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十五課 《 課銀飾之美》教學設計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目標:了解苗族銀飾文化,感受銀飾之美。方法與過程目標:學習任務是培養學生創造性設計能力,掌握銀飾品基本款式的表現技能,利用多種不同的方法合作完成仿銀發簪。情感價值觀目標:讓學生了解苗族文化和飾品,增強各民族之間的了解,養成勤于動腦動手的好習慣。教學重點:感受銀飾之美,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教學難點:掌握銀飾品基本款式的表現技法,利用多種不同的方法合作完成仿銀發簪。教學準備:教師:錫紙、范作、展板、百寶箱學生: 錫箔紙、一次性筷子、剪刀,雙面膠教學過程一、欣賞美老師有一個問題想考考大家,在中國有一個民族她們喜歡在頭上戴很多的銀飾,是哪個民族?(苗族)那大家知不知道為什么?好,接下來我們就有請我們美麗的苗族姑娘阿妹給我們好好介紹一下她們民族的銀飾吧!播放視頻讓我們來欣賞苗族銀飾之美——導入課題《銀飾之美》二、發現美1.細心的同學已經發現老師今天也戴一件首飾,你們發現了嗎?欣賞飾品,說一說其特點?認識發簪,明確構成在制作之前我們先來明確一下發簪的構成:它由簪身、簪花和吊穗組成。2.我要告訴你們一個小秘密,其實老師的這支銀發簪既不是銀做的,也不是金做的。你們猜猜它會是用什么做的呢?你是怎么猜出來的呢?同學們真是見多識廣!老師的秘密都被你們給拆穿啦。對,這就是錫紙,我們今天就是用這種帶有銀光澤的錫紙制作防銀發簪。3.這種紙張,在我們生活中隨處可見。也可以在我們的百寶箱里找一找(出示圖片)三、探究方法1.這么銀光閃閃的紙,想不想玩一玩呀?那我們就來玩個錫紙大變身小游戲吧!每人自選一張紙或者一個紙條。游戲方法是:出示游戲方法,限時2分鐘,開始。2.錫紙還能怎樣利用呢?學生自主探究分鐘方法。是用它來做簪花一定很漂亮。4、我看看你變的,小銀繩,怎么做的呀?(折、扭)嗯,變化挺大的,可以用它繞出好多形狀呢 剪:這我能看出來,是剪的。剪得這么對稱,有簡便方法嗎?折:哎呀,這錫箔紙還能折呢。5.敢大膽嘗試,真了不起我們玩也要玩出名堂, 老師把你們剛才的的變身游戲總結了這樣寶貴的幾點。揉、搓揉、疊繞、刻(板書)6.同學們,真有藝術家的潛力,為什么這么說呢?我們制作發簪的基本方法全被你們給“玩”出來啦。四、制作示范滿臉驚訝的表情,還不相信!瞧好了,用你們的方法,我來驗證。根據發簪的組成部分,我們就先來制作簪身吧,找找看我們用什么來代替呢?(一次性筷子)教師示范制作。視頻播放制作簪花的方法,師生共同總結制作簪花的過程:揉、搓揉、疊繞、刻(課件)3.教師示范制作吊穗 ,并講解方法。(教師示范制作吊穗)我喜歡用這種方法,是不是就只能用這一種方法呢。當然不是,方法是多種多樣的,只要你做出來的東西好看就行。最后,它就變成了這樣。(教師示范制作吊穗)有沖動嗎?說說想把它做成什么?4.做是做完了,可老師總覺得它由些單薄你們有什么辦法能讓他變得更加完美嗎?(學生自由回答)真是人多注意多呀,這下多有看頭呀,快把它粘在簪身上吧。我來給它試試,嗯咳真適合她。快固定他們倆吧,一支銀光閃閃的發簪就做好了。怎么樣,用你們的方法做成的喲,相信自己了吧,還想見證嗎?5.這用得是什么方法?小結:其實不管用哪種方法,只要運用得當,都能制作出美麗的發簪。6、發散思維制作發簪的基本方法我們已經不在話下,可怎樣才能做出一支漂亮又獨特的發簪呢?別急,老師今天還帶來了法寶呢法寶一:選擇喜歡熟悉的題材法寶二:加入夸張變化的造型法寶三:改變吊穗的裝飾五、創造美出示制作要求:3人為一小組,先分工,再合作,運用捏揉、繞、折、剪、刻等方法制作一支漂亮獨特的防銀發簪。六、評價拓展1.好了,見證奇跡的時刻到了,小組商量決定,把你們的星星投給最出彩的小組。并談談自己的收獲。2.誰來評評冠軍小組的作品。掌聲祝賀制作小組。來,獲勝小組,老師送你們的一支發簪,希望你們以后能設計出更多新穎獨特的作品,或是成為他們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人。讓文明與文化永遠傳承下去。同學們,雖然我們今天沒能一人做一只發簪,但是,我們增長了見識,學到了方法。老師希望你們下去之后做一支真正屬于自己的發簪,把它送給媽媽當禮物,也不錯喲。3.知識拓展欣賞(課件展示圖片)小結:生活部缺少美,只要我們擁有一雙發現沒的眼 睛。最后,老師希望小朋友們在生活中多留心,多思考,你一定會有不一樣的收獲。七、收拾下課工具,紙裝進口袋,帶走作品安靜有序離開十、教學板書 銀飾之美——發簪簪身、簪花、吊穗制作方法:繞、搓揉、疊揉、刻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