什么用燈泡來制作(利用了燈泡橢圓的特征,里面可以裝水和油)2、舊光盤→時鐘、小豬提問①、舊光盤的特征是什么可以用來做什么(舊光盤的特征是圓形的,利用舊光盤的特征制作時鐘和小豬既方便又可愛)②、誰知道運用舊光盤還可以制作什么(屏幕顯示)繼續賞析分析圖片牛奶盒、塑料瓶……(簡略)活動3【練習】課堂練習1、示范現場示范制作一兩件作品。2、各小組代表說創作意圖。3、學生完成作品。活動4【作業】作業講評教師講評學生作品。活動5【作業】課堂小結這節課我們學習了利用廢舊的物品制作作品的兩種方法,我們要養成環保和節約的良好習慣。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